“媽媽。”一個丫鬟走了過來,正要開口,杜媽媽便做了個噤聲的手勢,“郡主才歇下呢,有什麼事到我房裡說去。”
“是。”壓低聲音,丫鬟跟在杜媽媽身後隨行。
看看四處無人,杜媽媽掩上了門,問道:“那些碳可都送過去了?”
“已是送過去了,可是,媽媽,這事要讓郡主知道了。”
“你怕什麼,那夏氏哪裡看得出來那是不是銀絲碳?再則這些碳可也得費些銀子了。”杜媽媽說道,“今兒這冬天只怕比往年還要冷上幾分,郡主把碳讓給了她,郡主用什麼?如今郡主可是雙身子,便是她不怕凍,也要爲肚子裡的想想啊。”
聽了杜媽媽這番話,那丫鬟點頭道:“媽媽說的沒錯,郡主便是心太好了,什麼都由着夏太太胡來。”
“哎,人善被人欺。”杜媽媽感慨着說過,又問道,“這事沒人知曉吧?”
“媽媽放心,奴婢省得的。”
“嗯,便是知道你心裡有數,才把這事交給你去辦。”杜媽媽點頭稱讚。
“媽媽看得起奴婢,奴婢自不會讓媽媽失望。”
見人謙虛,杜媽媽心裡更滿意了,說道:“那夏氏的病還拖着呢?”
“是。”
“實在不行便換個大夫,可別讓人說虧待了她,你也知道她那張嘴就說不出什麼好話。”
兩個人私語一陣,杜媽媽瞅着時辰也不早了,便說道:“今兒你便在這歇着吧,明日趕過去也不遲。”
“是。”
送走這丫鬟,杜媽媽鬆了口氣,這還是頭一次她違背楚良嬈的意思去做事,心裡難免有些過意不去。但想到自己是爲楚良嬈好,便又把心放了回去。再則她替換的那些碳也算得上好碳,不是內行人完全看不出這裡面的門道來。
杜媽媽琢磨着以夏氏的見識,定然認不出這兩種碳的差異來,所以纔會大膽地把碳給換了,留下多的銀絲碳給楚良嬈備着以防萬一。
本以爲此事萬無一失,但怎想還是出了岔。
而這岔子還出在了顧氏的身上,原來顧氏聽聞了夏氏的傳言,便特意紆尊降貴來看了她,這一進屋,她便用嗆得咳了出來。
“王妃,您不要緊吧?”林媽媽攙着顧氏關切地問道。
“這燒的是什麼碳,怎麼這般刺鼻?”顧氏用帕子捂着口鼻問道。
準備半天的夏氏諂媚地說道:“王妃有所不知,這是銀絲碳,是郡主特意送來的。”
“銀絲碳?”輕笑一聲,顧氏說道,“本王妃天天用銀絲碳,卻是不知原來銀絲碳也會如此刺鼻,想必夏太太是上了當了吧。”
“不、不會吧……”夏氏一臉怔忡。
見她這幅樣子,顧氏打從心底地瞧不起,但面上卻還是擺了溫和的笑,說道:“說起來,你也是阿嬈的婆婆,卻讓你住在這地方,真不知阿嬈這孩子怎麼想的。”
長居此處全然是夏氏一個人的主意,所以她並沒上套,只道:“是民婦病了……怕過了病氣給郡主。”
“哎,到底不是一家人啊。”顧氏別有意味地嘆了口氣,說道,“當初本王妃大病的時候,阿嬈可是不管不顧地便來服侍,對了,就在她大婚之前幾天呢。怎麼這一嫁人,就把孝道給拋在腦後了,真是讓你見笑了。”
嘴角扯了扯,夏氏只得乾笑兩聲。
看夏氏吃癟,顧氏說道:“說到底,阿嬈這孩子還是被王爺寵壞了,你也知道,王爺就阿嬈這一個女兒,可寶貝着呢,平日裡難免任性了些。”
這話跟夏氏想的不謀而合,她訕笑着說道:“郡主千金之軀,自然金貴了些,有點脾氣也是自然的。”
聽了夏氏的話,顧氏心裡冷哼一聲:這時候裝什麼大度,真當沒人知道她的心思麼?
見顧氏神情冷了幾分,夏氏忙換了話題,問道:“不知王妃今日到訪是爲了什麼?”
“也不爲什麼大事,只想着,不管怎麼說也是親戚,來看看是必須的。”顧氏溫和地說道。
夏氏心頭一熱,暗想:平日裡郡主不拿她當回事,想不到這王妃倒是明理的,居然把她當親戚。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郡主和王妃哪個身份尊貴了,與其去討好那個兒媳,倒不如討好眼前這個和善的,說不定日後環兒飛黃騰達就指望她了呢。
心裡盤算一番,夏氏面上的笑更得體了,她一邊吩咐下人把那一盆碳搬了出去,一邊熱情地請顧氏進屋道:“這外面天寒地凍的,到底屋裡熱乎些,王妃若不嫌棄,不妨來喝一杯熱茶。”
夏氏此般熱情,顧氏自是不會推拒,她點頭道:“也好。”
走進屋,顧氏脫下身上的黑貂斗篷遞給林媽媽,又對夏氏說道:“這樣冷的天,你怎麼還穿的這般單薄?”
這話問得難免有點無中生有,畢竟夏氏又不出門,屋裡炭火燒的旺,哪裡需要穿多厚的衣裳。但夏氏卻覺得很貼心,她來了京都也有些日子了,但楚良嬈何嘗問過她的冷暖?
心裡把顧氏當做知己的夏氏抹了下眼睛說道:“王妃真是大善人,對民婦這般關心。”
顧氏笑了一下,說道:“快別這麼說,親戚之間就該互相幫襯的,這樣罷,明兒便讓人送些厚衣裳來,總不能讓你凍着不是?”
“這、這怎麼好意思?”夏氏說着,嚥了口唾沫,想到顧氏那件黑亮的斗篷,她簡直恨不得給顧氏磕頭謝恩了。
顧氏滿不在意地說道:“也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你不嫌棄纔是。”
“怎麼會嫌棄,王妃今兒來,已讓小舍蓬蓽生輝,又對民婦關懷有加……”夏氏說着便帶了幾分鼻音,“民婦從沒遇到過像王妃這般的好人。”
這馬屁拍的顧氏那叫一個舒坦,她笑着說道:“你瞧瞧你,怎麼說着還落淚了,可別讓人看見說是本王妃欺負了你。”聞言,夏氏便把淚意忍了下去,極力地說好話討顧氏歡心。兩個人一個熱情討好,一個享受自得,交流不可謂不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