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六三 演講

春天到來,漠北地面的草開始吐出嫩芽,李君華率領所屬的軍隊離開了翁金河畔,向着杭愛山北麓前進,而第一個目的地則是清廷在漠北的政治中心和林,這支軍隊不過三千餘騎,滾滾北上,目標明確。

斥候們送來的情報,和林現在很熱鬧,翁金河畔逃竄來的各部士兵,被清廷動員遷移卻失去指揮聯絡的喀爾喀各部,此刻都聚集在這裡。和林是曾經蒙古帝國的首都,清廷統治的核心,西遷各部必經之地,這裡有食物,有馬匹,還可能有報仇的對象,如果不追求報仇的痛快,西遁的滿蒙貴族也是不錯的搶掠對象,短時間內,這裡聚集了羣龍無首的傢伙們。

低矮的和林城遙遙在望,李君華收拾心情,舉目望去,看到的是低矮殘破的城牆和滿地狼藉,唯一還算完整的只有幾座寺廟,幾個哨兵或者說馬賊發現了這支軍隊,翻身上馬,向着和林疾馳,騎在馬上的烏以風持弓在手,準備追擊,李君華看了一眼,微微搖頭:“一個普通的蒙古兵而已,既無犯上之舉,留其一命何妨。”

“殿下,我們在道路上截住了一支馬隊,據說主人是土謝圖部的薩圖汗.......。”一個侍衛來報。

李君華打馬跟着侍衛到了馬隊所在的位置,只有十幾匹瘦馬,還有幾輛大篷車,裝載的全是食物多是一些牲畜,一些羔羊也被宰殺,顯然城內已經食物匱乏了,想來也是,在北伐開始後,清廷的一系列的作戰和遷移計劃,可完全沒有爲蒙古人的生死考慮過。

“薩圖汗是誰?”李君華對那個名字非常陌生,他參與北伐之前是做足了功課的,雖說對滿清那些不值錢的勳貴爵位瞭解不很完全,但國公以上的都還是瞭解的,從來沒有聽說過一個叫薩圖的汗王,更重要的是,滿清遁逃漠北,整合各部的時候,已經完全廢除了汗王制度,就算是相對獨立的扎薩克圖部,原來的汗王也是頂着滿清親王的爵位,而且,土謝圖汗早年已經逃亡漠南,在帝國的掌控之中了。

一羣人都是搖頭表示不知道,烏以風立刻審訊馬隊的管事,很快就問明瞭和林城裡的情況,如今的和林城裡不僅有土謝圖汗還有車臣汗、科爾沁汗等一干汗王,當然,這些所謂的汗王都是自封的,就以所謂土謝圖汗薩圖爲例,他原本只是土謝圖部的一個小臺吉,當年主動歸降清廷後,也不過封了一等臺吉,麾下部衆不過三百帳而已。

如今的漠北亂做一團,帝國各路大軍把這片土地切了個稀碎,而原本的執掌者滿清政權卻已經不顧一切的西逃,舊有的秩序徹底崩潰,帝國還未建立新的秩序,那自然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了。

一羣從呼倫貝爾、克魯倫河或者庫倫一帶逃亡來的蒙古部落,和翁金河畔逃回的敗兵捏合在一起,控制了這座城市,包括薩圖在內的一些蒙古權貴快速處決親清的派系,成立了蒙古味道十足的忽裡勒臺大會,宣佈這個大會是蒙古最高權力機構,而各部在和林的權貴,或者是血脈尊貴或者是實力最強的,就地宣佈自己是本部大汗,加入到忽裡勒臺大會之中。

而這個所謂的忽裡勒臺大會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商議如何歸附帝國,體面的投降,儘可能的獲得利益,就是他們的目的。顯然,每個人都知道投降是大勢所趨,各自投降肯定不如一起投降來的利益大,大家聚集一起,還能和帝國一方討價還價一番。

這種事帝國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當年皇帝進駐京畿一帶,滿洲的兩個宗王不也在小皇帝北逃之後,組織了議政王大臣會議,想要把雜七雜八的雜碎捏合在一起,和帝國討價還價麼。

