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四 兵行險招

隨着李明勳將令傳達,大軍迅速集結,向西北方向遞次前行,祖澤潤在塵土飛揚之中看到李明勳的大旗遠遠而去,心中的擔憂和忐忑稍稍放下心來,既然主帥都沒有處置自己,那麼自己的小命或許保住了,正想着,忽然聽到背後有腳步聲傳來,回身是一看是一個絡腮鬍子的將軍,正是標營的武行。

“你知道嗎,我武家一家九口都是死在登萊之亂中。”武行蹲在祖澤潤的身邊,明晃晃的匕首在祖澤潤面前跳動着。

祖澤潤脊背發涼,連忙解釋:“這位將軍莫要誤會,我可不是孔有德的手下,小的是祖澤潤,是遼鎮的人啊。當年,家叔曾來登萊,幫忙平定登萊之亂,對登萊百姓有功啊。”

武行點點頭,說道:“是對朝廷有功!你們和孔賊的手下一樣,燒殺搶掠,哼,我只是知道殺我全家的是遼地口音,誰知道是關寧軍還是東江軍,總之,你得死!”

說罷,武行的匕首切開了祖澤潤的咽喉,大量的血液快速涌出,祖澤潤死命的捂住自己的脖子,但是依舊無法阻止,只能感受着血液一點點的流失,身體一點點的變涼。

“把腦袋切下來,屍體扔到一邊,喂野狗!”武行對身邊的手下吩咐了一句,翻身上馬,追李明勳而去。

大清河原本是黃河故道,卻因爲黃河奪淮入海,便換了名字,因爲沒有黃河水的匯入,僅憑着上游幾條小河根本無法灌滿黃河水衝擊出來的河牀,又是春季低水位的時期,大部分河段已經斷流,而東虜過河的蒲臺地區雖然沒有斷流,但是水量不大,人馬可以淌水而過,只是因爲河流左近泥濘異常,東虜驅趕丁壯伐木鋪草,纔可以大隊而過。

社團的騎兵營趕到的時候,蒲臺左近的大清河段十餘里聚攏了無數的人馬,人畜被圈禁了七八個大營,分批渡河,因爲鋪墊河牀耽擱了太多時間,趕到的時候,也只是渡河了不到一半,從來往縱橫的騎兵隊可以看出,東虜在河東的兵力並不多,大部分精銳已經渡河,戒備來自北方的威脅。

從兵力配置上講,阿巴泰如此調配十分得當,如此一支規模龐大的清軍,騎兵過半,甲兵如雲,唯一可以對他們產生威脅的就是從京城開拔,進駐通州,由內閣首輔周延儒親自督師的那支勤王軍。至於側後的威脅,唯一讓阿巴泰有些忌憚的也就是劉澤清部了,可是這支兵馬實力有些,當初他大軍橫掃運河兩岸,劉澤清接陣便走,遁入東昌,阿巴泰不認爲他有膽量主動出擊,至於登萊兵馬,阿巴泰甚至從未考慮過。

春日天氣溫暖,嶽樂有些不情願的穿上那身重鎧,招了幾個白甲兵巡視整個營地,如今身爲主帥的父親阿巴泰已經渡河前往中軍,尚且在河東的幾個大營是屬於各旗的財貨,每旗都留了些兵馬看顧,由自己節制。

嶽樂的臉上有些嚴肅,因爲他被留在了後陣,原本他想趁着這次伐明立下功勳,但進入邊牆之後就沒有打什麼硬仗,他預計返程階段可能會與明軍接陣,卻不曾想身處後營,嶽樂騎上馬,隨口問道:“殿後的祖澤潤還沒有回信嗎?”

“主子,只有三天前接到了那傳信,說是遭遇了一些騎兵,他準備伏擊教訓一下,這幾日都沒有傳騎來。”

“主子管那些漢人作甚,祖澤潤這傢伙跟着圖爾格,在登萊沒有吃到肥肉,眼紅咱們收穫大,估摸着想再撈一筆呢。”一個章京笑哈哈的說道。

嶽樂微微搖頭,他總感覺有些不對,祖澤潤在大清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就算想找個機會搶一把,也應該做做表面功夫,找個理由搪塞過去。

一羣人剛剛出營,就看到從東面疾馳而來一支二百人左右的兵馬,旗號服色都與祖澤潤麾下的漢軍正黃旗相同,那支兵馬速度飛快,也不停下,徑直上遠處一個大營撲去。

一個白甲兵喝道:“這祖澤潤真是不知死,不知統御後隊的是咱家主子嗎,竟然敢先去正白旗的營,莫非以爲他在登萊跟了圖爾格幾個月,就是有了靠山,不把主子放在眼裡嗎?”

