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九一 租界問題

阿里被澹臺雲風一句話點醒了,在如今科普魯律兩大巨頭相爭的情況下,自己確實有資本能讓大維齊爾法佐給予一部分協助。

等送走了阿里,結束了歡慶宴會,澹臺雲風來到酒店的露臺上,看着遠處的運河反射着月亮的光芒,他心情暢快的端起了一杯酒。

“向你致敬,趙將軍。”澹臺雲風對趙銘德說道。

趙銘德笑了,從蘇伊士灌渠開始,他爲蘇伊士運河計劃嘔心瀝血十幾年,受盡了委屈,現在這個計劃終於開花結果,也是他離開的時候了。這不意味着趙銘德歸隱,相反,他將入閣,執掌海外事務部,進入帝國行政體制的核心。

趙銘德說:“澹臺大人,那個阿里可是一條毒蛇,可是要當心反咬一口。”

澹臺雲風滿不在乎說道:“要想改變奧斯曼帝國在蘇伊士地區一家獨大的局面,就要扶持埃及獨立,而阿里確實有這個潛力。有能力的人都不太好操控,而好操控的人又不容易成事。”

趙銘德則是問道:“怎麼忽然變的這麼着急了呢?”

這當然不僅是因爲蘇伊士運河開通,還因爲法佐與侯賽因的內鬥比表面看上去還要混亂。

隨着阿馬爾被內定爲法佐的繼承人,擔任西奈帕夏之後,兩股勢力的內鬥進入新的階段。在帝國三十三年的時候,帝國相繼收到兩個人的試探,法佐希望帝國協助其剷除侯賽因的勢力,而侯賽因呢,則希望支持他取代法佐。

區別在於,法佐找上了澹臺雲風,而侯賽因找的是裴元器,所以帝國方面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前來蘇伊士參加運河開通儀式之前,澹臺雲風去了一趟西津,雙方一碰頭,才意識到科普魯律家族的內鬥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早早晚晚是要公開的。

二人一商量,必須提前進行布子。

而選擇阿里,更是因爲這個傢伙真的是一個玩弄陰謀詭計的人才。

其參與禁衛軍的叛亂失敗,反手就把自己的同盟給賣了,爲了避免科普魯律家族的大佬們懷疑自己的忠誠,阿里選擇把伊斯坦布爾的政壇攪渾,製造了一個更大的陰謀。

他用盡手段,讓法佐相信,侯賽因可能參與了禁衛軍叛亂,這是侯賽因奪權的陰謀。也讓侯賽因相信,法佐授意了這件事,所謂禁衛軍叛亂就是大維齊爾法佐剷除異己的手段。

結果,科普魯律家族內部爭鬥,都在叛亂分子裡撈大魚,把他這條小蝦米給漏掉了。

當然,僅僅是爲了阿里這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纔會發揮功能的棋子,澹臺雲風是沒有必要親自來一趟的,此番前來,除卻參與蘇伊士運河開通儀式,更重要的是就蘇伊士地區租界問題,與奧斯曼帝國達成一致。

帝國第一批登陸蘇伊士港的商人要追溯到五十年前的一批走私商人,而在裕王西征,與奧斯曼帝國關係密切之後,蘇伊士地區纔開始逐步的向帝國開放。

十幾年的時間,蘇伊士地區已經有了相當規模的帝國人口,同時還有大量東南亞乃至日本的移民。這些移民在蘇伊士地區都接受帝國保護,因爲文化和生活習俗的問題,他們更多的與帝國同心同德。

在運河工程和西津移民的高潮時,蘇伊士地區的東方族裔規模超過了七萬,現在運河開通,下一步的疏浚、擴張計劃用不了那麼多的工人,導致不少東方勞工回國或者前往其他地方發展,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蘇伊士地區的東方族裔也超過了五萬五千人。

