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零五 陰謀

兩個月前,四川成都。

吳國貴翻身在城外別院下馬,與守門軍官見過,纔是進入院落之中,與城內氣派的平西王府不同,這座別院極爲雅緻,唯有那座四角飛房檐的紅樓顯的有些與衆不同,紅樓周圍栽植着各色花彩,與竹林紅綠相映,分外靜謐。

月亮門站着的人中除了親兵和雜役,還有兩個侍女,吳國貴臉色一變化,頓時有些惱怒了,果然,紅樓之中傳來悠揚的吳儂軟語,唱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不用想,定然是平西王的寵妃陳圓圓在一展歌喉。

“好好好,圓圓曲音之妙,更勝從前了。”紅樓之中,吳三桂撫掌大悅,讚美說道,見吳國貴進來,隨口問道:“國貴,方纔這一曲你感覺如何?”

吳國貴本對陳圓圓厭惡,且不論前塵舊事,但只說平西王受封四川之後,整日與這女人廝混,生活迷醉,不思進取,消磨了以往的鬥志。

“想來吳將軍還是以爲夫人那曲《吳越春秋》最妙吧。”一旁品茶的方光琛微笑打趣。

《吳越春秋》又叫《浣紗記》,其中一曲採蓮最爲精妙,而吳越春秋本身雖然講的是親親愛愛之事,卻是有大氛圍在,講的是春秋吳越爭霸,勾踐爲人質時,爲復仇爲復興,把西施進獻吳王,讓女色消弭其意志,使得吳王廢弛國政纔有了勾踐‘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偉業,方光琛一語雙關,其餘三人無不明白。

“大王有軍國大事要談,妾身退下了。”陳圓圓抱着琵琶離開,吳三桂微笑點頭,但也沒有對吳國貴發怒,而是問道:“國貴,出了什麼事情,如此驚慌?”

“京城來了使者,讓大王回去聽旨。”吳國貴道。

方光琛笑了:“以將軍之智,應當已經知道了旨意吧。”

吳國貴咧嘴說道:“韃子貪婪的很,我給了兩千兩,啥都跟我說了,說是讓咱平藩出三萬兵去江南助戰的。”

“可惜了兩千兩銀子。”吳三桂隨手給吳國貴倒了一杯茶,讓其坐下。

“王爺早就知道了。”吳國貴聽得這話,眼睛瞪大。

“世子從京城遞來的消息,也是這般。”方光琛道。

吳國貴坐下,說道:“我給那韃子說了,王爺去軍營慰軍去了,所以一時半會不用回去,先讓他等着便是,王爺有的是機會拿主意........哎,方先生在這裡,又提早有消息來,看來王爺胸有成竹了,倒是卑職孟浪了。”

吳國貴也是有些莽撞了,方纔差點衝撞了吳三桂和陳圓圓,如今想來,卻是不該,吳三桂不在意,他今早便是得到消息,請了方光琛相商,卻是各執己見不得決心,煩躁了,讓陳圓圓出來唱曲,吳三桂說:“想了大半日,沒有頭緒。”

方光琛道:“王爺莫要慌,這不是吳將軍來了嘛,一起參詳便是。”

吳國貴連忙擺手:“方先生可別這麼說,我就是個大老粗,和您那七竅玲瓏的心可不同,不敢參詳,卑職只要按照王爺說的幹便是了。”

“將軍休要過謙,有些事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且回在下幾個問題,第一,你認爲東番與滿清相爭,誰能取勝?”方光琛問。

左右沒有外人,吳國貴倒也不怕胡說,搖搖頭:“我也說不好,這幾年雙方對峙,誰也奈何不了誰,前兩年感覺滿清頹勢,如今看卻似沒那麼簡單。”

吳三桂微微點頭,方光琛卻是又問:“那你認爲此次滿清發動秋冬攻勢,嶽樂進攻閩浙,可否取勝。”

“那是鐵定成不了的,浙東也就罷了,卑職估摸嶽樂連福建的邊都摸不着。”吳國貴當即說道。

方光琛笑了:“可滿清軍隊氣勢如虹,一路南下呀。”

