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

第九十六章長沙攻防戰六

天心閣的轟然一爆。成爲了戰場的焦點所在,一下子壓制住了其他戰場的炮聲。

馬士英不等隆武催促,就帶着親兵過來。

當來到天心閣的時候,馬士英僅僅一看,就倒吸一口涼氣,從裡面向外面看,天心閣似乎保持了基本結構,但實際上並不是,天心閣一半全部坍塌下來,士卒都懵了。

馬士英到的時候。一面大大“夏”字旗已經插上了天心閣。

好在馬士英帶來的援軍並不是別人,正是隆武一心經營,輕易不願意使用的命-根子。熊緯帶着本部人馬二話不說衝了上去。

周之藩與熊緯所帶的軍隊,應該是真真正正的錦衣衛了。甚至很多人都在隆武的皇宮之中站過崗,的的確確的皇帝親兵。

雖然人數並不多,僅僅萬人上下,隆武在財政最艱難的時候,也沒有少過他們的餉銀。

或許缺少經驗,但是士氣與戰力卻是不缺的。

熊緯本人,也人如其名,身穿三重盔甲,就好像是一頭熊。身先士卒硬生生的衝了上去。重新奪下了天心閣,也將王進纔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城牆損壞,城頭上的大量火器全部被埋在廢墟下面了。一時間熊緯能找到防守用的器械,少之又少,唯一可以用的大概就是高度差吧,畢竟廢墟坡度很陡,再加上很多東西都不大穩當,很容易輕輕一腳,嘩啦啦的一大片都塌下去了。

而天心閣內部,雖然有多的裂痕,就好像是已經碎掉的玻璃。但是不管怎麼說,即便結構還是完好的。

不過熊緯的小勝,僅僅是開始。

王進才理解調整隊伍,再次殺了上來,一面對天心閣猛攻不捨,要佔據這個制高點,另一面,從這裡登上城牆,向南城牆,與東城牆殺上去,似乎想在城牆之上做一些文章。

王進才也知道,此刻並不是鬆懈的時候,這個機會一旦在他手中錯過了。攻破長沙城的頭功可就不是他的了。

王進才一邊指揮廝殺,一邊向後面求援,求援兵,求火炮,什麼都求。

關鍵時候,王進才知道怎麼樣才能吃到肉,自然是向張軒哭窮了。

張軒對跟着他起兵的老將,數年相處之下,不敢說了如指掌,但王進才習慣也瞞不過他。這種關鍵時候支援過去的東西,很多時候都要不過來了。成爲王進才所部的一部分了。

雖然後勤分配之上,張軒總體上一碗水端平,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平衡,在物資短缺的情況之下,三六九等一直都存在的,王進才所部,比起馬光玉,黃朝宣,張先壁等人算是老卒了,但是比起張軒各舊部,王進才所部還是新編軍,底子不硬,搶東西搶不過也是有的。

爲了物資,官位,銀兩等等問題,下面的爭鬥其實一直都有的。

這個時候王進纔要什麼,張軒都給。

要銀子,先砸一萬兩,等打開缺口之後,再說犒賞之事。要火炮,將中軍的火炮先送過去,連炮手一起,不過這些都是一些小炮,大抵是一人兩人能扛住的佛郎機炮與虎蹲炮等等。

要援軍,各地援軍都已經在調集了,讓馬三寶先過去,到了天心閣,下馬步戰。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作戰雙方或許對峙了好久好久,但是真正決定勝負的時刻,其實也就幾個瞬間,或者幾場大大小小的戰鬥,就比如現在。

張軒的命令流水一般的下達,本來有條不紊的攻城,被張軒一下子撥到最高弦了,如果這一曲曲子的話,而今就到“鐵騎突兀刀槍鳴”時候。

夏軍的壓力好像是排山倒海一樣壓制在一個小小的天心閣之上。

隆武也沒有閒着,他自然知道天心閣一戰,決定長沙存亡,以長沙城中的士氣,一旦城牆失守下面根本不可能再打下去了。他不僅僅親自督戰,還將他最後的預備隊,也就是身邊的禁軍完全的投入進去。

