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80節 大結局

“那不是鎮海公的馬車嗎?我還以爲鎮海公會和他夫人一起去修養呢。”搖晃的車廂內,龔紫軒倚在窗邊望着不遠處一輛寶藍色的高級馬車吹着口哨說道。此刻坐在他對面的羅勝卻不以爲意地隨口附和道:“修養這種好事可輪不到香江商會的會長享受,更何況鎮海公還頂着國會議員的頭銜呢。”

“也對,威名這些人天生就是勞碌的命啊。”龔紫軒回過頭,拍了拍自己的衣袖說道:“不過這次第一任央行行長竟然由那個山西的喬承雨來出任。還真是令人感到意外。

“你很意外嗎?”羅勝眉毛一跳反問道。

“哎~別擺出那樣一副認真的表情看着人家嘛。搞得我好像是個壞心眼似的。”龔紫軒苦笑着說道。

“我倒是很意外你竟然能夠趕回來參加國會。”羅勝將目光再一次轉向窗外道。

“那裡,在奧斯曼籤合約時還是白雪皚皚,現在到京師都已經是夏日炎炎了。我可是一路馬不停蹄地辛苦趕過來的喲。”龔紫軒伸着懶腰說道,彷彿他是剛從顛簸的海船上下來一般。

“不過讓施琅一個人待在印度。龔大人可真夠放心的?”羅勝有一搭沒一搭地問道。

“既然黃首相放心讓鄭森一個人去英國。讓施琅處理印度洋的事物又有什麼關係呢。”龔紫軒大大咧咧地說道:“畢竟今年的國會非比尋常啊。

“不過對你來說這一屆的國會倒真是有特殊的意義。對吧。龔尚書?”羅勝突然提高聲調說道。

“羅大人可別這麼說喲。八字還沒一撇呢。”龔紫軒笑道。

“黨內都已經達成了共識。難道龔大人還怕外務尚書的帽子會就此長翅膀飛走嗎?”羅勝不置可否地盯着龔紫軒問道。

“連堂堂的中央銀行行長的頭銜都會是一匹‘黑馬’銜走,在下這麼一個小小外官又怎敢包攬尚書之位。”龔紫軒連連擺手道。

“哼,你這傢伙還是像以前一樣滑的像條泥鰍。”羅勝冷笑着說道:“不過這一次應該不會再出現意外了。有陳老坐鎮京師諒他黃太沖也不敢玩什麼花樣。”

“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這樣以來令郎也能順理成章地出任殖民司長一職了吧?”龔紫軒不動聲色地反問道。

羅勝瞥了一眼一臉無辜的龔紫軒,回敬道:“怎麼?龔大人捨不得殖民司長的位子嗎?”

“哪裡,哪裡。殖民司長雖是個肥缺。不過依在下的身子是沒力氣再坐下去了。有道是長江後浪推前浪。與其霸佔着位置終日奔波勞心勞肺。不如把機會讓給年輕人。畢竟年輕人有精力也有激情嘛。”龔紫軒打着哈哈說道。不過他隨即又忽然將神色一凝低聲說道:“只可惜陳老終究是要回廣州啊。”

“龔大人剛纔不也說了嗎。長江後浪推前浪。龔大人是內閣的新秀,日後還得大人多多關照呢。”羅勝換了一副嘴臉道。

“哪裡,這話該是下官來說纔是。”龔紫軒客氣地迴應道。

正當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着互相試探之時,馬車突然間停了下來。突如其來的剎車讓龔紫軒差一點栽倒在車廂內。而羅勝則冷靜地掀開窗簾望了望說道:“看來是到文淵閣了啊。”

“就算是到了文淵閣也不用這樣急剎車吧。”龔紫軒揉着自己的額頭抱怨道。

“那是因爲我們的馬車進入文淵閣還有些困難。”羅勝說着將車簾高高舉起說道:“你瞧。”

“嚯,真是蔚爲壯觀呢。”龔紫軒湊上前一瞧立即倒抽了一口冷氣道。此時從車窗望去,只見文淵閣外的廣場上擠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羣。哪怪車伕剛纔要急剎車。

“是啊。這些人都是從各地趕來的學子書生。雖然沒有機會出席國會,但是他們看來能在這個時候在文淵閣外站一站,甚至在京師待上一天都是值得誇耀的一件事。”羅勝放下車簾淡然地說道。顯然這樣的場景對他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

“不過這樣的場景還真是令人懷念呢。”龔紫軒撫摸着下巴上的鬍鬚感嘆道:“弘光朝的時候也是像外面那些年輕人那樣滿懷憧憬地跑來南京的哦,那會兒京師也像現在這樣聚集了大量的士子。搞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的,生怕一不小心鬧出事來。”

