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密談

直到五月初十“謝江”儀式結束熱熱鬧鬧的端午纔算是就此拉下了帷幕。京城也很快又恢復了往日繁忙平靜的模樣。另一邊按照禮部的安排端午過後隆武帝朱聿鍵在自己的御書房秘密接見了朝鮮來的使節。期間李淏等朝鮮使節追憶了神宗皇帝的再造之恩,嚴詞譴責了滿清以武力威脅朝鮮向其稱貢的事實。李淏還以朝鮮世子的身份再次向隆武朝保證朝鮮依然是大明的藩屬國。整個接見過程在融洽的氣氛中持續將近了三刻鐘左右。末了隆武朝作爲宗主國當然按禮節“回賜”給了朝鮮不少財物。當然這一次面聖李淏在政治和軍事上並取得什麼實質上的東西。他和其他朝鮮使臣也都心知肚命,這個國家真正說得算的另有其人。

於是此刻的李淏便老老實實的坐在了隆武朝首相孫大人的面前。那日在御書房李淏雖同孫露也有過一面之緣,但李淏仍然忍不住在心中感嘆眼前這位女首相的年輕。可年輕歸年輕,孫露作爲一方霸主特有的氣勢,卻讓原本輕視女子的李淏不敢有半點的怠慢。卻見他恭敬的朝孫露拱了拱手道:“孫首相的大名在朝鮮早就是如雷貫耳。在下亦對大人仰慕已久,今日得見本人真是三生有幸啊。”

“那裡,世子日後乃是朝鮮之主,今日有幸請得世子光臨,真是令寒舍蓬蓽生輝啊。不過,這次世子遠道而來我等事先並不知曉,若有怠慢之處還請世子多多諒解啊。”孫露連忙客氣的奉承道。

“孫首相客氣了。我朝鮮一彈丸小國能得到上國如此禮遇實在是受寵若驚。”李淏寒暄着點了點頭,繼而又以極其羨慕的口吻說道:“中華的制度、文化、思想一直以來都是我等小國學習的榜樣。這次在下有幸出使上國,還希望能有機會留在中土多多觀摩纔是。”

多多觀摩?你這段時間在南京還沒觀摩夠嗎?孫露在心中不由冷笑了一聲。其實在李淏等人從吳淞港下船時軍情局就已經通知了孫露。但孫露卻並未將此事告知禮部,而是派人一直在暗中密切關注着李淏等人的行蹤。到目前爲止這位朝鮮世子的所作所爲倒是讓孫露感慨頗深。不過她的臉上依然帶着優雅的微笑說:“既然世子如此仰慕我中華文化,我倒可以安排一下。”

“那在下就此先謝過孫首相了。”李淏聽孫露回答的如此爽快當下興奮的拱手答謝道:“其實在下到達中原之後便感嘆於上國的繁華。如今看來上國的太平盛世全都仰仗孫首相的治國有方。孫首相不愧是上國的頂樑柱。在下這裡還要多多向孫首相討教治國之方啊。”

面對那高麗棒子一頂又一頂的高帽子孫露卻只是輕描淡寫的回答道:“世子謬讚了。若說大明的頂樑柱那也該是當今的皇上。孫露不過是一個臣下,有幸擔任大明的首相,自是時刻以周公爲自己的榜樣絲毫不敢有半點的怠慢。畢竟大明的半壁江山還在靼虜的手中。”

“孫首相所言甚是,李淏受教了。”李淏見孫露如此回答便順藤摸瓜道:“不錯,如今北方的滿虜纔是我等頭號的敵人。那些野人佔據中原的土地,更奴役了我朝鮮。但聖人有云:胡人無百年之運。如今滿虜在北方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正是天朝北上收復大好河山的天賜良機。只要天朝一個命令我朝鮮定會以天朝馬首是瞻一同抗擊滿虜。就算是赴湯蹈火,我等也再所不辭!”

