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中)

反正這一百多裡地中主要都是一些不服從真臘或者德里蘇丹國的小部落,葉應武當時着急北上,南洋的明軍也需要維持地方穩定,自然沒有功夫去管這些小部落,所以還不如直接將這一片地空出來。對於鯨吞整個南洋的大明來說,多這一塊紛亂之地,還不如少一點兒麻煩。

葉應武雖然不是那種知足常樂的人,但是是一個知道限度的人呢。而顯然德里蘇丹國也有着大約相同的打算,所以滿口答應了。畢竟他們的主要對手是伊爾汗國,也確實沒有軍隊拿來收拾這裡的小部落。

這也就使得中間這一塊地方成了不折不扣的三不管地帶。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在利益的驅動下,商人往往有着很大的毅力前去那些別人不願意涉足的地方以謀求更高的利益,甚至有一些商人本身就是探險家。

在另外一個時空中的“大航海時代”和“地理大發現”實際上就是拓展商路的過程,哥倫布遠航的目的也是爲了找到馬可·波羅描述“滿地黃金”的印度和中國。

而此時,大明的商人和打着赤色龍旗的商隊顯然在一定程度上就相當於這個時代的哥倫布和他的船隊。德里蘇丹國是大明的盟國,同時也是天竺北方一個響噹噹的大國,有國家的地方就有生意,只是可惜德里蘇丹國的位置靠北,很難直接通過海路抵達,而在天竺南側的海岸線上又沒有像樣的港口能夠拿來轉運貨物,所以一些商隊乾脆直接過西暉鎮,繼續向西穿過這不過百里的緩衝區,前往德里蘇丹國。

雖然這緩衝區之中的小部落們對於德里蘇丹國和之前真臘的佔領都頗爲抗拒,但是並不代表他們不歡迎前來做生意的人,畢竟他們也需要生存,窮苦的生存條件並不可怕,但是在這種荒蕪之地急需很多物品,之前因爲真臘和德里蘇丹國的封鎖、壓迫,一直都短缺,但是現在大明商隊帶來了這些物品,並且不是爲了統治他們而帶來的物品,這些小部落自然表示歡迎。只要是誠心誠意來交換物品的,他們並不會加害,甚至還會派出人手保護,將商隊送往下一個部落。

結果就是真臘和德里蘇丹國用軍隊沒有辦到的事情,反倒是讓大明商隊用物品交換辦到了。這些小部落雖然沒有明確要求內附,但是對於大明的信任和依賴已經無需言表——畢竟大明的物品和生活檔次和他們這些山間野人部落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連歐洲貴族都趨之若鶩的陶瓷和絲綢足夠讓這些小部落爲之傾倒。

所以他們就算是不算大明自己人,也是大明的朋友。對於這些淳樸的山民們來說,朋友這兩個字可不是輕易說出去的,說出就意味着兩肋插刀。

對於這個情況,大明南洋官府和軍隊也是哭笑不得,飯倒是省卻了不少功夫。因爲北方戰事的需要,大量人手被抽調北上,所以大明對於西暉鎮向西的道路和情況,並沒有足夠的人去探查,既然發生了這個情況,這些任務直接落在了商隊的肩膀上。

大明商隊和朝廷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沒有大明和葉應武,也就沒有他們的今天,所以別說是打探一些情報、摸排清楚地形了,就算是真的讓他們出錢出力、真刀真槍的向前進攻,他們可能都會毫不猶豫的動手,畢竟有大明赤色龍旗飄舞的地方,不僅代表着安全,也代表着滾滾錢財。

現在擺在婁勇面前的這個沙盤,就是根據大明商隊蒐集的情報和消息搭建而成的,並且在大明軍隊全面進入西暉鎮之後,根據前線哨騎的重新摸排進行了極少部分修改,不得不說大明商隊在這方面的能力還是不錯的。

