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勇氣

不過,張軒即便是心動了,也要找一個人商量一下。

這個人不是別人是曹宗瑜。

這樣在軍事上的重大決策,如果沒有諮詢曹宗瑜,張軒自己都不放心。

曹宗瑜聽過之後,好久沒有說話。張軒等得都有一些急了,說道:“曹大哥,你覺得許都這個計劃行不行?”

“大將軍。”曹宗瑜說道。

張軒說道:“如今只有你我兄弟兩人,無須如此客氣。”

曹宗瑜微微一頓,說道:“將軍,其實你已經有答案了,只是想讓我佐證這個答案而已。”

張軒聽曹宗瑜這麼一說,細細想來。知道曹宗瑜所說的對,他是想從曹宗瑜話中聽到肯定的答案。但是還是說道:“哪裡的話?”

曹宗瑜不去拆除張軒,說道:“少時與祖父紙上談兵,論及長平之戰,我說趙乃必敗。祖父以爲不然,我與之論兵,我持秦,祖父持趙,我隨即大敗,喪師,祖父直入函谷關。”

“雖然是區區遊戲,但是也可以說明一件事情,任何戰事的勝負都不是必然,縱然讓兩名將領再同樣的局面之下,再來一次,戰事的走向也決計不會一模一樣。黑白子尚且千古無同局。更何況征戰之事?”

“很多事先的戰略,只有完成與沒有完成,不能說對錯。”

“漢高起於關中而興,董卓起於關中而亡,光武起於河北而興,袁紹起於河北而亡。他們的戰略有問題的,沒有,只是是否能完成而已。只有不是庸碌之將,所擬定的計劃,大抵不差的。勝負差別在什麼地方?在能否做到。”

“而這個計劃,將軍既然心動,自然是這個計劃有可行性。但是成與不成,卻不是我能說的,而是將軍自己覺得。”

張軒聽的出來,曹宗瑜似乎在保留意見,說道:“難道曹兄現在也不肯與我說實話嗎?”

曹宗瑜微微一頓,說道:“怎麼可能?我之前所言句句屬實。大將軍爲一軍之主,決斷必須大將軍自己下,這利弊如何,想來大將軍已經想清楚了。我現在說不行,大將軍會改變主意嗎?”

張軒說道:“曹兄何處此言,我是不納忠言的人嗎?”

曹宗瑜說道:“但是我並不確定我說的是忠言。大將軍所需的不過勇氣而已。大將軍真要說的話,許都的可行不可行,可行。但是太過弄險,勝負之數大抵五五開。其中或許有些問題,但是我能看到的,大將軍也都明白。利弊權衡,大將軍也權衡的差不多了。世間沒有必勝之策,也沒有必敗之策。大將軍所欠的就是勇氣本身,如果大將軍自己對此策沒有信心,末將以爲還是慎行爲好。”

張軒也慢慢思忖出曹宗瑜的意思。

小時候,考試的時候是有正確答案的,而現在之中,很多事情是沒有正確答案的。

戰事之中,勝利者因爲勝利而正確,失敗者因爲失敗而錯誤。但是勝負未分之前,誰又能夠輕言,誰是正確的?

就拿官渡之戰來舉例,大家都知道袁紹敗了,他的所做所爲都是錯了,而曹操勝了,曹操的所做所爲都是對的,而雙方勝負的節點在什麼地方。在烏巢。而烏巢守將是淳于瓊。

而查淳于瓊履歷,張軒是可以理解袁紹的任命的。淳于瓊的資格老,在軍中威望也高,作爲靈帝時西園八校尉之一,可以說是袁紹的老臣了。或許能力上有所欠缺。但是看管屯糧之地,並不需要多大的能力。

