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七三 待遇

青島。

七月正是北方最熱的時候,太陽展現出了人類難以企及的威力,走在陽光底下的人感受到的除了炙熱還是悶,作爲一國元首的李明勳面對太陽與普羅大衆是平等,但是也不平等,在李明勳的書房裡,地窖裡取出的冰塊此時在碩大的水盆裡絲絲的冒着白氣,納涼的風輪把這些涼爽的氣體吹向書桌後寫字的兩個人。

李明勳此時抱着只穿了一個肚兜的小兒子,在桌子上寫着毛筆字,李明勳已經快要知天命的年紀裡,對於這個淘氣的小兒子尤爲寵愛,但寵愛不會縱容他胡來,小傢伙與他兄長們不同,過於活潑,總是沉不住氣,李明勳便是讓兒子練大字。

“爹爹都用鋼筆了,旁人也都用鋼筆了,非讓我寫毛筆字.......。”噘着嘴的李君威嘟囔着。

李明勳輕輕的在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說道:“每天練習一個時辰的大字,練兩個月,我就帶你去郊外騎馬、打槍,練不好,再練兩個月。”

正在教育兒子的李明勳被敲門而入的何文希打斷了,何文希說道:“閣下,遼東的戰報。”

李明勳臉色一變,皺了皺眉頭,難道有所異變,早些時日接到了裴成義主力已經登陸遼東的消息,還有赫圖阿拉的李德燦西進的動向,如今才七月,應當是戰爭進行時,這個時候來戰報,難道是出了問題。

放下毛筆,李明勳招來侍從官,說道:“把君威抱我臥房裡去,午睡後,再帶他去園子裡玩。”

聽說不用寫字了,李君威歡天喜地起來,放下毛筆,光着腳丫光着屁股便是跑出去,結果,門外的石板被太陽曬的發燙,他又叫喊着跳了回來,最終還是被抱走了。

“什麼事?”李明勳示意何文希坐下。

何文希頗有些激動,說道:“裴成義率主力兵臨盛京城下,巴特佔了廣寧,李德燦出兵鐵嶺,盛京滿達海成了甕中之鱉,派使者前來,請求投降,閣下,過不了多少時日,盛京就能改回原來的瀋陽之名了。”

“請求投降?據我所知,裴成義、李德燦和巴特都未曾與遼東清軍進行決戰,關外八旗主力尚存吧。”李明勳問道。

“大勢已去,滿達海興許不想掙扎了,或許他早有這般準備,去年便是把家人從北京要了過去,這纔不束手束腳的。”何文希說道。

李明勳點點頭,如果接受滿達海的投降,遼東自然再無戰事,若是接收關外八旗兵,那麼裴成義麾下軍隊就超過五萬,對空虛的北京城來說可是重大的威脅。

可滿達海本身是滿清親王,努爾哈赤的孫子,他的投降可不是普通將領官員的投降,如何對待他以及給與滿達海本人和關外八旗的條件,都是影響整個戰局,滿達海的投降只是開始,將來投降的也不止是關外八旗,如今必須弄一個無懈可擊的成例,日後纔好依例而行。

“使者是誰,什麼時候到?”李明勳問道。

何文希連忙說道:“使者是滿達海的長子常阿岱,此時還在牛莊滯留,裴成義說留他十天,讓大本營提早有個準備。”

“這個裴成義,思慮的倒是周全,也不愧是阿海培養多年的人。”李明勳甚是滿意,他想了想,說道:“這樣吧,侍從室做這件事,統帥部和安全局配合,也就是了。”

何文希稍微感覺到詫異,既然是侍從室牽頭,那麼就意味着李明勳要親自來做,這倒是沒有什麼,雖說滿達海手中不過兩萬餘兵,就算不投降,裴成義也能用一兩個月的時間攻陷盛京城,只不過多死幾千個人罷了,但作爲滿清的親王,滿達海的投降是非常具有政治意義的,不僅在於對如今僵持在戰場上的滿清有着極大的震懾,而且還爲將來招撫滿清以及其他敵對政權中的人打造一個無懈可擊的成例。

