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

隨着一百零八聲震耳欲聾的禮炮響撤天際,敖順號、敖欽號、敖閏號猶如蛟龍一般魚貫入海。當龐大的艦身滑入海灣的同時,海面上頓時就漸起了聲勢浩大的水花。巨大響聲應和着戰艦雄壯的身軀,使得遠處觀望下水儀式的老百姓由衷地爆發出一陣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更有甚,還有人自帶了傢伙前來慶祝。這邊海面上禮炮的硝煙尚未散盡,那邊堤岸上鑼鼓、嗩吶、鞭炮聲便此起彼伏的在人羣中響了。

然而如此歡快的氣氛卻並不能感染到在場的每一個人。此時此刻就有兩夥衣着光鮮的男子正以複雜的目光觀察着海面上那三艘橫空出世的鉅艦。他們便是早被李虎等人猜中的以德川光國爲首的倭國特使和以宋時烈爲首的朝鮮特使。雖然同爲中華屬國的特使,也同是爲了香江商業協會在本國的商務活動而來中國洽談。可怎奈兩國百年來的恩怨早已罄竹難書,除了在極其正規的場合兩國使者還能保持最基本的禮節外,雙方在更多時候都是處於冷戰狀態的。因此就算是在堤岸上看見了對方,兩夥人也是對對方採取無視的態度,但在心中卻不約而同的都泛起了一種複雜的情感。

“伊藤君,能看到如此壯觀的戰艦,我們這次的天朝之行真是沒白來啊。”望着海面上三艘氣勢洶洶的龍艦,年輕的德川光國一臉崇敬的用日語讚歎道。

“是啊,這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戰船了吧。真是太激動人心了!中華帝國真不愧爲天朝大國啊!想來也只有中土才能做出如此氣魄悍人的藝術品啊。”搖着紙扇的伊藤仁齋跟着點頭道。

“恩,那艘擁有黑色盤龍船首像的戰艦應該是世界最大的戰艦了。這可比我在雅加達看到的荷蘭人的洋船大出了三、四倍呢。這可不是什麼藝術品,是殺人利器,真正的殺人利器。”三井光一以專業的眼光打量道。

“三井君,你不覺得正是因爲這種悍人心魄的煞氣,才使這三艘戰艦顯得更像是件完美的藝術品,不是嗎?日本的造船技術與天朝比起來簡直不堪入目啊。”德川光國越發激動的說道。

“德川君,論造船技術日本絲毫不比唐人、洋人差。製造大型戰艦的關鍵是錢!只要有錢再大,再強悍的戰艦都能被造出來。唐人之所以會造出如此壯觀的戰艦,與其深厚的國力是密不可分的。說實話,唐人造戰艦用的還不是日本的木頭。”三井光一一針見血的說道。

“唉,日本的國力怎能與天朝相提並論呢。人們都說大阪聚集了全日本的財富,可就算是傾大阪富商全力造出一兩艘巨型戰艦,也只能逞一時之快。戰艦炸沉了也就沒有了。而以天朝卻可以源源不斷的繼續造戰艦呢。”德川光國嘴上說得沮喪,可臉上的表情卻更多的帶着一股子不甘。

“德川君說的是啊。現在想起國內那幫整日叫嚷着要攘夷排華的狂徒,真是誠然可笑呢。不瞭解外界的情況,不學習外界的知識,只是一味的憑義氣用事,並不能救日本,只會給大和民族帶來更大的麻煩。”伊藤仁齋連連附和道。原本就醉心漢學的他在見識了中華帝國的強盛之後,已然在心中將全盤“漢化”視做了日本未來的出路。

