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六 招商引資

電白縣衙。

大堂裡圍坐着二十多個男人,個個衣着華麗,富態天然,這羣人多是士紳和富商的打扮,圍在一起聊個不停,他們中大部分來自臺灣、香港,是社團內有名的富商,有些則是本地的士紳,如果真要給這羣人找一些共同點的話,他們財源多半和蔗糖、棉花、糧食這三樣有關。

“注意了,執政官閣下和巡撫大人來了。”忽然有個眼尖的小聲說道,大堂內安靜下來,一羣人皆是正了正衣襟,站了起來。

衆人見禮過了,林士章說道:“諸位百忙之中來到電白,紓解國難,本官在此謝過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臉色微變,大家是爲了賺錢來的,誰管什麼國難不國難的,若不是有李明勳引導勸說,誰願意把白花花的銀子投到粵西這個四戰之地來呢?

李明勳笑了笑:“今日濟濟一堂,只談買賣,不談國事,不過我和林大人在鎮海樓準備了慈善勸募晚宴,諸位晚上可務必賞光。”

“那是那是!”衆人都是笑起來。

能坐在這裡的,要麼是社團體系內的人,要麼也和社團關係匪淺,都知道那晚宴是什麼,參加晚宴要出一百到五百兩不等的銀子纔有資格入內,這法子是在香港興起的,勸募來的錢要麼是修建養濟院、要麼是爲孤寡提供糧食,都是積功德的好事,每次晚宴捐的錢財都會出個公告,在各地張貼,各家雖然拿了錢,但有面子有好名聲,還能在晚宴上認識許多商業夥伴,倒也樂得,這次晚宴自然是捐錢給前線將士,左不過百十兩的事兒,諸位都是大商人,誰也不在乎那些錢。

林士章嘆息一聲,心道人心不古,也想不到自己到了張口閉口就談錢,與商人同流的地步,但他也知道,一場晚宴,上百人蔘加,到手的善款動輒上萬,也不是小數目了。

待衆人落座,李明勳道:“廣東的仗暫時告一段落了,社團留下了不少兵馬,巡撫大人麾下士卒精強,粵西四府已經是安寧所在,明勳代表社團與巡撫大人在此保證,拼盡全力也要保住這片樂土。”

對於這類保證,沒有人會放在心上,衆人對李明勳尊重歸尊重,但絕對不會因爲他一句保證就出錢出人,畢竟大明這些皇帝哪個不是要守土保國,雖說好幾個已經踐行君王死社稷的諾言,但國土根本沒保住。衆人不聽空口白話,只看事實真相,讓他們相信粵西能保住,並且願意投錢的不是高州一帶的三萬聯軍,也不是林士章和李明勳名頭,而是事實。

從去年中葉林士章掌權開始,社團和聯合銀行就大規模介入高州和瓊州的發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石碌鐵礦的開發,爲此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石碌礦業公司。

瓊州府提供礦山開採權和瓊州生黎村社的拓殖權,佔了四分之一的股份,社團的幾個元老、議員投資了二十萬兩的資金,佔了四分之一的股份,而社團從聯合銀行貸款三十萬,並且提供了整整三千健壯奴隸,佔了一半的股份,用了幾個月的時間砸開了石碌鐵礦,並在今年初順利開始出產富鐵礦石。

爲開發這個鐵礦,礦業公司還修築了道路,建立了港口,還有配套的水力篩選、粉碎礦石的廠房,到目前爲止,已經到達了月產四千噸富鐵礦石,這些礦石在篩選粉碎之後,會在石碌港上船,運送到臺北新建的鋼鐵廠煉製。

如此大規模的資金投入足以證明社團對粵西的判斷,別的不說,至少瓊州是絕對安全的。

而在廣州之戰結束後,聯合銀行宣佈,將會對雷州、瓊州的蔗農和棉農展開米糧貸款服務,更是引發了商人們對粵西的興趣和信心,而今天,李明勳和林士章把他們組織起來,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一場‘招商引資’,商人的目的是賺錢,而林士章的目的則是儘可能開發粵西的資源,用來養兵和擴軍。