嶽樂到底年輕,聽了這話,臉色微變,對那白甲兵說:“你帶幾個人,把祖澤潤提到我帳內來,我倒要讓他見識見識什麼是軍法。”

到這個時候,嶽樂已經沒了巡營的心思,返回了自己的營地,卻見那支兵馬順利進入大營,不多時就是響起一陣混亂聲音,繼而營地深處升起團團濃煙,頃刻間,營門大開,裡面圈禁的丁壯和牲畜好似開了閘的洪水一樣傾瀉而出,向四面八方而去。

嶽樂覺察到不對勁,連忙讓人吹號集結兵馬,他親自趕到營門,發現方纔看到的那支漢軍正黃旗已經向東逃竄。

“主子,定然是明軍僞裝的漢軍,燒了正白旗的大營,請主子下令,給奴才五百兵馬,定然把那些尼堪全都斬首。”嶽樂身邊的章京跪在地上,大聲請戰。

嶽樂冷哼一聲:“蠢貨,這是敵人的引蛇出洞的計謀,你東面那樹林之中,有煙塵騰飛,定然是有伏兵在那裡,你若殺出平白折損了人馬,傳令各營,各守營地,不得隨意出入,意圖靠近者,皆可斬殺,你帶些人,幫着正白旗把逃竄的尼堪牲畜抓回來些,這些蠢貨,被人燒了營,總歸是墮了大清的威風。”

站在高坡的李明勳看到東虜幾個大營都是營門緊閉,各自防守,來往傳騎、巡邏都是由滿洲八旗的甲兵負責,渡口運轉如常,各營防守嚴密,心道這後營的主將定然是老成持重之輩,引蛇出洞的計劃怕是要落空了,索性派遣精騎在附近遊蕩,驅逐偵查的東虜,讓人在周邊打造聲勢,故弄玄虛。

到了下午,阿巴泰帶着十餘騎返回了東岸,看着各營一切如常,皆是戒備森嚴,微微點頭,對嶽樂的表現甚是滿意,他走進帳中,問:“襲擊者是哪裡的明軍,劉澤清部嗎?”

嶽樂微微搖頭:“從潰兵那裡得到的消息,尼堪去掉旗號,伏擊了祖澤潤的殿後的漢軍騎兵,獲其衣甲後僞裝漢軍正黃旗襲營,意圖誘使我軍出營,敵騎甚是剽悍,我派遣了幾支騎兵打探,都無法衝破封鎖,目前無法確認敵人身份。”

“尼堪在河東打造聲勢,怕是爲了拖延我們渡河,定然是有後招的,不得不防。”阿巴泰向東一看,漫天沙塵,樹林山崗之後隱隱有兵馬在運作,着實不好判斷敵軍規模。

“後營將領幾番請戰,想要出動出擊,然各營需要看守伐明所獲,兵力不足,阿瑪,不如從中軍調遣精騎,我願意率軍出戰。”嶽樂抱拳說道。

阿巴泰重重搖頭:“大軍出戰有進無退,如何能爲些許亂象而改變計劃,此乃兵家大忌。”在阿巴泰的心中,他還是擔心北方勤王軍的威脅,生怕身後這支騎兵是明國的什麼陰謀。

嶽樂壓低聲音,說道:“尼堪聲勢很大,各營人心浮動,爭奪渡口,拖延下去,怕有異動。”

阿巴泰微微點頭,他知道,後營兵馬不少,但精銳不多,要麼是剛擡旗的新兵,要麼索性就是包衣兵,終究不堪大用,他思索片刻,說道:“前鋒已經進入直隸境內,暫時沒有發現明軍主力,中軍也已經展開,倒是沒有什麼問題,這樣吧,把我大纛在河東豎起,我親自押後渡河,穩定人心。”

嶽樂大喜:“如此便萬無一失了。”

很快,嶽樂就安排了下去,下令各營加緊渡河,然後從各營之中抽調精銳騎兵,阻止了兩支規模超過兩千騎精銳,輪流值守,防備突襲,如此外鬆內緊,各營協防,河東已經是渾然一體,讓李明勳有些束手無策的感覺。