李淏說到激昂之處猛然一個起身向孫露深深的做了個揖。然而孫露卻不動聲色的回答:“世子與令尊朝鮮王對大明的忠心,我大明舉朝皆知。消滅靼虜也確實是中朝兩國共同的目標。不過可惜啊,我大明將士多爲南方人。並不適應北方冰天雪地的作戰,而遼東又是滿清的老巢。一旦滿清事敗逃回長白山等深山老林之中那可就麻煩了啊。人道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哦。”

“孫首相那好辦。我朝鮮將士世居北國,在冰天雪地中戰鬥簡直是小菜一碟。只要天朝需要我朝鮮到時候也可出兵從側翼支援天朝大軍。到時候南北夾擊打他個措手不及。”李淏頓時眉飛色舞的說道。

然而此時坐在太師椅上的孫露笑意卻更濃了。小樣的,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吧。只見她故做爲難的說道:“誒,不行,不行。我大明將士若是從路上一個城池一個寸土地的收復中原不知要死多少人馬。其實我倒是有一個釜底抽薪之計,卻需要朝鮮朋友的幫忙。”

李淏原本還想說服孫露讓朝鮮參與中原的戰事。可沒想到孫露竟然會主動邀請自己幫忙。還用上了“朝鮮朋友”一詞,當下李淏便有些飄飄然起來。於是他連忙開口道:“天朝有什麼需要儘管說。我朝鮮一定盡力而爲。”

“世子真是見外了。大明與朝鮮休慼與共,還是別天朝,天朝的叫了,怪見外的。”孫露爽朗的說道:“世子應該知道山海關對於我大明的重要性吧。”

“是,是。孫首相還真是大肚啊。”李淏有些受寵若驚的問道:“山海關乃是天朝國都的門戶。可惜啊,吳三桂那賊竟然將引滿虜入關。難道說孫首相有意收復山海關嗎?”

“正是。”

“孫首相說笑了吧。那山海關與如今的大明之間還隔着數千裡的土地爲滿虜所佔。大明的軍隊又如何能隔山打牛佔領山海關呢?”李淏不置可否的問道。

“不錯,確實是隔山打牛。但不是從陸上,而是從海上。”孫露故做神秘的回答道。

“海上?!”李淏聽罷忍不住驚訝的叫道:“孫首相的意思是要組織大型水師直接從海上繞道山海關?”

“恩,世子還真是一點就通啊。”孫露終於開門見山的說道:“我等正有這打算組織艦隊揮師北上佔領山海關來個關門打狗。所以大明的艦隊在北海需要有幾處補給的基地。這次倭國雖然提供了對馬島。但對馬島的位置還是不夠理想。若是能在貴國的普濟島設立軍事基地的話相信我軍這次的行動定能成功。”

“孫首相是要小國的普濟島?”李淏語氣遲疑的問道。原來對方不是要自己出兵而是要那普濟島。普濟島在李淏心中雖是個無足輕重的荒涼小島。但畢竟還是朝鮮的領土,怎能輕易的許人呢。卻聽孫露此時哈哈一笑解釋道:“看來世子是誤會了。大明並沒有佔有普濟島的意思。只是想臨時租借一下作爲艦隊的補給基地。期間島嶼的租借費用我大明一分錢也不會少你們的。”

“是,是。能爲宗主國做些貢獻是我等小國的榮幸。”李淏尷尬一笑道。明軍若是真的登陸山海關固然能打碎滿清在遼東的統治。可若是對方登陸的軍隊龐大對朝鮮也不是好事啊。於是心中開始七上八下的李淏忍不住又問了一句:“就不知大明這次會派多少人馬登陸佔領山海關呢?”

