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

時光匆匆。

數日的光景一閃而過。

但是張軒一點也沒有覺得慢。

反而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張軒每日行軍,但凡有一點時間,就推敲孫傳庭所做所爲。暗道:“我只記得,孫傳庭與李自成之間,有柿園之敗。只是這柿園到底在何處?”

張軒翻遍古籍,也沒有在汝州一地,找到一個地名叫柿園的地方。心中不由暗道:“莫非李信估計錯誤,雙方交戰之地,並不在郟縣,而是別處。張軒又反覆想李信做出的推論。又假設自己是孫傳庭,又該怎麼做。

想來想去,不得不承認一點,自己遠遠不如李信,心中暗道:“有人將我與李信相比,都是闖營後起之秀,智勇雙全,能文能武。但是我深意自省不如李信遠也,我所有的見識,大多是基於後世見識,要不就是以後世的結果反推過程。遠遠不如李信能見事端於未萌。今日見了孫傳庭與李自成之戰,才知道,對於高手來說,開始接戰的時候,反而是戰事的下半程,之前的種種預判,欺騙與反欺騙,與此等等,卻不是我所能爲之了。如果真正有戰爭這一門課的話,我頂多能得六十分,而真正的高手,卻不是被百分制所限制。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明末清初似乎也沒有過於驚豔,如白起,李靖的名將。”

思量之中,張軒帶隊進了禹州城。

此時的禹州城乃是義軍後勤基地,州城之中,但是張軒進了禹州城才發現,城中的人並不多。

“姑爺。”楊山說道:“大帥命你,不準在禹州城停留。立即出發。”

張軒見狀,心中一驚,已經有所預感了,低聲問楊山說道:“怎麼回事?”

楊山壓低聲音說道:“發現官軍大隊人馬,闖王已經趕過去了,大帥也跟過去了,就你們這些步隊在這裡,大戰就在這一兩日,姑爺,記住不要亂說。”

“我知道。”張軒低聲說道:“我又不是第一次打仗了。”

大戰之前,要嚴格保密。

因爲通知下去,會讓下面的士兵無所適從,甚至軍心浮動。這已經是慣例了。但是往往保不住密,在開戰之前,小道消息亂飛,士兵們也不傻子。打老仗的兵,也能看出來。

張軒也算是久經戰陣了,卻不知道怎麼了,整個人變得緊張起來

他細細數來,項城之戰,他是誘餌而已,臨潁戰左良玉,其實打得是一場大戰之中的前哨戰,襄城之戰,是偷襲了一把,至於開封城北之戰,雖然慘

烈,但是彼此人數都不多。

像這樣雙方投入兵力總數超過十幾萬,近二十萬的決戰,對張軒來說還是第一次,畢竟朱仙鎮之戰,他又沒有參與。

不過,緊張之後,又是興奮。

畢竟歷史告訴他。李自成大敗的地方是一片石,又不是這裡,這一戰,定然是大勝。張軒有底氣。

得了命令,張軒不敢怠慢,立即將事情交代給禹州城的人。大隊人馬不入城,直接向西南方向而去。

一日過後。

張軒剛剛摸到郟縣縣界的時候,大戰就打響了。

在張軒往西十幾裡的地方。李自成目光看向一片平地,這片平地開闊之極,而且地面結實,是一個打仗的好地方。說道:“這裡是什麼地方?”

“這是紀氏臺,父老相傳漢光武帝劉秀在這收降。”一個嚮導說道:“不過,現在常常當做講武場。”

李自成對這些掌故不大感興趣,目光雖然在觀看地勢,但是卻有一點心神不寧,對張鼐說道:“官軍到哪裡了?”

張鼐說道:“官軍就在幾裡外。打得旗號是臨洮總兵,牛。應該是牛成虎。”

一聽牛成虎這個名字,李自成不屑的一笑,顯然在襄城的臨陣脫逃,讓李自成對牛成虎還有些印象。

李自成又問:“曹營到哪裡了?”

