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六 居中調停

岱山島。

這是舟山第二大島,如今算是沈廷揚的地盤,當初沈廷揚從崇明撤出來之後就與黃斌卿合股,理論上,他是隆武朝廷的人,但也跟着魯監國的兵馬打過江南,最關鍵的是,沈廷揚與衆人沒有利益之爭。

黃斌卿之所以如此對待王之仁,表面上是正統之爭,但實際上還是利益緣故,舟山就這麼大,養黃斌卿一支兵馬都不夠,還能再養起王之仁那些人船嗎?隆武和魯監國並立的時候,黃斌卿也因爲舟山收取漁稅的事情和魯監國政權齷齪很多。

但是沈廷揚不同,在撤到舟山之後,他根本不管黨爭,也不收漁稅和黃斌卿相敬如賓,除了開墾岱山島上一些田畝,沈廷揚養兵的費用來自社團,沈家與社團關係一直密切,社團願意低價賣給他一些糧食鐵器,也願意和他做買賣,當然,主要業務也是租沈家的沙船,往臺灣甚至永寧行政區運送移民,如今沈廷揚麾下有三十艘大船,兩千號兵丁,實力也算不錯,且最爲中立,能讓魯監國、黃斌卿和李明勳信任。

岱山寺內,一羣人按照官職高低落座,人人都不說話,氣氛冷的有些可怕。

李明勳坐在那裡冷眼看着這幫人,環視一週,無奈搖頭,這裡每一個人,上到魯監國,下到一總兵,沒有一個屁股是乾淨的,黨爭、內鬥不斷,就是不同心協力一同抗虜。更讓人痛心的是,即便自己和沈廷揚努力了半個月把他們聚集在一起,但沒有一個人承認自己的錯誤,沒有一個服軟,一副要鬥到底的模樣。

“諸位,今年不會再有援助糧了。”李明勳見衆人不開口,直截了當的說道。

岱山寺內的安靜終於被打破,包括魯監國在內,所有人都是坐不住了,有人勸慰有人威脅有些哀求,容不得他們不這樣,社團去年給了兩個政權各十萬石的援助糧食,還有二十萬石的成本糧,着實讓兩個政權的財政壓低減輕不少,畢竟在戰爭年代,糧食可以直接當軍餉發,而如今,浙東潰散,越來越多的兵丁逃到舟山來,魯監國就等着下個月要到的十萬石援助糧食收攏軍心呢。

黃斌卿也不例外,隆武朝廷不給他餉銀糧食,養軍完全靠自己,而社團給隆武的十萬援助糧中有八千石屬於他的份額,他對這部分糧食也是翹首以盼。

沈廷揚輕咳一聲:“諸位休要驚慌,容本官問一問李大人,究竟是爲什麼?”

李明勳道:“諸位,國難之時,存亡之秋,還這般內鬥不斷,實在令我寒心,若讓社團之公民知道糧食給了你們這樣的人,怕是要砸自己的招牌了。”

沈廷揚見一羣人慌忙解釋,臉上雖然是懇切,心中卻是喜悅,黃斌卿與王之仁大戰一場,徹底讓魯監國和隆武朝廷撕破臉,黃斌卿抓着舟山所有大島不上魯監國上岸,讓他去福州向隆武天子請罪,這半個月魯監國一直在船上住着,這樣的態度,雙方早晚火併,而沈廷揚見到李明勳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他能幫忙,解決雙方的矛盾,總不能大敵當前,自己人先打一仗吧。

見衆人反應,沈廷揚就知道,李明勳一手就是抓到了要害上,沈廷揚站起身,對魯監國微微躬身,說道:“殿下,事情到了這一步,再不能遷延胡鬧了,下官認爲,今日衆人齊聚,不如就此坦誠相待,消弭誤會,解開心結,如何?”

“沈大人此言甚善,不知當如何處置才公平呢?”朱以海問道。

沈廷揚道:“如今雙方勢同水火,便是下官也難以居中公平,下官覺得,東番李大人有大功於華夏,抗虜之心無人可疑,又與雙方利益無涉,有其居中調停,再合適不過了。”

魯監國微微點頭,看向李明勳,道:“閣下以爲如何?”