“黃宗羲可不是當年的馬士英。他現在在年輕士子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這也難怪年輕人總是對強權充滿了嚮往。認爲只要擁有崇高的理想就可以清掃天下間污穢.”羅勝努着嘴說道:”只可惜現實中有這些東西是辦不成事的,甚至還會把事情給搞糟。“

“那有什麼辦法呢?不管是年輕士子也好,平頭百姓也罷。人們需要仁君忠臣。而現實他們的夢想也是我們這些食君之祿的臣子的職責啊。“龔紫軒聳了聳肩說道。

“就算是如此,人們有女皇陛下這仁君就已經足夠了。不需要再冒出什麼名臣來。”羅勝透過車簾的縫隙冷冷地望着不遠處的一扇閣窗。在那扇閣窗的背後站的正是現任帝國首相黃宗羲。此時的他也正透過窗戶的縫隙觀察着底下人頭攢動的廣場。

“應該是龔尚書纔是。”黃宗羲略帶嘲諷地糾正道。

“太沖你還在爲那件事耿耿於懷嗎?”方以智嘆了口氣問道。就在三天前的復興黨會議上,剛從奧斯曼趕回南京的龔紫軒被提名爲內閣人選。並且一旦復興黨在國會大選上取勝他將毫無懸念地出任外務尚書一職位。

“這事我知道分寸。”黃宗羲轉過身子平靜地說道。不過他此刻的心緒卻遠沒有他的表情來得鎮靜。誠然在陳子壯抵京之後,他便做好了做出一定讓步的心裡準備。但是龔紫軒地入閣還是打亂了他原先的計劃。

似乎是看出黃宗羲心思的方以智寬聲勸解道:“其實讓龔紫軒入閣也未嘗不是件好事。這不正是陛下想要的平衡嗎。”

“平衡嗎?那個傢伙可不是盞省油的燈呢。”黃宗羲隨手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茶說道。

“這一點陳老應該也清楚吧。”方以智迴應道。

“清楚?他們當然清楚。之所以會破例將那人召回京師不正是爲了牽制我們嗎。”砰的一聲茶杯重重地被擱在了案几上,濺出的茶水沾溼了黃宗羲的官袍。

“就算是如此。太沖,我們也得到了我們想要的東西不是嗎?”方以智將目光移向了擺放在案几上的一疊文書說道。

“是啊。雖然只有五年的時間。”黃宗羲踱步上前拿起了那疊文書。這事作爲交換條件剛剛在復興黨內被通過的新五年計劃書。當然這份計劃書最終能否實現還得看復興黨是否能佔得國會的多數席位。

“哦?太沖覺得時間太短了嗎?”方以智問道。

想要將帝國目前的經濟納入朝廷的規範原本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更何況還要應對來自財閥的阻力。“黃宗羲嚴肅地說。

“所以這將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太沖,我們可不能太過心急了啊。”方以智微笑道。

“什麼時候你也開始關心起技術以外的事了?”黃宗羲回過頭問道。

“技術的發展最終是要爲蒼生造福的。老夫可不希望辛苦研究出來的成果最終淪爲食利者的玩物。畢竟沒有一個正常人會願意生活在一個可以用金錢任意買賣槍炮,官職頭銜,科學技術,乃至生活水源的國家。”方以智正色道。

“我明白了。”黃宗羲點了點頭隨即拿起了那份計劃書道:“無論結局如何都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吧。”

弘武十六年(西曆1665年)五月。中華朝第四屆國會如期在帝都南京的文淵閣召開。總共有520名來自帝國各省份乃至殖民地的國會議員參加了這一屆國會。同前三屆國會一樣復興黨依舊把持着國會的絕大多數席位。但明眼人都能體會到在這一屆的國會上同是復興黨的議員卻有着諸多認識上的差別不過就五月初七這一天的開幕式來說,在場的所有議員及官僚無一例外地都屏棄了各自的門派觀點之爭。因爲他們來此並非只是出席一屆國會更爲重要的是爲了見證一個時代的到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冊封朕之長子孫軒爲皇太子,朕之次之楊念華爲靖海公主……”隨着黃宗羲抑揚頓挫地將手中詔書上的內容一一念出。已經改名爲‘孫軒’的楊禹軒臉上泛了激動的紅暈,顯然此時的他已經不再會爲改姓而感到有任何的苦惱。在他看來只有割捨了與楊家的關係,才能在天下人面前堂堂正正地繼承“孫”這個帝王之姓。才能證明自己是皇位的正統繼承人。誠然妹妹楊念華也被書寫在了皇位繼承人的名單之上,但她畢竟沒有改姓氏。也不可能對自己構成威脅。因此在聽到黃宗羲念道“欽此”時,他毫不猶豫地便跨步上前與妹妹一起對着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母親高聲謝恩道:“兒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時的孫露望着底下跪着的一雙兒女,並沒有像兒子那樣充滿了對權利對未來的激情。或許在外人看來這樣一個儀式代表着皇族的繁衍生息代代相傳。可在孫露眼裡自此之後她的子孫將世代爲皇權所束縛從而無從選擇自己的道路。直到有一天君主制在這個國家消失或是由另一個家族來執掌皇權。就孫露本人來說她是希望中國能有一個民主的未來,但那勢必將會是一場血色的革命。所謂不流血的革命只不過是在付出一系列代價之後人們所看到的光鮮結局罷了。亦或是說沒有犧牲覺悟的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孫露無從知曉日後的革命者是否明白這一點,也不知道自己的子孫是否有足夠的胸襟來面對時代的變遷。因爲現實容不得她有太多的時間去感嘆,女皇冊封太子與公主的消息早已傳出了國會議事廳。此刻文淵閣的內外已經爲雷鳴般的掌聲所覆蓋。而孫露所能做的也只是坐在龍椅上接受來自臣民的祝賀。