吳國貴哈哈一笑,說道:“我的方先生,打仗可不能光看塘報這類玩意,也不能聽別人胡說,確實,嶽樂是能打,先破錢塘江,又擊衢州城,兩面夾擊,幾復浙東,但這些信息騙的了百姓,騙不了我這等丘八,說白了,光復多少土地都無用,取得多少勝利也白搭,打東番,就看能殺傷多少島夷了。

方纔那韃子在王府也是,唾沫橫飛說殺了多少島夷,繳獲多少軍械,但卻絲毫不提軍旗的事情,王爺是知道的,島夷兵很重軍旗,你得一杆營旗說明一個營就垮了,得團旗就滅了一個團,但和島夷打了這些年,滿清最多也就得到幾面營旗,根本沒有大規模的殲敵,攻掠東南也是這般。

說起來,我倒是覺得不是嶽樂光復浙東,倒好像是東番讓了浙東給嶽樂,拖延時間罷了,嶽樂一路南下,攻城拔寨,攻下一個城就得拿一千人守這個城,等仗打進福建,把東番兵攆到一塊,嶽樂吞不下,還得把牙崩了。”

吳國貴越說越興奮,卻是打量着吳三桂臉色有些難看,他連忙打哈哈:“王爺,這就是卑職的一點蠢看法,做不得數呢。”

“方先生也是這般說的。”吳三桂道。

吳國貴咧嘴一笑,在他的內心中,能與方光琛這等聰明人一個想法,他可是很驕傲的。

“東南一仗,嶽樂贏不了,卻能耗費這三年積攢的糧餉,等打完這一仗,再想打,便又是兩三年後了,東番可不會在等三年了,王爺。”方光琛悠悠然說道。

吳三桂知曉方光琛的意思,嶽樂若是無法取得大勝,那就是敗了,合衆國肯定趁着滿清虛弱捲土重來,兩廣會戰丟兩廣,閩浙大戰丟閩浙,下一次是哪裡呢,山東、遼東還是江南,京畿重地或者財稅之源,哪裡都是滿清丟不得的。

吳國貴坐在那裡聽着這二人打啞謎,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都是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他卻是一句話說出了真諦:“滿清這艘破船看來是要沉了呀。”

紅樓之中安靜了許久,吳三桂沉默不語,方光琛給衆人添了茶水,道:“破船尚有三千釘,滿清這艘船還沒沉呢,只要操作得當,不僅不會陪葬,還能分潤不少。”

吳三桂眼睛一亮,看向方光琛,見他胸有成竹,只是因爲吳國貴在這裡,不好直說,連忙問:“國貴,你且回去,跟天使說,只要朝廷把餉銀給到位,我吳三桂願意親率三萬精銳直撲東南。”

“啊!王爺,這個時候了,咱還爲韃子拼命啊。”吳國貴詫異道。

方光琛:“餉銀,餉銀.......。”

吳國貴連忙說:“朝廷如今出手是不如以前了,但三萬兵,兩百萬就能拉到東南,到了那裡,還不是任人宰割啊,兩百萬的銀子,朝廷還是拿得起的。”

方光琛無奈的搖搖頭:“兩百萬銀子拿得起,那一千萬呢?”

吳國貴眉頭微皺,方光琛道:“將軍,你回去先到王府,讓王府的記室把這些年朝廷欠餉的單子拿出來,我記得去年就有一千萬了,把單子給使者,讓他補足了這筆餉銀,平藩立刻出兵。”

“哦哦哦,哈哈,我明白了,這就去辦理。”吳國貴滿意離開了。

方光琛:“王爺,這個時候可不能撕破臉呀。”

吳三桂道:“本王自有辦法,大不了各退一步,我派兵去堵住夔東十三家,讓洪承疇調遣精兵去東南也就是了,撕破臉是不行的,但兵馬也不能離了近身。方先生,怎麼下這艘破船,你可有計較了。”

“咱當初怎麼下的大明這艘破船呢?”方光琛問。

吳三桂道:“那是拿了山海關當了投名狀,又替他愛新覺羅家打生打死換來的呀。如今就算要投東番,也沒有投名狀可拿呀,洪承疇還是沈永忠?他們可不夠斤兩,保不住我吳家滿門。”