滿清的崛起可不只是憑藉明朝腐朽,內亂頻生的好運,還在於自己的實力,愛新覺羅家族從努爾哈赤時代起,接連三代將星雲集,這纔打下了這片疆域廣闊的江山,如今皇太極這一代中,阿巴泰、濟爾哈朗,多爾袞兄弟年富力強,第三代的中瓦克達、博洛等也是展露頭角,特別是禮親王代善和饒餘貝勒阿巴泰一脈,更是愛新覺羅宗室的中間力量。

幾次試探無果,李明勳決定兵行險招,突襲阿巴泰所在的營地,而在這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卻是混入營地,製造混亂。

傍晚,落日的餘暉照耀在大地之上,嶽樂聽營門前哨兵說是有情況,便來到營門前,遠遠看去有一支騎隊在靠近,那支騎兵二十餘人,騎在馬上,身後還有一匹備馬,旗號服色都是滿洲正紅旗的,而騎隊後面還跟着四五十個尼堪,被人用繩索拴着,赤腳走在田埂之上,繩索的一端系在馬鞍上,行走的時候,不斷有人用矛尖刺他們的背脊和臀部,有兩個似乎受不住刑罰,摔倒在地,那甲兵卻似乎沒看到,抽打了坐騎,馬兒跑的更快,把二人一路拖行,甲兵卻是發出一陣陣歡呼。

碎石、荊棘切開了那些人皮膚,所經之處留下一道道血痕,很快就是斷了氣,甲兵斬斷繩索,扔在了一邊。

嶽樂對此並不陌生,在幾次伐明過程中,他和他的先輩們就是這麼抓漢人丁壯做奴隸的,像剛纔那類簡易酷刑不僅可以給士卒帶來樂趣,還能震懾想要逃走的奴隸。

然而,此時的嶽樂臉色極爲難看,他派遣精兵外出是偵查敵情的,不是讓他們把那些逃走的尼堪抓回來,嶽樂握緊了鞭子,心中發誓一定要好好抽打帶隊的軍官。

“去,告訴他們立刻回來。”嶽樂派出兩個甲兵迎了上去。

不消多時,那隊人馬進入營中,爲首的軍官竟然是烏穆,嶽樂一鞭子抽打在了他的臉上,一道血痕便是浮現,嶽樂喝道:“你這蠢貨,我派遣你出營是尋樂子嗎?”

烏穆低頭,跪在地上,用滿語說道:“並非奴才尋樂子,實在是那些尼堪該死啊,那些尼堪不是奴才抓來的奴隸,是敵人派遣來營中的使者。”

烏穆一揮手,幾個甲兵扔下了用旗幟包裹的物件,打開一看,裡面是官袍、衣甲一類的東西,嶽樂拉起一個被拴在馬後的人,用漢語問:“你們是誰的兵馬,誰讓你們來的。”

那人啐了一口帶血的濃痰,說道:“老子是誰你管不着,告訴你,上官讓老子來送人頭了。”

烏穆搬着一個箱子遞給了嶽樂,嶽樂問:“誰的人頭,祖澤潤嗎?”

那人哈哈一笑,說道:“祖澤潤算個什麼狗東西,也值當老子來送,這是虜酋阿巴泰長子,博和託的人頭!”

嶽樂一聽是兄長人頭,臉色大驚,心中卻是不信,畢竟自己的兩位兄長去了寧古塔,但打開一看,那被石灰浸染的人頭不是長兄又是誰?

咣噹一聲,嶽樂手中的佩刀落地,他到底年輕,抱着人頭哇哇大哭了一陣,跑到了一頂大帳之中,烏穆悄麼打量那大帳,只見帳前豎着五丈有餘的大纛,而帳外還有十幾匹馬鞍華麗的戰馬,他壓低聲音,對地上說話那人低聲道:“武行,看來阿巴泰就在這帳內了。”

武行點點頭:“莫要早下結論,進去確認之後再說。”

不多時,帳內傳出了一聲悲慘至極的咆哮聲,一個將領從中走出,對烏穆一行大喊:“把那些尼堪帶進來,大將軍要親自審訊。”

烏穆抄起一根虎槍,重重拍打了一下武行的後背,罵咧咧的押着他們向帳篷那邊走去,快步進入,只見帳中站着一滿臉鬍子的矮壯將領,臉色悲憤,剛纔和自己說話的嶽樂在一旁哭泣,武行高聲問:“你便是虜酋皇太極的兄長,阿巴泰?”

“你是何人,爲何有我兒首級!”阿巴泰怒問道。

武行哈哈一笑,大叫:“取你首級的人!”

