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八九 嶽樂的選擇

杭州。

“你確定.....咳咳,你確定你看到的是張存仁,而不是其他什麼同名的人?”嶽樂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這位被放回來的寧波參將,再一次問道。

“是的,張存仁擔任閩浙總督時,奴才便是把總了,見過他兩次,雖說現在年紀大了,但仍舊能看的清楚。”寧波參將說道。

“這麼說,蘇州失守了?”嶽樂道。

寧波參將說道:“肯定失守了,奴才已經看到蘇州城掛上了明旗。”

嶽樂從揚州逃回了杭州,迅速掌控了杭州大營,而朗廷佐則在蘇州立下營寨,卻是被明帝派遣的軍隊包圍,嶽樂知道蘇州守不住,派遣杭州將軍噶禮督寧波參將和紹興參將等四支綠營兵前去解困,嶽樂派遣的都是浙江本地綠營,認定這些人爲了家人安全也不敢造反,但結果卻是在蘇州附近遭遇伏擊,噶禮等八旗兵全部被殺,倒是綠營被放回來一羣人,來勸降浙江的其他綠營將領的,眼前這個寧波參將是他嶽樂親手簡拔的,便是前來報信。

“張存仁怎麼會降?”嶽樂讓寧波參將取出,不敢相信的自語,繼而又是大怒:“張存仁怎麼能降呢!”

實際上,當知道永曆入主南京之後,嶽樂最想聯絡上的不是青州的皇帝順治,而是他認爲在沂州修大營的張存仁,原因很簡單,即便蜀兵和楚兵相助,永曆麾下也只有兩萬多精銳和一羣烏合之衆,軍力是不夠的,而他麾下足有十幾萬人,只是這些人因爲永曆出現在南京,且江南大壞,而不敢確定大清還能勝利,因爲不願意相助於嶽樂。

嶽樂的計劃是聯絡讓張存仁,讓他南下,這樣張存仁麾下四萬人,自己再出少量兵馬配合就能掃蕩南京這個新生的政權,張存仁南下不僅可以帶來兵,還能帶來大勢,嶽樂可以堂而皇之的告訴綠營將領:“看到沒有,大清國勢昌隆,天子在青州對付東番,還有餘力派兵南下平叛。”

而現在,張存仁叛變了,一反一正便是八萬兵馬,即便綠營個個都聽嶽樂的,他也能平定江南之亂,那合衆國的東南戰區也可以就此橫掃兩浙甚至跟着打進江南。

更可怕的是,張存仁在聯絡前線的綠營將領,公開大清在山東戰場的失敗,八旗主力被困臨清,青州大營支撐不過今冬,皇帝病體日衰,時日無多,這些情況,東番都是派人傳播過,現在從青州出來的張存仁說了,那就變成了事實。

“去把平郡王叫來。”嶽樂吩咐道。

不多時一個年輕人走進了嶽樂的房間,正是平郡王羅可鐸,平郡王的祖父嶽託是禮親王代善的長子,是皇太極器重的重臣,論起來,其要喊嶽樂一聲爺爺,當然,這個爺爺不如滿達海這個七爺爺親近了。

因爲滿達海投降的事情,羅可鐸受了牽連,被削了兵權,在杭州待罪,此時被嶽樂叫來,他神色頗爲恐懼,跪在地上:“安親王,孫兒可什麼都沒有幹啊,什麼都沒有幹。”

嶽樂臉上生出了厭惡,羅可鐸的曾祖、祖父、父親都是英雄氣概,怎麼生了這麼個蠢貨,這個羅可鐸才應該被叫做嶽託纔是。(嶽託翻譯過來就是......傻蛋)。

“照實了說,滿達海可有聯絡你?”嶽樂問道,嚇得羅可鐸一個激靈。

羅可鐸支支吾吾不敢說話,嶽樂只能用詐術,說:“你若是不說實話,我也沒有辦法保你。”

“是寫過兩封信,但我可是從未回過啊。”羅可鐸只得老實說。

“把信交出來。”

羅可鐸只得取來,嶽樂拆看之後,發現滿達海寫的是情真意切,簡單說了自己投降後的生活,讓羅可鐸小心行事,關鍵時候倒戈一擊,也可落得一個好下場。

“看來滿達海確實得到了傳聞中的封賞。”嶽樂嘆息一聲說道。

羅可鐸聽了這話,小心擡起頭,見嶽樂一副沉思的模樣,問:“安親王,你不是要存了投降東番的心思吧。”

嶽樂笑了一聲,冷冷問道:“平郡王,你覺得投降東番好,還是投降明廷好?”

