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

?

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

黃澍等乘坐船,連人帶馬都渡河的時候,遠遠依舊能看見有一兩騎,在河堤之上眺望。

黃澍過了河,立即去河北大營,只是來到河北大營之中,黃澍的心就涼了一半。從外面看,這大營很是壯觀,旗幟招展,連綿數裡,似乎有盛兵數萬,但是行走在大營之中,每營都是虛樹旗幟,時不時有三五士卒走動,讓驚鳥不敢落。還有巡視的士卒來回走動,但是營寨大半是空的。

黃澍見了河北大營的主將,也就是被崇禎皇帝面授監軍的王漢王御史。

“子房,兵部文書之中,不是讓你監諸鎮兵,共五萬九千兵額。兵哪?”黃澍說道。

子房是王漢的字。黃澍與王漢倒也是熟人。

王漢與黃澍都是崇禎十年的進士,不過黃澍的科名在王漢之上,故而黃澍授開封府推官,一直做到現在,但是王漢卻先授河內知縣,在河內知縣任上,連平大賊,簡在帝心,被崇禎皇帝破格提拔,纔有以御史監軍,擔任一方主將的位置。其實如果王漢的資格老一些,大概也會掛上督師銜。

王漢苦笑說道:“兵都在這裡了。”

“五萬九千人。”黃澍有些激動說道:“五萬九千人,即便打個三折,也該有萬把人嗎?你現在的大營之中有多少人?”

王漢說道:“仲霖息怒。我現在手上,不超過三千人。”

“而且這三千人,還是我親手招過來的。從保定潰兵之中選出可用之人,從河北募集三百人,從河內縣募集了三百人,還寫信給山東老家,將我王家子弟,都招過來,能戰者千餘,其餘都是各路雜兵,充數而已。至於五萬九千兵額,更是一個笑話。河北殘破,韃子數次入官,諸鎮之兵,或亡於虜,或亡於賊,給我的也只有兵部的花名冊而已。至於實際上還有幾個人,就這些了。”

王漢的語氣之中,帶着幾分心灰意冷。

黃澍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了,他見王漢連自己家的子弟都叫過來了,就知道王漢已經盡力。只是開封的局面該怎麼辦啊?黃澍一時間愣愣出色,什麼也不想說了。

王漢在幾乎白手起家的情況之下,弄出這座大營,虛張聲勢,讓闖賊以爲北岸有大兵在。已經是王漢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王漢說道:“仲霖兄,開封城中的局勢如何?”

黃澍深吸一口氣,恢復平靜,將開封城之中的所有情況都告訴了王漢。王漢鬆了一口氣,說

道:“如此說來,開封城還能堅持的住。”

“一時間尚能維持。”黃澍說道:“但是時間長了,即便是開封城牆能夠維持,但是開封城中的人心,也不足以維持了。”

“因爲糧食。”

王漢輕輕一嘆,說道:“是啊,糧食。”

王漢當然知道,要維持一座四十萬人口的糧食消耗,要有多大,而河南大旱兵災之後,又失去城外一季糧食的補充,決計是不夠的。但是他又能怎麼辦?他又變不出來糧食,即便他能變出糧食,現在也送不進開封城中。

“不管怎麼說,我都會在北岸整頓兵馬,陛下已經命各路人馬來源了,劉澤清劉總兵自請來援,他麾下到有三千戰兵,再加上各路兵馬,一個月之後,我大概能歸攏一兩萬之衆,如果那時候闖賊主力還在朱仙鎮。我就決議渡河,會師。”

“可是。”黃澍說道:“一個月之後,朱仙鎮的戰事難道還沒有結果嗎?”