然而在聽了伊藤仁齋的這番大論之後,先前面無表情的三井光一卻微微皺了皺眉頭。雖然他現在是在爲親華的德川幕府做事。但在骨子裡三井光一與那些攘夷排華一樣對中華帝國充滿着排斥。消息靈通的他心裡十分清楚攘夷排華派並不像伊藤仁齋說的那樣只說不作。相反他們一直都在暗地裡做着努力。至少三井光一已經得到消息,薩摩藩已在其勢力範圍內的某處船廠秘密建造一艘防西洋戰艦的三桅戰船,並取名爲朝陽丸號。其規模雖比不上中華帝國的戰艦,但與洋船比起來卻毫不遜色。不過由於幕府和中華帝國的原因,具體的情況也只有少數人才知曉。可饒是如此卻也讓島內攘夷排華的志士的精神爲之一振。

當然三井光一隻是一個商人,遠沒有那些武士來得那麼瘋狂。況且他與德川光國一樣,也覺得光造出一兩艘戰艦並不改變目前的現狀。但他的心中卻同時存在着另一種聲音,一兩艘戰艦成不了事,那一兩支艦隊呢?今天偷偷造一艘,明天暗地裡買兩艘,後天再用漁船改裝三艘。只要肯下決心,總能湊滿一支艦隊。或許一支艦隊也撼動不了中華帝國,可不賭又怎知勝負呢?

與天生骨子裡就涌動着賭徒之血的倭人不同。當看見中華帝國的龍艦在海中激起丈尺高的浪花時,在場觀摩的朝鮮使心情也跟着墜入了冰窖。雖說朝鮮國內至今還在吹噓李朝水師天下無敵。但只要是稍微接觸過外界的朝鮮人心裡都清楚,所謂的李朝水師天下第一之類的豪言壯語不過是自欺欺人的鬼話罷了。然而饒是這種騙騙老弱婦孺的言論,卻曾一度是宋時烈等朝鮮士大夫深信不已的精神支柱。然而三艘鉅艦卻毫不留情地打破了朝鮮士大夫們編織的童話。面對擺在面前的殘酷事實宋時烈亦不得不憂心憧憧的喃喃自語道:“竟然造出如此巨大的戰艦。中華朝可真是越來越窮兵黷武了啊。”

“宋大人,這不叫窮兵默武,這是實力的體現。現在咱們那兒的情況才真叫是窮兵黷武,呢。”一旁依舊是一聲酒氣的樸副長半閉着眼睛嚷嚷道。

若是換在從前宋時烈早就把臉唬下來厲聲呵斥自己身邊這隻口出大逆之言的醉貓了。可此刻的他卻絲毫沒有講大道理的心情。因爲他知道樸副長說的並不是醉言也不是胡話,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實。事實上,自從世子李淏登基之後朝鮮這個彈丸小國便沒有一天停止過擴充武備。至於理由也從先前的驅除韃虜轉變到了現今的剿滅暴民。不過現實卻是,早年的韃虜已然成了現今中華帝國的臣民,而國內的暴民也是越剿越多。事實上,正是因爲前些年新王不顧民生的大肆擴軍,增加賦役,纔會有今天的半島暴民四起的情況。

對此宋時烈也曾與一些大臣聯名上書勸柬過大王。可是新王卻始終沉浸在自己的宏圖偉業之中。不但效仿中華帝國建立新的軍制,花大筆的金錢製造火槍火炮,更在平壤開設了研究院研究南蠻的西學和中華的天學。照這麼看來朝鮮王的舉措似乎並沒有什麼錯誤。既然中原的漢人能依靠這些新政崛起,那爲什麼朝鮮就不行呢?抱着這樣的想法朝鮮王固執地堅持着自己的作風,完全無視兩國之間在地域、人口、資源上的差距。而不能理解聖意的宋時烈當就被踢出了平壤。

其實宋時烈也並明白其中相關的差距與原理。他只是以一個儒生的眼光看待朝鮮王這些年的所作所爲,並覺得這種宏圖偉業並不值得稱道,而是志大才疏的窮兵黷武罷了。而就現在看來不合適宜的武備擴充不但影響了朝鮮國內的民生,更惹怒了作爲宗主國的中華帝國。此刻在宋時烈等人的眼中,這三艘龍艦無疑正是衝着朝鮮而來的。