羅可鐸雖然被解了兵權,但一直也參贊軍務,對於江南的形式是知道的,他說道:“還是東番好些,我聽說阿爾金、噶禮他們都被殺了,在江南的滿洲人和蒙古人也是被追殺,我們投降明廷,未必會有活路,倒是東番,投降就不殺。”

“你覺得明廷爲什麼對我們趕盡殺絕,是因爲恨嗎?”嶽樂問道。

羅可鐸搖搖頭:“肯定不是,安親王如今明廷麾下官將都是些什麼人,蜀兵、楚兵和張存仁麾下,都曾經大清軍,與咱們有什麼恨,當官的也都當過大清的官,頂多覺得八旗當官容易,當兵多餉,嫉妒是有的,但他們何嘗不是吃皇糧,記恨什麼呢?

我覺得他們是殺給東番人看的,只要殺了八旗兵,就能掛着反清的旗,逼着東番當他們盟友,承認他們佔領江南。”

“這樣更不能投降明廷了。”嶽樂淡淡說道,東番不用說,從攝政王到貝子,殺的宗室多了,西南藩鎮也曾有兩厥名王的功績,這南京朝廷剛反正的臣子,可是沒殺過愛新覺羅的,估摸着自己投降就會被祭旗。

“羅可鐸,我想讓你秘密去一趟泗礁山,面見東番水師主帥,商討投降的事情。”嶽樂說道。

羅可鐸:“啊?現在嗎?安親王,您還掌握着兩浙十幾萬精銳呢,而且,尚善貝勒他們還在前線。”

“來不及了,張存仁已經到了,我們用謊言編制的幻象隨時可能破裂,那個時候,十幾萬綠營精銳會拿我們當墊腳石,至於尚善貝勒他們,他們一退回來,那我們也走不了。”嶽樂當機立斷。

泗礁山,司令部。

“將軍,有江南的消息了!”江南分艦隊的情報聯絡官忽然闖進了辦公室,興奮的向正在軍議的趙三刀和軍官們稟告道。

趙三刀大笑:“很好,終於有消息了,讓人進來吧,是我們的人還是安全局的人?”

鄉試大亂後的那天,雷克生便是命人給距離最近的江南分艦隊傳遞了消息,告訴他,江南恐生大變,而這個時候,趙三刀也接到了淮安有兵變的消息,他雖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但卻開始準備起來,一面向大本營和自己隸屬的東南戰區司令部彙報,請求支援,一面集結艦隊,武裝士兵,準備應對。

情報聯絡官看了看那羣軍官,沒有公開說,而是跑到趙三刀身邊,貼耳說道:“長官,來人是滿清郡王,說是受安親王嶽樂之命來請降的。”

饒是趙三刀見過世面,也是不敢相信,安親王嶽樂可是滿清在江南的最高軍政官,怎麼自己十幾天沒接到消息,就已經天翻地覆,掌握十幾萬大軍的安親王就變成了喪家之犬了?

趙三刀感覺沒有這麼簡單,對麾下軍官說:“好,暫且就這樣,你們先出去,記住,所有官兵取消休假,水手也要進行突擊訓練,另外招募槳手、徵集船舶,所有經過此地的民船,都要暫扣下來,去吧!”

衆人散開,趙三刀便是請使者進來,正是滿清的平郡王羅可鐸,羅可鐸彎腰施禮,然後遞上嶽樂的親筆書信,看到嶽樂言辭懇切,真有投降的意思,趙三刀收好了書信,問道:“江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你且說說,不要漏掉任何一個細節。”

羅可鐸不知道趙三刀什麼都不知道,他以爲對方知道的只是不詳盡罷了,畢竟這裡在外海,沿海都已經禁海,往來着實不便。

也沒有任何隱瞞,羅可鐸便是把淮安假兵變誘殺嶽樂,江南鄉試士子鬧事,錢、洪、吳三家擁立明帝入主南京,江南已經改旗易幟,以及張存仁反叛南下,成爲江浙總督,圖謀兩浙和十幾萬精銳綠營的事情,全部說了出來。