看到朱以海以平等之禮待己,李明勳笑了笑:“這是有利家國天下的好事,明勳自當願意,黃將軍,你以爲我能擔此重任嗎?”

黃斌卿當初與李明勳在崇明剿匪,在蕪湖並肩抵禦左鎮逆賊,交情倒也是有的,既對李明勳瞭解,又對社團依賴,雖然心裡覺得自己有些孤立無援,但總歸比讓局勢僵持下去的好。

“李大人的操守,我平日極爲敬重,只要大人公平待我,我自然願意。”黃斌卿抱拳道。

李明勳微微點頭說:“好,那先做第一件事,請黃將軍把半月前奪取的王將軍的船隻、兵丁、器械歸還,再賠償稻米五千石,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如何?”

黃斌卿想了想:“本官庫內沒有那麼多米糧。”

“既然我是和事佬,那就從我這裡支取五千石,日後你黃將軍慢慢還就是了。”李明勳說道。

黃斌卿道:“好,我答應。”

朱以海心中長出一口氣,王之仁本有水師四千,戰船近兩百,就算黃斌卿擊沉殺死了一些,也有大半能歸還,這樣在海上自己的政權就多一分依仗了。

“如能歸還甲械、士卒、戰船,此事便不予追究,日後自當不會再提。”朱以海當即說道。

李明勳點點頭,心道雙方都有解決僵局的意願,倒也不是那般不通情達理的,他又說道:“剩下的就是分地盤了。”

這話一出,衆人都是緊張起來,這舟山原本是黃斌卿的地盤,但王之仁也管理過,當初魯監國有寧紹臺三府,倒也不願意和黃斌卿交惡,現在大陸地盤丟失了,無論如何要有一塊容身之處吧。黃斌卿也知道,眼前的魯監國政權都是光腳不怕穿鞋的主,若是自己死挺着不讓,怕是要遭遇圍攻了,現在大陸局勢風雲詭譎,隆武天子可不一定救的了自己。

“我先說明一點,目前雙方都是獨木難支,必須守望相助才能保得舟山一隅,可還同意?”李明勳問道。

黃斌卿和朱以海都是點點頭,李明勳道:“那既然如此,雙方都要有落腳之處,我是這樣想的,舟山本島還是給黃將軍,其餘島嶼給監國閣下的部署,另外沈大人的兵馬遷到舟山。舟山漁稅雙方各半,如何?”

“可以。”朱以海第一個表態,他現在第一個想法是上岸,雖說舟山本島最富最大,但岱山島等幾個島嶼也不少,能得到多少地盤都是賺的。

“這是不是對我太過不公了!”黃斌卿咬牙說道,一下丟了大半地盤和一半漁稅,他哪裡情願。

李明勳道:“我話還沒有說完,除了方纔的條件,我社團會在舟山開一商館,也是浙江沿岸唯一的商館,仿香港例收稅納租,但所有的收入都歸黃將軍,如何?”

黃斌卿想了想,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遲疑片刻之後,道:“本官需要李大人還應我一個條件。”

李明勳道:“請講。”

黃斌卿說道:“我希望你們社團能在舟山駐兵築城,三五百人規模即可!”

李明勳明白了黃斌卿的意思,他一方面希望自己的駐軍作爲定心丸,真是發生火併,他打不過也能受到保護,另一方面也不希望駐軍太多,威脅他的地位。

“可以,就作爲商館護衛吧。”李明勳點點頭。

黃斌卿重重點頭,不再言語,李明勳再看向朱以海,朱以海頷首微笑,李明勳道:“那這件事就告一段落,接下來我會派遣幾個觀察員到諸位軍中,監督諸位移交防務和戰船、士卒,若有任何難題,一併找我商談便是,切勿做出讓人誤會的事情。”

