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作坊

沙船也是很古老的一種船型了,在宋代就有了,當初忽必烈徵日本,徵調的數百艘船都是沙船。

沙船是首先出現在長江口崇明島附近,是一種利於近海,河道運輸的船隻,而不利於遠洋運輸的船隻。在長江之中也可以使用,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合格戰船船型。

或者說,中國古代很少有專門的戰船船型,似乎樓船,車船算是,但是這些船型運用的很少,都有各自的缺陷。而今的水戰,火器爲先,如何能發揮出火力優勢的船型。

張軒也不知道。

他只是在周輔臣,張樸的引領之下,繞着正在修建的沙船走了一圈,並觀看了一些沙船修建好的模型。

張軒說道:“這有多少船同時建造?多少天才能建好?”

“七艘。”周輔臣說道:“不過在清理龍江廠,等一段時間後,就能一口氣修建幾十艘了,只是工匠又不夠了。”

張軒一聽心中頓時嘆息一聲,知道想從南京招些工匠到寧波是不可能了。

而且大明最大的造船廠,清江浦船廠就在淮安。

這個船廠是漕運的配套船廠,因爲槽船的需要,一直維持相當的規模,成爲了大明最大的官方造船廠,至於規模到底有多大,張軒並不知道,但是知道一點,那就是沈廷揚這一支船隊的船隻都來自清江浦船廠。而且也沒有花幾年時間。

可見清江浦船廠的能力。

如果龍江船廠僅僅是這個規模,恐怕是抵擋不住沈廷揚的船隊的。

這種戰鬥模式,張軒再清楚不過了。二戰日本與美國的海戰,很明白的告訴他了,很多時候水戰打得並不是戰鬥力,而是生產能力。

只是張軒有一點卻是想錯了。

生產能力,有什麼並不有多少船廠,有多大的極限造船能力決定的,而是有多少錢決定的。

曹營肯砸下數十萬兩銀子,幾乎重建龍江船廠,一定要造出足夠的船隻出來,但是路振飛的手中,恐怕沒有這麼多的銀子,而且北京失去了江南的支持,已經在鬧糧荒了,更加沒有銀子。

沒有銀子,即便有再多的船廠,也造不出船來。

張軒頓時對船廠沒有什麼興趣了,說道:“火器作坊在什麼地方?”

“這邊請,就在船廠不遠之處。”周輔臣說道:“這裡本就是船廠配套火器生產的地方,而且現在軍中火器需要最多的地方,就是水師,故而一併盯着。”

火器在軍中並不是多受歡迎的,張軒一早就知道了。

很多攻城戰纔有用到火器,除此之外,曹營士卒更相信手中的長刀,當然這也與大型火器移動不便,而小型火器容易炸膛傷到自己人有關係。但是水師想不用都不成。

在長江之上,雙方距離很遠就交戰,只能用遠程火器進攻。

於是火器是雙方必然的選擇。

張軒來到了火器作坊,頓時有一種熟悉的感覺,說道:“這不是鐵模鑄炮法嗎吧?”

“正是。”周輔臣說道:“這正是取大人之法制炮,鐵模鑄炮之法,在射程之上稍稍遜色,但是在鑄炮速度之上,卻是無與倫比,正是有足夠的火炮才能支撐着大軍與沈廷揚的船隊做戰,不過,我也有一事相求?”

“何事?”張軒說道。

“鑄炮以閩鐵最好。”周輔臣說道:“只是如今與福建的交通斷絕,我收集全城的閩鐵數量不多了,聽聞大人受命進攻福建,還請大人爲我留意一二。”

張軒心中暗道:“閩鐵。”

他暗暗將這個名詞記住。

他其實也不記得福建有什麼大鐵礦,這閩鐵到底從什麼地方來得?張軒此刻不好開口詢問,不過等之後,定然要查清楚。

張軒發現,這個鑄炮作坊與之前他在開封鑄炮的手法,相差無幾,可以說並沒有什麼新意,張軒自然不想看了。說道:“火藥作坊也在附近嗎?”

