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還沒說上幾句,就聽院門讓人一把推開,王崔氏的聲音已是傳了進來;“要死了,兩斤肉花了老孃三十個大子兒,這日子還咋過!照我說,也甭過什麼年了,都把嘴給老孃縫上算了!”
王崔氏罵罵咧咧,身後跟着二妹,看見謝廣,王崔氏眼神一震,繼而便看見了謝廣身旁的秦小滿。
她的確是沒想到謝廣會來,在之前她也曾抱着念頭,想讓兒子去謝廣家裡要些年貨,又怕讓村人知道了會在背後戳她脊樑骨,是以只得作罷。然而到底還是不忿的,這會兒剛要抱怨謝廣有新忘舊,沒成想就見着了他。
見王崔氏回來,謝廣站起了身子,拱手爲禮,王崔氏端着架子,眼角往地上一瞟,已是看見了他送來的酒肉,臉色便是微微和緩了些,又見秦小滿俏生生的立在那裡,心裡不免想起了自己的女兒,方纔和緩的臉色,又是冷了下去。只怨謝廣,自己來也就是了,幹啥要將這小蹄子也帶來。
“都別站着了,坐吧。”王崔氏擺了擺手,對着兩人開腔。
王二妹卻是個眼毒的,早已看見了秦小滿帶來的棉綢,她擱下手中的東西,上前將那布拿了起來,秦小滿本以爲她定是要喜歡的,可孰知王二妹只是看了一眼,便將那一整匹布扔在了桌子上。
“二妹,這布是城裡新出的花樣,你和大娘都可以穿,留着裁幾身衣裳。”秦小滿瞧着母女兩的臉色,心裡不免有幾分懊悔,興許她就不該跟着謝廣來。當日謝廣給她置辦首飾布匹的事,惹得王崔氏鬧了好大的火,她這次特意挑了最好的一塊棉綢送來,只盼着她們能消消氣,甭在埋怨謝廣,在背後說謝廣的不是。
本以爲,瞧見這麼匹好布,王家母女總會好說話點,可如今看來,全然不是這麼回事。
“說的倒是好聽,留我和我娘裁衣裳,我看分明就是你不要的,才往我們家送,當我們是什麼。”
王二妹聲音雖然不大,但秦小滿還是聽了個清楚,謝廣也是聽到了,男人的臉色微微一沉,只淡淡言了句;“既然你不喜歡這匹布,那咱們拿回去便是。”
一聽謝廣要把布拿走,王二妹便是有些急了,忍不住嘀咕:“姐夫給小滿又是買首飾,又是買棉布的,如今好容易送了一匹布來,怎生還要拿走....”
說歸說,王二妹見謝廣動了怒,便是收斂了些,將那布重新裹好。
謝廣不欲在王家多待,只以家中還有雜事爲由,向王老漢告辭。
王老漢一聽謝廣要走,趕忙挽留;“說啥也要吃了飯再走,在坐一會,待二妹和她娘燒好飯....”
王崔氏聽了這話,便是對着丈夫翻了翻白眼,有心想擠兌個幾句,終是忍住了。
謝廣只道家中已備好了飯菜,領着秦小滿與王老漢告辭,王老漢嘆了口氣,領着兒子一直將兩人送到了巷口。
待謝廣夫婦走後,王崔氏上前將那布拿了起來,用手細細的摸了摸,見的確是上等的布料,遂是對着女兒道;“這布倒是不錯,趕明兒開春了,剛好做衣裳穿。”
“說到底,這布本就是姐姐的,拿我姐姐的東西來博名聲,讓姐夫覺得她好,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