只需小心謹慎,按部就班就行了。

用老臣重將看管糧倉,就袁紹本人來說,不可爲忽視了。

只是淳于瓊沒有守住烏巢,就導致袁紹失敗。反過來說袁紹多麼目光短淺,派這樣一個酒鬼來守要害之地。

其實張軒在打仗多了,也就明白了,軍中從來不缺少酒鬼。在戰場之上,朝生暮死的環境之中,人需要一些東西來緩解壓力。打仗多了,連張軒這種之前,不喜歡喝酒的人,都習慣喝一點。更不要說尋常將領。

所以說,軍中最不少的就是酒鬼。

如果分析起來袁紹失誤之處,可以列出幾十條。但是分析曹操的缺陷之處,亦可以列出幾十條。不過是曹操抓住袁紹的痛腳,打贏了關鍵一戰,而袁紹沒有而已。

從後世看,先入爲主。覺得是一種必然,其實任何戰事的勝利都有偶然成分。否則,就沒有盡人事,聽天命。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張軒打仗越多,越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戰場之上可以把握的東西太少,不可把握的東西太多了。後世軍事技術發展的越快,本質上,將戰爭之中,不可把握的要素,納入掌控之中。

許都的這個計劃,雖然不錯。但是本質上還是有一些冒險。這是無可否認的,否認這一點,就否認了整個計劃。

這種情況,沒有人能替張軒做決定。

在什麼位置,就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張軒也算是大夏前三排之中的人物,就要承擔這樣的責任。或許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上司很笨,明明很尋常的事情,就是磨磨蹭蹭的不下決定。卻不知道,身爲一個職員,一個決策失敗,最多換份工作而已。而對於老闆來說,他要失去的,卻是員工無法想象的。

當承擔數萬人,乃至數十萬人生死的時候,張軒又怎麼能輕鬆起來。

張軒看着曹宗瑜,語氣有一些低沉,說道:“我知道了。”

曹宗瑜隨即準備退下來,忽然想起什麼說道:“大將軍,不管你做什麼決定,都是越快,越好,時間並不會太多的。”

明軍縱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也不能將明軍當成傻子,從水道突擊的可能性,在明軍水師失敗之後,明軍一定會想到的,不過是早晚而已。不過想到不一定能夠補救。

想是很快的,但補救一系列的行爲卻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最好是快點行動,否則最佳的時機就過去了。

戰機從來是稍縱即逝的。

送走曹宗瑜之後,張軒負手而立看着地圖,下令任何人不得打擾他。直到太陽落山,大帳之中一片漆黑,什麼都看不見,他已經沒有點燈,就好像是一個雕像一樣,直愣愣的站着。

好久,好久,才傳出一聲嘆息,道:“果然是,夫戰,勇氣也。”

勇氣這東西,似乎很尋常。

一個混混敢上街砍人,也是勇氣。但是身負幾十萬條人命,還跟冒險,卻是另一種勇氣與承擔。這需要大心臟與大胸懷。張軒雖然這數年來變化很大,但是面對這樣的選擇,他還是猶豫彷徨思來想去很久。

此刻終於下定決心了。

迫使他下定決心的,就是北邊局勢的不樂觀,已經後世的清廷陰影。讓他心中充滿了緊迫感。

“鄭廉。”張軒忽然說道。

“下官在。”鄭廉其實一直在外面站着。等候張軒的命令。

張軒說道:“點燈,將關於南明的所有宗卷全部拿過來,還有將去過羅岱軍中,乃至長沙城下的斥候都叫過來。”

“是。”鄭廉說道。

雖然張軒已經下定決心了,但他依然決定,將所有情報在過一遍。否則他不放心。

不過,因爲決策的時間越短越好,反應越快,明軍的防禦就鬆,故此,留給張軒的時間並不多,張軒讓人給他泡了一壺濃茶。已經決定,今天一夜的時間,這些事情都要完成。

一旦打起仗來,就是沒日沒夜,張軒已經習慣這種感覺了。

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十七章 行軍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九章 搬家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七章 攻城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十章 瑣事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九十七章 猶鬥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
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十七章 行軍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九章 搬家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七章 攻城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十章 瑣事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九十七章 猶鬥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