“殿下,現在該怎麼辦?”烏以風倒是一臉愁容,碰到一羣拉大旗扯虎皮的玩意,就像蚊子落在蛋蛋上,打打不的,容也容不得。

畢竟帝國建立以來,廣泛招撫草原遊牧民族和關外漁獵民族,內藩外藩着實不少,封王也封了好些個,基本上原本部落的大汗都會封爲王,小部落的汗王也能得到國公的稱號,可如今小小的和林城裡,大小汗王十幾個,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讓這些混賬王八蛋個個封王拜公的。

“蒙古帝國都亡了幾百年了,我不知道什麼忽裡勒臺大會,更不認識裡面那羣懦夫。”李君華冷笑一聲,然後拔出刀把馬隊的幾個俘虜的繩索割斷,對他們說道:“你們回去告訴裡面的那些混賬,讓他們半個時辰內到這裡來投降,帶來一百帳或一百騎,我給他一個臺吉,帶來一千帳或一千騎,我給他一個三等公,想用破紙糊些帽子來騙帝國的爵位,做夢去吧。他們若是不來,半個時辰後,我的士兵會衝進去,殺他們一個雞犬不留。”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要讓弟兄們結陣應戰了。”烏以風提醒道。

李君華搖搖頭:“一羣各懷心思的喪家之犬,何來鬥志,你讓弟兄們隨時準備出擊,他們肯定會崩潰的。”

正如李君華所預料的那樣,和林城的平靜只是表象,只是因爲忽裡勒臺大會的權貴們想要把全城百姓賣個好價錢,才維持了暫時的安寧,內裡卻是爭吵不休,特別是斥候送來了帝國大軍抵達的消息時,‘汗王’們爲了誰擔任忽裡勒臺大會的執掌者爭鬧不休,而李君華的命令傳來,更是引發了軒然大波。

有人建議嬰城自守,派遣使者向慷慨的、仁慈的帝國皇帝請降,而不向小氣鬼太子求饒。也有人提出要整頓兵馬,出城迎戰,給這支騎兵一個教訓,提高一下己方的價碼,但是當帝國太子的命令在更廣泛的範圍內傳播開來之後,混亂已經不是‘汗王們’組成的忽裡勒臺大會所控制的了。

原因很簡單,李君華只以帶來多少部衆降卒論功行賞,根本不在乎歸降者的身份地位,比如薩圖汗手下‘那顏’就瞞着薩圖帶着一百多個士兵出城投降,拿走了原本屬於薩圖的臺吉爵位,而心思活泛的人更多,如果能兼併友軍,就可以把三等臺吉變成一等臺吉,一等臺吉變成國公了,於是乎,執掌軍權的貴族和將領在城內廝殺起來,而掌握不了軍隊的貴人則趁着混亂從四方的大小城門和斷壁殘垣間逃出城去,變成兔子、黃羊,被早已準備多時的帝國騎兵圍剿狩獵。

而在城內大片的廢墟之中,無數的散兵遊勇看着混亂的誕生,他們多是從翁金河畔逃回來的,見慣了生死的他們聚攏成團,不願意接受忽裡勒臺大會那些小丑們的擺佈,幾千人聚在一起,看着早上還耀武揚威,此刻卻已經驚慌失措的汗王們,毫不客氣的對他們吐出了口水,用各種下流的話進行侮辱,剛剛經歷的失敗和多年來的剝削壓迫讓他們的內心無比壓抑,此刻全部釋放出來,而貴人們沒有人敢招惹他們,這羣敗兵就是一堆火藥桶,一個火星就會引發爆炸,引火者必然屍骨無存。

“他們是翁金河畔逃回來的士兵,這裡的沒有人能夠壓服他們,奴才也不知道他們要何去何從,忽裡勒臺大會發出什麼命令他們都無所謂,只要給吃的就不鬧事,這段時間都是這樣。”格桑那顏,哦不,應該是格桑臺吉,此刻正陪着李君華走上城頭,介紹着窩在污水橫流裡的敗兵們。

李君華點點頭:“有多少人?”