到了這一步,在朱以海下手坐着的那羣文官終於有了開口的機會,實際上,這種談判辯論是他們的強項,卻一直未曾說話,是因爲朱以海來之前已經交代了不讓這羣人蔘論此事,說白了,今日李明勳這個和事佬本身就是由沈廷揚把李明勳和魯監國串聯起來對付黃斌卿的,雖說提前沒有商定具體條款,甚至李明勳和朱以海沒有見面,但多少心裡有底,李明勳肯出面的唯一要求就是讓文官們閉嘴,省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朱以海起先有些擔憂,但今日的結果卻是出奇的好,他第一次感覺,原來離了這羣老傢伙,事情反而變得簡單了。

朱以海的首輔熊汝霖輕咳一聲,說道:“如今清軍尚無水師,倒也不擔心舟山有失,但舟山不過彈丸之地,這半月來已經涌入兵馬上萬,百姓三萬餘,實在是供養不起,不知爾東番可有良策獻上?”

李明勳眉頭一挑,坐在那裡,微笑看了看熊汝霖,眼神溫柔的像是看一個智障,他直接說道:“沒有。”

這話一出,熊汝霖都不知道該如何接茬,而朱以海和沈廷揚的臉上掛不住了,黃斌卿抱拳微笑,一副看熱鬧的模樣。

忽然,李明勳身邊的烏穆笑了,他哈哈一笑:“我跟着我家主子走南闖北這些年,什麼樣的鳥毛臭蛋都見過,卻是未曾見過你這般模樣的,自己窮的當褲子了,還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好似我家主子欠了你錢似的,舟山兵民你們供養不起,那是你們的事情,與我們何干,別一副我們就該幫你們的樣子,真是噁心。”

此言一出,衆人譁然,文官個個站起,指責起來,其口誅筆伐的樣子,活脫脫要吃人一般,李明勳笑顏應對,端起茶杯,細細品茶,好似他們罵的不是自己,對於這等認不清自己的現狀,自我感覺良好的傢伙,李明勳向來不會用熱臉去貼冷屁股。他知道,這種人給他三分顏色,別說染坊,連大海都能染上色。

朱以海有些無所適從,他早就耳聞李明勳不願意和酸腐文人、東林士紳打交道,卻不曾想連必要的顏面都是不給了,早知道李明勳如此‘不識大體’,他就不只是讓這羣文官不發言了,甚至連進岱山寺都不會讓他們進。

“監國閣下,若是再這般胡攪蠻纏的話,那今日就算了吧,來日再行商討。”李明勳作勢要起身離開。

黃斌卿冷冷說道:“魯王殿下,李大人爲舟山寧定,出錢出人,做事公平,殿下的下屬若還是這般不識大體的話,那請便吧,方纔達成的協議作廢!”

眼瞧着大好局面立時崩潰,朱以海如何願意接受,但站起身,也是不好說什麼,饒是他有幾分能耐,也是不知怎麼辦了,一方面自己有求人家,一方面,這些文官是自己的基本盤,哪個都得罪不得,無奈之下,他只能求援沈廷揚。

沈廷揚更是無奈,他、沈猶龍、曾櫻,也是縉紳出身,偏生就是能和李明勳打好交道,就是那羣不知死的,打心裡瞧不起人家,自己落魄的穿露腚褲子,偏生還嘲笑人家華衣不和禮制。

“熊大人,諸位先生,今日本是各方坦誠相待,共商御虜的好事,若諸位胡攪蠻纏,目中無人,惹出禍事,那你們就是大明朝的罪人!”沈廷揚索性也不當老好人,對着那羣文臣就是一陣痛斥。

文臣們也是有苦說不出,大明朝幾百年了,何時有過這種局面,武將、外夷、監生在朝堂縱論國事,自己這等出身江南名門的正牌進士卻是連話都說不得,大明朝什麼時候輪到他們來做主了?

李明勳坐在那裡,百無聊賴的看着沈廷揚和一羣老傢伙吵成一團,卻沒有再出聲言語,他知道,論大義名分,喊口號大言,自己根本不是這羣傢伙的對手,但是今時不同往日,自己可不是識大體到和他們討論什麼,畢竟這羣傢伙既無兵馬也無權柄,做不得什麼主。

“吵什麼!”門外忽然進了一人來,一聲虎吼震懾住了所有人,這人身高五尺,極爲壯碩,一身鐵甲鏗鏘,頗具威儀。

此人就是張名振,正是他護送朱以海逃到海上,張名振看了看那羣激烈爭吵的官員,指着門外罵道:“你們這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玩意,船上百姓無立錐之地,士卒缺糧乏餉,今日若沒個結果,他們發起狠來,非得把你們拉出去拆骨吃肉不可!惹出來兵變,你們誰也跑不掉!”