但何文希沒有想到是由侍從室牽頭,畢竟統帥部才更適合這種事情,何文希不得不考慮元首是不是要提拔侍從室了,侍從室是在元首首任執政官的時候建立的,當年他何文希就是其中一員,在建國之後,李明勳擔任元首,侍從室中的老人都是得到了提拔,大量進入情報安全、行政機構和國有企業,而現在各主要部門都有自己的晉升體系,元首的侍從室則是爲其自己服務的私人機構,這是否意味着,在這個即將入主中原逐鹿天下的當口,元首要更有力的掌握合衆國呢?

“是,閣下,我這就吩咐下去。”何文希沒有提出反對,回了一句,便是離開了。

常阿岱乘坐海軍的艦船抵達了登州,但是沒有在第一時間得到覲見的機會,他先是被安排在青島的一家酒店內,可以在安全局的人陪同下近乎自由的行動,然後常阿岱申請前往青州一觀,也得到了批准。

常阿岱是很清楚的,決定盛京城中關外八旗待遇的除了本身的籌碼,就是如今的大局了,關外八旗的籌碼不多,一支裝備一般士氣低落的軍隊,一座年久失修不甚堅固的盛京城,一條早已被斷了七七八八的退路,這些籌碼根本不可能爭取到好的待遇,但滿清與合衆國之間的實力對比就不同了,如果大清佔據上風,合衆國必然想盡快儘早的解決遼東,反之,關外八旗則是可有可無的。

不要說常阿岱,就算是滿達海對山東戰場的形勢也不是很瞭解,京城的兵部照例給盛京送去塘報,但都是報喜不報憂,從去年開始,每個月的塘報上都有‘斬首一千、招撫八百’之類的訊息,但滿達海等人都是清楚,這些已經信不得了。

在臨朐城,常阿岱看到了士氣高昂的軍隊,作爲嚮導的一支陸軍小規模騎兵就能在這個時節帶着常阿岱沿着青州周圍轉了一圈,兩天時間便是回到了原地,甚至還看到了青州城頭飄蕩的正黃旗大纛,這足以證明,那些報紙上說的不錯,大清在青州的二十萬大軍只能控制青州及其周邊不到五十里的範圍。

回到青島的常阿岱參觀了這座城市,煙筒高聳,黑煙瀰漫的工坊區裡,常阿岱看到了陸軍的兵工廠和修械所,那好像一隻巨大的怪獸,鋼鐵被吞進去,很快就變成各式武器和彈藥。

還有忙碌的碼頭,以百計數的商船停在港口之中,碼頭卸下來的是海南的鐵錠、臺灣的鋼條、九龍的廉價稻米、婆羅洲的食品油,濟州和大本營送來戰馬,沒一艘卸貨完的船舶,吃水線都會上升許多,常阿岱從未見過如此壯麗的場景,但是他很清楚,這纔是實力,是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大勢。

“不要幻想太多,我們不算什麼,如果真的擁有,全憑漢人施捨........。”他還記得,離開盛京城前,父親滿達海從喇嘛廟回來,語重心長的對自己說了這段非詩非詞的話語,這一刻,常阿岱終於感同身受。

常阿岱向招待自己的人提出儘快的見到李明勳,說着能決斷盛京局勢的人,而他也很快如願,與在周邊遊覽時候穿着漢人衣服時不同,在得知李明勳願意見自己,他拿出了自己作爲大清固山貝子的服飾,鄭重的前去見李明勳,或許這一刻,這個年輕人想要表現的更爲強勢一點,以免被認爲敗軍之將,可隨意欺辱。

他想過李明勳會見自己的地點,那應該是朱牆金瓦,金碧輝煌的行宮,會有成隊威武的士兵,那個男人會高坐在御座上,威嚴而高高在上,自己則要據理力爭,但當他來到郊外的別院時候,卻是有些失望,沒有金戈鐵馬,沒有威風儀仗,這裡就好像一個地方鄉紳的別院,一切都顯得那麼平平無奇,來往其中的除了少數的侍女,大部分都是與招待自己的人一樣,屬於侍從官。