卻見孫露擺出苦惱的模樣沉吟道:“咳,還是那個問題。我大明戰士不適應遼東地形,再加上艦隊所運兵力有限。估計能在遼東登陸的不過兩個整裝師,約莫2萬餘人。”

2萬餘人?李淏立刻就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他心裡清楚得很清軍目前在遼東的總兵力也不過如此。這2萬明軍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若都是受不了凍的南方兵,那也沒什麼。只要冬天那西北風一吹保管這些南方佬凍得連手指頭都動不了。想到這兒李淏臉上立刻露出了一副擔心的模樣道:“孫首相若是這樣的話,那可萬萬不行啊。就憑這點兵力如何能在遼東立足。滿清的盛京將軍府和寧古塔將軍府也不是吃素的啊。依在下看還是由我朝鮮同大明一同出兵對付遼東的滿虜。”

“由朝鮮出兵?”孫露狐疑地問道:“世子,請恕本官直言。貴國這些年來在軍事上一直爲滿清壓制,這次在軍事上又能給予我軍多大的幫助呢?”

孫露的質疑當然是讓李淏尷尬萬分。不過他轉念一想明軍如此輕視質疑自己也未嘗不是件好事。於是他連忙陪笑道:“我朝鮮當然只是出兵配合。至於收復山海關乃至遼東的壯舉當然非貴軍莫屬。”

“世子能如此識大體,本官先代表大明子民謝過貴國的幫助了。”孫露說罷起身便向李淏行了個禮。這下李淏就更加忘乎所以起來,覺得這個孫首相也不過如此。到底是婦人之見啊。心裡雖這麼想着李淏表面仍唯唯諾諾的也跟着回了個禮。卻見此時的孫露神色凝重地告戒道:“世子,今日我倆所談之事,事關重大,還望世子能守口如瓶啊。”

“這點請孫首相放心。我李淏在此可對天發誓,今日所談之事若有半點泄露,天打雷劈之。”李淏連忙舉手發誓道。

面對李淏信誓旦旦的模樣,孫露也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好,我相信世子的信譽。就讓我們攜手擊敗共同的敵人吧!”

眼見着最重要的共識已經達成,倆人有客氣的寒暄一番後終於結束了這次秘密的會面。在範例送走李淏之後,孫露忽然朝身後的書架喊道:“你們幾個可以出來了。”

孫露的話音剛落,從書架後的密室裡立刻就走出了五個人。他們分別是蕭雲、陳邦彥、沈猶龍、陳子壯以及閻爾梅。原來這五人作爲孫露最貼身的親信幕僚一直便躲藏在書房後的密室之內。剛纔孫露與李淏的談話這幾人當然是聽得清清楚楚。卻見此時的孫露正悠然的坐在太師品着龍井問道:“剛纔的談話你們都聽到了。說說你們的想法吧。”

“回首相大人,看來這朝鮮世子是有備而來的。朝鮮人的野心不小啊。” 陳子壯想了一下率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陳老,你就乾脆點說朝鮮人想要遼東吧。”如此直言不諱的話語當然是出自我們的蕭蔘謀長。或許在他看來已經是明擺的事就不必再遮掩了。

“蕭將軍,言重了吧。那朝鮮不過是個彈丸小國。如何敢有這樣的野心?”沈猶龍皺着眉頭問道。

“沈大人,根據軍情處目前所掌握的朝鮮情況以及今日朝鮮世子李淏的話語。我們可以分析出朝鮮這次對遼東是有企圖的。”蕭雲點頭拿出一份報告遞給衆人道。這份報告上詳細的記述了李朝這兩年的擴軍情況。衆人在傳閱了一番後也紛紛點頭起來。卻聽蕭雲繼續補充道:“從這份報告中可以看出。李朝趁着清軍與我軍交戰的這幾年中迅速擴軍。光是駐漢城的都城御營廳軍就由7000人增加到21000人。禁軍由600名增加到1000名,並全部改編爲騎兵。另在御營廳增加了大炮攻堅部隊。這樣的擴軍或許在我們看來規模並不大。但對於朝鮮這樣一個小國來說實屬不易。”

“恩,蕭蔘謀長你們參謀部功課做得不錯啊。”孫露一邊點頭讚揚着一邊將報告一合問道:“若是沒有朝鮮的出兵對我軍這次的行動會有何影響?”