吳三桂這個人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犯下的罪孽有多深重,別的不說,在合衆國頒佈的漢奸名錄上,自己與洪承疇一文一武,並列首位,是人人得而誅之的。

“若是拿大明朝當投名狀呢?”方光琛深深的問道。

吳三桂一愣,不知是何意思,方光琛指了指一旁大大的櫃子,上面擺滿了各類報紙、文書,那是吳三桂平日所閱讀的,而在平西王府上還扣押、豢養了不少兩廣乃至東番本島來的商賈,吳三桂這些年就是靠這些資料和人來研究合衆國的,方光琛說道:“王爺應該清楚,東番,哦,也就是中華合衆國,與我華夏曆朝歷代相比,並不是另一個王朝,而是另一類王朝,對嗎?”

吳三桂重重點頭,他說不清楚什麼是封建王朝與資產階級的關係,但歷朝歷代,都沒有商賈當權,民選官宦的,合衆國哪怕是與重商的宋朝相比,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存在。

“王爺,李明勳這些年來出入海疆內外,屢次犯進,都是以清算縉紳爲根本,而縉紳者,士大夫也,國朝之根本,滿清如此,大明亦然,如今李明勳以抗清爲名,團結大明,但總有一日,大明與滿清一樣都爲合衆國所滅。

滅清,合衆國有民族義旗、御虜之德,只需國強軍健,便可一舉討滅,而大明原本就是華夏正統,如今瓊、晉、蜀三藩並立,縱然其實力不如合衆國精強,但出師無名之下,出兵滅之亦不得民心,況且,彼時滅明,李明勳功成名就,所慮唯有史書留名了,如何還願意出手。”方光琛侃侃而談。

吳三桂道:“先生的意思是,讓我代爲滅之,再降順中國?”吳三桂問道。

方光琛微微搖頭,吳三桂登時明白了,不是這麼做不對,而是吳三桂做不到,平藩麾下號稱十萬兵馬,精銳卻不過四萬,這些年與蜀藩、晉藩在雲貴邊境打了好多次,都是輸多勝少,這些藩鎮人雖然,但兵精糧足,與之對峙已然是值得慶幸了。

“王爺,爲今之計,只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了。關鍵還是在昆明的天子身上。”方光琛低聲說道。

吳三桂恍然大悟,如果得到天子,雖然號令明國三藩是妄想,但卻是一張極好的牌,抓住天子,立刻就可以改換門庭,與合衆國成爲盟友,畢竟中明聯盟的最高領袖還是朱由榔,這樣就可以從法理上摘掉自己的漢奸帽子,屆時與合衆國東西並進,便可以搶奪湖廣、陝甘之地,也可聯絡蜀、晉二藩,曉之以理,團結起來,以免在滅清之後爲合衆國所滅。

即便無法做到改換門庭,沒了皇帝的大明朝就沒有了領袖,無論是各藩亂立新君還是李明勳取而代之,都能造成中明聯盟破裂,至少是動盪,也可再行圖謀。

吳三桂越想越是興奮,問道:“計策雖好,可卻不好執行,如今劉文秀與李定國總有一人在昆明,而我平藩大軍可沒法長驅直入........等等,方先生,莫非是馮雙禮那邊有所突破?”

方光琛認真說道:“馮雙禮一直因沒能分藩對二李不滿,又被雪藏慢待,早有不臣之心,只需好好操作,便可一舉讓其歸附!”

吳三桂與馮雙禮的接觸很早,入主四川之前就有了接觸,那個時候西南大定,馮雙禮作爲領導艾能奇所部的大將可謂實權在握,但經略西南,合衆國是主力,李明勳禁止李定國胡亂分爵,所以馮雙禮還只是國公,馮雙禮不滿,但卻被李定國告知,就算擊潰孫可望之功,再封新藩,論功也當先封白文選,馮雙禮心灰意冷,又被調遣到南方鎮壓土司,老早便是聯絡了吳三桂。

一開始只是走私貿易,後來規模越來越大,因爲馮雙禮走私的都是雲南貨物,直接動了蜀藩的蛋糕,因此遭遇劉文秀幾次斥責,而方光琛的計劃則很簡單,把馮雙禮與平藩之間的走私告知李定國、劉文秀二人,直接逼反馮雙禮。

