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卿正在老太君屋子裡陪着說話,外頭有人過來稟報:
“永平侯府來人了。”
老太君一頓,問道:
“在哪裡?”
那丫鬟回道:
“在堂屋,三老爺正在招呼,來人還帶了一把傘。”
老太君的臉色頓時變了。
子卿不明就裡,老太君長出一口氣,難得仔細的解釋道:
“永平侯府上來人還帶了一把傘,怕是來咱們府上報喪的。”
子卿心裡一驚,她還是頭一次聽說,來報喪的人家是要帶着一把傘,而且那傘拿着也是有講究的,必須是頭朝下豎立在堂前。
老太君又問:
“可知道是誰?”
按說永平侯府的侯爺夫人素來聽說身體康健,怎麼忽然。。。
“聽說是世子夫人。”
這下老太君和子卿都瞪起了眼睛。
那世子夫人子卿也曾見過的,年紀也就二十出頭的模樣,當初去永平侯府做客的時候,出來迎接她們孃兒幾個的可就是那位世子夫人的,當時瞧着可是愛說愛笑好好的,這才過了多久啊!
老太君這下有些坐不住了,在子卿的攙扶下起了身,祖孫兩個一塊往堂屋去。
徐夫人和二太太此刻都已經等在了門口,瞧見老太君過來都有些紅了眼圈。徐夫人上前湊在老太君跟前低聲說:
“說是府裡的世子夫人沒了。”
老太君點點頭。
“報喪的人呢?”
徐夫人道:
“正等着向娘行禮呢!”
老太君急忙道:
“趕緊叫過來。”
報喪的人過來正式給老太君行了禮,又簡略地講明瞭府裡的情形。
“昨晚丑時沒的,走的時候很安詳。”
老夫人關切的問道:
“孩子呢?”
那人躬身道:
“生下來了,是個姐兒。”
老太君聽到這話,立刻也跟着紅了眼眶,這孩子生的,出生之日是母親的祭日。
“回吧,明兒咱們就過去府裡弔唁去。”
那人道了聲謝之後,便躬身出了屋子,三老爺也隨之一塊送了出去。
等到那人不見了影子,二太太轉頭對老太君道:
“那世子夫人還那麼年輕,沒想到就這樣。。。最可憐的是剛出生的孩子,聽說前頭還有個小少爺呢,這下都沒了娘,也不知道以後可怎麼辦?”
老太君長嘆一聲:
“時也,運也,命也。”
“明兒你們都過去瞧瞧吧,看看有什麼能幫忙的,就幫幫吧。”
衆人點點頭。
老太君又對着一旁的子卿道:
“你也跟着你母親一塊去,從前在咱們府裡請宴的時候,你也瞧過永平侯家的夫人和小姐的。”
子卿恭順地點點頭。
又想起之前於嬤嬤過來說大太太明日讓回顧家的事情,想來這個時候,顧家也應該得了消息。一時裡倒是不能回去了,等下還得讓人專門回孃家那邊說一聲。
永平侯府裡一片哭聲震天,僕役們來回穿梭忙個不停,世子許文華卻悄悄地去了後門處叫了一個身邊得力的婆子吩咐道:
“等下你就想辦法去顧家一趟,務必要見到二小姐,告訴她不要難過,過幾日就會有好消息的。”
那婆子躬身領命去了。
半下午的時候,那婆子進來給許文華覆命:
“沒見到二小姐人。”
許文華一聽立刻皺起了眉頭問道:
“怎麼回事?不是讓你務必想辦法見一面的?”
那婆子惶恐道:
“奴婢是專門走了後院的角門的,使了銀子專門去二小姐的院子通稟,等了半晌便不見二小姐那邊有人過來。”
許文華立刻大失所望,喃喃道:
“難道她是不肯相信我?”
那婆子也不好說什麼,只能寬慰道:
“以世子爺的相貌身份和爲人,哪家的姑娘不願意嫁進來的。”
許文華卻只搖搖頭:
“不,她和別人不一樣。”
那婆子立刻低頭道:
“是。”
心裡卻在想,世子夫人屍骨未寒,世子爺就在外頭開始沾花捻草,世子夫人從前是個多善良伶俐的人,也架不住男人的心說變就變了。
拼了命的將孩子生下來又怎麼樣,男人完全不領情,孩子也沒了孃親照顧,想到那可憐的小小姐,還有小少爺,那婆子不知怎的心裡就涌起了一股的酸意,眼淚差點沒掉出來。
一旁的許文華便並沒有注意到,只一味的左思右想,到底自己哪裡出了問題。
“難道是我急了些?可不急不行啊,在裕親王府見了她一面,我就忘不了了。。。”
那婆子見世子爺真是有些失魂落魄的樣子,便忙又說道:
“不然,明兒奴婢再往顧家走一趟,就說是專門過去報喪的。”
許文華立刻一拍大腿道:
“這個主意好,名正言順,到時候鐵定能見到了。不,還是不要明天了,你現在就去。。。”
顧家這邊也是剛得了信,大太太匆忙之間便去了老太太的院子。
“娘,永平侯府的世子夫人沒了。”
老太太皺起眉頭問道:
“什麼時候的事?”
