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一八 得道多助

裴廣平不會給奔馬爲難的要求,因爲他需要奔馬的配合,這個時候,更是要奔馬安心才行。

而奔馬則說出了他的初步計劃,奔馬要做自己的大事之前,首先就是安置好他的部落。原因很簡單,奔馬知道這件事的危險,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喪命,因爲他的第一步計劃,就是以印第安人和帝國特使的身份,出使內陸的那些印第安人部落。

向他們告知帝國的政策和外界的環境,促進這些部落主動與帝國建立聯繫。並且,相互之間建立聯繫,雖然這無法把這些部落捏合在一起,但任何的合作都是有利的。

這一點裴廣平是願意的,這件事必然會留名青史,雖然內陸地區的印第安人數量很少,但對於北美封地來說,仍然是相當一片市場。

“第二件事,是法律方面。”奔馬主動說道。

裴廣平一聽這話,眉頭不由自主的皺起來,奔馬看到自己沒提具體要求,這個傢伙就已經滿臉爲難,不由的說道:“廣平,你越來越像一個帝國官員了,剛纔的樣子,像極了我在申京看到的那些傢伙。”

無論官方還是民間的宣傳中,帝國之於西方之於其他地方的先進有很多,但帝國官方很少宣傳自由、民主、平等這些概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種原因就是帝國皇室對這些概念的討厭。

是對概念的討厭,而非對理念的討厭。因爲這些詞彙實在是太正確了,無法反駁,沒有人會討厭自由,討厭的往往是別人以爲的那種自由。因爲太正確,只有站在道德制高點才能說,而道德的制高點,你一旦上去,你就再也下不來了。那些所謂的正確,就會永遠限制你日後的言行舉止。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就會限制一個國家的政策。

但帝國對法制這個概念是極爲喜歡的,帝國是一個法治國家。這是帝國的宣傳,因爲法律在帝國是無法逃開的,任何事任何人都受其約束,而帝國的官員,最害怕的就是別人給他講法律,因爲這是他們懼怕的東西,也是沒有權力的平民百姓唯一可以對抗他們的東西。

“奔馬,真的慶幸你去了一趟申京,你應該瞭解我的難處。其他方面,我可以利用總督的權力幫助你,唯有法律不行。法律條文,哪怕只是改動一個字,都要驚動很多人。”裴廣平說道。

奔馬笑了笑:“不需要你改動法律。這次我要代表總督府出使所有的印第安部落,需要你提供專業的法律人員,至少我的行爲要符合帝國的法律,這個人最好就是彭湃先生。”

“彭湃,爲什麼?他可不在大西洋城了,去了休達。”裴廣平說道。

彭湃是二人的一個朋友,是一個很健談的人,也是一個運動健將。奔馬說:“如果您能勸說他回來,那最好,如果不能請找一個類似的人。至於爲什麼,是因爲我需要和這位法律專員維持良好的關係,因爲我要學習法律,等我回來,我要考取帝國的律師資格證。

當然,我可不是要當律師。”

如果說在前朝,可以把說話之乎者也,張嘴詩詞歌賦的人看做上流社會的人。在帝國時代,普通人想要看起來上流,那就是懂法。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學習法律總是有用的。

奔馬學習法律確實不是當律師,因爲在國會裡當代表,也是必須懂法的。

“另外,此行我還要收集一些印第安人的習慣法,只是整理一下,在地方法規之中可能有用。”奔馬說道。

裴廣平聽到這句話,眼睛立刻亮了,因爲這句話就可以把自己的好友彭湃給打動了。彭湃是一個充滿冒險精神的人,雖然畢業於帝國的一家法學院,但卻是一個冒險家,他總是喜歡四處旅遊,留下自己的名字。

而整理印第安人的習慣法,是可以在帝國日後的法律書籍中留下名字的,這肯定能打動彭湃。

“好,我答應你,立刻安排人去辦。”

大西洋城,恆通酒店。

希拉剋等一批外籍商人就被安置在裡,在晚上,英國商人霍頓敲響了法國商人希拉剋的房門。

“霍頓先生,請坐。要喝酒嗎?”希拉剋已經洗完了熱水澡,穿上了睡衣,笑問霍頓。

“不,我是來找你談事情的。聽說今年中午,總督又在城外的農莊款待您?”霍頓問道。

希拉剋點頭:“是的,我們一起打獵,還一起野炊。”

“他與你說了什麼,只是閒談,還是有重要的事。”霍頓問。

希拉剋說:“說了很重要的事,至於有多重要.......。”希拉剋坐在了霍頓的面前,說道:“這不是不收費就能聽的。”

希拉剋是一個法國商人,但誰也不知道的是,他還是一位英國間諜,負責爲英國刺探情報。不僅在北美封地,還在法國的其他殖民地,而霍頓也是如此,他是商人,也是間諜,區別在於,他有着強烈的愛國情感,希拉剋沒有,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錢。

霍頓說道:“我在牙買加的木材生意,可以讓給你。”

希拉剋笑着說:“那可太多了,我掌握的信息可不值這個價格。”