這些商人中不少就是瓊州本地的,也有投靠了林士章的士紳,林士章秉政瓊雷這段時間,清理了不少士紳,也拉攏了不少士紳,在強制性的手段之後,粵西舊有的秩序被打破,現在要重新分蛋糕了。

今天招商引資目的就是粵西最有競爭力的產品,蔗糖和棉花,先說蔗糖,瓊州和雷州自古就是蔗糖產區,這裡不僅有適合甘蔗生長的水土,還有悠久的甘蔗加工歷史,許多塘坊出產品質高的白砂糖和冰糖,臺灣的蔗糖產業的形成就是因爲從雷州引入了大量的蔗農和生產技術。

蔗糖是一種極具競爭力的商品,大陸且不談,在亞洲,日本、印度、波斯和奧斯曼都是巨大的蔗糖市場,每年從東方前往歐洲和美洲的船上就有大量的蔗糖,不管是葡萄牙人還是英國、荷蘭,對高品質的白糖和冰糖完全沒有抗拒力,即便是加工產生的廢料,亦或者沒有深加工而得到的黑糖、褐糖和紅糖,也在日本大爲暢銷。

粵西不缺甘蔗,不缺技術也不缺人,唯一欠缺的就是資本,按照一般明國官員的想法,戰時最應該保證的是糧食產出,但林士章不這麼想,糧食產出確是重要,但銀子纔是萬能的,有銀子就能從南洋購得大量廉價糧食,從南洋購入的稻米,價格比當地出產的還要低,更何況,粵西四府本就不是重要的產糧區,經濟作物比糧食更能賺錢,這是事實,只要有錢,只要和社團關係沒有崩潰,就不會缺糧食。

林士章一揮手,身邊的幾個吏員把一沓資料發給了衆人,一羣商人紛紛看了起來,許多人看了第一張就是眼睛瞪大,露出精光,看向林士章的眼神只有震撼,他們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大明官員肯給出的條件。

在這個開發計劃中,林士章給出了非常優惠的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包稅制度,簡單的說,廣東巡撫和地方衙門會要求所有的甘蔗和棉花種植農只種植一種經濟作物,並且把這種作物的收購權承包給商人,商人得到承包權之後,必須在收穫的時候收購掉農戶的經濟作物,並且承擔起農戶的賦稅。

商人提前替農戶上繳賦稅,而且是以金銀等貴金屬的方式上繳,然後在按照各方商定的價格出售經濟作物後,把賦稅之外的農戶應得款項發放,而發放的款項中包括糧食,其餘再以貴金屬支付。

當然,巡撫衙門也不是收稅之後就什麼都不管了,最重要的是,林士章逼迫各地的士紳制定統一和較低的租金,而租金也在賦稅之中,待朝廷得到錢之後再向士紳發租。如此一來,士紳地主無法盤剝百姓,也沒了稅吏等官府的欺壓,就連商業往來的中間渠道都減少了。

農民僅僅是種甘蔗和棉花,然後到收穫季節把棉花和甘蔗運抵指定地點,然後就什麼都不用管了,因爲運輸等任務是承包商的事情,這些經濟作物會在收購前就商定一個價格,對農民淶水,最重要的是最低收購價,繳納了作物之後,商人當面清點完畢,計算價格,然後去除賦稅和租金,接着當面完成交易,農戶只需要提早告知商人需要向自己支付糧食還是白銀,當然,糧食是有限額的,每人每年兩石,超出部分完全以貨幣支出。

整個過程中,農民獲得了收入和生存資料,朝廷得到了穩定的賦稅收入,解除了對農民的盤剝欺壓,而商人則獲得了對粵西甘蔗、棉花的壟斷,三方都是得利的。

社團其實也是得利的,最大的利益就是不用親自出錢就能支持粵西繼續抵抗清國,除此之外,社團是最大的糧食提供商人,也解放了部分領地上的甘蔗田,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棉花這類緊缺材料的採購權。

