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病

在古代生病,是非常可怕的情況。

古代的醫療環境,可以說得了病,只有等死一途,只要達官顯貴才能請得起郎中。

還好張軒不是一個小角色,至少有羅玉嬌在,沒有人敢怠慢張軒的病情。

首先將李神醫從東岸接過來,爲張軒診治。

張軒迷迷糊糊的,看見李神醫來了,又一陣迷迷糊糊看着李神醫去了。又陷入昏迷之中。

“李先生。”羅玉嬌的眼睛之中充滿的期盼,說道:“我夫君的病。”

李正方說道:“他身體上的病是小事,不過是偶感風寒,稍稍調理一下便是了。只是他如今病的如此嚴重,卻是心中有積鬱,不得開釋。所以你要多多開解他纔是。否則我醫得了身病,醫不了心病。”

羅玉嬌送走了李正方之後,坐在張軒的身邊,握住張軒的手,心中暗道:“夫君,你就是心思太軟了。只是我喜歡的就是你心思軟。因爲太多的人都是鐵石心腸。只是有些事情不是你能改變,你也不要折磨自己。”

羅玉嬌看着張軒,卻見張軒的眼睛珠子在不住的轉動,他在坐夢。

“被告張軒。涉嫌淹死百萬人民,反-人類罪成立,你還有什麼話說嗎?”一個莊嚴的聲音在張軒的耳邊響起。

張軒感覺自己好像是被什麼綁住了。

四肢百骸,連一根手指都不能動。

努力的說道:“不是我。不是我。”

“你難道沒有殺人嗎?”一個熟悉的帶血的面孔在張軒的腦海之中浮現。

張軒恍然響起,這是他在黃陵城殺得第一個人。

“開封城下死了這麼多人,難道沒有你的原因嗎?”是李熙亮提着自己的腦袋發問。

“是你,說什麼致天下於太平,讓更多的人活下去,統統是假話,是騙子。”

周輔臣的父兄,以及其他以及戰死的張軒部下,排着整齊的隊列在張軒面前走過,有極其冷漠的目光看着張軒。

張軒一時間痛哭流涕,說道:“不是我,我沒有,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

天地之間,只有一天黑暗,無邊的黑暗之中,只有張軒一個人。忽然有一個人走了過來,陽光一下子射了過來。這個身穿校服,拿着一本歷史書。似乎對人說道:“看見了,這是明末有名的大劊子手,就是決開黃河,淹死數以百萬之人,將黃河以南,變成一片澤國,據說比老蔣的黃泛區還狠。”

這個人猛地擡起頭,張軒猛地發現,這是自己的臉。

一張臉,是那麼陽光,那麼純潔,那麼幹淨。而自己渾身上下都是血污,洗不乾淨的血污。

人生最大的噩夢就是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摸樣,還偏偏回不去了。

另一個自己慢慢變淡了。

忽然有一個騎着戰馬衝了過來,一身白色盔甲,留着長長的鞭子,帶着幾分馬景濤的神韻,振臂一揮,無數騎兵衝了下來。

“大人,一片石大敗了,快走。”

張軒似乎沒有自己的意思,在無數混亂之中,轉進,戰鬥,逃走。

“張郎,帶這我們的孩子快走。”羅玉嬌大聲喊道,隨即用匕首刺向自己的胸膛。

“不要。”

隨即畫面轉換,張軒被多爾袞抓住了,說道:“你投降,可以當韋小寶。不投降只能被殺了。還要死的很慘。”

“你想怎麼死。”

畫面再一轉,一座比開封還要大的城市之中,空無一人,只有幾十個和尚道士在擡着死人,往外面運。

張軒發現自己好像已經死了。

變成孤魂在這一座死城之中游蕩。

看見的只有死人,而每一個死人的眼睛都看着他。

“不行的,歷史是無法改變的,你看不管怎麼努力,開封城還是被淹了嗎?所以要順應歷史來嗎?”

