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一 安排上了

李君威這纔有心情喝茶,他輕鬆說道:“博士,也就是說,您認爲從技術和政策兩個角度上,無法阻止歐洲人獲得新技術,也無法阻止他們在全球與帝國相爭。”

潘名器點點頭:“我認爲是這樣的,但我不得不說,我是學習工科出身,對歷史不是那麼的瞭解,我覺得現在的帝國有些類似於十六世紀的西班牙,在全球擴張之中無往而不利,但很快就會有競爭者出現,但是我不認爲帝國會與西班牙一樣的結局。對於我們這樣的文明來說,能擊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只要不分裂,只要不故步自封,我們就就永遠會站在這個世界的巔峰。

我知道,您有些焦慮,試圖找到一種一勞永逸的辦法,阻止歐洲的進步。但作爲您技術顧問的我,無法給您專業範圍內的提議。但是作爲您的忠實支持者,我認爲或許從政治領域尋求一種解決辦法,或許更爲合適。”

“政治領域,什麼意思?”李君威問道。

潘名器說道:“就以被搶走的兩艘船來說,落在英國人手裡和落在法國人手裡會是完全不同的結局。我記的大學時候的政治課上說過,蒸汽動力會是工業革命的代表機械,而工業革命不可能爆發於封建君主制度的國家。這是來自太上皇的教誨,雖然我個人不知道太上皇爲什麼這麼確定,但我覺得,總是有道理的。”

“是嗎,或許我應該重溫一下教科書了,這麼淺顯的道理,我竟然想了這麼久。”李君威笑了。

其實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計劃,那就是幫助詹姆斯二世復辟,假如詹姆斯二世成爲英國國王,就算不會成爲路易十四那種絕對君主制度,也會對英國產生巨大的影響,這或許是一種一勞永逸的辦法。在帝國二十六年的時候,李君威試圖通過與法王路易十四結盟的方式解決英國,但是路易十四高傲無知,法國在歐陸戰場上節節勝利,拒絕了他,可問題是,法國並不總是節節勝利,而失敗總是讓人冷靜。

在進入帝國二十九年之後,路易十四不斷通過各種渠道釋放與帝國結盟的善意,無論是私人的還是官方的。蓋因歐陸的戰爭實在是打不下去了,李君威一開始以爲是路易十四又耍什麼陰謀詭計,但隨着越來越多的訊息傳來,李君威感覺路易十四的意思可能是真的。

帝國的歷史軌跡因爲李君威父子二人早已發生了改變,但是歐洲的歷史軌跡卻一直沿着原本的走。這主要是東西方來往受限於技術,在蘇伊士通道打通之前,雙方每年就不到十萬噸的貨運量,導致的結果就是東方無法接入西方大規模的衝突,西方同樣也限制不了東方的大國,可是隨着蘇伊士通道的開通和帝國西津地區的崛起,帝國對歐洲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

就以這次大同盟爲例,原本的歷史時空中,雙方的軍隊騎兵與步兵各半,騎兵數量還要多一些,步兵的武器也是火繩槍和燧發槍兼備,甚至還編列有大量的冷兵器軍隊,但是隨着帝國陸軍大規模清理剩餘物資和舊式裝備,一下子把歐陸交戰雙方的軍事裝備提升了一個半世紀,但雙方的戰術戰法卻沒有大規模的進步。

以線列步兵時代的武器就打方陣戰術的軍隊,結果就是更高的戰爭烈度,更大規模的傷亡。因爲戰爭在繼續,而手頭的裝備又不是自己大規模生產的,所以戰損和物資消耗就需要不斷的外購來補充,給財政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其實不僅是路易十四,神聖同盟的其他國家也承受不住了,所有國家都負債累累。顯然,這場大同盟戰爭打不了九年了,原本歷史中,路易十四打了九年,除了保住了歐陸第一強國的虛名,一無所獲,但那個路易十四可沒得選擇,高傲如他已經到了下罪己詔的地步。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現在的路易十四有了選擇,而他也不準備一無所獲的結束戰爭。路易十四與李君威,兩個性格截然相反的人,把目光都投射向了一個國家——英國。