這些人中,至少四萬兩千人分佈在蘇伊士港,中途市有接近一萬,其餘分佈在沿途的村鎮、補給站等地,塞得港最少,只有千餘人,大部分還是來往的商人。

以往這些人要麼是蘇伊士運河公司的僱傭工人,要麼是來往商人和移民,定居者都生活在奧斯曼帝國特許的東方社區內,後來,在蘇伊士與中途市,帝國擁有了租界。但是規模很小,僅僅是用於生活居住,無法從事工農業生產。

要說起來,帝國的租界政策比建國的歷史還要長,帝國的第一個租界設立在廣南國,從那時起就獲得了治外法權。後來在印度各國、南洋各國與日本也相繼獲得租界,同樣,在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戰爭結束後,爲了給荷蘭在南洋的人一條活路,帝國也給予了荷蘭人在爪哇的一些有時間限制的租界。

租界的出現,保護了帝國百姓在其他國家的權益,整體來說對帝國是有利的,但也帶來了一些惡劣的影響。

租界之所以叫租界,有兩個重要的權柄,一個是治外法權,即在租界內行使的是帝國法律而非所在國的法律。這一點是必須的,畢竟那些國家要麼是封建王權國家,要麼索性就是未開化的部落。有些沒有法律,有些法律很粗放,而且各國的法律與帝國法律相差很大,習俗差別也大。

第二個權柄就是行政自治權,即租界內的行政事務不由所在國管理。

這兩項權柄是爲了維護帝國百姓的利益,卻也被一些人利用,按理來說,商人在租界內要遵守帝國的法律,但因爲租界是行政自治,不受帝國政府管轄,往往結果是,租界內的人既不遵守帝國法律,也不遵守所在國的法律,成爲了法外之地。

妓院、賭場、煙館等在帝國明令禁止的產業在租界內開放無忌,還有發生了一些租界所在國無法接受的事情,比如收納所在國的政治犯、政治異見者、重大刑事犯人、叛國者,甚至隨意給予所在國的商人庇護和稅收特權,侵害所在國的重大利益。

已經有不少國家對租界這一形式表達了不滿,其中反抗最激烈的就是日本。在日本內戰期間,德川幕府取得了優勢,順勢把其控制下的江戶、大阪等地的租界取締,抓捕了四百多人的非法外國人,其中絕大部分是中國商人,後來帝國通過外交途徑,交涉後把這些人贖回來了,但無論幕府提供的資料還是外交部提供的報告,都是觸目驚心的,以至於皇帝在國務會議上直接表示:資本家把中國幾千年來的優良品德敗壞殆盡了。

但這並不意味着租界會因此改良,其關鍵就在於行政自治權上,帝國政府不可能管理租界,否則租界豈不是成爲了帝國的領土?任何國家都不能接受別的國家在自己領土上指手畫腳。

行政自治權就是租界的內部管理,因爲租界都是位於港口,所以會有一個市政管理機構,這是一個權力很大的機構,市政、稅務、警務、交通、衛生、教育等等,只要是政府的職責,統統具備。

同時連議會甚至法院的只能都具備。而租界的管理機構一般是選舉或推舉而成,有錢的資本家很容易得到實權,把租界搞的烏煙瘴氣。

蘇伊士地區,帝國在蘇伊士港和中途市都有一塊租界,而奧斯曼人現在已經注意到了租界,並對這種行爲持謹慎態度,而帝國一方卻要儘可能的擴大租界,畢竟運河已經開通了,往來貿易興盛,不僅需要更大的區域用作居民區和倉儲區,還要在本地開辦工廠進行商業活動。

這就是矛盾所在了,一方面,奧斯曼帝國要收緊租界政策,另一方面,帝國要擴大租界。

針對租界問題,兩國早在埃及內戰時期就已經開始討論,只不過那個時候,駐軍權更爲重要,所以租界問題一直被擱置。

“目前的關鍵在於,西奈的帕夏是阿馬爾,他在帝國留學,又代表奧斯曼出訪過,他對租界的態度非常強硬。”趙銘德也是有些無奈。

類似於租界這類體制,並非帝國所獨創的,在歐洲也有不少類似的地方,比如波蘭就有幾個獨立的自治城市,在莫斯科旁邊也有外國人村等等,但規模都比較小,或者與外族無干涉。而阿馬爾作爲一個奧斯曼人,對帝國的歷史和政治了解很多,他知道租界的本質是什麼,也認識到,租界是對奧斯曼主權的踐踏。