聽完之後,趙三刀就立刻信了嶽樂投降確有其事,江南沒了,嶽樂便是沒有了錢糧之地,張存仁帶來的是滿清失敗的消息,還有南京朱明那杆依舊有效的大旗,足夠閩浙前線那十幾萬軍隊做出選擇了。

“嶽樂想怎麼做,我們怎麼配合?”趙三刀問道。

羅可鐸說道:“安親王想要效仿小人七叔祖滿達海,反正易幟加入合衆國陣營,如今明廷執掌江南,與我等大戰數場,但凡遇到滿洲與蒙古人,一律誅殺,不給活路,安親王與小人不想見幾千同族和近萬蒙古人遭屠戮,特請反正。”

“那你們想要什麼待遇?”趙三刀問道。

實際上,這種事情趙三刀根本決斷不了,但他卻可以判斷元首有沒有可能答應,羅可鐸卻是雙股戰慄,原來他一路奔波有些脫水,趙三刀把自己的茶杯遞給他,羅可鐸喝了,說道:“安親王沒說什麼要求.......哎呀,這個時候還能有什麼要求呢,能活着就好了,落明人手裡,肯定是死啊,小人聽說滿達海獻遼東而受賞,我們反正,至少能保住一條命吧。”

“確實,除了漢奸名錄和戰犯名錄上那些不可赦免之人,清軍無論滿洲、蒙古、漢軍還是綠營,無論職銜與爵位高低,只要投降一律不殺,士紳官宦也是如此,可你與嶽樂不可能不知道,你們可是戰犯名錄上的人,只有以功贖罪,才能保一條活路。”趙三刀問道。

“我們願意率六千八旗和一萬外藩蒙古反正,總歸是大功一件,可保性命嗎?”羅可鐸問道。

趙三刀點點頭:“勉強可保你二人性命,但你們不想像滿達海那樣,受恩封之賞,得田畝奴僕?另外還有你們麾下那些兵丁,他們不想還歸自由,與家人團聚,難道只想着保命,流放萬里之外,永世爲奴嗎?”

“大人,我們不是反正嗎,既然反正了,你我就是一軍,如何還要流放呢?”羅可鐸不解。

趙三刀呵呵一笑,抱胸後仰:“是,你們可以反正,可是我也可以不接受啊,如果我只接受投降不接受反正,你怎麼辦?”

羅可鐸無話可說,在明廷那裡是死路一條,而投降卻是可以保命的!

“謝大人指點,那我們如何才能像滿達海那樣呢?”羅可鐸問。

趙三刀指着桌上的地圖,拔出刀子插在了浙江那一塊上:“簡單,幫我奪下浙江一省,我與東南戰區司令部向元首保舉。”

羅可鐸點點頭,心道富貴險中求,此時也沒有法子了,於是立刻說道:“好,我回去立刻稟告安親王。”

“不,你派一個人先回去,告知此事,一天後,你隨我一起前往杭州。”趙三刀知道,時間非常緊迫,已經是耽誤不能了。

羅可鐸被帶下去休息了,而趙三刀則帶着情報聯絡官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用隨身攜帶的鑰匙打開了一個保險箱子,拿出兩頁公文,聯絡官一看,這兩頁公文正是軍令,一份東南戰區開具的,一份是統帥部的大印,只需要在空白處填上命令就可以發作了,只是軍令是面向延平藩的,這是無法更改的。

而這兩頁公文就是大本營交給趙三刀來轄制舟山延平藩的,就是擔心有緊急情況發生時,大本營來不及反應,趙三刀親手填寫上命令,兩份內容不同,但意思一樣,趙三刀左手寫一份,右手寫一份,字跡也不同。大意就是讓延平藩嚴守防區,不得出戰,違者軍法從事。

“你去舟山次數多,由你代替我去傳令,記住,先把東南戰區司令部的交給鄭成功,他若是不從,或者軍隊仍有異動,第二天,再把統帥部的交給他,就是是新到的。”趙三刀吩咐道。

聯絡官問道:“就憑這兩張紙就能控制住鄭成功,他可是有三萬兵,還有數百艘船!如今江南已經易幟,就算鄭成功和錢謙益已經斷了師徒情分,可皇帝卻是真的。”