“將軍,現在這上百里的地區之中,大約有二十個小部落,加起來也就是兩三萬人,可戰之兵不超過八千,但是這八千人絕對不能小覷,”素格力是真臘人,對這一帶的熟悉程度終歸是要比孫俊強一些的,“之前德里蘇丹國和真臘都想將這一帶吞爲己有,所以多次徵發大軍討伐,只是可惜每一次都是鎩羽而歸,末將雖然沒有經歷過討伐之戰,但是也知道,這些部落能夠擋得住大軍,絕對不只是因爲地勢的原因,因爲地勢的長處,第一次或許能夠用得上,但是到了之後都有了經驗,自然也就不會繼續上當了,所以這些部落雖然只有八千可戰之兵,但是絕對是歷經血戰的精兵。”

“八千人,人數也不少了。”婁勇點了點頭,“但是如果不能爲我所用,有再多的人也沒用。”

“將軍也應該知道,”素格力有些爲難的說道,“這些小部落之前一直受到兩邊大國的打壓,所以對於我們大明也有一定的戒心,之前大明是以商隊通過,他們可以沒有警惕,但是現在大明想要藉助他們對付伊爾汗國,他們可能就不會這麼容易答應了。畢竟這些小部落站出來反抗德里蘇丹國和真臘,實際上就是害怕被拽過去當炮灰。”

婁勇一邊擡起頭端詳一側牆壁上所掛輿圖中勾勒出的犬牙交錯的形勢,一邊摩挲下巴:“要說他們沒有一點兒戒備之心,那也不可能支撐到現在,即使是當初陛下也覺得他們棘手而沒有下手。但是正因爲此,我們才能夠將這八千人引以爲己用。”

“還請將軍明示!”孫俊急忙說道。現在大明在南洋麪臨的險峻局勢,他們可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能夠多八千人,那自然再好不過。只不過這八千人恐怕很難完全服從大明軍隊的調遣,甚至還有可能在關鍵時候引起動亂,所以孫俊和素格力等人一直都沒有膽量對這八千人下手。

“只要我們能夠以誠相待,他們必然投桃報李。”婁勇眯了眯眼睛,他久在南疆,自然明白這些小部落的心境。這些小部落往往都是被大部落欺壓的存在,否則也不可能放棄肥沃的土地,在荒無人煙的山中討生活,他們蒙受了太多的欺騙,所以只要有人能夠以真誠朋友的身份對待他們,他們自然也會給予一臂之力。

“這······”素格力和孫俊都輕輕吸了一口氣,“以誠相待”這四個字可不是輕鬆就能說出口的,因爲這是大明對於三佛齊等藩屬國的口號和基本原則,正是因爲大明切切實實的履行了這四個字,所以才使得三佛齊等國對大明言聽計從,而不是以往的陰奉陽違。

婁勇點了點頭,伸手在這一帶畫了一個圈:“這一片山區和窪地土地貧瘠,並不利於耕種,對於大明來說,就算是拿下了也沒有什麼好處,倒不如將此處劃出來交給這些部落自行管轄,作爲大明一個藩屬州府或者番薯國家,而大明會幫助他們訓練軍隊,他們的待遇和三佛齊等國一樣,大明也會傳授他們基本的耕作技術,這樣無論是在這裡耕作,還是和沿途的商隊做貿易,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了大明的支持,就算是貧瘠的土地,照樣可以使人吃得飽!”

“將軍說得好!”就在此時,一聲洪亮的聲音從門外傳來,而腳步聲是跟在聲音後面才傳來的,當真是人未至而聲先到。

“狄二愣子,你他孃的來的就是爲了喊着一聲麼,還有沒有某這個大理軍主將了?”婁勇忍不住回頭笑罵一聲,對於自己這個大大咧咧卻又粗中有細的大將,還真是又愛又恨啊。

打仗的本事一流,但是這直爽總是喜歡惹事情的性格也是讓人頭疼。如果不是這個原因,恐怕現在至少是大理軍下屬兩個軍中的一軍之長了。

狄孟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將手中抱着的斗笠放在桌子上——在南洋這種地方,要想不被風吹日曬雨淋,那麼可少不了這斗笠——大步走到沙盤旁邊:“末將參見將軍!”