章三 北美又叫大東北章四四 加勒比海盜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八九 達成決議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六七 吃幹抹淨章四 進攻澳門章二十 破局章二一九 三皇之戰 右翼章三八六 戰鬥章一百零一 各玩各的章二八 對澳支持章三六八 改革試點章三五九 實話實說章七六 風帆戰列艦時代終結章四六 談判章六一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章三七八 意義章二九 榮耀堡的意義章二三九 解決章一九七 出兵章十九 天下驚變章一五二 女人,越多越好章六三 遁出章一四八 秘密組織章二六六 交接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一四五 滅口命令章一三六 瓦解章一一九 歸途有變章四五三 維新社章三四九 國營聯運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四六二 藏妓院去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三七 救國良方 上章七三 大婚章三三六 安排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五八 仙霞關章三零三 西奈模式章四九五 大籌碼章一七三 待遇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四三九 浪子回頭章九四 前往歐洲的貿易章二九 北海據點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九四 軍事會議章五八 潛流章三零八章 貝都因人章六三 洲際貿易船隊 波斯章六八 黃宗羲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十四 高徒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十八 分化章五二 不遂人願章四三二 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章三七六 躲事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二三零 西班牙新國王章三八 救國良方 中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八九 達成決議章七十 紡織業章二二八 分析章二八 對澳支持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二二五 各方章一三九 青州章八六 穩固章七 暗潮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四六一 移民科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九十 有限的損失章三三五 全國運動會章四二一 最後的歲月 上章五二 全線開打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一六零 兌子章一一四 開戰章四 接舷戰章七二 教子章三九九 一些經驗章五一 分析章五八 榨取朝鮮的價值章十六 黑烏薩章七 炸魚薯條和天婦羅章一六八 勸降寧古塔章七八 備胎們章四七 洲際貿易船隊起航章一八二 裁軍減支章三五二 惡劣章一四九 再推一把章七九 荷蘭船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
章三 北美又叫大東北章四四 加勒比海盜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八九 達成決議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六七 吃幹抹淨章四 進攻澳門章二十 破局章二一九 三皇之戰 右翼章三八六 戰鬥章一百零一 各玩各的章二八 對澳支持章三六八 改革試點章三五九 實話實說章七六 風帆戰列艦時代終結章四六 談判章六一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章三七八 意義章二九 榮耀堡的意義章二三九 解決章一九七 出兵章十九 天下驚變章一五二 女人,越多越好章六三 遁出章一四八 秘密組織章二六六 交接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一四五 滅口命令章一三六 瓦解章一一九 歸途有變章四五三 維新社章三四九 國營聯運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四六二 藏妓院去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三七 救國良方 上章七三 大婚章三三六 安排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五八 仙霞關章三零三 西奈模式章四九五 大籌碼章一七三 待遇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四三九 浪子回頭章九四 前往歐洲的貿易章二九 北海據點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九四 軍事會議章五八 潛流章三零八章 貝都因人章六三 洲際貿易船隊 波斯章六八 黃宗羲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十四 高徒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十八 分化章五二 不遂人願章四三二 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章三七六 躲事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二三零 西班牙新國王章三八 救國良方 中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八九 達成決議章七十 紡織業章二二八 分析章二八 對澳支持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二二五 各方章一三九 青州章八六 穩固章七 暗潮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四六一 移民科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九十 有限的損失章三三五 全國運動會章四二一 最後的歲月 上章五二 全線開打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一六零 兌子章一一四 開戰章四 接舷戰章七二 教子章三九九 一些經驗章五一 分析章五八 榨取朝鮮的價值章十六 黑烏薩章七 炸魚薯條和天婦羅章一六八 勸降寧古塔章七八 備胎們章四七 洲際貿易船隊起航章一八二 裁軍減支章三五二 惡劣章一四九 再推一把章七九 荷蘭船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