這寬數丈,高數丈的廢墟斜坡之上,隊形不好列。很多時候腳下都站不穩。廝殺的時候,更多是各自爲戰。雙方什麼手段都用上了,甚至人數都超過了戰場負荷了。

一個戰場承載的戰鬥人數是有限的。

天心閣這裡本質上並非一處開闊的戰場。所有人擁擠在這裡,都派不上用場。

後續援軍看情況不對,他們根本上不了陣,很乾脆的沿着天心閣向兩側城牆發起了進攻。

一根根長梯架在城牆之上。

這些長梯原本是用來渡過護城河的,畢竟張軒也沒有想到,一場爆炸,效果雖然並不是太理想,但是將護城河大半給填住了,雖然還有一些坡度,但已經到了不需要用長梯架着的地步。

這一批長梯就用在攻城之上。

作爲攻城器械,長梯是最普遍,最簡單,最容易打造的,其實就攻城效果來說,長梯的效果並不是太好的。如果長梯效果好,那麼大家開發其他攻城器械幹什麼。

不過這個時候,用起來效果似乎不錯。

願意很簡單,有了天心閣這個缺口,王進才部的一些士卒,已經登上了城牆,站穩了腳跟。城牆上的士卒一面應對城牆上的敵人,又要應對城下的敵人,效果自然不好。

於是乎一根根長梯成爲新的上城渠道。一時間東南兩道城牆之上,。夏軍的數量越來越多。似乎有東邊不亮西邊亮的感覺,雖然不能直接拿下天心閣,但是如果在兩側拿下突破口也是不錯的。

隆武也看到這裡的情況,不過他有些捉襟見肘了。

首先兵力調配並不是做遊戲,鼠標一劃就可以的,即便橫穿長沙城,也是需要時間的,大多數時候其實僅僅能就近支援而已。而如今附近的兵力能調動的幾乎都調過來了,很多地方兵力都不足了。

再抽調兵力,恐怕是要出問題的。

但是事到如今,這一戰不能將夏軍趕下去,長沙城就等不到出問題的那一天了。

所謂之飲鴆止渴。也只能辦了。

隆武不顧一切代價,將四面的士卒調過來,然後將長沙城中的民夫趕上城牆,才堪堪的維持了天心閣戰場均勢。

不過,這種透支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而且很快的。

就在城南馬光玉看着南城之上士卒越調越少,他甚至能用千里鏡看見上面士卒惶恐的臉色,說道:“老子搏這一把。”

馬光玉將他身邊的人都叫過來,說道:“真主在上,你們也都看見了,天心閣那邊打的正急,我估計這長沙城是挺不過今日了。如果我們下手再慢一點,我們就什麼也撈不到了。”

“諸位兄弟,都給我打起精神來。讓天下人知道,老回回絕對不是吃素的。”

老回回似乎是一個綽號,也是一種稱謂。這個綽號不是一個人的,馬光玉他老爹叫老回回,而今他爹死了,他就叫老回回。只是他的實力與他父親根本沒有辦法比。只是他麾下還有一些他父親的老卒。

馬光玉的激勵之下,下面士卒一個個衝了上去,也沒有用什麼攻城器械,架着梯子就攻。不過,這連續數日的轟擊,早已在城牆之上留下了痕跡,很多對方,人能攀爬而上。

畢竟城牆一般都是有一個坡度的,原因無他,就是讓城頭士卒能看見城牆腳下,不存在燈下黑的局面。

如果說,南城的危機,是開源於馬光玉的趁火打劫,那麼城西的危機,就是程繼孔的運氣來了。

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三章 奪麥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十五章 鐵模?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一章 汝寧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二章 樊城二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七章 攻城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五章 猛鎮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二章 家事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二十章 伏擊
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三章 奪麥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十五章 鐵模?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一章 汝寧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二章 樊城二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七章 攻城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五章 猛鎮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二章 家事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二十章 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