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

雖然張軒看到說服對方的機會。

但是機會僅僅是機會,從機會達到既定事實,還需要好生思量。

只是從何開始。

“有了,“張軒心中暗道。“比慘,誰怕誰。“

沈萬登所言,固然是慘劇。但是比起河南各地百姓所承受的苦難,卻差太多太多了。以致於張軒聽了以後,有各種各樣的情緒,但是唯獨沒有同情。

因爲各種各樣的人間慘劇,張軒看多了。

“我從羅帥入河南,一路見過很多事情,古語中所謂的易子而食,我見過,論斤賣人肉我見過,兄食其弟,弟食其兄,乃至於父子,夫妻相食,我有的聽說過,有的見過。你的諸位好友,遭遇之慘,固然可憐可憫,但是將之歸罪於闖王,未免太過了。闖王入河南之前,只餘三百騎,以一兩年的時間之內,以區區三百騎,致百萬之衆。如果說是闖王英明神武,天佑人欽,沈將軍大概自己都不相信。那麼是爲什麼?“

張軒身子前傾,看着沈萬登的眼睛,說道:“我相信沈將軍,也是明白人。不會不知道,這根本是因爲天災人禍,讓河南百姓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是闖王成就了而今的大業,還是萬千河南百姓,選擇了闖王,選擇跟隨闖王出生赴死,蓋因除卻這個選擇之外,其餘的只是死路一條,萬千百姓所求不過是求生而已。”

“是闖王將他們逼到這個地步了嗎?不是,是朝廷的三餉,是官逼-民反,逼之越急,反之越急,而今天下到了這個地步,闖王也不過身在風口浪尖,身不由己而已。”

“闖王縱橫天下,我不敢說手下沒有無辜人的性命,且天下之爭,成王敗寇,中間恐怕沒有無辜。”張軒說道:“想在兩者之間坐觀成敗的,恐怕也稱不上無辜,這一點沈將軍也是知道的。否則沈將軍也不會來此了。”

“的確。”沈萬登痛苦的閉上了眼睛,眼前一個個同學死在流寇手中,但是他卻無能爲力,他即便是滿心的不願意,但是在大勢之下,也沒有任何辦法。

這股大勢,不是別的,就是義軍大敗左良玉,眼看左良玉就要退出襄陽一帶。

襄陽一帶可是天下的重心所在,南得之可北,北得之可南。這樣的戰略要地,左良玉就能拱手相讓,還能指望左良玉做什麼?

襄陽之陷,讓汝寧所有人都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汝寧一帶的局面,恐怕不會輕易的反覆。

“我今日之所以過來,是因爲兩個原因,第一,就是闖王的確是勢大難當,不是我區區沈萬登可以抵擋的。其二,卻是因爲將軍。”沈萬登說道。

“是我。”張軒有些吃驚說道。

“將軍派人去找我,我豈能不派人看看將軍所爲,將軍施政,大有可觀之處。令我心服,再者將軍派羅統領兩次來訪,我也想看看將軍什麼樣的人,有將軍如此,想要闖王也是一位大英雄。”沈萬登說道。

“過獎,過獎。”張軒此刻真有一些不好意思。

沈萬登話音忽然一轉,說道:“我固然佩服將軍,但是想讓我沈萬登攜汝南七十餘寨來投,卻是遠遠不夠的。”

張軒心中一棟,暗道:“戲肉來了。”他不怕沈萬登提條件,就怕沈萬登不提條件,此刻聽了沈萬登的話,立即說道:“沈將軍有什麼條件儘管講。”

“哈哈哈----”沈萬登大笑道:“我沈萬登雖然不肖,但是金銀寶器,美女駿馬,各有所愛,但是卻不會再這件大事之上談論這些,我身負數萬父老之望,豈能以私心而辜負這一分信任。”

“那沈將軍想要什麼?”張軒有些疑惑道。

“我想要一個希望,一個評定亂世的希望。有這一分希望在,我沈萬登帶沈家千餘家丁,都會誓死跟隨將軍。”沈萬登說道。

“什麼樣的希望?”張軒皺起眉頭,他心中暗道:“這東西太過籠統了。什麼纔算是,什麼纔算不是啊?”