不過對於孫露和她的臣民來說。這場精心策劃的儀式還遠沒有結束。當會場內外的歡呼聲漸漸平息後,早已在旁等候多時的方以智立即出列。當着與會的議員以及在場觀摩的各國使節的面向弘武女皇獻上了一份珍貴的地圖:“陛下,這是科學院經過十年研究得出的新世界地圖。”

“哦?是世界地圖嗎?卿說說它新在哪裡?”孫露興致盎然地問道。

“回陛下,這張地圖不僅補充了諸多以前從未發現的島嶼,更正了一系列地形上的錯誤。更爲重要的是臣等經過多方考證對地球上的各大洲進行了重新劃分。”方以智說罷示意身旁的侍從將那張世界地圖掛起來向女皇及在場的衆人展示道:“在這張新的地圖上大陸按晨土,絛土,信土,白土,開土,肥土,成土,沃土,隱土分成了九大洲。此大九洲分別爲:神洲(東北亞),戎洲(大洋洲及東南亞羣島),陽洲(印度次大陸),翼洲(中亞),合洲(非洲),柱洲(歐洲),玄洲(北美),迎洲(中南美),薄洲(南極)。”

“神洲,戎洲,陽洲,翼洲,合洲,柱洲,玄洲,迎洲,薄洲?”望着被劃分成九個版塊的世界地圖,現場立即陷入了一片騷動之中。來自歐洲的使節固然是爲東方人突然劃分出的新世界感到震驚。而中華帝國的臣民們則爲這些熟悉的名詞興奮不已。

“陛下聖明。九九歸一!這是老夫所見過的最得體的世界地圖!”一個年長的國會議員激動地高聲讚美道。

“沒錯,這是最科學的大洲劃分,世界本就該如此劃分。帝國萬歲!”另一個議員附和道。

“吾皇萬歲!皇太子殿下萬歲!帝國萬歲!”一瞬間會場內外再一次被高亢的歡呼聲所淹沒。而孫露則用得體的笑容迴應着臣民們的激情。雖然對她來說這樣一張世界地圖是完全陌生的東西。但爲一件東西命名,就意味着是要讓它爲自己誕生。現在的中華帝國就有足夠的實力向世人宣佈要這個世界爲自己而聲。

然而這個世界真的是爲某一個名族而生的嗎?在充斥着傲慢與自負的歡呼聲中孫露悄然離席。硃紅色的大門在她的身後輕輕被合上,面前幽暗的走道似乎一眼望不到盡頭!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5節 奇貨可居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19節 再戰松山(下)第10節 江左諸府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12節 驚變(三)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9節 搏弈之間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31節 百家爭鳴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三十節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七節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44節 蕙露軒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6節 五月內閣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27節 山西烽火(三)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四十六節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39節 搏弈之間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15節 潛在規則第11節 石柱義莊第42節 桑稻之爭(二)第十七節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1節 宗族會議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23節 父子君臣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44節 北京方式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45節 火槍與聖水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15節 結社第34節 百舸爭流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24節 東路第19節 國會(三)第12節 北方使者第11節 禪智寺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34節 戰敗者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三十七節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十八節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八節第31節 皇宮深院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二十六節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三十八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
第5節 奇貨可居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19節 再戰松山(下)第10節 江左諸府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12節 驚變(三)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9節 搏弈之間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31節 百家爭鳴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三十節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七節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44節 蕙露軒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6節 五月內閣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27節 山西烽火(三)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四十六節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39節 搏弈之間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15節 潛在規則第11節 石柱義莊第42節 桑稻之爭(二)第十七節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1節 宗族會議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23節 父子君臣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44節 北京方式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45節 火槍與聖水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15節 結社第34節 百舸爭流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24節 東路第19節 國會(三)第12節 北方使者第11節 禪智寺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34節 戰敗者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三十七節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十八節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八節第31節 皇宮深院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二十六節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三十八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