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無知者無畏

“嗯嗯啊啊!”西周公騎在戰馬上,一雙眼睛放光,打量着行進中的軍隊,不由得大是得意,搖頭晃腦,快活無邊,竟然哼起了俚典。

哼到歡喜處,眼睛一眯一眯的,快活賽神仙。

西周公封地不過三五十里,若是在秦國的話,他不過是一村長,壓根兒就沒有機會執掌數萬人的大軍。如今,他不僅率領數九萬大軍前去討秦,而且他還得周赧王敬重,執他手殷殷叮囑。可以預計得到,從此以後,他將是周天子的股肱之臣,重振周室的大任將會落在他身上,就是比起當年“負成王會諸侯”的周公也不會差,甚至還有過之。

要知道,周公“負成王會諸侯”時,周室處於強盛之時,其面對的情形比起眼下要好得太多了。若是西周公真能匡復周室的話,那麼,他的功勞不會比周公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周公因爲輔佐周成王而成爲“聖人”,被儒家讚譽有加。若是西周公超過了周公,那麼,他的聲譽就會比周公還要高。

更別說,他若再進一步的話,他取代周赧王而成爲天子,他就是周室的中興之主,其功業比起中興周室的周宣王還要高,甚至可以比肩周文武和周武王這些開國君主。

想到美妙的未來,西周公渾身毛細孔都在散發喜悅勁頭,整個人都快飄起來了,渾身輕飄飄的。

“西周公此行,一定能建大功,匡復周室。成就不世偉業。”有心思玲瓏的小諸侯忙來湊趣。滿臉討好。

這話說到西周公心坎上了。眉頭一挑,得意非凡,道:“呵呵!哈哈!”先是矜持的笑了幾聲,然後就是再也難抑喜悅,放聲大笑,開心之極。

就這樣,這九萬“王師”在西周公的率領下,朝函谷關趕去。以西周公那急切的心情。恨不得立時趕到函谷關,打敗秦軍,建立奇功。

然而,這支東拼西湊起來的軍隊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行軍速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要快也快不了,只得慢吞吞的如同蝸牛似的朝函谷關爬去。

行軍不過三日,就得到了消息,只見一個斥候飛馬來報:“稟西周公,發現秦軍。”

“哦!”西周公一聽這話。不由得精神一振,大是興奮。忙道:“當真?”

“千真萬確!”斥候忙肯定一句。

“太好了,這下好了,省得我去函谷關了。”以西周公想來,秦軍肯定不是他的對手,他一定能打敗秦軍,一定能建立大功,一聽秦軍到來的消息,不僅不懼,反倒是很歡喜。

“只要我們打敗了秦軍,就能攻下函谷關,關中之地就是大周的了。嗯,關中之地本就是大周的,只是平王當年不知秦國虎狼之性,把關中賜給了秦部族,釀此奇禍。”西周公想得很是美妙,以爲他一定能攻入關中,滅掉秦國。

秦國之地是周室故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西戎進攻鎬京,攻入鎬京殺了周幽王,佔居鎬京不走了。爲了光復鎬京,周平王四處求援,晉齊這些大諸侯不鳥他,周平王走投無路之下,不得不跋山涉水來到隴西河谷見秦襄公。秦襄公當即起兵,進入關中,與戎人大戰,大破西戎之兵,奪回鎬京。

周平王見鎬京的宮室已經被戎人燒燬,整個鎬京殘破不堪了,而洛陽的宮室完好,決心東遷洛陽。在東遷之前,把周室故地岐豐之地封給了秦部族。秦部族由此進入關中之地,成爲諸侯國,就有了秦國。秦國以岐豐之地爲基,一步步的發展,最終奪取了整個關中之地,遂有今日最強戰國秦國。

“呵呵!”西周公發出一陣暢笑聲,笑得眼睛都眯到一起了,過了好半天這才問道:“秦軍幾多?”

“五萬。”秦軍壓根兒就沒把小小周室放在眼裡,這次是大張旗鼓而進,沒有進行任何僞裝,是以斥候能探聽得清楚。

“區區五萬,也敢逆王師,真是笑話!”西周公一聽這話,一裂嘴角,極爲不屑。

在他嘴裡,彷彿五萬秦軍不過是螻蟻似的。

“我手握十萬大軍,還打不敗區區五萬秦軍?”西周公極是自信,眉頭一掀,衝一個親信一招手,道:“你,去給秦軍下戰書,後日我們擺開陣勢決死一戰。”