“劉洪起纔是我汝寧大害,殘害百姓,與我有深仇大恨,只要將軍能將劉洪起的人頭帶過來,我就舉七十寨降於將軍。”沈萬登慷慨激昂的說道。

張軒聽過,心中頓時暗罵:“老滑頭。”

由不得張軒不罵。

張軒爲什麼這麼看重沈萬登,無他,想在攻打劉洪起的時候,清楚後方的威脅。張軒甚至派羅岱暗示,張軒要在沈萬登與劉洪起之間,打一個壓一個。

而沈萬登這一句話,就將皮球給踢回來了,要張軒先打劉洪起再臣服。

看沈萬登濃眉大眼,爲人處世,很講義氣,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是如此的狡猾。

片刻之中,張軒也反應過來了。如果沈萬登真如那種不知道變通的大俠,早就不知道多少年前,就被人生吞活剝了。

但是究竟一時間該怎麼辦?張軒拿不定主意,不過這個時候雙方已經亮明底牌了,張軒月就不着急了。

張軒說道:“這酒樓不錯,在臘八之前,沈將軍就在此處落家吧。沈將軍我們臘八那一天再見。”

張軒拍拍屁股走了。

沈萬登卻陷入沉思之中,他知道以他沈家莊爲首的聯盟,是萬萬抵擋不住張軒的。此刻結果如何,已經不在他的手中了。

張軒在回去的路上,心中也默默的檢討。

“今日我表現的太急了。失去了談判的主動權,”張軒心中暗道:“而今局面,先攻劉洪起,已經是不可更改了。”

張軒有太多進攻劉洪起的理由了,理由充分到,張軒覺得作爲汝寧節度使不幹掉劉洪起,他根本就名不副實。

但是張軒又不想這麼早與劉洪起開戰。

無他,張軒心中還有一絲不安,因爲這是張軒第一次主動策劃的戰役。對劉洪起的勢力越瞭解,張軒越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對付劉洪起,難度在於如何讓劉洪起不逃走,而不是打敗他。

如果想取得一場野戰的勝利,臨潁營與羅岱馬隊加起來,就足有勝任了,但是劉洪起如果逃到山裡,即便是再加一萬兵力,戰事也不會那麼容易結束。

所以到底要動用多少兵力,汝寧留守多少人?這一切都是未知數,如果汝寧留守一個營,張軒根本不需要多安撫沈萬登。

畢竟一個營的兵力憑藉汝寧城牆,抵擋一些烏合之衆,綽綽有餘。

“現在還說不清楚。”張軒心中暗道:“先晾一晾沈萬登,再看看劉洪起的表現,或者也可以藉助劉洪起的勢力,給沈萬登施加壓力,迫使沈萬登做決定。”

張軒此刻忽然有一種後世商場之中買衣服的感覺,就要看誰先繃不住了。

不過接下來的消息,卻讓張軒大出所望。

“什麼?”張軒說道:“劉洪起根本不會來臘八宴,而是派遣他的弟弟,所謂的劉二爺,劉洪超作爲使者過來。”

張軒心中暗暗失望,又覺得在意料之中。對劉洪起的殺心又重了一分,心中暗道:“這樣一來,就不是我不教而誅,我已經給過你機會了。但是你自己抓不住。”

一切都準備就緒了,張軒也做好了種種的方案,就要在臘八宴之上見分曉了,看這位劉洪超劉二爺的選擇,決定選那一個方案。

在張軒部下的緊急籌備之下,臘八節帶着北方來得冷空氣一併到了,首先帶來的卻是一陣寒流,整個汝寧城的人流又急促了一些。

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五章 猛鎮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三章 岳陽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章 張青天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三十二章 餌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十章 裝備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
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五章 猛鎮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三章 岳陽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章 張青天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三十二章 餌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十章 裝備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