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

“姓王的,你給我等着,老子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啊----”

“王老弟,是我啊,是我啊。求求---”

“王八旦,早知道你是個白眼狼,我----”

聲音到最後都戛然而止。

王良謨微微閉上了眼睛。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這裡面還真有幾個與他關係很鐵的朋友,但是他爲了證明自己的作用,不得不來監斬,王良謨心中也不是多好受。

雖然已經搭建了行刑臺,但是也沒有數百人一起砍頭的地方,只能分批提上去,斬首之後,再被人拖走,下一批人再來。

王良謨皺起眉頭說道:“爲什麼不堵住嘴?”

“大人,劊子手的規矩,說是人之將死,這一口氣,一定要順,否則憋在口中,就容易出事,比如屍變什麼的?”一個衙役說道。

遂平的衙役還沒有來得及清洗,只是將一些作惡多端的人除卻而已。故而這還有一些老人。

“什麼屍變不屍變?”王良謨說道:“都是無稽之談,將他們的嘴堵住,不需他們喊。”

“是,大人。”這衙役立即吩咐下去了。

劊子手立即改變流程,將人壓上來之後,不拔下塞嘴的破布。一時間只剩下嗚嗚之聲,再也沒有完整的罵人之聲。

這樣一來,王良謨的耳朵都清淨了不少,他心中暗道:“諸位兄弟,反正你們都會死,何必成全兄弟我,好歹我們也有一段香火情,來日定然給你們多燒一些紙錢,痛痛快快的去吧。”

王良謨卻沒有看見,在圍觀的人羣之中,有一個消瘦的乞丐用殺人的目光盯着王良謨。

人雖然多,終究會被殺完的。

王良謨做完監斬工作之後,立即向張軒住處走過去,想要在張軒面前報功。

只是他沒有發現,護衛他的衙役落後了他好幾步。

一個身影猛地從一邊撞在他身上。是一個乞丐,就是那個消瘦的乞丐。

王良謨大聲訓斥道:“怎麼回事,好狗不當道。”

“王良謨,看看我是誰?”一個充滿殺意的聲音,猛得從王良謨的耳朵之中炸開。

王良謨定睛一看,卻見眼前之人,雖然瘦了好多,一身乞丐裝,但是王良謨依然能看的出來,不是別人,正是劉洪超。

“二爺----”王良謨下意思說道。

劉洪超猛地撞了上去,手中猛地落下一柄匕首,猛地捅進了王良謨的胸前。鮮血猛地迸射出來。將劉洪超噴得滿臉都是鮮血。猙獰的就好像是惡鬼一樣。

“這一下,是大哥。”劉洪超一隻手拉住王良謨,另一隻手繼續捅在他的胸腹之間。

“這一下,是三弟的,這一下是四弟的,這一下是五弟的,這一下是小妹,這一下是我的。”劉洪超根本沒有一絲逃跑的樣子。瘋狂的刺殺王良謨。

王良謨早已因爲大出血,整個人都變成了軟麪條。瞳孔慢慢的變大,他最後一眼看向天空,就再也沒有意識的。

四周的士卒衝了上來,就要按住劉洪超。

劉洪超用輕蔑的目光掃視一圈,大喊一聲,說道:“大哥,三弟,四弟,五弟,我來了。”隨即將匕首猛地刺進自己的 胸膛,乾脆利落,一擊致命。隨即仰天倒地,與王良謨相距不遠地方倒地身亡。

從臘八節之後到現在,劉洪超所過的就好像是一場夢,一場永遠不能醒來的噩夢。

因爲他,劉氏一族傷亡慘重,因爲他,大兄死了,三弟,四弟,五弟全部死了。劉氏一族幾乎被斬盡殺絕。

他活着的每一刻都在自責之中。

雖然他不知道誰找到他,給他一個刺殺王良謨的機會,但是他也願意拼命。

誰也不知道,現在胖乎乎的劉二爺,當初也是跟着大哥到處販鹽,手上有十幾條人命的硬茬。

殺人的勾當,他其實很熟。

就在刺殺地點不遠的地方,一面窗戶打開,張素居高臨下,將這裡發生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

