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二太太回到自己的院子的時候,趙二老爺已經先一步回來了,正在丫鬟的服侍下換衣裳,二太太聞着屋子裡的酒氣就知道丈夫又沒少喝。
鄭氏進了屋子,瞧着丈夫已經收拾妥當,便將屋子裡的下人全部遣了出去。
兩口子安靜的在屋子裡閒話。
鄭氏想到自己想爲兒子謀求的那段姻緣,如今還不算過了明路,剩下的少不得要丈夫出面在老太君的跟前提一提。
二老爺自來得老太君的愛重,想來即便是不喜也不會過於的苛責,一旦老太君點了頭,這事就算成了,剩下的不過是永平侯府那邊的事情了。
二老爺聽着妻子將這其中的事情複述了一遍,默默的尋思了一遍,那永平侯府和裕親王府佔着姻親,永平侯在朝裡也算簡在帝心,若是真能給兒子娶了他們家的姑娘,倒是非常不錯的一門親事。
又聽說,大嫂徐氏似乎更加中意顧府的姑娘,二老爺不屑的撇了撇嘴,那顧府是個什麼身份,也真難爲大嫂的眼光了。
承兒再不好,那也是侯爺,也不至於娶個小官之女當侯夫人吧。。。
想到這兒趙二老爺輕笑道:
“明兒我就去母親那邊探探口風去。”
鄭氏得了丈夫的準話,心裡總算鬆了口氣。
轉頭又有些顧慮起永平侯府那邊。
“我們這邊沒有問題了,也不知道永平侯府那邊能不能瞧的上我們家明旭。”
趙二老爺卻得意的笑道:
“這個夫人怕是多慮了,比起明承,我們家旭兒如今可是不遑多讓的,前頭明承出力辦了差事,結果不功不過,反而我們家旭兒得了皇上的青眼,得了個親軍校之職,咱們家旭兒也是有本事的,將來何愁前途無量。”
二太太想起自家兒子在宴會上露臉的那一刻,衆家夫人眼中的豔羨,心裡不覺點頭。
再者他們二房在侯府裡風光如今京城裡哪個不知哪個不小。
永平侯夫人今日能跟她這般的熱烙,還不是看在老太君看中她這個兒媳婦兒的面子上。
想到這鄭氏忽然多了些底氣。
靖國公夫人徐氏忙了一天,這會兒上纔有了閒工夫回了自己的院子,剛坐下想要喝口茶,趙明承就走了進來。
徐夫人剛還想着叫兒子過來一趟,這下倒是省了。
“今日在宴會上,衆家的小姐們都在,你瞧着可是有中意的沒有?”
趙明承一早就料到母親會這樣問,一時裡琢磨了一下。
徐夫人便接着道:
“若是論身份上,自然是永平侯府的許五小姐和你最是般配,可是我今日瞧着那小姑娘似乎有些嬌氣,將來若是真的做了侯府的主母,行事上怕會任性而爲,倒時候拖了你的後腿。再就是顧家的二小姐,雖然他父親的官位小了些,可她是顧大太太所出的嫡女,相貌性情也都算是一等。。。”
還有就是顧三小姐,那個漂亮的小姑娘。
內心裡她其實還是挺喜歡這個小姑娘的,若不是身份上實在有些缺陷,她倒是願意讓兒子娶了這個小姑娘。
徐夫人說完,轉頭去瞧兒子。
趙明承這個時候擡起頭道:
“今日小姐們落水的時候我恰巧路過,將那裡的情形瞧了個大概,那顧三小姐是爲了救顧二小姐落的水。”
徐夫人一聽立時愣住了。
後來她們得了消息,衆人一起過去探望,當時好些夫人和小姐都在場,她親耳聽到那顧二小姐說三小姐落水是個意外。
“你可是講真的?”
徐夫人有些懷疑的問道。
趙明承點點頭。
徐夫人當時便不再懷疑了,她的兒子她最是清楚,平時話語不多,但是在她面前從不會亂說。
那她之前豈不是看走了眼?
再一尋思兒子說這話的含義,徐夫人不由睜大了眼睛問道:
“你這是。。。瞧上。。。顧三小姐了?”
趙明承千年不變的冷臉難得柔和了下來:
“單憑母親做主就是了。”
那就是同意了。
哎呦,徐夫人覺得真是意外的驚喜,沒想到母子倆看中的竟然是同一個人。
“我之前沒和你說,是覺得顧三小姐再好,再識大體,終究是個庶女,怕你因此委屈了,沒想到,你瞧來瞧去的竟然還是瞧中了她,這倒是好了,咱們母子兩個不謀而合了。”
想起見到的顧三小姐,年紀輕輕就很是能幹,人也端莊溫柔,又頗爲的沉穩,心地也善良,這樣的性情纔是最符合自家冷靜剛毅的兒子的。
都說百鍊鋼成繞指柔,兩人站在一起正好就是一剛一柔,相得益彰。
正事解決了,趙明承又坐了一會兒便起身離開。
小丫鬟魚貫進來服侍徐夫人梳洗。
大太太下了馬車,便讓子華和子卿各回各的院子歇息去,這一天從早上折騰到半下午,大家都累了。
於嬤嬤老早就在院子門口等着了,瞧見大太太過來趕緊上前小聲道:
“老爺回來了,就在屋裡呢!”