可阿馬爾也無法取締在蘇伊士地區的兩個租界,原因很簡單,這兩個租界雖然小,但爲奧斯曼帝國貢獻了不菲的稅收,而且蘇伊士運河公司的運作仰賴於租界提供支持,阿馬爾也不會自掘墳墓。

關於租界問題,澹臺雲風與侯賽因談過,裴元器專門去了一趟伊斯坦布爾找了法佐,而趙銘德與阿馬爾的接觸也從未停止,但結果都不理想,阿馬爾直接拒絕擴大租界,而法佐和侯賽因都把租界問題當成籌碼,希望從帝國這邊獲取更多,如果要價不高,帝國還能答應,但問題是要價實在是太高了。

“我已經通過海外事務部把租界問題上報,相信御前會議會給出一個解決的方案。”澹臺雲風說。

四日後,中途市。

“您這是要帶我去哪裡?”在馬車上,阿馬爾問澹臺雲風。

“一座花園。”澹臺雲風微笑回答。

阿馬爾笑了:“您費心了,閣下,但是關於租界問題,我可不會因爲您贈送給我一座花園而改變意志。”

“那並非贈送,只是讓您去欣賞一下。”澹臺雲風一句話,讓阿馬爾感覺自己自作多情了,但他接下來的話則很讓阿馬爾滿意:“我聽人說,您在檳城時參觀了一座印刷廠,而同樣的蒸汽動力的印刷機已經送到了塞得港,專門爲您定製的土耳其文字的模板。”

自從科普魯律家族再一次執掌奧斯曼之後,特別是與帝國的來往密切,奧斯曼內部的文化與生活氛圍也在改變。

八十年前,蘇丹穆拉德四世與宗教領袖卡德宰德發起了卡德宰德運動,嚴厲打擊咖啡、酒水等不綠色的行爲,以及蘇菲教團等組織,讓奧斯曼人的生活越發守舊,但是現在是新時代了,尤其是與主要敵對國家停戰後,奧斯曼進入和平時代,消費主義與享樂主義也開始出現。

阿馬爾這類有過留學帝國的貴族成爲了其中的引領者,只不過他不光醉心於享樂,還有意的培養奧斯曼的文化,在擔任西奈帕夏之後,他收集了大量阿拉伯、波斯時代的文學著作,準備將其翻譯印刷成土耳其文字,在奧斯曼全境推廣,而澹臺雲風送來的新式印刷機,無疑是一大幫助。

而新時代的到來有着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奧斯曼貴族尤其喜歡鬱金香這類花,而中途市的這座花園,正是爲了迎合奧斯曼貴族精心準備的。

漂亮的花圃呈現在了阿馬爾的面前,各色的鬱金香正在盛開,荷蘭匠人穿梭其中,進行更細緻的雕琢,這讓喜愛鬱金香的阿馬爾尤其感覺到愜意。

“如果您喜歡的話,這些人可以在塞得港爲您建造更漂亮的花園。”澹臺雲風微笑說道。

阿馬爾笑了:“前提是我在租界問題上滿足你們的需要,是嗎?”

“那您就錯了,事實上,我已經接到了申京的公文,在公文裡,裕王殿下與首相大人嚴厲的批評了我在租界上的堅持。毫無疑問,租界是對一個國家主權粗暴的侮辱,一些小國或者愚昧的國家不感覺什麼,但對於奧斯曼這樣一個屹立於東西方之間的強國來說,就太不可接受了。

所以,租界擴大的問題,我不會再提及了,裕王殿下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讓雙方都感覺平等的合作方式。

而我可以斷言,您,阿馬爾帕夏,會因爲這一新的合作方式,在伊斯坦布爾贏得無與倫比的聲譽,亦會讓名字,永遠在奧斯曼的史書中傳揚。”澹臺雲風用有些誇張的語氣說道。

話說成了這個樣子,原本心存戒備的阿馬爾現在也有很大的興趣知道那究竟是什麼樣的合作模式。他笑了笑說:“在這麼美麗的花圃中喝一杯茶怎麼樣?”