他端着一杯酒,說道:“王良謨啊王良謨,有一件事情,你要知道,在君主身邊的當小人,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爲對君主來說。小人這東西,就像是抹布,凡是髒的的抹布,都不會被用。不過對於百姓來說,抹布洗洗還能用,但是對於君主來說,抹布髒了從來不會再用的。”

張素順手將桌子上的抹布扔在地面之上,說道:“你難道不覺得,你自己太髒了一點。”

張素已經見了結果,也沒有在這裡久留。

幾乎在同時,這消息也傳到了張軒的哪裡。

“想不到張素還是一個毒士。”張軒心中暗道。 www●тт κan●C○

臨潁張氏三兄弟,各有所長,張質進士出身,是一個能全面手,而且對朝廷掌故,內幕瞭解不少。民政能力也是相當不錯的。

張樸性格剛直,嫉惡如仇,對律法畢竟精通。也算是一個斷案能手,其他方面的事情,張軒還看不出來。

而張素,張軒一直以爲張素雖然有些智計,但是現在看來,張素手腕也不低。

有一些暗地裡的事情,能讓張素去做了。

比如組建一個情報機關。

這個念頭張軒早就有了,無他這個時代的消息流傳太慢了,張軒也沒有想過自己的情報機關,有什麼策反,刺殺等能力,只求他們能在事情發生之後,十天之內,將消息傳遞給張軒就行了。

張軒對這個時代的消息傳遞速度深惡痛絕。很多事情即便發生之後,在一兩個月之內,才能傳播過來。就算是

洪承疇降清的事情,在三四個月之內,才傳到了張軒的耳朵之中。而且以訛傳訛。

這也是爲什麼,張軒要問賀一龍很多問題的原因。

不爲別的,只能從當事人那邊得到的消息,纔是得到最準確的情報,否則很多消息都真假難辨。

不過,這些事情,都是後事了。

王良謨的死,只是一個小小的波瀾,但是劉氏全族被張軒斬盡殺絕的事情,纔是大事。

在汝寧之外,大概感受不到劉洪起的威勢。

但是在汝寧府之內,劉洪起的確是一個大人物,劉洪起被殺,劉氏一族斬盡殺絕。對四周的那些自守的小寨主來說,是十足的震懾,根本不是殺雞儆猴,而是殺猴儆雞。

根本不用張軒召集,無數寨主都絡繹不絕的來拜訪張軒。

張軒一一接納,從汝寧到遂平,從遂平到西平,從西平到上蔡,只剩下一個聲音,那就是張軒的聲音。而南邊的真陽,確山,新蔡三縣,也有很多人臣服。

張軒控制的勢力,從區區一縣之地,立即變成了實控四縣,影響三縣之地。

不過,到底要控制到什麼程度,就要看張質等人的能力了。隨着不少人手從汝寧府調出,張質手中的人手已經不夠用了,第二次考試取士,已經迫在眉睫了。

只是張軒卻不能立即回去主持。

雖然已經是小年過後,春節將至。但是張軒依舊不能回汝寧,有一個東西,不親眼看看,張軒是不會放心的。

那就是西平的鐵礦。

不親眼看看鐵礦到底是怎麼樣子。張軒又怎麼能夠放心啊。

故而等曹宗瑜的南陽營到位,所謂俘虜都處置完了之後,張軒帶着臨潁營,以及沈家莊的千餘家丁,哪至於俘虜之中當發配礦山的人。總共五六千人的隊伍,從遂平離開,向西平而去。

因爲隊伍之中素質參差不等,故而速度提高不了。區區百餘里路距離,居然走兩三天,纔到了西平縣。

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七章 下蕭縣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九章 攻城三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九章 攻城三第三章 岳陽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五章 猛鎮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六十章 鑄炮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二十章 火併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九章 搬家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六章 王度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
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七章 下蕭縣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九章 攻城三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九章 攻城三第三章 岳陽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五章 猛鎮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六十章 鑄炮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二十章 火併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九章 搬家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六章 王度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