“諾!”這個親信領命而去。

“呵呵。”西周公望着親信疾馳而去的背影,極是歡喜,又發出一陣暢笑聲,彷彿他已經打敗了秦軍似的。

且說秦異人和司馬梗帶領五萬秦軍,以最快的速度東進,很快就出了函谷關,直奔洛陽而去。

秦異人身爲王太孫,這次滅周可以不用親自前來的,他之所以決定要親自前來,是因爲周室雖小,卻影響極大。從軍事層面來說,此次滅周沒有任何困難,周室要不滅都不成。

然而,周室畢竟是天子,是天下共主,佔了名份,佔了大義,其在政治層面的影響相當之大,秦異人不得不親自前來。

再者,周室地處秦國東進的必經要地上,滅了周室後,還需要治理。唯有治理好了,對秦國東進,掃滅列國纔有莫大的好處。不然的話,一切都是枉談。

正行間,孟昭前來稟報,道:“稟王太孫,西周公派人前來下戰書。”

“下戰書?”一片驚奇聲響起,秦異人、司馬梗、黃石公、尉繚無不是張大了嘴,好一通驚訝,如同見到天下間最爲驚奇之事似的。

下戰書這種習慣是春秋以前的事兒。在春秋以前,交戰雙方把軍隊開到戰場,然後下了戰書,約好交戰日期。再擺開陣勢。大戰一場。

很多時候。因爲陣勢一擺開,雙方的軍隊人數、戰車數量都知道了,處於劣勢的一方往往主動認輸。而勝利的一方不過是提出一些不太過份的要求,雙方就訂下了盟約,戰爭也就結束了。

勝利的一方不僅僅在停戰條件上不太過份,而且,也不會殺戮,只要對手認輸就成。是以。春秋以前的戰爭,不以殺戮爲務,被稱爲“仁義之師”。

在這一時期,取勝的優先條件以兵力優勢和戰車數量來決定,擁有兵力優勢和戰車多的一方基本上都是勝利的一方。

當然,也有例外。最有名的就是“牧野之戰”了,當時紂王的精銳主要用在東南之地,在攻擊東夷,經營現在江南一帶。周武王瞅準了時機,鑽了一個空子。起兵伐紂。紂王都城朝歌兵力空虛,沒有精銳鎮守。無奈之下,紂王就把奴隸武裝起來,與周武王在牧野大戰。

紂王雖是被釘在恥辱柱上,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暴君,其實那是周室對他的污衊,真正的紂王很有作爲,至少在開疆拓土這方面比周文王、周武王好得多。紂王是中國古代第一個率軍打到東海之濱的帝王,他的一生主要在經營東南之地,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山東、上海這一帶。

隨着他開疆拓土的成功,他抓了大量的俘虜,這些俘虜大部分成了奴隸。很有可能,牧野之戰中紂王武裝的奴隸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戰俘。不用說,這些戰俘必然恨紂王,周武王許以好處,這些奴隸臨陣倒戈也就在情理中了。

牧野一戰,姜子牙率領三千“虎賁”打頭陣,一戰成名,“虎賁之師”從此流芳千古。

到了春秋時代,雙方雖然仍有約戰,仍在下戰書。然而,已經多用陰謀計策了,最有名的話當數《孫子》的“兵者,詭道也”,這話很好的說明了戰爭模式的改變。

春秋時代的戰爭,陰謀詭計已經盛行,有人未跟上時代的步伐,仍在採用春秋以前的方法來打仗,最有名的莫過於宋襄公了。

宋襄公與楚國戰,他命令宋軍擺開陣勢,等到楚國渡河之後,決死一戰。他的司馬立時提醒他,應當趁楚軍渡過河的良機,半渡而擊之。宋襄公沒有采納不說,還把司馬罵了一通。

直到楚軍渡河完畢,開始列陣,司馬再度提醒宋襄公,應當趁楚軍立足未穩的良機果斷出擊。這一次,宋襄公怒了,吐了司馬一臉的口水,大罵司馬丟人,說他是仁義之師,豈能行這等不義之事?

最終,這一戰的結果不言自明瞭,宋襄大敗,自己也受了重傷,沒過多久,不治而亡。

宋襄公就是泥古守舊,沒有跟上時代步伐的典型。春秋時代的戰爭,陰謀詭計盛行了,他還在用春秋以前的方式方法來打仗,他要不敗都不成。

而西周公命人前來下戰書這事,比起宋襄公的泥古守舊還要可怕。因爲這已經是戰國時代了,戰爭不再是“勝而不殺”,而是大行殺戮,殺得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至於下戰書,約好交戰之期這種狗屁事兒,誰在用?七大戰國交戰歷來就沒有下戰書的說法,怎麼陰損怎麼來,怎麼殺戮重就怎麼打。