章九九 皇家港章一六二 加冕爲王 獲得力量章二二九 蘇衛華章十八 分化章九十 幕府的善意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三八 沙俄政變章九九 條件章四零五 目標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三四九 吞併章三二八 天皇章三五 綏靖政策章二八五 再起戰火章七五 配套體系章二八 海盜章一八零 麻煩的女人章九二 開拓與奴隸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九二 噶爾丹章一零六 爪哇海戰 上章二三零 禪位章一五九 相遇章八六 滿清的應對章二零一 態度章五六 羣英薈萃章一七六 哥薩克們章二一六 戰勝章三三 做工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二十三 遠征準備章十五 衆生相 下章八九 一勞永逸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三七九 不同的殖民地章七 炸魚薯條和天婦羅章一零三 態勢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一八五 一齣戲章一六四 死亡之路章二四九 法國只能失敗章八二 停戰談判章一三六 不歸奴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三 寧古塔章一百 談判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八 陷城與築城章二零一 態度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四 舟山的走私章十五 意外頻發章七一 鐵甲機動艦隊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三 安全章三四二 要和親大家一起來章十三 派遣艦隊 下章五 蠹蟲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四零二 李君威的選擇章八 血契章四十 錢謙益 我教你剃頭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六二 戰勝章二百 各方章四十 剪除士大夫章一七四 你大爺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四五六 失控章一一三 利益章二四三 棉花導致戰爭章一五六 龔鼎孳章四三七 海軍限制條約章六 開局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二四 倒黴的漢軍旗章一零八 孩子們章三六 橫掃全魯章一四五 進步章九四 所謂武士章一一三 伯克制度章一九二 條約的力量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十七 施琅的野望章八二 把丁魁楚安排的明明白白章二二 登萊大撤退章九七 謠言的威力章一四一 理想與朋友章四七二 黃河治理章十三 總督的決斷章六一 秘戰章一三八 夜襲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六七 參戰無益章三六五 農墾團
章九九 皇家港章一六二 加冕爲王 獲得力量章二二九 蘇衛華章十八 分化章九十 幕府的善意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三八 沙俄政變章九九 條件章四零五 目標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三四九 吞併章三二八 天皇章三五 綏靖政策章二八五 再起戰火章七五 配套體系章二八 海盜章一八零 麻煩的女人章九二 開拓與奴隸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九二 噶爾丹章一零六 爪哇海戰 上章二三零 禪位章一五九 相遇章八六 滿清的應對章二零一 態度章五六 羣英薈萃章一七六 哥薩克們章二一六 戰勝章三三 做工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二十三 遠征準備章十五 衆生相 下章八九 一勞永逸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三七九 不同的殖民地章七 炸魚薯條和天婦羅章一零三 態勢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一八五 一齣戲章一六四 死亡之路章二四九 法國只能失敗章八二 停戰談判章一三六 不歸奴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三 寧古塔章一百 談判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八 陷城與築城章二零一 態度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四 舟山的走私章十五 意外頻發章七一 鐵甲機動艦隊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三 安全章三四二 要和親大家一起來章十三 派遣艦隊 下章五 蠹蟲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四零二 李君威的選擇章八 血契章四十 錢謙益 我教你剃頭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六二 戰勝章二百 各方章四十 剪除士大夫章一七四 你大爺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四五六 失控章一一三 利益章二四三 棉花導致戰爭章一五六 龔鼎孳章四三七 海軍限制條約章六 開局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二四 倒黴的漢軍旗章一零八 孩子們章三六 橫掃全魯章一四五 進步章九四 所謂武士章一一三 伯克制度章一九二 條約的力量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十七 施琅的野望章八二 把丁魁楚安排的明明白白章二二 登萊大撤退章九七 謠言的威力章一四一 理想與朋友章四七二 黃河治理章十三 總督的決斷章六一 秘戰章一三八 夜襲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六七 參戰無益章三六五 農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