澹臺雲風在一片春風之中走在波士頓的原野上,當然,這座殖民地城市已經被改名爲大西洋城,名字的緣由主要是這裡已經被命名爲帝國海軍大西洋艦隊的總部。他仔細觀察着這片土地,如同《外交家月刊》所說的那樣,這片專屬於帝國裕王的殖民地富庶和繁榮,而且相當的穩定。殖民地的盎撒人和印第安人正在構建大西洋艦隊所需要的設施。

在北美殖民地的地位身份確定之後,帝國內部就開始了對此地的移民宣傳工作,尤其是在歐洲前線的幾家報刊,其中就包括澹臺雲風息息相關的《外交家月刊》,在宣傳中,北美殖民地土地肥沃,物資充足,環境安全,非常適合帝國百姓居住,這裡的龍蝦可以當饅頭吃。事實也確實如此,波士頓周邊海域擁有豐富的龍蝦資源,這種在帝國境內難得的美味,盎撒人卻不怎麼會吃。

河邊的小莊園裡,李君威坐在橡樹下,和某位金髮碧眼的英格蘭女孩兒笑談着什麼,而在一旁,炭烤龍蝦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你給我帶來的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李君威看到澹臺雲風騎馬而來,高聲問道。

澹臺雲風說道:“當然是好消息,岳父大人,皇帝陛下已經同意了您的請求,這片土地屬於您了,而且一個專門的移民機構已經在申京成立,第一批移民隨我的船隊抵達,一共有一百七十多人,來自.......澳洲。”

“澳洲?真是有意思。”李君威笑着,他從草地上站起來,摟着那姑娘狠狠的親了一口,對手下的侍從官說道:“收拾東西,我們要離開了。按照我對皇兄的承諾,我這一生都不會再踏足這裡了。”

澹臺雲風卻是不知道這一點,事實上,李君威對兄長的所有承諾都沒有被公開,但他認真一思索就明白了岳父的意圖,他從一開始接到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時,就知道,岳父所謀,絕對不會爲了自己。

“另外就是路易十四國王派人送來的消息,他後悔了,想與您交好,並且與帝國結盟。”澹臺雲風說。

李君威問:“你很累嗎,漂洋過海而來?”

澹臺雲風輕輕搖頭,李君威說道:“那就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我們乘船去里斯本。”

李君威接下來吩咐侍從官把這處莊園的地契和一些產業送給了與他相處十幾天的姑娘,雖然他還未得償所願,但他的感情經歷總是匆匆的開始,匆匆的結束,李君威已經習慣了,唯一不習慣的道別,因此他選擇讓侍從官去承受姑娘的眼淚。

李君威要走的如此倉促,以至於很多重要的人物還在前線,但他原本就沒有帶走這些人的打算,隨行而來的人,他只帶走李素。

趙龍城要擔任大西洋艦隊司令,潘名器要協助設計帝國艦隊的軍港和維修船廠,他得到了部分資金,利用大西洋城比較發達的造船業,可以按照自己的設想改造乃至建造他設計的戰艦。愛爾蘭團和哥薩克團領着李君威開出的軍費,去幫愛爾蘭人繼續清理殖民地的抵抗勢力。而澤連科、別林斯基等人其實一早就知道裕王要離開的事,在重要人物之中,唯有理查德克倫威爾是邊緣人物,尚且還在努力工作中,希望贏得李君威的好感。

聽聞裕王要離開殖民地,克倫威爾來到了海軍駐地拜見。他雖然擔任着新英格蘭總督的職位,管着帝國和詹姆斯黨的清教徒聚集的殖民地,但實際角色卻僅僅是趙龍城行政助理,負責處理行政、稅收等方面的事。