大太太強自忍耐着臉上的笑意回道:
“說是昨兒晚上。”
老太太又問:
“侯府來人報喪了?”
大太太點點頭:
“是世子爺親自派了人過來的。”
一想到這,大太太心裡忍不住就高興起來。
這可真是不幸之中的萬幸啊,她就說她的女兒天生的嬌女,命怎麼會比別人的差,不過是錯過了侯府的一門婚事罷了,轉頭就能搭上伯府的世子爺。
這還要多虧了子凝,要不是去參加了裕親王府的賞花宴,子華和世子爺還不一定能遇見呢。
怎麼就那麼巧,子華在後花園盪鞦韆,世子爺和女婿剛好路過,一下子就瞧在了眼裡。
多好的緣分啊,天註定的。
老太太繼續問道:
“孩子生下來了嗎?”
大太太點點頭:
“生下來了,是個姐兒。”
之前她就聽說,世子夫人這一胎懷相不好,伯府裡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請醫問藥了,原本也不會想到這一層,要不是子華身邊的香草隱晦地和她提了一嘴,她怎麼也不會預料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不過如今事情已然這樣,最擔心的還是世子夫人這一胎萬一又是個男孩,那將來子華的孩子可就不那麼金貴了,沒想到這位世子夫人拼了命生下的竟然是個姑娘。
世家大族裡最注重的就是能夠延續香火的兒子,一個兒子怎麼夠?
老太太不禁嘆息一聲:
“年紀輕輕的,說沒就沒了,人啊。。。真是沒處說去!”
大太太卻並不理會老太太的感嘆,只一味的想了想問道:
“明日咱們過府弔唁,不若媳婦兒將子華也帶上吧?”
老太太立時就冷了臉:
“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家,這樣的場合你帶着她作甚?”
大太太立刻醒過神來,她也是有些高興的糊塗了。
立春奉了子卿的命令回顧府報信,大太太少不得要問她子卿的情況,立春自然是挑揀着一些能說的都說了。
大太太在一旁聽着,也沒覺出來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倒是想起來明日去永平侯府弔唁的事情。
“明日武安侯府誰去弔唁?”
立春忙躬身道:
“大夫人和二太太都得了老太君的指示要過去幫忙的,三太太回了孃家,四太太最近身子不太舒服。”
大太太點點頭。
兩人說完話,立春就退出了屋子,既然難得回來一趟,少不得要去見見從前府裡當丫鬟的姐妹,小丫鬟們湊在一起嘰嘰喳喳的詢問立春在侯府的事情,立春倒也不瞞着,一一說了,倒是得了姐妹們一致的羨慕她的好運氣。
從前誰會想到,一向不怎麼受寵的三小姐有朝一日能夠飛上枝頭變鳳凰。
傍晚的時候立春回到侯府,將顧府裡的事情說給子卿聽。
“聽說永平侯府的世子爺親自派了人給顧府報的喪。”
子卿聽了不禁訝然,這倒是有些出乎人的意料。
“大太太還說了什麼?”
立春道:
“都是問了少夫人身邊的瑣事,還問了陪房的事情,問少夫人可是給兩家陪房都安排好了差事,奴婢說剛剛進府如今還沒抽出空來呢!”
子卿點點頭,這也算是事實。
立春又想起一事:
“和姐妹們相聚的時候還聽說了一件事,說是最近府裡怕是要辦喜事了?”
“喜事?”
子卿納悶地問道。
立春也不太清楚內裡的情況,只是聽了廚房竈上管事婆子的女兒提了那麼一嘴,之後就被一旁的丫鬟推了一下住了嘴。
子卿想着顧府裡如今的情形,她和子瑩出嫁之後,府裡能辦的上喜事的就只有子華了,難道是子華的婚事有了眉目了?
正想着,趙明承回來了。
早前徐夫人身邊的嬤嬤就過來說,等下侯爺回來了,讓小夫妻兩個去大夫人那邊用晚膳,於是兩人簡單的梳洗了一下就去了徐夫人那邊。
四小姐易安也在,一家四口吃過晚飯之後,徐夫人坐下來和兒女們說話,易安便拉着子卿去了自己的屋子,原來是給她看自己新晉繡的一個小玩意兒。
自從成親之後,子卿時常就去徐夫人那裡請安,四小姐就住在母親的院子裡,姑嫂兩個接觸的時候多了,也漸漸親近起來,只是安安的性子膽小孤僻,子卿也是費了些功夫才達到了如今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