“不知道,可能六千,也可能八千。”格桑臺吉說道。

“他們會向帝國投降嗎?”烏以風也問道。

格桑搖搖頭:“奴才實在不知道,他們是從翁金河戰場敗退下來的,全無鬥志,又失去了主子,就像沒逐出家的獒犬一樣,很危險,歷年來,滿洲人總是宣傳新朝是惡魔,會吃人肉喝人血,蒙古人都很畏懼,我想他們也是,他們無有歸宿,很像是孤魂野鬼.........。”

李君華輕輕搖頭:“你錯了,他們不是孤魂野鬼,他們只是失去了目標。”

說着,李君華站在城頭,掏出手槍向天空鳴放一槍,槍聲在小小的城市中迴盪着,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士兵們,我是李君華,帝國的太子,李君華。你們的敵人,李君華!”李君華用熟練的蒙古語大聲說道,聲音在低矮的城牆間迴盪,足夠傳到這片區域每個人的耳朵裡:“爲了征服這片土地,爲了建立功勳,我準備了許多年,在我統兵北上的日子裡,愛新覺羅和博爾基吉特們用盡手段阻止我,但是我還是來到了這裡,哈拉和林,黃金血脈誕生的地方,蒙古帝國的心臟。”

“這座榮耀的城市曾經是世界的中心,在它輝煌的過去,大半個文明世界在向他匍匐,女真、滿洲、契丹、波斯、阿拉伯、俄羅斯,也包括我們漢人,都向它臣服。在過去的七年裡,他掌握在滿洲之主的手中,已經讓這座城市失去了光輝,而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它卻再次被一羣無能的懦夫玷污,他們自稱汗王,他們組建了一個可笑的組織,把它叫做忽裡勒臺大會,把這座用烈火、生命和鋼鐵鑄就的王座,變成了小丑侏儒們的舞臺。”

李君華的演講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注意,士兵們聚攏而來,聚集到了他的腳下,當李君華把剛剛逃遁的汗王們稱作小丑、懦夫的時候,蒙古士兵發出了一陣陣山呼海嘯的歡呼聲,這話就是他們的心聲,就是他們的不滿。

“我曾經無數次的想過,在這座榮耀的城市和敵人決一死戰,和你們決一死戰,哪怕我輸了,也是敗給了草原的勇士,哪怕我死了,也是死在英雄之手。可是我來了,但博爾基吉特們哪裡去了,愛新覺羅哪裡去了?

他們奴役了你們,欺騙了你們,利用了你們,然後把你們當成垃圾扔在了這裡,還把失敗的責任強加在你們身上,給你們扣上懦弱投降的帽子。可我知道,你們不是失敗者,冒着嚴寒暴雪千里馳援的是你們,冒着槍林彈雨無畏衝鋒的是你們。

你們是蒙古人,是持弓控弦的漢子,是男人,也是戰士!你們不應該在這裡蹉跎,不應該在浪費生命,博爾基吉特拋棄了你們,愛新覺羅背叛了你們,沒有關係,因爲我來了!世界如此之大,等待真正的勇士去征服,帝國開疆拓土,需要無畏的戰士去拼搏。我想要你們加入到我的行列來,與我一起追隨我偉大的父親,把帝國的旗幟插遍寰宇,與我並肩,與我同行,去見證,去征服。”李君華高聲宣講着,到了最後,向着城內千千萬萬的士兵和蒙古人伸出了包紮着紗布的手,然後用盡最大的聲音宣佈:“現在,我要統兵去追擊懦弱的愛新覺羅和博爾基吉特,那些拋棄你們,背叛你們的人,誰願意追隨我?”

“萬歲!萬歲!”士兵們發出了吼叫,聲勢之大,直衝雲霄。

李君華從城頭走下,輕緩的腳步卻堅定的邁進人羣之中,蒙古人的眼睛裡閃爍着熾熱,那是被激發起來的戰意。

一個男人踉蹌跪在了李君華的面前,恭聲說道:“尊貴的殿下,能夠給我一匹馬,一張弓,我可以爲您把砍來十個滿洲人的腦袋。他們殺了我的妻子,搶走了我的女兒和牲口,我的小兒子也因此餓死,我要復仇,請給我一個追隨您的機會。”

李君華看着他身邊站着的男孩,他還記得這個孩子,在庫倫見過,赤着腳,抱着一個垂死的嬰兒,而自己給他的短刀還插在腰間。

“當然,復仇是天經地義的,尤其在這個時候。”李君華認真的說道。

“感謝您,慷慨的殿下!”