張鼐說道:“正在趕過來,現在的位置---”張鼐一時間也說不出來,畢竟發現敵蹤的時候,已經派人去通知曹營儘快趕過來,但是戰場之上彼此都是運動者,消息傳遞是滯後的,現在張鼐也拿不準曹營在什麼地方。

“能不能趕到?”李自成直接問道。“能不能在牛成虎發現我們之前趕過來?”

張鼐苦笑道:“怎麼可能?”

雖然牛成虎距離闖營的位置還有幾裡,但是有腳趾頭想,牛成虎的探馬絕對離他們很近了。甚至有不知道多少闖營的探馬此刻就在絞殺牛成虎麾下的夜不收。

但是這種種的行爲,是擋不住多長時間的。

數萬大軍的蹤跡,想隱藏也隱藏不了多久。距離越近,越是無法隱藏。

李自成振衣而起,說道:“既然如此,傳令下去,諸軍準備好,不等曹營了,我等先擊。”

“是。”張鼐立即派人去傳令。

李自成思來想後,覺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而且官軍過來的不過是牛成虎一部而已,先佔個先手,如果能擊敗牛成虎,趕着敗兵,順勢擊敗

官軍大部,用不上曹營,正好不過。

但是如果官軍能穩住陣腳,就先打一仗,反正曹營隨後就到,也耽擱不了多少事情。

當然也有說不出口的一個原因,闖營善攻,曹營善戰,這一句話讓李自成有些不舒服。

沒有過多長時間,隱藏在樹林之中的闖營各部,都得到了命令,個個屏住呼吸,緊握刀槍,目光炯炯的看着官軍要來的地方。

似乎是過了一會功夫,又好像是過了好長的時間。

一面紅旗從地平線之上冒了出來,上面所寫的正是:“臨洮總兵,牛。”這面大旗有兩丈之高,看起來分外醒目。過了片刻,大隊官軍也清晰起來,只見大隊人馬,都身穿鴛鴦戰襖,頭帶范陽帽。手中整整齊齊的拿着火銃,或者是刀槍,外圍還有不少馬隊。

李自成將千里鏡放在獨眼之上,似乎就能看清楚牛成虎那張老臉。

牛成虎似乎感覺到了什麼,猛地向李自成方向看過去。李自成一揮手。

張鼐親自點火,一道火箭沖天而起,這一支火箭上面綁着的箭頭是一個響箭,極其尖銳的哨聲與火藥燃放的聲音匯合在一起,形成一聲,尖銳的有些刺耳的聲音。

數裡之內,整個戰場之上,每一個角落都清晰可聞。

“殺。”劉宗敏翻身上馬,第一個衝了出來,隨即萬馬奔騰,萬餘騎兵衝了下來,如山崩海嘯,勢不可當。

牛成虎似乎有所防備,立即結陣,想要抵抗騎兵。但是哪裡那麼容易,將正在行軍的士卒迅速轉化成戰鬥隊形,並且是在敵人逼迫之下完成,即便是張軒來辦這個事情,也是頭大。

要知道訓練場上的速度,與戰場之上的速度,根本就是兩回事。很多士卒只要能將訓練場上的表現發揮出十分之三來,就算是精兵了。

果不其然,牛成虎敗了。

被劉宗敏第一個衝進陣列之中,瞬息之間打崩了陣型。

似乎牛成虎的步卒的戰鬥力太弱了一點,幾乎一打就崩,所有都好像是沒頭蒼蠅一樣,掉頭就走。

牛成虎見情況無法挽回,面無表情的親手斬斷這一杆兩丈高的:“臨洮總兵,牛。”的大旗,帶着千餘騎兵掉頭就走。

大旗一倒,本來還可以堅持的官軍,失去了主心骨,再也無法挽回了。

李自成大喜,他親自縱馬說道:“追,給我緊緊的咬住。”

他在乎的不是牛成虎跑沒有跑,而是想要借牛成虎的敗兵衝孫傳庭軍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

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十章 綠帽子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十五章 離京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八章 立威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章 綠帽子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十章 凌濛初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一百零四章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
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十章 綠帽子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十五章 離京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八章 立威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章 綠帽子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十章 凌濛初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一百零四章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