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水戰四

“鳴金吧。”張軒說道:“這一戰再打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了。”

官軍船隻堅固高大,弓弩,火箭,火炮,各樣武器齊全的很,被周輔臣陰了一把之後,他們反應過來,也就不給這些火船機會了,

在前面的幾艘大船,來不及反應。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損失,但是後面的戰船,很明顯的與前面的戰船的拉開了一些距離,這樣一來,即便這些火船將衝過去,也點燃不了官軍的船隻。

張軒看得明白,官軍的大船隻上,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來對抗火船,先用火炮轟擊,擊沉最好,然後有火箭覆蓋,能點燃最好,再然後用火罐投擲,這火罐之中,好像有油脂什麼的,砸在船隻之上,就有能燒起來。

這樣大部分船隻都能在距離大船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被阻攔掉。

再然後就是長杆頂住了,當火船距離的實在太近的時候,就可以用好幾丈長的竹竿,頂在船頭之上,就火船頂開來。

反正這個時候,火船之上也沒有士卒了,因爲這個時候火船大抵都已經點燃了。

如果還有人操船的話,恐怕也會被火焰給吞噬下去。

如此一來,這操船的人,必須是死士。

臨時召集的士卒之中,有多少人能被稱爲死士啊。

“大人,且慢。”張素說道:“水戰不比陸戰,進退容易,水戰進退一看水,二看風,我們都是局外之人,而且大人不是允諾周將軍了,此戰由周將軍指揮,大人此刻下令,反而不美。”

張軒一聽,頓時沉默起來,他畢竟不精通水戰,他只能看出來,這一戰恐怕沒有機會勝利,但該怎麼收拾殘局卻是不知道的。 他也唯恐愛惜士卒下了撤退的命令,反而害了周輔臣。

“就依先生之言吧。”張軒嘆息一聲,道:“只要輔臣安全回來,即便是船隊打光了,我也不在乎。”

這一句卻是張軒的心理話。

將來在南方征戰少不了水師,而曹營之中有水師人才嗎?沒有一個沒有。

不管怎麼說,周輔臣在指揮水師之上,也有一點經驗了,只需好好培養,就是一個信得過的水師大將,比起東拉西扯的水師,張軒更看重周輔臣,或者說更看重信得過。

將來定鼎江南,少不了水師人才投奔,但是如果比得了這些老人值得相信嗎?

河面之上的一場苦戰,從上午打到中午。

周輔臣,不得不承認現實,努力的擺脫了糾纏自己的幾艘大船,但是即便如此,也有兩艘大船爲了周輔臣斷後,而沉沒在淮河之中,

一時間周輔臣幾乎兩手空空了,那些小船,只有十來艘跟着撤退了,他帶來的水師,幾乎折損了一半還多。

沈廷揚見周輔臣撤走,也沒有下令追擊。

他是收攏自己的船隻,一時間也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十艘船。

整整十艘船。全部沉沒在淮水之中了。

有七艘是因爲火船,被點燃了,有得沉沒了,有的在河面之上苟延殘喘,但是熊熊大火,已經宣告了這一艘船已經沒有任何搶救的價值了。有三艘船,卻是因爲周輔臣。

周輔臣所帶領的水軍精銳,奪下一艘船,因爲帶不走,就一把火給燒了,還有兩艘船,卻是被斷後的船隻連在一起,一起點燃大火,也是因爲這樣,沈廷揚不願意追擊,唯恐追得狠,這賊人還來同歸於盡這一手。

但是沈廷揚實在損失不了船隻了。

他還要北上運糧。

船隻都折在這裡了,到時候他改海船用什麼船改?