“萬歲,萬歲!”

章二一六 戰勝章十六 出兵章六 招募章二七 揍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一一八 宗教改良章八二 抵達北美章一二六 義從章十五 如願章一六六 收尾章六七 抗清御虜統一陣線章三八六 戰鬥章一一二 歸附章一二一 多管齊下章三六七 安排章二四 榮耀遠征章四三 騎兵章一五九 相遇章二零九 副相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五九 謀劃章三八零 行動方案章四零五 目標章三六 橫掃全魯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七 商社章一六零 好吃不過餃子章三五 無用的勝利章三七零 下一個題目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三八八 無限制海盜戰章二三零 西班牙新國王章三一 募兵章一九四 無爲章十九 甘肅章一零三 沙皇章一九零 態度轉變章六三 洲際貿易船隊 波斯章三一 曾櫻的手段——聯姻章五 長梢弓與穆什克特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十五 衆生相 下章一二七 衍聖公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十八 求活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二五 攻城章一零四 目標,大帆船章四五七 情況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十八 拉斐爾造成的重大損失章六 進城章二零六 誓死不當漢奸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五 蠹蟲章四零四 會費章四六二 藏妓院去章二十 君度的風流章一九一 裁軍良策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六六 居中調停章一一二 急轉直下章一九九 前鋒章二一二 明暗把戲章三八 救國良方 中章四 進攻澳門章五六 多爾袞的狗見識還真準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一一九 奪地章九一 倒幕聯盟章一零一 幕後章一八五 永曆現身章二一七 三皇之戰 迫戰章二五五 第三等級的奮起章十九 故人之子章一一零 欲擒故縱章七八 搶先章八一 銅錢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八一 出家章三五二 惡劣章三十 陷城章八三 烏穆的戰術章三九七 禮儀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 美洲章二六一 戰爭結束了一半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二十 無恥的讀書人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三九五 定姻緣章二九五 切割章七七 進步之說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九五 出征章八五 技術與人才移民章二二零 直布羅陀章五五 獻女章一四四 棘手的問題章四二八 接頭
章二一六 戰勝章十六 出兵章六 招募章二七 揍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一一八 宗教改良章八二 抵達北美章一二六 義從章十五 如願章一六六 收尾章六七 抗清御虜統一陣線章三八六 戰鬥章一一二 歸附章一二一 多管齊下章三六七 安排章二四 榮耀遠征章四三 騎兵章一五九 相遇章二零九 副相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五九 謀劃章三八零 行動方案章四零五 目標章三六 橫掃全魯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七 商社章一六零 好吃不過餃子章三五 無用的勝利章三七零 下一個題目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三八八 無限制海盜戰章二三零 西班牙新國王章三一 募兵章一九四 無爲章十九 甘肅章一零三 沙皇章一九零 態度轉變章六三 洲際貿易船隊 波斯章三一 曾櫻的手段——聯姻章五 長梢弓與穆什克特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十五 衆生相 下章一二七 衍聖公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十八 求活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二五 攻城章一零四 目標,大帆船章四五七 情況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十八 拉斐爾造成的重大損失章六 進城章二零六 誓死不當漢奸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五 蠹蟲章四零四 會費章四六二 藏妓院去章二十 君度的風流章一九一 裁軍良策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六六 居中調停章一一二 急轉直下章一九九 前鋒章二一二 明暗把戲章三八 救國良方 中章四 進攻澳門章五六 多爾袞的狗見識還真準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一一九 奪地章九一 倒幕聯盟章一零一 幕後章一八五 永曆現身章二一七 三皇之戰 迫戰章二五五 第三等級的奮起章十九 故人之子章一一零 欲擒故縱章七八 搶先章八一 銅錢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八一 出家章三五二 惡劣章三十 陷城章八三 烏穆的戰術章三九七 禮儀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 美洲章二六一 戰爭結束了一半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二十 無恥的讀書人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三九五 定姻緣章二九五 切割章七七 進步之說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九五 出征章八五 技術與人才移民章二二零 直布羅陀章五五 獻女章一四四 棘手的問題章四二八 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