“隨便,你說來聽聽。”霍頓有些不耐煩了。

希拉剋說道:“那位中國總督邀請我們前來,除了爲促進貿易,主要還是爲了解決本地歐洲族裔問題。”

“怎麼,他要驅逐我們的同胞?”霍頓一聽這話,直接坐不住了,站了起來,揮舞着拳頭:“絕對不能讓他得逞,絕對不能。”

在北美殖民地的問題上,英國與法國的態度並不相同。法國人當年在北美擁有的殖民地是英國的數倍大,但人口很少,也不能賺錢,因此對於這塊殖民地的失去,法國人在內心還是能接受度的,而且帝國獲得這塊殖民地,也是合理合法的。

是法國以這塊殖民地爲籌碼,向帝國貸款建設海軍,款子還不上了,帝國收走抵押品,是合情合理的。

而英國北美殖民地的丟失,也並非如此。那是帝國利用英國內戰,與前英國國王簽訂的條約,天主教國王的條約,新教國王怎麼能承認?

但現在的英國政府承認了,只是當初爲了迅速結束與帝國的戰爭狀態,脫離戰爭罷了。而且英國人在北美大陸依然擁有近二十萬的同胞,這是不可能輕易放棄的。

只不過,英國人也知其餘帝國之間的實力差距,因此一直不敢挑起這件事。甚至於不敢派人與北美封地南方的英國人再取得聯絡。

但英國上下取得的共識是,那羣盎撒後裔留在北美大陸是合算的,只要他們在一天,英國就有回去的一天,如果他們沒有了,那英國就再也不可能回去了。

而英國,是不能放棄北美的。

“我可沒有說驅逐,這是你的個人猜測。總督大人只是要把鏈子收的再緊一點。”希拉剋攤開手說道。

帝國控制北美之後,對北美大陸上的殖民者後裔一直採取高壓的政策。早期分佈在整個東海岸的盎撒人,現在大部分已經聚集到了南部,卻仍然備受監管。

帝國派遣軍隊進駐關鍵的城鎮和港口,嚴格控制當地與外界的貿易和人口往來,外國人不許進入,外國商船完全不允許靠近。只不過盎撒人在當地進行了長時間的抵抗,帝國一度在此地陷入低烈度的治安戰中,最終以帝國不願意投入太多資源而告終。

那次戰爭的結束是達成了政治妥協,盎撒人接受帝國的統治,而帝國方面允許他們自治。

即盎撒人可以自行選舉自己的地方議會,並且加入當地的政府等機構中,但各地的主政官員,必須由大西洋城派遣或者選定。而無論議會還是當地政府,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收稅。

封地總督府給當地制定嚴苛的稅收政策,各種名義複雜的稅收壓在對方頭上。惡劣的稅收環境導致當地人對生育的慾望下降,這是帝國中樞控制這些‘不受歡迎者’人口的一種手段。

這就是希拉剋所說的那根鏈子,而這根約束盎撒人的鏈子是可以調整的。當南方經濟環境不好,有引發地方騷亂可能的時候,這根鏈子就會放鬆,放鬆的方式很簡單,那就是可以欠稅。而當南方經濟環境比較好,盎撒人生活狀態向好的時候,這根鏈子就可以收緊一些,辦法則是相反的,也就是補稅。

兩任帝國總督在統治盎撒人上,都遵循日本幕府將軍德川家康的統治原則——讓他們不死不活的活着。

收的太緊,會導致騷亂,統治成本會提升。鬆的太過,盎撒人太安逸,人口就會暴增。

不論前者,還是後者,都不是帝國中樞能夠接受的。

而裴廣平尤其重視這一點,因爲這裡是裕王封地,而他則是在裕王跟前長大的晚輩。他深諳封地總督的責任,不是讓經濟發展多好,不是與印第安人關係多近。

封地兩大指標直接決定了他的政治前途,一是帝國百姓增長多少,二是南方盎撒人的人口是否得到控制。

“又要補繳稅款?”霍頓問。

希拉剋點點頭:“這次可能過一些。是全面性的,而非針對某些人。”

補繳稅款只是一種統治手段,以往補繳稅款針對的是那些相對富裕的人,他們多是地主和商人,手裡也有錢,他們補了,就會把所有成本攤給其他的人,地主會提高地租,商人也會提高產品的價格。而如果針對那些窮漢,這些一窮二白的傢伙說不定抄起鋤頭就造反了。

“你這個消息可不值錢。”霍頓冷冷說道。

在他看來,最好裴廣平這次收鏈子收過頭了,造成地方騷亂乃至叛亂,把帝國再次拖入一場低烈度的治安戰中。反正現在國聯成立了,如果帝國軍隊在殖民地大肆屠殺歐洲白人,就可以在國聯大肆指責他們。

雖然會死很多盎撒同胞,雖然更多人的流離失所,但對英國這個整體來說,是有利的。英國什麼都不需要付出,就可以讓自己的對手流血,而法國自然也樂意看到這一點。

希拉剋呵呵一笑,則是說道:“霍頓先生,我的消息可沒說完呢。這次收緊也就是做做表面文章,那邊一收緊,造成地方局勢緊張,盎撒人生活困頓,這邊我的人就過去了,大規模招募那些生活不下去的人前往海外的殖民地。我與總督大人,是互相配合,互相成就。

所以,您不用擔心盎撒人被驅逐,但也不要奢求您的那些同族用自己的血肉給你們英國謀奪什麼利益和籌碼。”

霍頓皺眉,咬牙說道:“希拉剋先生,你不能這麼做,你如何配合那位總督,就會影響英國的利益。”

“自從你我認識以來,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傷害了法國的利益。”希拉剋淡然說道。

霍頓一時語塞,希拉剋作爲一個法國人,連法國利益都不在乎,更何況英國呢?