“回首相大人,無論朝鮮出兵與否,也無論朝鮮是幫助我軍還是拖累我軍。對於我們這次的振虎行動都不會產生太大影響。”蕭雲嚴肅而又自信的回答道。對於這次的行動蕭雲與他的參謀部已經花了數年時間做準備。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大到地理氣候環境,小到士兵個人可能出現的不適他們都做了充分的預計。朝鮮當然也被作爲一個不安定因素計算入了計劃之中。

“既然首相大人已經預計到朝鮮人不可靠,剛纔又爲何要將我軍的計劃告知李淏呢?萬一那李淏中途變化將消息透露給滿清怎麼辦?”沈猶龍不解的問道。剛纔在密室中聽到孫露與李淏的談話,他還真以爲孫露會同朝鮮人合作呢。雖然孫露若是真這麼做其他人也會表示贊同的。但聽衆人這麼一分析他不由的又擔心起來。

“我想首相大人是想混淆視聽吧。無論我軍是否真的會在山海關登陸,都夠朝鮮人忙一陣子的了。就算是讓清軍知道了這消息,我想多爾袞還要先考慮一下朝鮮人的可信性。”五人中身份最低的閻爾梅微笑着分析道:“至於同李朝結盟也是爲了先穩住高麗人。省得他們整日在背後上竄下跳的。”

“真是什麼都瞞不過閻先生啊。”孫露苦笑着感嘆道:“不過就象蕭蔘謀長所說的無論李朝這次會採取什麼舉措。我軍依然會按照事先的計劃進行下去。記住要做到以‘我軍’爲住。要讓高麗人、清軍都圍着我們的進程轉。陳大人,蕭蔘謀長這次計劃的後勤保障就拜託二位了。”

“是,首相!”蕭雲、陳邦彥齊聲領命道。

“另外一旦戰事全面爆發,那朝中的局勢還要繼續拜託幾位大人支持。”孫露想了想又有些無奈的說道。不可否認她現在手中若是有十分勁道的話。那有五分是花在朝堂之上的,另有二分是花在商業協會上的,最後三分纔是花在軍事上的。

衆人當然也知道隆武朝目前的情況。可以說他們現在同孫露是一條船上,榮辱與共的人。憑藉着各自在朝野軍政中特殊的地位,暗自與孫露一同撐起了現在的隆武朝。卻聽此時的閻爾梅突然向孫露問道:“首相大人,您真的象您剛纔所說只想做周公嗎?”

【……】@!!

()

第11節 驚變(二)第38節 巨獸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第7節 盛宴(二)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32節 朝鮮使節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44節 北京方式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3節 新加坡總督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8節 稅制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39節 金融革命第30節 編制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七節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三十八節第四十二節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19節 審判夜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1節 染血的臺階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15節 關中日落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第16節 八旗眷屬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第五節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四十三節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15節 本相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15節 結社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19節 再戰松山(下)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3節 新加坡總督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第34節 歸德之戰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35節 仲夏之夜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十三節第37節 洛陽之戰(二)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十九節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4節 燃燒的營口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11節 殿前論戰第15節 暗戰(一)
第11節 驚變(二)第38節 巨獸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第7節 盛宴(二)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32節 朝鮮使節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44節 北京方式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3節 新加坡總督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8節 稅制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39節 金融革命第30節 編制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七節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三十八節第四十二節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19節 審判夜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1節 染血的臺階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15節 關中日落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第16節 八旗眷屬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第五節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四十三節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15節 本相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15節 結社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19節 再戰松山(下)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3節 新加坡總督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第34節 歸德之戰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35節 仲夏之夜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十三節第37節 洛陽之戰(二)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十九節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4節 燃燒的營口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11節 殿前論戰第15節 暗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