常阿岱在出盛京之前,曾經暗暗發誓,在達成協議之前,寧死也不會向任何一個漢人下跪,哪怕是李明勳,但一切出乎他的預料,在來之前,只有一個侍從官提醒他說漢語,不要冒犯,根本無人教授其禮儀,而進入這座簡樸房間之後,也無人讓其下跪,那個坐在書桌後面的中年男人,甚至讓侍從送上一杯茶。

“坐下說話吧。”李明勳淡淡的說道,他見一見常阿岱只是一個姿態罷了,這段時間,侍從室新成立的招撫政策辦公室已經把所有的條件擬定好了,這些條件既能保證和平解放盛京,也就是瀋陽城,也必須合乎合衆國所有的戰時和和平法規,同樣要照顧輿論走向,當然,還有一點,誘導更多看清形勢的‘聰明人’來投降。

李明勳拿起一個小冊子,展示給常阿岱看:“這就是你父親的條件?”

常阿岱知道那個冊子,是那日滿達海會同關外八旗的所有權貴一起彙總的條款,出盛京的時候,他交給了裴成義,裡面的條款他很清楚。

猶豫了片刻,常阿岱給了李明勳一個錯誤的答案:“是的。”

李明勳深邃的眼睛看了常阿岱一眼,說道:“要麼你在說謊,要麼你的父親是一個蠢貨。”

常阿岱臉色一紅,在離開盛京前,滿達海交代過的,這些條件只不過是用來討價還價的,巽親王一脈不應該和關外八旗綁在一起,常阿岱作爲談判使者,要爭取的是巽親王一脈的待遇,不是關外八旗,那些也是籌碼,可以用來犧牲的。

“你知不知道你父親派你來的真正目的,和平交接盛京?保護關外八旗利益?爲巽親王一脈謀一條退路?錯了,都不是,你的父親實際是想知道,滿洲一族和愛新覺羅在合衆國這邊有沒有活路,未來扮演什麼角色,有什麼地位!”李明勳輕輕敲了敲桌子,這一句話,卻是道破了天機。

給與主動獻城的巽親王一脈什麼待遇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政治事件,也是代表着這個滿洲向合衆國的政治試探,滅族、奴役還是融入,代表着不同的道路,意義非凡。

“不,殿下,我剛纔說謊了,這不是我父親的條件。”常阿岱很快承認了錯誤,他不知道眼前這個男人如何對待自己一家和民族,但他不想因爲自己的而降低。

“那你父親的條件呢?”李明勳問道。

常阿岱不想說出口,他與父親滿達海都像得到更好的待遇,但來之前,滿達海向他說過,不要強求,滿達海的底線也僅僅是保住一家老小的生命和自由以及能活下去的基本財產,但這些條件已經低的不能再低了,連這都不給予的話,那投降將會完全沒有意義。

思來想去,常阿岱決定不說出來,因爲他很清楚,如果連這等最基本的條件李明勳都不給的話,那完全沒有必要見自己,一刀砍了自己腦袋,強攻盛京也就是了。

“阿瑪說,您是一位慷慨的人,會賜予效忠者應該有的待遇,您賜予的一切,阿瑪都會全盤接受的。”常阿岱換了一個說法。

正如常阿岱所猜測,李明勳當然不會只給巽親王一脈活路那麼簡單,招撫盛京只是一開始,招撫滿洲貴族也只是一個開始,作爲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未來還要對蒙古、西域、藏區甚至於更遠的地方進行類似的政策,作爲大陸之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即便是千金買馬骨,巽親王得到的待遇也不會太低。

李明勳拍了拍手,侍從們搬來一個精巧的木架,打開了一張鹿皮製造的地圖,地圖最上面有一行大字——吉林綏靖區。

常阿岱起身,就看這幅精巧的地圖,所謂的吉林綏靖區被兩大版圖夾在一起,北面和東北是永寧行政長官區,東南是遼東軍管區,而吉林綏靖區就在兩者之間,而邊界線清晰可見,與永寧行政區之間是由南向北流向的松花江,一直到轉向東北的大拐彎處,而南面邊界則是鴨綠江,東面則是明長城的遼東部分。