“天下大勢不可改易,順天者逸,逆天者勞。”

“你應該知道怎麼做輕鬆一點。”

“放棄吧,帶着羅玉嬌去海外吧,放棄吧,不要再想着折騰了,這樣做除了死更多人之外,沒有別的用處。”

忽然張軒眼前畫面一變,大放光明。

張軒坐在教室第三排的位置之上。

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歷史老師。

“好了,中國近代史講完了,我說一些題外話。我知道,大家不大喜歡學習近代史。這個條約,那個條約,看起來都很憋屈,很沒有意思。但是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不過危機到什麼程度,總有一些以天下爲己任,拋頭顱灑熱血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而這一批人,也無愧於歷史賦予他們的責任,中國有現在的局面,就是他們這一代人開創的。而時間從不爲誰而停留,這些人已經漸漸凋零,現在論到你們。”

“中國的未來會怎麼樣,已經與這些人一點關係都沒有了,也與我們這一代的關係不大,而在於你們。你們自己可以想想,將來後人讀你們創造的歷史,是怎麼樣的感受。特別是你張軒。別給我走神,否則你大學都考不上,談什麼創造歷史。”

張軒忽然睜開了眼睛。

羅玉嬌大喜說道:“張郎你醒了。”

張軒張開嘴,聲音有些嘶啞,說道:“外面怎麼樣了?”

羅玉嬌說道:“沒事,你放心好了,這一段時間大雨連綿,大軍也無法行動,一切有我在,你安心養病就行了。”

羅玉嬌沒有一句虛言。

以羅玉嬌的能力,以張軒夫人,曹營公主的身份,鎮住張軒那些部下,根本就是小事,再則即便沒有張軒,有曹宗瑜在。也翻不出什麼水花來。

張軒覺得身體有一痠軟,努力起身。羅玉嬌連忙將張軒扶住說道:“你不要想着起身,好好休息吧。”

“不用。”張軒說道:“我沒有那麼虛弱。”

張軒強行要出去,羅玉嬌也沒有辦法,只要攙扶着,不過外面下着雨,張軒也無法出門,只能隔着窗戶,看見外面的雨,雨滴在地面之上打出一片片連雨泡,說明今後一段時間,這雨是絕對不會停的。

張軒忽然問道:“玉嬌,你覺得誰最有勇氣?”

“勇氣。”羅玉嬌想了想,說道:“大概是我哥吧,給他十匹馬,他敢縱橫天下,京城都敢闖一闖。”

張軒說道:“他不過是氣血之勇,不足一提。”

“那你說是誰?”羅玉嬌說道。

“諸葛亮。”張軒說道。

羅玉嬌說道:“我只聽說過,諸葛亮智謀出衆,從來沒有聽過他有什麼勇氣。”

張軒說道:“對諸葛亮來說,天下大勢簡直是瞭如指掌,他怎麼不知道漢室不可復興,但是依舊要做,明知不可爲而爲之。而始終如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就是最大的勇氣。”

羅玉嬌微微歪着頭,想了想說道:“我不明白。”

“我明白就行了。”張軒說道。

“這是我的歷史責任,不管是成爲力挽狂瀾的英雄,還是如李定國一樣,寧死邊荒的悲劇英雄,都是我的責任。因爲你在這裡,他們在這裡,而我來了。”張軒心中暗道。

“有些責任無法逃避。”

“走路的時候,遇見南牆怎麼辦?就撞破他。”張軒眼睛變得深邃起來。

“如今我只不過撞了一次而已,後面還有很多次,我這一輩子,就與這老天爺磕上,我倒是看看,這歷史真得無法扭轉,天意無法改變嗎?”

“這個勇敢者的遊戲,我壓上我的全部,只因爲承諾給你,以及給整個天下平安喜樂。”

張軒目光看透天上烏雲,似乎看見日月與星辰。

.。

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四章 張青天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三章 搶飯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三章 搶飯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章 鑄炮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十五章 夜宿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三十四章 水師
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四章 張青天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三章 搶飯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三章 搶飯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章 鑄炮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十五章 夜宿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三十四章 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