“如此,已經仁至義盡了。”沈廷揚心中暗道:“這一件事情,到此爲止,我不參與了。”

抱着這個心思,收拾殘局之後,分了幾艘小船,在淮河之上警戒之後,沈廷揚立即將王心粹請過來。

王心粹一見沈廷揚就恭喜道:“恭喜大人如此大捷,路大人一定會爲大人請賞的。”

“這就算了。”沈廷揚說道:“區區小事,何足掛齒。”他話音一轉,說道:“而今船隊損失慘重,已經不能再爲路大人效力了。還請王大人轉告路大人,請他速速派人來接守這裡。”

王心粹大吃一驚,說道:“沈大人何處此言?”

沈廷揚皺起眉頭來,也不想理會王心粹,說道:“你只需轉告路大人便是了。無須多言。”

“是。”王心粹說道。

他不敢再說什麼,立即退了出去,派人順流之下,去向路振飛稟報。

張軒的大帳之中。

周輔臣跪在地面之上,說道:“末將不能破官軍水師,還請大人責罰。”

張軒走過去,將周輔臣給攙扶起來說道:“輔臣何罪之有?”

打敗仗之後,如何處置,張軒心中,不,應該是張軒制定的軍法之中,是有規則的。當我軍優勢,被敵軍弱勢兵力所擊敗,這樣的敗仗,纔會被嚴厲處置。但是像周輔臣這樣,以弱敵強,大戰之下,雖然損失比較大,但還保存一定戰力。

這樣情況,雖然談不上雖敗猶榮,但也是情有可原的。

“今日之戰,記下即可,將來找回來便是了。”張軒說道。

“多謝大人寬宏大量。”周輔臣說道。

但是周輔臣的事情揭過,眼前的情勢還是沒有改變了。

這一條淮河要怎麼過才行啊。

張軒皺眉說道:“淮河數百里,就沒有可以泅渡的地方嗎?”

“大人,”金聲桓說道:“這淮河不是尋常小河,哪裡有泅渡的地方。不過,這個渡不過去,何必掉頭西進,從上游渡過淮河,去與大軍匯合啊。”

“不行。”張軒輕輕一嘆,他也知道自己想差了,淮河這樣的大河哪裡有泅渡的地方啊。說道:“大王已經傳下令旨,我們必須想辦法攻下鳳陽城。”

“鳳陽。”金聲桓說道:“鳳陽不好拿。”

金聲桓可是在鳳陽駐紮過,說道:“數年之前,張賊---,不,黃虎破鳳陽,一把火燒了皇陵,讓北京那位大爲惱怒,故而鳳陽城這幾年都在加固,早已今非昔比了。想要攻下鳳陽可不容易。”

“且不提這個容易不容易,這一條河,我們就過不去。”楊繩祖說道:“要不,我們向西繞到,大不了多跑一些路,到了淮河以南,嚮往鳳陽趕也不遲。”

張軒聽了楊繩祖的話,心中微動。

楊繩祖是義軍之中的老人,他從來不怕東奔西走,在他看來此路不通繞道而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過,張軒細細一想,想起羅汝才所擬定的“速決”之意,再想起李自成與孫傳庭交鋒之時,居然落於下風之中。鬼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還有多少,張軒不敢拖延下去了。有時間一兩月,乃至一兩天,就能決定一個王朝的興衰,現在的局面就是越快越好。

“不行。”張軒否決說道。但也沒有解釋原因,說道:“我們必須儘快渡河,諸位有什麼想法?”

“單單渡河的話,似乎用不着打敗官軍水師吧。”張素忽然說起好像,不相干的話語。

張軒皺眉,決定張素所說這一句話,是一句廢話,因爲大軍渡河,不必小部隊渡河,需要一兩天的時間,這一兩天時間,官軍水師即便反應再慢,一能反應過來了。

到那個時候大軍渡了一半,被截成兩半的話,那可比渡不過河還要悽慘。

“張先生有什麼想法嗎?”張軒問道。

“下官倒真有一個主意,卻不知道行不行得通。”張素說道。

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二十章 黑夜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二章 家事二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五章 峽石城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七章 攻城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四章 填壕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章 填壕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八章 立威
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二十章 黑夜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二章 家事二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五章 峽石城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七章 攻城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四章 填壕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章 填壕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八章 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