話音未落,他已經掙脫了繩索,左腳一挑,烏穆手中的虎槍已經落入他手,武行一聲大喝,長槍如龍,直刺阿巴泰的胸口,烏穆也是拔出佩刀,把身邊的將領砍翻在地。

老爸出院,今早送家去了,不用醫院家裡兩頭跑,時間就沒有那麼緊張了,這幾日可以三更補欠賬了。

章三八零 以殺止殺章二一四 決戰所在閒談幾句章三七三 抵達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四九二 掌控戰爭進程章三八二 一個屁章二六 抵抗不足章一一二 戰後章九十 幕府的善意章三九七 李君威的信章四八二 蘇伊士運河章一七六 送行章一八二 裁軍減支章六五 擴張章四 購糧章三九 錢謙益的橄欖枝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二九 hit and run章八三 困惑章八四 鍊鐵與鑄炮章七七 洲際貿易船隊 狂歡章四四三 中途市章四九 猜不透的用途章一一九 奪地章三三四 真正的滿意章八零 潘名器章三八九 李君威的陰招章一九四 赦免忠嗣團章一一五 銜尾蛇章四 購糧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一二七 別了,東印度公司章九零 對抗章一一零 步調一致章二七一 普魯士方面章一一六 實力的差距章六二 瓊州的窘迫章一零二 各懷鬼胎的協議章三 把國姓安排的明明白白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一八四 老朋友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十四 舟山淪陷章七六 解憂章四一 銀行章六七 危險的話題章四四一 遠疆 西疆 北疆章三六 八百萬銀子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一零九 公審漢奸章三零五 北非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二三 濟州島章二八 碎敵軍膽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十四 公開章二七 新貴們的特權章七八 備胎們章三六 八百萬銀子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四二 政策的自由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一零一 地震章三四零 原委章三五零 意外章一五五 多想章八八 南非衝突章六 前往美洲的道路章一一四 逼上梁山章三七六 浪子營章七九 中計了章五七 對策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三七九 海戰章三 草原章四五零 脫困章四六 登萊軍管會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七四 馬威章六 緣由章四二九 結盟吧,親愛的沙皇章四二零 緊急事態章八十 贖買政策章九九 皇家港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一 盡忠職守章四四三 中途市章六二 進軍章八六 滿清的應對章八十 勤王章四五四 鹹魚命運章二七 陷入劣勢章七八 紅薯章一二三 老大的不甘心章五一 華盟戰略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
章三八零 以殺止殺章二一四 決戰所在閒談幾句章三七三 抵達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四九二 掌控戰爭進程章三八二 一個屁章二六 抵抗不足章一一二 戰後章九十 幕府的善意章三九七 李君威的信章四八二 蘇伊士運河章一七六 送行章一八二 裁軍減支章六五 擴張章四 購糧章三九 錢謙益的橄欖枝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二九 hit and run章八三 困惑章八四 鍊鐵與鑄炮章七七 洲際貿易船隊 狂歡章四四三 中途市章四九 猜不透的用途章一一九 奪地章三三四 真正的滿意章八零 潘名器章三八九 李君威的陰招章一九四 赦免忠嗣團章一一五 銜尾蛇章四 購糧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一二七 別了,東印度公司章九零 對抗章一一零 步調一致章二七一 普魯士方面章一一六 實力的差距章六二 瓊州的窘迫章一零二 各懷鬼胎的協議章三 把國姓安排的明明白白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一八四 老朋友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十四 舟山淪陷章七六 解憂章四一 銀行章六七 危險的話題章四四一 遠疆 西疆 北疆章三六 八百萬銀子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一零九 公審漢奸章三零五 北非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二三 濟州島章二八 碎敵軍膽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十四 公開章二七 新貴們的特權章七八 備胎們章三六 八百萬銀子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四二 政策的自由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一零一 地震章三四零 原委章三五零 意外章一五五 多想章八八 南非衝突章六 前往美洲的道路章一一四 逼上梁山章三七六 浪子營章七九 中計了章五七 對策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三七九 海戰章三 草原章四五零 脫困章四六 登萊軍管會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七四 馬威章六 緣由章四二九 結盟吧,親愛的沙皇章四二零 緊急事態章八十 贖買政策章九九 皇家港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一 盡忠職守章四四三 中途市章六二 進軍章八六 滿清的應對章八十 勤王章四五四 鹹魚命運章二七 陷入劣勢章七八 紅薯章一二三 老大的不甘心章五一 華盟戰略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