“在。”周輔臣說道,

周輔臣與張樸一前一後,將張軒引進另一個作坊之中,一進入作坊之中,張軒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這味道很熟悉,是火藥的味道,也是硝煙的味道。

張軒本想看看這個火藥作坊有什麼新奇之處,但是張軒忽然聽見一個聲尖銳的聲音,好像是鐵器劃過什麼,他扭頭一看,頓時大驚失色,無他,有一工匠,正在用鐵器收刮地面上的原材料。

張軒頓時冷汗都冒出來了,瞬間響起了當日金華城之中那一聲爆響。恍惚之間又想起了流傳後世的王恭廠大爆炸。

這都是火藥庫爆炸。

而鐵器與地面碰撞,很容易爆發出火星出來。這裡是火藥作坊,裡面有成品火藥,有半成品,有原材料,即便是原材料也是引燃品,這裡冒出一個火星,會什麼什麼情況?

張軒可不想英年早逝。他二話不說,轉頭就走。

“大人。”周輔臣與張質不知道因爲什麼?連忙跟着走出來,道:“大人可是有什麼不妥嗎?”

“這太危險了。”張軒說道:“一旦有迸發一個火星,整個火藥作坊都要炸上天。”

“大人過濾了,這些人很多都是世代相承做火藥的,早就有經驗了,這裡作坊之中,一點火星都不許帶進去。他們不會將自己的性命開玩笑的?”張樸說道。

“那麼鐵器?”張軒說道:“鐵器碰撞也會崩出火星來。”

“這----”張質猶豫了一下,說道:“我讓他們將鐵器全部換出來,用木製工具如何?”

張軒從張質的眼睛之中看出多管閒事這四個字。張軒頓時不說話了,他又一次感受到了時代之間的差距。

在火藥作坊之中,張軒看道太多太多的不合格的地方了,太多太多的安全隱患了,很多東西都是從小培養出來的,張軒覺得十分危險的東西,在張質這些人看來,都是習以爲常的。

縱然張軒今日訓斥了他們,他們也不過陽奉陰違。

而且張軒又用什麼立場訓斥他們?如今張質與周輔臣,可不再是張軒的下屬了。雖然可以說得上是門生故吏,但不管怎麼說都是過去式,說的多了,非但沒有正面效果,反而惹人厭煩。

張軒心中一嘆,說道:“這也不必看,反正三哥主持,我是放心的,只是我看這火藥量並不多,是不是武力供應江南?”

張樸說道:“大人明鑑,的確如此。”

張質過年都沒有怎麼放鬆,他就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建立起曹營的後勤供應體系。糧食供應,兵器供應,火藥供應,還有鎧甲供應,招兵體系,等等,這些事情都是張質的兵部與工部在做。

但是曹營幾十萬大軍,而且在迅速擴大之中,想要建立起這一套體系,也是非常困難的,即便現在南京有多餘的物資,他的供給次序,也是先楊承祖,接下來纔是別人。張軒估計自己所部也派不到前面。

“算了,凡是都是我自己來吧。”張軒心中暗道。此刻他心中已經醞釀出在寧波建立起一個現代的火器局了。他章欽臣能弄到千餘根合格的鳥銃,說明江南的生產能力還是有的,不過要看他怎麼挖掘出來了。

“不過,將來不管什麼事情,我決計不會進入火藥作坊半步。”張軒心中暗道。

張軒覺得自己一時半會兒,也提高不了這個時代工匠的素質,只能爲了自己的小命,遠離火藥作坊了。其實在很多人看來,如張軒這樣的貴人,常常出沒於工坊這樣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十章 凌濛初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章 岳陽二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四十章 奪門第六十章 叛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七章 攻城第八章 立威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七章 軸承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六章 王度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三章 授田二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
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十章 凌濛初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章 岳陽二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四十章 奪門第六十章 叛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七章 攻城第八章 立威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七章 軸承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六章 王度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三章 授田二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