“行了,這裡都是自家兄弟,你就不用和某來這一套了。”婁勇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狄孟點了點頭,他知道這話不是說給他聽的,而是說給旁邊素格力和孫俊聽得,果然這句話說完,兩人臉上都浮現出一絲笑意,誰不想和主將是自家兄弟。

“末將剛剛從西暉鎮外面那些小部落聚集之地回來,初步試探了一下這些小部落的意思,”狄孟臉上帶着笑意,一邊抓起來旁邊的水杯咕咕咕灌了自己大半杯子水,一邊說道,“不得不說咱們大明商隊做的還真是不錯,至少某還是第一個平平安安進入這些小部落,又完好無損出來的軍人。”

孫俊和素格力都忍不住笑出聲,而婁勇伸手撐着桌子,沉聲說道:“說說看吧,這些小部落是什麼意思?”

“末將所設想和將軍所差無幾,不過畢竟末將只是一個師長,無權做出這麼大的決斷,所以只是在心中有所構想,”狄孟的神情也變得謹慎起來,“而這些小部落雖然沒有開口明說,但是某已經大約揣摩出來他們的心思,顯然他們在和大明商隊有商貿來往這麼久之後,對於大明並沒有太多的戒備之心,甚至可以說還把我們當成朋友,更何況可以看得出來,這樣的生活他們也已經過的不耐煩了。當初是在生存和死亡之間選擇,他們當然不想被征服、被奴役,而現在真臘已經滅亡,而德里蘇丹國無暇東顧,如果此時大明能夠站出來以盟友的身份接納他們,肯定可以成功。”

頓了一下,狄孟下了結論:“所以某贊同將軍的提議。”

婁勇輕輕摩挲着下巴,擡頭看向狄孟:“此言不假,但是你也要知道,大明現在在南北同時開戰,再加上幽燕、山西和遼東等地都需要大量的錢糧和物資用來重建,所以根本拿不出來多餘的東西,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大明在南洋已經不缺少盟友,所以某想要知道的是,這些小部落一旦爲我所用,能夠做到什麼,更或者說,大明給予他們,他們能夠給予大明什麼?如果這一點都弄不清楚的話,某也沒有辦法向朝廷和陛下交代。”

孫俊和素格力都點了點頭,同時看向狄孟,他們雖然多少對於這些部落有了解,不過主要依靠的還是道聽途說,所以還是很好奇狄孟自己的看法。狄孟點了點頭:

“某在他們的村子之中走了一圈,然後根據之前商隊的描述,可以看出來這些小部落民風彪悍,最擅長的就是化整爲零,依靠自己對於這一片山林的瞭如指掌,對敵人發動騷擾進攻,最後將敵人打的筋疲力盡,不得不放棄進攻。這一帶的山林頗爲茂密,再加上時常有暴雨,所以道路泥濘,頗難行走。或許這些小部落很難做到和伊爾汗國的大軍正面交鋒,但是某相信有他們在,伊爾汗國的糧道就別想安生了。”

“伊爾汗國大軍遠道而來,如果糧道被截斷的話,自然軍心不穩,到時候咱們無論是進攻或者防守,又會有很大的迴旋餘地。”孫俊點頭說道,“而沒有糧草,伊爾汗國的軍隊就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向這些小部落強行徵糧,不過這隻會引起這些小部落更多的抵抗,並且也很難供應大軍,第二個自然就是拍拍屁股走人。”