“馮雙禮雖不及定國、文秀,但也是一方豪傑,其爲東番所屬多年,對東番實力應該很清楚,想來不會那麼容易屈從的。”吳三桂說道。

方光琛說:“此人野心甚大,可上奏朝廷,封官許願,再厚賞爵金,到時候也就由不得他了。”

章五四 敵情章二四四 海戰就是個熱鬧章四 會商章二零一 態度章三六二 覆滅章一零一 巴達維亞的選擇章二七 奮父祖之餘烈章九六 關原之戰 上章三九七 禮儀章一六八 下毒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三六九 製造災荒章八 和平解決 大賺一筆章二二五 各方章四一六 真誠的敵人章一八三 復明計劃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十 武士的覺悟章三八四 朋友章九九 條件章八十 幫助國姓章一三二 誠意章一七八 一羣瘋子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五五 海戰章二一零 粉絲營銷章三七 一拍即合章一四五 滅口命令章六 勾心鬥角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二三 濟州島章三一八 路遇佳友章三九七 李君威的信章一九六 意外章三五七 計劃章一二七 衍聖公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四二 大魚吃小魚章三五四 何時奮起章一六五 背後一刀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二零五 勾結章二九 hit and run章三八 巴西的需求章三五二 惡劣章二八六 大失敗章四百 頭克汗章三六七規矩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 美洲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三六三 費爾干納章三八八 無限制海盜戰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一二六章五十 以死相拼章三九六 林君弘章一零二 一人與一國章二一九 勸說章四二三 謊言章一四二 登聞鼓章四一五 北美新經濟章一八零 毒蛇與籠中蛇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五一 火攻章九六 倒黴章九五 新國家新外交章一 結婚章四四八 兩國章二一一 收買章一四九 方法章一三零 公債的魅力閒談幾句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八八 學堂章二九 建立帝國章八二 把丁魁楚安排的明明白白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五一 徹底失望章四五三 得逞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九 進擊的巡航艦章三零一 轉變章三三 千里追擊章十 對抗章三三七 益州地區章一一五 條款章三一 選擇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八六 卜加勞鑄炮廠章一一零 步調一致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三四零 原委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三六 八百萬銀子章九二 爭議的建國綱領章一五七 堵嘴
章五四 敵情章二四四 海戰就是個熱鬧章四 會商章二零一 態度章三六二 覆滅章一零一 巴達維亞的選擇章二七 奮父祖之餘烈章九六 關原之戰 上章三九七 禮儀章一六八 下毒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三六九 製造災荒章八 和平解決 大賺一筆章二二五 各方章四一六 真誠的敵人章一八三 復明計劃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十 武士的覺悟章三八四 朋友章九九 條件章八十 幫助國姓章一三二 誠意章一七八 一羣瘋子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五五 海戰章二一零 粉絲營銷章三七 一拍即合章一四五 滅口命令章六 勾心鬥角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二三 濟州島章三一八 路遇佳友章三九七 李君威的信章一九六 意外章三五七 計劃章一二七 衍聖公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四二 大魚吃小魚章三五四 何時奮起章一六五 背後一刀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二零五 勾結章二九 hit and run章三八 巴西的需求章三五二 惡劣章二八六 大失敗章四百 頭克汗章三六七規矩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 美洲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三六三 費爾干納章三八八 無限制海盜戰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一二六章五十 以死相拼章三九六 林君弘章一零二 一人與一國章二一九 勸說章四二三 謊言章一四二 登聞鼓章四一五 北美新經濟章一八零 毒蛇與籠中蛇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五一 火攻章九六 倒黴章九五 新國家新外交章一 結婚章四四八 兩國章二一一 收買章一四九 方法章一三零 公債的魅力閒談幾句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八八 學堂章二九 建立帝國章八二 把丁魁楚安排的明明白白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五一 徹底失望章四五三 得逞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九 進擊的巡航艦章三零一 轉變章三三 千里追擊章十 對抗章三三七 益州地區章一一五 條款章三一 選擇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八六 卜加勞鑄炮廠章一一零 步調一致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三四零 原委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三六 八百萬銀子章九二 爭議的建國綱領章一五七 堵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