倒黴的人有很多,首當其衝的就是士紳地主,他們沒有了盤剝農戶的機會,就連租金也要向朝廷去討要,顯然,面對林士章這樣一個強橫霸道的傢伙,這必然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事實也證明,因爲戰事,很多時候租金都由朝廷暫時欠着。

雖說臺灣甘蔗種植業的興起一度讓東方的蔗糖價格有所降低,但戰爭導致另一個甘蔗出產地福建無法提供蔗糖,而由社團先進的造船業引發的遠洋航行更是可以把這類高價值產品銷售道中東地區、南亞地區,未來一段時間,蔗糖價格仍然堅挺的,特別是高品質糖的價格。

蔗糖尚且如此,棉花更是不用提,就連從印度購買棉花到臺灣都有極大的利潤,即便瓊州的棉花產量和質量都遜色,但也是目前唯一穩定的棉花提供點。

“巡撫大人,在下無意質疑您的權威,我想請問,如何能讓這些蔗農和棉農完全只種植這類經濟作物呢,咱們中國人有句話,手裡有糧,心裡不慌。”一個商人率先出言詢問。

林士章微微一笑,道:“程先生,你來說。”

程璧微笑站起,因爲李明勳的原因,這位徽商不僅沒有在江陰之戰中殉難,反而成爲了聯合銀行的執行經理,程璧離開江陰的時候把所有的家財捐給了守城將士,由此進入了社團的體系。

“在此之前,聯合銀行會對蔗農、棉農展開米糧貸款,條款中規定,接受貸款的人只能種植一種經濟作物,而且,巡撫衙門已經發出告示,接受類似條款的農戶,可以免去隆武二年以前的欠稅。有巡撫衙門的免稅和聯合銀行的米糧貸,今年瓊雷兩地至少有五十萬畝左右的經濟作物可以交由大家來承包,即便今年之後,農戶的收入並沒有增長,能幫助他們免除地主和官吏的盤剝,也會吸引很多人。”程璧朗聲說道。

衆人交頭接耳的商議一番,紛紛點頭。

“那最低收購價格會如何制定?”又有人問道。

林士章道:“很簡單,這個價格必須能保證農戶正常出產的甘蔗、棉花在繳納完賦稅和租金之後,還能獲得足夠的糧食,所得要比種植稻米要多,這是最基本的,當然,如果當年這兩種經濟作物的價格高,也會酌情提高收購價格,整體價格由你們組織的糖業、棉業協會、巡撫衙門和東番一起制定,以示公平。”

衆人相互看看,都是沒了問題,林士章道:“聯合銀行和瓊雷兩地的衙門已經準備好了契書,也給經濟作物產區進行了劃分,諸位可以自行挑選,若有重疊,則在收購價格上公開競標,諸位請吧。”

一羣商人走了出去,林士章看了看程璧和李明勳,道:“若是沒有社團拿出的現成規章制度和送來的這些吏員,怕是要麻煩許多了。”

李明勳笑了笑,不作回答,事實上,類似的招商引資在臺灣和永寧都進行過很多次,也不限制在經濟作物,社團的行政體系早就歷練的純熟。

“大人要不要休息一下,接下來是下發北海捕鯨許可證和出海漁民推薦的,許多漁業巨頭已經等待多時了。”程璧在一旁問道。

林士章搖搖頭:“不用休息,繼續吧。”

半刻鐘後,諸多漁業商人走了進來,在捕鯨和漁業上討價還價。

類似的招商引資持續了十天,林士章忙的腳不沾地,但卻給粵西四府帶來了許許多多的稅種,美中不足的是,粵西大量的行業被非明國商人佔據,對老百姓也僅僅是解決溫飽並無多大貢獻,但林士章已經很滿意了,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在不剝削百姓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軍餉,現在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今年的稅收肯定會超過百萬,明年會更多,這比剝削百姓還要來的多。

粵西四府並不是廣東的富庶地區,但也有不少高價值的產業,甘蔗、棉花這類經濟作物就不用說了,北海的捕鯨業一直爲皇家提供貢品鯨油,還有剛剛從疍民手中搶過來的珠池,也還有社團新近開發的種類,除了田獨鐵礦,還有合浦的高嶺土。