婁勇眉毛一挑:“不要把事情都想得太樂觀,伊爾汗國雖然是遠道而來,但是根據他們之前就能夠派出大量使者挑撥真臘和渤泥與我大明作對來看,他們對於這南洋之地也是覬覦已久,所以肯定早就有着萬全的準備,這上百里的荒蕪之地,他們也不可能沒有預料,所以我們現在過早地下定勝利的結論,未免操之過急了。”

孫俊臉上露出慚愧神色,而素格力站出來爲孫俊開脫說道:“將軍,實際上孫旅長只是有些考慮不周罷了,還請將軍不要責怪。現在駐守西暉鎮的大軍上下,對於即將到來的伊爾汗國軍隊多少都有些恐懼和擔憂,如果孫旅長能夠將這一份樂觀帶下去,應該對將士們有利無害。”

婁勇並沒有太多想要呵斥的意思,畢竟孫俊只是一個旅長,不能用軍長甚至將軍的目光和視野來要求他,否則他婁勇也不會在把愛將狄孟派到這個地方來之後,自己也親自趕過來,就是爲了防止發生這種底下將領在視界上的不足而導致輕敵的事情。

而孫俊微微側頭看了一眼素格力,這個真臘旅長臉上露出一抹真誠的笑容,一時間讓他捉摸不清楚這個傢伙到底是真心想給自己開脫,還是在想辦法抹黑自己,畢竟剛纔素格力所說的讓人總覺得有些怪怪的,不知道是因爲素格力對於華夏語言掌握的不到位,還是因爲素格力真的別的意思在其中。

不過孫俊也知道,現在不是琢磨這個時候,當下裡向前一步朗聲說道:“啓稟將軍,剛纔末將考慮多有不當,還請將軍恕罪。末將以爲,我等還得提防伊爾汗國以騎兵爲先鋒,直接向前突破我軍在西暉鎮的防禦,從而導致這些小部落起不到作用,這也是一種可能。”