大太太點點頭。
一進屋果然瞧見顧大老爺斜倚在臨窗的拔步牀上,瞧見大太太進來便問道:
“武安侯府那邊怎麼樣了?”
大太太一路回來氣還沒喘勻呢,聽見大老爺一進門先關心這個,不由的沒好氣的問道:
“老爺怎麼今兒這麼早就回來了?”
顧大老爺有些不耐煩的道:
“沒什麼事就回來了,你還沒說侯府那邊怎麼樣呢?”
大太太瞧見丈夫一副不聽到答案不罷休的模樣,不由輕哼一聲道:
“八九不離十了。”
大老爺一喜:
“這事成了?”
大太太點點頭。
“我瞧着徐夫人那態度,甚是喜歡咱們家的姑娘。”
大老爺登時鬆了口氣。
翌日。
徐夫人收拾了妥當就去了老太君的院子,一進門就瞧見了二太太鄭氏圍在老太君的身邊說話。
徐夫人上前給老太君行禮問安,老太君擺擺手,扶着身邊丫鬟的手坐到了妝臺前,身邊的梳頭媳婦子剛想上前給老太太挽發,卻被二太太伸手攔住了。
“今兒我給母親梳頭。”
老太君在面前的銅鏡子裡瞧見二兒媳婦熟練的拿起了一旁的梳篦,便笑着點點頭。
兩人一邊梳頭一邊說着話,徐夫人站在一旁看着就像是個局外人一般。
一時裡頭髮梳好了,二太太轉頭望向徐夫人。
“大嫂瞧瞧,我給母親梳的髮式可是好看?”
徐夫人趕忙上前瞧了瞧,點頭道:
“甚是好看。”
老太君被大兒媳婦兒這話給逗笑了。
點着手不知說什麼好。
這時貼身的嬤嬤拿過來準備好的一品誥命的禮服侍候着老太君換上。
待一切收拾妥當了,衆人這才前呼後擁的將老太君送上了暖轎。
臨上轎之前,老太君這才轉頭對着徐夫人道:
“有什麼話等我從宮裡回來再說。”
徐夫人點點頭。
她這個婆母就是這樣厲害,但凡她有個什麼樣的想法,無需多言,被老太太看上兩眼就能猜到個大概。
是以她在老太太的跟前從來都是規規矩矩的,一是一二是二,從不耍滑頭。
待送走了老太君,妯娌兩個又閒話了兩句,這才各回各的院子。
子卿昨日落了水,雖然當時就換了乾淨的衣裳,也喝了驅寒的薑湯,可是睡了一宿覺之後,二日起來就有些鼻塞不通氣,這就是感冒的症狀,身邊的兩個大丫鬟忙前忙後的想要去前頭稟報夫人請大夫,被子卿伸手攔住了,就是尋常的小感冒,哪至於勞動大夫,她老老實實的呆在屋子裡發發汗也就過去了,真要請了大夫過來,少不得一番折騰,最後還要喝那些苦苦的湯藥。
因着不影響正常的行動,早上用過了早飯之後,子卿少不得還要往大太太那邊跑一趟。
一進去,大太太正忙着和府裡的管事商量着什麼,子卿請了安就老實的站在一旁,直到大太太那邊忙完了,她這纔開口象徵性的問道:
“身子可是有哪裡不舒服的地方?”
子卿搖搖頭。
大太太便不再過問,轉頭說了兩句別的閒話就放了她們主僕回去。
路上立春有些不忿的小聲抱怨道:
“大太太也真是的,就那麼不鹹不淡的問了一句,小姐昨日落水可完全是爲了救二小姐,結果她們就是這樣黑不提白不提的過去了。。。。。。”
小丫頭小嘴喋喋不休的還想再說,子卿趕緊攔住了她的口沒遮攔。
能走個過場問上一句已經算是難得了,難道還能祈求她們能溫暖待之。
昨日在侯府裡落水是當時情急之下必須爲之的,不然真的讓子華落了水,而她好端端的什麼事也沒有,那麼今日大太太可就不是這樣的不鹹不淡了。
這樣的小犧牲能換來短暫的平靜,她倒是不願計較過多的。
主僕剛進屋沒多久,大太太身邊的於嬤嬤就過來了。
原來是子華身邊服侍的一個大丫鬟前日裡剛得了大太太賞婚,年底就要嫁人出府了,子華身邊侍候的丫鬟就不夠了,於嬤嬤特意過來問子卿,能不能將立秋撥過去給子華。
那個立秋原本的心就不在她這裡,走了倒也乾淨。
於是子卿便點點頭。
於嬤嬤一瞧登時高興的笑道:
“我就說三小姐是個好說話的,前頭二小姐還覺得甚是過意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