章二三二 密謀改朝換代章一一二 歸附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章九四 軍事會議章一八九 合心意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十 印第安人地位問題章五三 海賊夜襲章一一一 雷擊章一六二 英王被困章三九 學習章九九 嫁禍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二二 榮耀旅章一六零 兌子章八九 公投呢,嚴肅點!章一零一 分封章二一零 粉絲營銷章三八六 戰鬥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三六七 安排章二三零 禪位章一九四 第一次經濟危機章八一 糧食海章一二一 多管齊下章三十 困獸之鬥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一零二 一人與一國章一四八 分化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三四七 頭大的麻煩事章一六六 超越射擊章四零七 大美西疆章一 盡忠職守章一四零 福臨章三三 裕王的真誠章一零三 一路向西章一八三 復明計劃章一二五 內部敵人章四四二 用人章一零五 陰謀章四四二 圖鬆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三 寧古塔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三九 學習章七九 荷蘭船章三六二 覆滅章六六 漢京再易手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一七二 請降章四十 剪除士大夫章二三 先下一程章二 結盟章三四零 原委章八零 超級戰艦章一零五 火燒孝陵章六八 共主不同心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一二七 別了,東印度公司章二五一 孟德斯鳩章一零四 目標,大帆船章三二三 拔高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七五 孩子章一二二 談判章四五三 維新社章一 進軍章三四九 國營聯運章二二四 百人百態章一五七 亂點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三三 做工章一三一 侄子與兒子章一三一 定性章十 印第安人地位問題章六六 抉擇章五八 蒸汽機技術的擴散章四零五 目標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九零 對抗章八六 商屯章四零二 選擇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四九零 你做的,我也做的章一五一 騰籠換鳥章一零一 巴達維亞的選擇章六六 荷蘭的反應章六六 漢京再易手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二二四 兒媳婦章八二 移民章四四一 棋盤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
章二三二 密謀改朝換代章一一二 歸附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章九四 軍事會議章一八九 合心意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十 印第安人地位問題章五三 海賊夜襲章一一一 雷擊章一六二 英王被困章三九 學習章九九 嫁禍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二二 榮耀旅章一六零 兌子章八九 公投呢,嚴肅點!章一零一 分封章二一零 粉絲營銷章三八六 戰鬥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三六七 安排章二三零 禪位章一九四 第一次經濟危機章八一 糧食海章一二一 多管齊下章三十 困獸之鬥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一零二 一人與一國章一四八 分化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三四七 頭大的麻煩事章一六六 超越射擊章四零七 大美西疆章一 盡忠職守章一四零 福臨章三三 裕王的真誠章一零三 一路向西章一八三 復明計劃章一二五 內部敵人章四四二 用人章一零五 陰謀章四四二 圖鬆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三 寧古塔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三九 學習章七九 荷蘭船章三六二 覆滅章六六 漢京再易手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一七二 請降章四十 剪除士大夫章二三 先下一程章二 結盟章三四零 原委章八零 超級戰艦章一零五 火燒孝陵章六八 共主不同心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一二七 別了,東印度公司章二五一 孟德斯鳩章一零四 目標,大帆船章三二三 拔高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七五 孩子章一二二 談判章四五三 維新社章一 進軍章三四九 國營聯運章二二四 百人百態章一五七 亂點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三三 做工章一三一 侄子與兒子章一三一 定性章十 印第安人地位問題章六六 抉擇章五八 蒸汽機技術的擴散章四零五 目標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九零 對抗章八六 商屯章四零二 選擇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四九零 你做的,我也做的章一五一 騰籠換鳥章一零一 巴達維亞的選擇章六六 荷蘭的反應章六六 漢京再易手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二二四 兒媳婦章八二 移民章四四一 棋盤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