“呃!”秦異人那感覺,如同見到老母豬上樹一般夢幻,很不真實。

“叫他來吧。”秦異人想了想,頗有點好奇,春秋以前下戰書的事兒已經是歷史了,西周公竟然還在用,機會難得,應當見識見識。

孟昭領命而去,沒過多久,就帶着西周公的親信到來。

這個親信高昂着頭顱,挺起胸膛,不可一世,真是有什麼樣的主人就有什麼樣的奴才。西周公妄自尊大,他的親信也是這般德性。

“秦異人,你聽着:大周王師進討,你速速束手就縛,可饒你一死!”親信扯起嗓子,趾高氣揚,吼得山響。

“呃!”黃石公、尉繚、司馬梗他們嘴裡發出一陣磨牙聲,打量着親信,如同在打量怪物似的。

“無知者無畏啊!無知者無畏啊!”秦異人身子伏在馬背上,額頭狠狠撞擊着馬背。(未完待續。。)

第12章 橫絕大漠第39章 廉頗奪權第6章 調兵北上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15章 尉繚歸來第8章 揚眉吐氣(下)第19章 生死之交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16章 大禍臨頭第5章 禪位第9章 趙姬登門第42章 鬥信陵君第18章 李牧第23章 一個狠人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4章 起兵滅韓第58章 斷信陵君財路第26章 公然打劫第82章 秦王決斷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35章 出爾反爾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5章 商君軼事第10章 玉天清第13章 他在示威!第27章 信陵君第4章 形勢嚴峻第16章 大禍臨頭第65章 迂政亡燕第14章 異人新政(下)第98章 欲合縱第17章 趙括第二第33章 異人獻計第1章 冒頓第24章 魯句踐第43章 隳龍城(下)第32章 匈奴入伏(下)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80章 調教郭開第34章 樂毅第45章 張網待魚第14章 救白起第37章 烏合之衆第32章 學館成(上)第24章 魯句踐第1章 華夏聖地第33章 阿諛者,當罪!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26章 義釋馮亭第21章 廢異人?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24章 翻臉(上)第82章 秦王決斷第15章 陰謀敗露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17章 鐵腕平叛第74章 要當爹了!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57章 軍心不穩第41章 高踞上位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78章 幹票大的(上)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69章 西征?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43章 公子蟜?第11章 巧取豪奪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34章 城上跑馬(下)第37章 齊國滅亡第61章 冬去春來又一年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17章 寡人有錯第88章 異人定計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26章 有仇報仇第72章 再度合縱第2章 凱旋歸來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一)第55章 試探第88章 無恥之尤第32章 無用之人?第13章 兩軍對壘第13章 反詐(上)第17章 鐵腕平叛第54章 緊鑼密鼓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5章 商君軼事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下)第11章 飛騎鼻祖第41章 直搗龍城第72章 清夫人第10章 意外驚喜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
第12章 橫絕大漠第39章 廉頗奪權第6章 調兵北上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15章 尉繚歸來第8章 揚眉吐氣(下)第19章 生死之交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16章 大禍臨頭第5章 禪位第9章 趙姬登門第42章 鬥信陵君第18章 李牧第23章 一個狠人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4章 起兵滅韓第58章 斷信陵君財路第26章 公然打劫第82章 秦王決斷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35章 出爾反爾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5章 商君軼事第10章 玉天清第13章 他在示威!第27章 信陵君第4章 形勢嚴峻第16章 大禍臨頭第65章 迂政亡燕第14章 異人新政(下)第98章 欲合縱第17章 趙括第二第33章 異人獻計第1章 冒頓第24章 魯句踐第43章 隳龍城(下)第32章 匈奴入伏(下)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80章 調教郭開第34章 樂毅第45章 張網待魚第14章 救白起第37章 烏合之衆第32章 學館成(上)第24章 魯句踐第1章 華夏聖地第33章 阿諛者,當罪!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26章 義釋馮亭第21章 廢異人?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24章 翻臉(上)第82章 秦王決斷第15章 陰謀敗露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17章 鐵腕平叛第74章 要當爹了!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57章 軍心不穩第41章 高踞上位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78章 幹票大的(上)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69章 西征?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43章 公子蟜?第11章 巧取豪奪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34章 城上跑馬(下)第37章 齊國滅亡第61章 冬去春來又一年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17章 寡人有錯第88章 異人定計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26章 有仇報仇第72章 再度合縱第2章 凱旋歸來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一)第55章 試探第88章 無恥之尤第32章 無用之人?第13章 兩軍對壘第13章 反詐(上)第17章 鐵腕平叛第54章 緊鑼密鼓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5章 商君軼事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下)第11章 飛騎鼻祖第41章 直搗龍城第72章 清夫人第10章 意外驚喜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