“你有機會,應該去弗吉尼亞去看看,看看那裡的盎撒人,他們可不是你們宣傳的那種,在中國人鐵蹄上抗爭的勇士。那些議員、那些官員都是盎撒人,但卻是帝國總督最忠誠的走狗,他們纔是最配合帝國的人,而不是我。

我的作用是給窮人們一條活路,雖然我不是一個高尚的人,但這件事確實是一件高尚的事,我決定去做。”希拉剋抽着煙,洋洋灑灑的說着自己的那一套理論,或許與菸草之中的尼古丁一樣,漂亮的話也可以麻痹自己的神經。

但霍頓明白,英法兩國政府制定的對帝國的報復是做不到了,兩國一直想着,對帝國支持阿拉伯人反抗他們在北非的殖民這件事進行報復。霍頓此番前來,其實是想看看,在北美封地,能不能聯絡上一些印第安部落,對他們進行武裝,讓他們發起戰爭,做帝國在北非的那些事。

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七七 加徵三餉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三七 四省會剿章五六 家臣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一三八 夜襲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一一二 急轉直下章三零零 殺人可立威章二十四 艦隊接觸章九七 新盟友章三五 殖民地的財政問題章四五 廣東生變章九零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六二 瓊州的窘迫章三七 颶風計劃章三八二 兄弟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四六三 紅樓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六九 分鍋章一四七 父親的罵章六 招募章四六一 移民科章一九六 遲暮章四 接舷戰章一一一 叛徒章三一 改造章九十 有限的損失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九一 安排上了章四四零 說服章三八二 兄弟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第三零七章 殖民者來了章三 草原章二二一 卡爾洛章四三 西班牙的應對章一八九 嶽樂的選擇章二二三 謹慎章三五八 舊事章十九 虎門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四五 廣東生變章二九 北海據點章四零六 蒸汽動力戰列艦章八八 那一千多萬的用處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擴軍章四四一 遠疆 西疆 北疆章二六 頂風作戰章四九二 掌控戰爭進程章四四九 共同章九八 荷蘭人的反應章三七九 海戰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二五六 猛獸出籠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章三一三 更多的安排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 美洲章二四二 大澤地區章三六 江南崩局章七三 經略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一四四 活路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一五四 投效章三五二 惡劣章三一 曾櫻的手段——聯姻章二四二 大澤地區章一零三 巧奪蘇州章一零二 臺北與金礦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六 緣由章一 程璧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四四二 圖鬆章一三五 太子黨章二七八 日本孤兒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四零 ‘煤山大捷’章四八 服務章一三九 被侄子教訓章二六九 初戰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四八一 神奇的奧斯曼章三五五 學習的對象章一一六 牛頓的科學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一四六 對抗章二十 收服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二六五 過於複雜不好評說
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七七 加徵三餉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三七 四省會剿章五六 家臣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一三八 夜襲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一一二 急轉直下章三零零 殺人可立威章二十四 艦隊接觸章九七 新盟友章三五 殖民地的財政問題章四五 廣東生變章九零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六二 瓊州的窘迫章三七 颶風計劃章三八二 兄弟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四六三 紅樓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六九 分鍋章一四七 父親的罵章六 招募章四六一 移民科章一九六 遲暮章四 接舷戰章一一一 叛徒章三一 改造章九十 有限的損失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九一 安排上了章四四零 說服章三八二 兄弟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第三零七章 殖民者來了章三 草原章二二一 卡爾洛章四三 西班牙的應對章一八九 嶽樂的選擇章二二三 謹慎章三五八 舊事章十九 虎門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四五 廣東生變章二九 北海據點章四零六 蒸汽動力戰列艦章八八 那一千多萬的用處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擴軍章四四一 遠疆 西疆 北疆章二六 頂風作戰章四九二 掌控戰爭進程章四四九 共同章九八 荷蘭人的反應章三七九 海戰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二五六 猛獸出籠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章三一三 更多的安排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 美洲章二四二 大澤地區章三六 江南崩局章七三 經略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一四四 活路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一五四 投效章三五二 惡劣章三一 曾櫻的手段——聯姻章二四二 大澤地區章一零三 巧奪蘇州章一零二 臺北與金礦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六 緣由章一 程璧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四四二 圖鬆章一三五 太子黨章二七八 日本孤兒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四零 ‘煤山大捷’章四八 服務章一三九 被侄子教訓章二六九 初戰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四八一 神奇的奧斯曼章三五五 學習的對象章一一六 牛頓的科學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一四六 對抗章二十 收服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二六五 過於複雜不好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