婁勇嘆息一聲,他雖然沒說,但是在場的所有將領都在剎那間清楚,對於早就有所準備的伊爾汗國來說,這種可能的可能性很大。

第四十一章 千軍北渡江 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煙波度若飛(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共倒金荷家萬里第一百六十九章 飛雷炮震山半壁第一百八十二章 進退九重誰人敵第四百七十章 艨艟破神風第三百六十三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中)第四百七十章 艨艟破神風第四百三十章 萬衆披肝膽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將龍旗掣海雲(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長歌出漢關第五百五十九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街小雨潤如酥第六百七十七章 滅國平蕃第一功第三百四十九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杳杳神京路第六十三章 煙雨誰撐傘 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勢入浮雲亦是崩(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飛雷炮震山半壁第五百九十六章 樓上殘燈伴曉霜(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丈夫未可輕年少第五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帆渡海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雲虎匯聚鎮江府第七十四章 是非成敗 下第三十四章 馬蹄碎雨來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弓向天北 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下)第五百六十章 海天龍戰血玄黃(上)第九十六章 咫尺之間生死決第九十章 堂前花草卻長離第二百二十二章 孤軍血染此山巔 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月重開漢唐天(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巍巍廣廈盡崩塌第一百二十六章 瀘州長怨 下第十三章 惟願海波平 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清輝滿臨安第五百五十一章 星星峽外風波動第四百五十九章 永樂開新政第五百七十章 刀槍突出陣勢橫(中)第三十八章 揚鞭長驅馳第四百五十二章 候卿入甕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日月初升照萬方(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國破山河在第六百七十一章 丈夫未可輕年少第六百一十八章 家家城下招魂葬(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待浮花浪蕊都盡(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日月重開漢唐天(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春意浮江漢 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下)第七十四章 是非成敗 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繁紅一夜經風雨(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荒塞烽煙百道馳(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戈壁星辰動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幕臨孤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下)第十七章 勸君且飲此杯酒第六百五十五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陳州起邊釁第三百六十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街小雨潤如酥第一百七十七章 青燈孤盞星辰淡第四十八章 密雲不雨 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荒塞烽煙百道馳(上)第四百零五章 刀兵紛亂閃第七章 朝堂未老人已老第六百七十二章 蓋州大屠殺第五百五十七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上)第二百零六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馬冰河恨 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暗潮生渚風滿席(下)第九章 鋒鍔染血平石灘第五百三十四章 渡河!渡河!渡河!第三百二十章 夜來風雨傳鼓聲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聲震天滿江紅 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軍政錯綜幾繁複第三百四十八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赤血燃燒 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外吳門青霅路(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棋子空敲落第三百三十二章 安得鐵衣三萬騎(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春風不渡漢 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陋巷織布聲第四十三章 赤血染青山 下第二百二十章 孤軍血染此山巔 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思我漢唐地第五百二十二章 禍起於蕭牆之內第十八章 道左相逢是故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萬里人歸來第五百六十七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相對坐調笙第四百八十四章 將星集開城第一百零二章 四方風雲動 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變生肘腋最難防 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此生莫將韶光負
第四十一章 千軍北渡江 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煙波度若飛(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共倒金荷家萬里第一百六十九章 飛雷炮震山半壁第一百八十二章 進退九重誰人敵第四百七十章 艨艟破神風第三百六十三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中)第四百七十章 艨艟破神風第四百三十章 萬衆披肝膽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將龍旗掣海雲(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長歌出漢關第五百五十九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街小雨潤如酥第六百七十七章 滅國平蕃第一功第三百四十九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杳杳神京路第六十三章 煙雨誰撐傘 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勢入浮雲亦是崩(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飛雷炮震山半壁第五百九十六章 樓上殘燈伴曉霜(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丈夫未可輕年少第五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帆渡海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雲虎匯聚鎮江府第七十四章 是非成敗 下第三十四章 馬蹄碎雨來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弓向天北 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下)第五百六十章 海天龍戰血玄黃(上)第九十六章 咫尺之間生死決第九十章 堂前花草卻長離第二百二十二章 孤軍血染此山巔 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月重開漢唐天(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巍巍廣廈盡崩塌第一百二十六章 瀘州長怨 下第十三章 惟願海波平 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清輝滿臨安第五百五十一章 星星峽外風波動第四百五十九章 永樂開新政第五百七十章 刀槍突出陣勢橫(中)第三十八章 揚鞭長驅馳第四百五十二章 候卿入甕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日月初升照萬方(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國破山河在第六百七十一章 丈夫未可輕年少第六百一十八章 家家城下招魂葬(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待浮花浪蕊都盡(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日月重開漢唐天(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春意浮江漢 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下)第七十四章 是非成敗 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繁紅一夜經風雨(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荒塞烽煙百道馳(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戈壁星辰動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幕臨孤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下)第十七章 勸君且飲此杯酒第六百五十五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陳州起邊釁第三百六十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街小雨潤如酥第一百七十七章 青燈孤盞星辰淡第四十八章 密雲不雨 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荒塞烽煙百道馳(上)第四百零五章 刀兵紛亂閃第七章 朝堂未老人已老第六百七十二章 蓋州大屠殺第五百五十七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上)第二百零六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馬冰河恨 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暗潮生渚風滿席(下)第九章 鋒鍔染血平石灘第五百三十四章 渡河!渡河!渡河!第三百二十章 夜來風雨傳鼓聲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聲震天滿江紅 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軍政錯綜幾繁複第三百四十八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赤血燃燒 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外吳門青霅路(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棋子空敲落第三百三十二章 安得鐵衣三萬騎(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春風不渡漢 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陋巷織布聲第四十三章 赤血染青山 下第二百二十章 孤軍血染此山巔 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思我漢唐地第五百二十二章 禍起於蕭牆之內第十八章 道左相逢是故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萬里人歸來第五百六十七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相對坐調笙第四百八十四章 將星集開城第一百零二章 四方風雲動 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變生肘腋最難防 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此生莫將韶光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