“你的職位仍舊不變,雖然我會委任趙龍城擔任總督,但實際他只是管軍隊和軍港,他是個軍人,只要我們的殖民地不出現造反的事,他是不會摻和的。我要的是穩定,克倫威爾先生,你明白嗎?”李君威的辦公室裡,他正在收拾私人物品,主要是一些禮物之內的,大部分買來是用來泡妞的,可現在沒有時間了,他只能把這些禮物送給他喜歡過、傷害過的姑娘,附送一封纏綿悱惻的信,一邊收拾着,李君威一邊對克倫威爾說道。

“我和本地的紳士們都想知道,帝國.......或者說尊貴的您,對本地的政策會是長久的嗎?”克倫威爾早就想問這個問題了,這段時間他對帝國的殖民地政策進行了瞭解,知道殖民地對外族的統治都比較嚴苛,在盎撒人眼中,自己是殖民者,印第安人是被殖民者,可在帝國眼中,印第安人與盎撒人沒有什麼區別,事實上,北美殖民地的頒佈的新法律已經完全給與了印第安人和盎撒人平等的地位。

正因爲局勢在改變,克倫威爾和本地那些警覺的清教徒們也在擔心,會不會一開始的懷柔政策會改變呢?

李君威擡起頭:“你是想當終身總督嗎?”

“絕無此意,殿下,我只是想問一下,我能否把家人遷移到這裡來定居。”克倫威爾說道。

李君威這纔想起,克倫威爾的家人還在葡萄牙。他說道:“克倫威爾先生,其實你明白,我讓你擔任總督其實就是看中你的清教徒身份。只要你擔任總督,帝國對本地的清教徒就是友好的,所以政策的改變會與你的位置是否改變直接掛鉤。

至於你問,現在的政策是否長久,我的回答是長久的,但是你所說的長久和我說的長久未必是一種概念,在我看來,三五年就是長久的,而你呢,是爲自己的兒孫家業在考慮吧。”

克倫威爾聽到李君威如此含糊其辭,就明白,政策會改變的,這位裕王殿下不想欺騙自己。但裕王說的也是事實,克倫威爾只能不斷的點頭。

李君威說道:“我們同事一場,我不建議你在本地安家立業,至少不要把家產全部安置在這裡。我希望你明白,我對人素來真誠,只要你維持現在這種對帝國最起碼的忠誠,帝國就不會虧待你,你大可在殖民地投資賺錢,相信我,只要你不變,就算殖民地有變,你也不會遭受損失的。

可問題在於,你回不去英國了,法國國王也不會再接納你,我要給做出了貢獻的你安排好家族的前程。我先問一句,對於你的後代,你是希望他們只是安安穩穩的做一個富家翁,還是有所作爲呢?如果是前者,你應該去西津、開普敦和檳城遷移產業,這是帝國比較開放的城市。但我們的開放並非阿姆斯特丹的那種開放,以你對宗教的虔誠和保守,我不認爲你能感受到自由。”

“那是否還有另外的選擇呢?”

“牙買加島會是一個不錯的去處。在上次英國海盜對帝國的襲擊中,島上的小摩根,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摩根船長的兒子,對英國海盜提供了情報參與了襲擊,因此他被問罪了,老摩根是金盆洗手的海盜,又當過牙買加的副總督,所以他在島上有很多的甘蔗種植園。這些都會拍賣,我可以跟那邊打個招呼,讓你以合理的價格得到他的住所和部分莊園。”李君威說道,見克倫威爾臉上流露出一些興趣,他又補充說道:“但是你要想得到這些,需要答應我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請說,殿下。”克倫威爾立刻說道。

“第一,如果有一天我要你去做牙買加的總督,你不能反對,而且要像現在這樣,以忠誠和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而第二,在你的兒子或者成年孫子之中找一個你認爲有能力的人帶在身邊培養,如果你的生命沒有等到持續到那一天,或者那個時候你已經失去了正常工作的精力,我需要有一個人代替你工作,明白嗎?”李君威說道。