聰明人不用多說話。

王漢就已經明白黃澍的感覺。

黃澍對左良玉一戰,結果並不看好。王漢內心之中,也有深深的擔憂,但一絲也不能漏出來。

北岸只有這些兵馬,黃澍也無話與王漢可說了。休息一夜,第二天就渡河回南岸,爲了不被小袁營人馬發現,特地繞了路,不過,在他們上岸的同時,岸邊不遠之處,忽然燃起一堆狼煙。

狼煙直通通的衝向天空之中,數裡之外都清晰可見。

黃澍的臉色陡然變了,二話不說,帶上身邊的百餘騎,就竭力往南奔馳。因爲他知道,他們已經被小袁營發現了。

“被我咬上了,還想跑。”羅岱冷哼一聲。

шшш☢тт κan☢¢ ○ 小袁營之中缺少騎將,即便馬匹漸多,也組織不起來有力的騎兵部隊,故而小袁營之中,所有騎兵都歸羅岱統領。袁時中的族弟袁時敏爲副手,也算是跟着羅岱學習如何統率騎兵的。

小袁營的斥候將開封城有百餘騎渡過黃河之事,報上去,羅岱就起了心思。

對於羅岱來說,開封城下的戰事快要淡出鳥來了,他每天做的不過是壓陣而已。根本派不上用場,好容易南邊有一場大戰要打,他居然又被留下來了。更是讓羅岱一肚子火氣,聽了這個情況,立即佈下了天羅地網,派出不少斥候在黃澍的歸路之上埋伏,只等黃澍一回來,就將黃澍一舉截獲。

雖然黃澍繞了一些路,但是依舊沒有擺脫尾巴,身甚至黃澍就能看見,

身後一根接着一根火箭沖天而起,在天上爆炸開來。

黃澍派人驅趕,他們就遠遠的吊着。不驅趕就又回來了。好像粘在手上,怎麼也甩不掉。

而且是四面八方趕來的斥候,也越來越多,他們人數一多,膽子也就越來越大,距離黃澍的馬隊,也就越來越近了。

“怎麼辦?”李熙亮有些沉不住氣問道。

陳篤忠說道:“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快跑,等賊人大隊人馬來之前,跑得足夠遠,否則就是一個死。”

陳篤忠是陳永福的家丁首領,他也是陳永福的本家人,是一個沉默的,幾乎讓人忽略的人,只是這個時候,卻陡然爆發出來,第一個重重的給了黃澍坐騎一鞭。

黃澍的坐騎受此一驚,頓時飛速向前,而後百餘騎紛紛跟隨,都不惜馬力。

這樣不惜馬力,恐怕時間一長,就會將馬兒給跑死。但是事到如今,陳篤忠沒有其他辦法了。

似乎這個辦法起了一點點作用,左右的斥候都愛惜馬匹,落在後面,好像是將他們甩開了,陳篤忠還沒有鬆一口氣,忽然看見正前方煙塵掀起,一面大旗涌出地面面。

上面有一個字“羅。”

數百馬隊奔馳而出,羅岱更是衝在最前方。

陳篤忠臉色頓時蒼白起來。

人都是有圈子的,很多人外人不清楚,但是在自己圈子裡面卻是大名鼎鼎的,比如羅岱。羅岱與陳篤忠都是騎將,自然知道曹營這一位羅瘋子。見了他就知道跑不了了。

陳篤忠陡然減速,黃澍問道:“陳都司,怎麼了?”

陳篤忠說道:“大人,前面是曹營的羅瘋子,他統領小袁營馬隊。有他在,我們跑不了了。等一會兒,打起來還請大人自己珍重吧。”

黃澍對這一件事情,已經有所預感了,但是真正聽到這話,心中依舊震動非常,暗道:“我還有大好年華,我還沒有建功立業,豈能死在這裡,不,一定有生路的,一定有生路的。”

降賊的想法,從黃澍腦中冒出來,瞬間被打消了。在他看來大明雖然岌岌可危,但是依舊可以維持,降賊是沒有什麼好下場。忽然另一個念頭從黃澍心中冒出來了。

他說道:“你確定他們都是小袁營的騎兵嗎?”

陳篤忠說道:“確定,如果是曹營的馬隊,我們根本跑不了這麼遠。”

“好。”黃澍說道:“我們還有一條生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九章 搶收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十章 凌濛初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四章 填壕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
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九章 搶收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十章 凌濛初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四章 填壕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