當然宋時烈等人此刻的想法若是宣揚出去的話,估計得到的不會是人們的責難,而是一陣不置可否的嘲笑。嘲笑他們的杞人憂天,更嘲笑他們的狂妄無知。因爲只要稍微關心一下而今海上勢力分佈和國際大事件的人都會發現,印度洋以西的海域纔是中華海軍真正的舞臺。建造鉅艦也好,擴充軍備也罷一切的一切只爲在那片海域上與其他海上強國爭奪海上霸主的地位。其最本質的原因則是爲了給帝國開拓更長更廣的貿易線路,爲帝國奪取更爲充足的自然資源。因此無論是朝鮮王也好,還是宋時烈也罷,他們顯然都沒有弄明白利益纔是驅使這一切前進的永恆動力,而不是出於某個君王的雄圖大略。這既是大航海時代的普遍共識,也是日後世界運轉的遊戲規則。而在現今的世界諸國之中英國無疑是將這一原則發揮得最爲淋漓盡致的國家。

這一邊英吉利海峽上英、荷兩國之間的硝煙尚未結束,另一邊遠在大西洋彼岸的新大陸英國艦隊卻又開始垂涎起新的獵物來。鑑於西班牙實力衰弱,早已垂涎於秘魯的銀礦山、金礦牀和西印度羣島富饒的種植園的英國,要求西班牙承認英國人有權在西班牙遼闊的美洲領地自由貿易。西班牙人當然不會同意英國人如此囂張的要求。而英國人也從未奢望過對方會輕易交出那些富饒的殖民地。正如一百年前的伊麗莎白時代一樣,這一次英國海軍故計重施,再次對西班牙發動了著名的“海盜戰爭”,攻擊公海上和西班牙港灣中的西班牙船隻,追捕從西印度運送貴金屬到加的斯的西班牙的“白銀船隊”。之後英國又出兵遠征西班牙在新大陸的殖民屬地聖多明哥。雖然最後沒能攻下聖多明各,但英國人還是佔領了中美洲的另一處重鎮牙買加。此外在北美,英國艦隊在圍攻荷屬新尼德蘭的同時,還順手牽羊地攻佔了法國殖民地阿卡第亞。

從1652到1654年這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剛從內戰陰雲中走出的英國,以其一次又一次的驕人戰績向世人證明了英國艦隊無可比擬的實力。而作爲英國大統帥克倫威爾的個人聲望更是達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無怪乎,瑞典女王會讚譽克倫威爾“立下軍人曾經立下的最偉大的功勳”。

既然有人建立了軍人的功勳,那必然會有人要品嚐戰敗的苦果。雖說這些年歐洲沿海諸國多多少少都在英國人手裡栽過跟頭。但若說輸得最慘的,敗得最多的,則當屬荷蘭人。肯梯斯諾克海戰、加巴德沙洲海戰、斯赫維寧根戰役,這些戰役無不堪稱經典海戰。但對荷蘭人來說卻是噩夢中的噩夢。荷蘭人在這幾次戰役中不但損失慘重,還連續喪失了特羅普與範※#8226;蓋倫這兩名卓越的統帥。特別是作爲荷蘭海軍靈魂人物的老將特羅普堪的陣亡,更是讓荷蘭海軍的士氣直降到了冰點。

眼見作爲唯一希望的荷蘭海軍一蹶不振,國內的經濟日漸蕭條,一時間荷蘭三極議會內要求投降求和的呼聲不絕於耳。於是迫於輿論和議會壓力,荷蘭政府終於得以明目張膽地向英國人洽談求和事宜起來。然而英國人之後的獅子大開口,卻讓荷蘭人實冒了一陣冷汗。

“支付27萬英鎊的賠款、同意在英國水域向英國船隻敬禮、割讓大西洋上的聖赫勒那島、把英國在歐洲以外所奪取的荷蘭領地都交給英國!哦,克倫威爾以爲他是誰?是尤里西斯※#8226;愷撒嗎。我不能將這樣的一份東西提交議會審議。”面對英國人送來的《威斯敏斯特和約》草擬件,一個荷蘭官員怒氣衝衝地大嚷道。