章四四二 圖鬆章二零六 誓死不當漢奸章一一一 爪哇海戰 完章二九 經略西南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三五三 東潮起章五零九 討厭就是討厭章三六 江南崩局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五八 澳洲開拓計劃章二八五 再起戰火章四八三 思維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一六三 演講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二五零 《資本家正在拉低我們這個民族的道德水準》章一百 不僅反對加徵,還要建國章一三二 誠意章一二三 四面楚歌章八七 長崎事變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六 開局章四七五 金融法案章三三九 靈活的政策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二零一 態度章一四零 安排章十一 夜襲章一六一 一瞥章一四四 活路章三七八 嫌棄章三五四 何時奮起章九二 噶爾丹章二九 建立帝國章一七二 請降章四二零 屁股上的信息章四四八 兩國章三六三 費爾干納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二六 見好就收章三八六 戰鬥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十 對抗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三三五 全國運動會章六一 方案章四七一 南美章一二一 淘金章七四 熔岩炮彈 開花彈章六七 承包章二四 倒黴的漢軍旗章四七零 遠邊章一九七 出兵章一九二 一個恩典 三種訴求章一六六 收尾章三八五 兩面下注章九一 呼倫貝爾章一六三 演講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一零三 沙皇章二六二 獼猴章四四五 一場戲章三六八 改革試點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二六零 爲戰爭而結束戰爭章七四 滿清應對——分藩章二一九 勸說章七一 鄭芝龍的結局章一八三 清理商屯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二七一 普魯士方面章二一一 過關章四八 大貪李君威章三七一 反抗章四九四 操縱章四一六 奔馬的夢想章八一 裝甲巡洋艦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章六 緣由章四零四 說服章六零 註定挨搶的朝鮮章八六 滿清的應對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二一 西蒙斯章八八 學堂章十八 求活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九五 呼瑪爾章七五 滿清的應對——殖民者聯盟章一六一 一瞥章三五八 刺殺章二一六 戰勝
章四四二 圖鬆章二零六 誓死不當漢奸章一一一 爪哇海戰 完章二九 經略西南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三五三 東潮起章五零九 討厭就是討厭章三六 江南崩局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五八 澳洲開拓計劃章二八五 再起戰火章四八三 思維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一六三 演講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二五零 《資本家正在拉低我們這個民族的道德水準》章一百 不僅反對加徵,還要建國章一三二 誠意章一二三 四面楚歌章八七 長崎事變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六 開局章四七五 金融法案章三三九 靈活的政策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二零一 態度章一四零 安排章十一 夜襲章一六一 一瞥章一四四 活路章三七八 嫌棄章三五四 何時奮起章九二 噶爾丹章二九 建立帝國章一七二 請降章四二零 屁股上的信息章四四八 兩國章三六三 費爾干納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二六 見好就收章三八六 戰鬥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十 對抗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三三五 全國運動會章六一 方案章四七一 南美章一二一 淘金章七四 熔岩炮彈 開花彈章六七 承包章二四 倒黴的漢軍旗章四七零 遠邊章一九七 出兵章一九二 一個恩典 三種訴求章一六六 收尾章三八五 兩面下注章九一 呼倫貝爾章一六三 演講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一零三 沙皇章二六二 獼猴章四四五 一場戲章三六八 改革試點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二六零 爲戰爭而結束戰爭章七四 滿清應對——分藩章二一九 勸說章七一 鄭芝龍的結局章一八三 清理商屯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二七一 普魯士方面章二一一 過關章四八 大貪李君威章三七一 反抗章四九四 操縱章四一六 奔馬的夢想章八一 裝甲巡洋艦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章六 緣由章四零四 說服章六零 註定挨搶的朝鮮章八六 滿清的應對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二一 西蒙斯章八八 學堂章十八 求活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九五 呼瑪爾章七五 滿清的應對——殖民者聯盟章一六一 一瞥章三五八 刺殺章二一六 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