無論是鐵礦還是高嶺土,亦或者各類經濟作物,在這些項目的開發之中可以看出,社團只是把粵西四府當成了基礎的原料產地,鐵礦石會送到基隆冶鐵鍊鋼,高嶺土會在大本營被燒製成瓷器,甘蔗的深加工在臺北,棉花則是溪心地水力紡織業的材料。

再過幾年,粵西就會社團產業鏈中的一部分,未來這片土地上的商業因素會越來越多,來自社團的影響也會越來越重。

章二三一 各方反應章四二一 最後的歲月 上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二六 抵抗不足章三三二 鋼鐵競爭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一八一 天牢裡章四一 同意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四二八 下棋章四二零 屁股上的信息章二二 絲割符制度章十四 成棟反正章二三 濟州島章八一 裝甲巡洋艦章九六 胡女章五六 拒絕章五九 家事與國事章二二五 各方章二一二 明暗把戲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一一五 決議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二一 西蒙斯章四二一 別做傻事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十八 海盜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職業章一三九 青州章四零一 道義的力量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十 虎尾瓏社章五八 潛流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三三七 暗鬥章三零八章 貝都因人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一二零 契約奴章四六四 會面章六六 居中調停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一八五 永曆現身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一三五 繼承之事章一三二 誠意章二一二 明暗把戲章三零二 殖民章一一四 封賞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三四一 箇中問題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四五四 八代將軍章三七八 嫌棄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九六 馬來章三六 再論東國章十八 進擊的艦隊章五二 三份禮物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四八三 思維章三十 困獸之鬥章三三九 靈活的政策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三六一 態度章五零四 蘇伊士運河傳銷化章二二八 覆滅的前夜章四四七 女人的手段章六 開局章五四 鐵鎖橫江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六九 答應章十五 爭議章一二八 親情與大義章二六 見好就收章四八 幾多反覆章四六 安東的努力章三二三 拔高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一八六 調解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六五 擴張章三二八 天皇章二十 社團應對章七 暗潮章九二 空想家章四九 早做準備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七六 結髮章二零一 殖民地互保章七九 外交行動章一四六 民間章九 僱傭軍的覺悟章八 華人的自強章八二 鴨綠江章八 堤壩章四六三 人口大案章一一六 交易章三九 錢謙益的橄欖枝
章二三一 各方反應章四二一 最後的歲月 上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二六 抵抗不足章三三二 鋼鐵競爭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一八一 天牢裡章四一 同意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四二八 下棋章四二零 屁股上的信息章二二 絲割符制度章十四 成棟反正章二三 濟州島章八一 裝甲巡洋艦章九六 胡女章五六 拒絕章五九 家事與國事章二二五 各方章二一二 明暗把戲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一一五 決議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二一 西蒙斯章四二一 別做傻事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十八 海盜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職業章一三九 青州章四零一 道義的力量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十 虎尾瓏社章五八 潛流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三三七 暗鬥章三零八章 貝都因人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一二零 契約奴章四六四 會面章六六 居中調停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一八五 永曆現身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一三五 繼承之事章一三二 誠意章二一二 明暗把戲章三零二 殖民章一一四 封賞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三四一 箇中問題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四五四 八代將軍章三七八 嫌棄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九六 馬來章三六 再論東國章十八 進擊的艦隊章五二 三份禮物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四八三 思維章三十 困獸之鬥章三三九 靈活的政策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三六一 態度章五零四 蘇伊士運河傳銷化章二二八 覆滅的前夜章四四七 女人的手段章六 開局章五四 鐵鎖橫江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六九 答應章十五 爭議章一二八 親情與大義章二六 見好就收章四八 幾多反覆章四六 安東的努力章三二三 拔高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一八六 調解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六五 擴張章三二八 天皇章二十 社團應對章七 暗潮章九二 空想家章四九 早做準備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七六 結髮章二零一 殖民地互保章七九 外交行動章一四六 民間章九 僱傭軍的覺悟章八 華人的自強章八二 鴨綠江章八 堤壩章四六三 人口大案章一一六 交易章三九 錢謙益的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