“亨利你先別激動。別忘了是議會要求我們向英國人求和的。既然現在英國人送來了和談的條件。那就由議會來決定是否接受這些條件吧。”另一個老者滿不在乎的說道。似乎這樣的結果早已在他的意料之中了。

“弗雷德裡克先生,話雖然是這麼說。但英國人提出了條件也太過苛刻了。如果說我們的富商們不介意出27萬英鎊讓自己的船隻重獲自由,更不介意花更多的錢將之前失去的殖民地給贖回來。可‘把英國在歐洲以外所奪取的荷蘭領地都交給英國’這一條議員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您應該知道,英國人之前在新大陸奪取了西印度公司的大量殖民地。如果答應了這一條,那荷屬西印度公司也將就此名存實亡。我們已經失去了東印度公司,將東印度羣島拱手讓給了中國人。如果再失去西印度羣島,那荷蘭還將能剩下些什麼!”亨利揮舞着拳頭激動的說道。

給他這麼一說,一旁的衆多官員也跟着竊竊私語了起來。然而就在此時,卻聽門外有一人大大咧咧地反駁道:“誰說東印度公司滅亡了!我們的艦隊雖然撤出了東印度羣島,可我們的商隊還在將整船整船的香料、瓷器、絲綢等東方商品販賣來歐洲不是嗎?”

衆人尋聲回頭一看卻見一個衣着鮮亮的中年男子正氣定神閒地站在門口。此人便是東印度公司董事菲爾德。眼見菲爾德姍姍來遲,主持會議的弗雷德裡克不由皺起了眉頭提醒道:“菲爾德先生,你好象記錯了會議召開的時間。”

“啊,弗雷德裡克先生,真是對不起。公司裡的事情實在是太忙了。您也知道從東方來的商隊剛回到阿姆斯特丹,光是卸貨就要花費了足足兩天時間。咳,誰叫現在阿姆斯特丹缺人手呢。”菲爾德一邊嘮叨着自己的“苦水”,一邊得意洋洋的找了個位子坐下。

衆人心知目前全荷蘭惟有東印度公司在中華帝國艦隊的護送下還能正常貿易。菲爾德的態度會如此囂張也就不足爲奇了。而隸屬西印度公司的亨利則以一種酸溜溜的口吻反問道:“那按照菲爾德先生的意思。西印度公司是否也要學東印度公司那樣將殖民地統統交給英國人,然後給英國人充當跑腿的角色呢?”

【……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 入絕境荷蘭議投降 文字更新最快……】@!!

()

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19節 國會(三)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二十八節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33節 芝蘭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四十四節第7節 銅錢第23節 父子君臣第六節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5節 奇貨可居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三十七節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25節 大投資第三十二節第10節 驚變(一)第5節 科舉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23節 父子君臣第十七節第三十七節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第三十二節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4節 風口浪尖(四)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十四節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九節第11節 石柱義莊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二十四節第17節 國會(一)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29節 促膝談心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15節 潛在規則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1節 姻親之盟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23節 休整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34節 百舸爭流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二十六節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四節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22節 荷蘭人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三十七節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第11節 大同義軍(上)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18節 國會(二)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楔子
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19節 國會(三)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二十八節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33節 芝蘭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四十四節第7節 銅錢第23節 父子君臣第六節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5節 奇貨可居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三十七節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25節 大投資第三十二節第10節 驚變(一)第5節 科舉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23節 父子君臣第十七節第三十七節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第三十二節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4節 風口浪尖(四)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十四節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九節第11節 石柱義莊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二十四節第17節 國會(一)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29節 促膝談心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15節 潛在規則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1節 姻親之盟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23節 休整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34節 百舸爭流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二十六節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四節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22節 荷蘭人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三十七節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第11節 大同義軍(上)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18節 國會(二)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