趙三刀笑了:“僅憑兩張紙是不可能的,但卻能讓其束手束腳,遲疑拖延,而我們需要的就是時間,即便他反應過來,聽南京命令出兵,也該掂量掂量,他帶兵走了,合衆國會不會派軍隊端了他老窩。”

“這不會吧,雙方還沒有撕破臉。不過,以鄭成功多疑的性子,即便明知可能性不大,也不會傾巢而出的。”聯絡官淡淡說道。

章一三五 繼承之事章二 理政王大臣章四一四 會學習的蜜蜂章一八二 外交活動章二二九 蘇衛華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二七 陷入劣勢章十五 如願章四一 勢如破竹章一零二 ‘洗劫’盟友章三九 罄竹難書章四二一 別做傻事章二二六 一場風雨章六三 酒瓶炮和西瓜彈章二五 鏖戰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四四二 用人章一七零 計劃章五九 謀劃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二九四 還是談判吧章十三 東南生變章二九二 那道光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四一二 黑夜中的刀章一四四 棘手的問題章七三 經略章一一零 水雷章一一四 範迪門的奉獻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一一七 英法戰爭章二一七 秘密接洽章一零三 沙皇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十 武士的覺悟章二九五 切割章一一八 突擊 突擊章一一四 逼上梁山章一零九 波濤起章三三九 靈活的政策章三五 滿清計議章二二零 直布羅陀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一三二 誠意章三 造船章二八 碎敵軍膽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四二八 下棋章一九四 無爲章一五九 帝王心術 下章二十 鄭森章三八七 機遇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四六二 藏妓院去章五零七 南洋民亂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二十 破局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一八四 老朋友章六六 居中調停章一四五 要有榜樣章二一 西蒙斯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五 棄車保帥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六三 遁出章一六八 勸降寧古塔章一五五 多想章二二二 對論權力章四零六 興大案章十七 成棟的覺悟章二十 認清現實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一八九 合心意章一四九 方法章十三 東南生變章一六四 俄羅斯輪盤賭章一七五 贈書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三一 選擇章一四二 奉旨貪污章五四 重大的外交失誤章三九四 談判章一三一 定性章六八 共主不同心章三九五 條款章三八五 突襲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四一零 熱情洋溢的信章九五 天皇章七九 大擴軍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一三二 對策
章一三五 繼承之事章二 理政王大臣章四一四 會學習的蜜蜂章一八二 外交活動章二二九 蘇衛華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二七 陷入劣勢章十五 如願章四一 勢如破竹章一零二 ‘洗劫’盟友章三九 罄竹難書章四二一 別做傻事章二二六 一場風雨章六三 酒瓶炮和西瓜彈章二五 鏖戰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四四二 用人章一七零 計劃章五九 謀劃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二九四 還是談判吧章十三 東南生變章二九二 那道光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四一二 黑夜中的刀章一四四 棘手的問題章七三 經略章一一零 水雷章一一四 範迪門的奉獻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一一七 英法戰爭章二一七 秘密接洽章一零三 沙皇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十 武士的覺悟章二九五 切割章一一八 突擊 突擊章一一四 逼上梁山章一零九 波濤起章三三九 靈活的政策章三五 滿清計議章二二零 直布羅陀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一三二 誠意章三 造船章二八 碎敵軍膽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四二八 下棋章一九四 無爲章一五九 帝王心術 下章二十 鄭森章三八七 機遇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四六二 藏妓院去章五零七 南洋民亂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二十 破局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一八四 老朋友章六六 居中調停章一四五 要有榜樣章二一 西蒙斯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五 棄車保帥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六三 遁出章一六八 勸降寧古塔章一五五 多想章二二二 對論權力章四零六 興大案章十七 成棟的覺悟章二十 認清現實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一八九 合心意章一四九 方法章十三 東南生變章一六四 俄羅斯輪盤賭章一七五 贈書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三一 選擇章一四二 奉旨貪污章五四 重大的外交失誤章三九四 談判章一三一 定性章六八 共主不同心章三九五 條款章三八五 突襲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四一零 熱情洋溢的信章九五 天皇章七九 大擴軍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一三二 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