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

章武五年的新年對於劉備來說,是他登基到如今最開心的一次新年。

幷州收復之後,張飛就不用再在西河駐守。

涼州那邊也大事已定,剩下的就是用政策來穩定地方防止羌人叛亂,關羽自然也能回來。

陳暮給田豐和張遼高順他們留下了自己的安排之後,於上月返回。

這樣劉備終於可以在除登基後的章武元年以外,首次與三位兄弟在大漢皇都洛陽城一起過一個團團圓圓的新年。

現在的洛陽城是最繁忙的時候,整個洛水沿岸一片熱火朝天,北面的黃河溝通洛水,南面又要連通尹水、汝水、穎水,還要擴展原來的河流河道。

在封建時代,這必然是一個大工程。秦始皇和隋煬帝時期,像這樣的大工程,往往會採取徭役制度,強行徵丁修建長城或者運河。

但陳暮認爲,遇事則不達,強行徵丁無法提高百姓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採取的是僱傭制度,開挖河道僱傭民夫修建。

羅斯福新政嘛,對於一個剛剛從分裂危機恢復的國家來說,儘快繁榮昌盛,大搞建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就跟後世城市大搞房地產提升gdp一樣,招商引資本身就是爲了活躍經濟,帶動地方發展富裕。

反正現在國家有錢,日本的金銀銅礦挖了四百年都沒完全枯竭,儲量或許不是世界第一,但它的優點是露天礦多,容易開採,可以不斷往國內運輸。

無限制印錢的好處體現在這裡,國家信譽不崩塌,等到糧食產量提升上來,物質和經濟就都能夠保證。

只是僱傭制度確實能夠提高主觀能動性,

但也有明顯的壞處和漏洞。

那就是大家都是辛苦工作一天,累死累活有錢拿,慢工細活同樣有錢拿,那爲什麼不選擇上班摸魚呢?

所以又不得不催生監工制度。

監工倒不會打人,而是發現偷懶耍滑者,就要記錄起來,剋扣工錢。

然後又衍生出其它問題。

比如監工徇私舞弊,親戚朋友曠工摸魚照給工資。或者公報私仇,給看不順眼的人故意扣錢。又或者貪污腐敗,造假的花名冊拿虧空。

爲此,上層管理部門,負責工人管理的司空屬民院,負責建設的太僕下轄交通院,負責撥款的少府聯合組織巡查組。

洛陽運河渠段分爲南北,北面河段溝通黃河,南面河段溝通尹水、汝水、穎水,工程量非常大,參與進來的民夫百姓達到十多萬,沿線能夠帶動很高的經濟發展。

而且除了洛陽河段以外,還有河南河段、南陽河段、豫州河段、兗州徐州河段,比歷史上的京杭大運河還多了一個黃河到漢江再到長江的工程。

這樣總工程量就非常龐大,參與進來的民夫多達上百萬,受惠百姓達上千萬,撒下去的錢跟金山銀山沒什麼區別,數以千億計!

如此大的工程很難杜絕貪官污吏上下其手,因此朝廷大部分精力都圍繞着運河展開,監管和治理就是重中之重。

不過現在也纔剛剛開了個頭,運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挖通,在缺少機械作業的古代社會,只能靠人力一點一點來。還得時時刻刻測量以及研究,防止河道氾濫衍生出災害。

至少目前來說,有這麼大的一個工程兜底,再加上國家正在大力發展生產力,推廣高產農作物,糧食和財政方面就不用擔心,大方向基本盤不會被動搖。

十二月底,洛陽的河道挖掘工程暫時停了下來,工地上漸漸冷清。洛陽街面上卻是無比熱鬧,東西二市的人流量比往日多了數倍不止。

新年從春秋戰國開始,就是漢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自打漢武帝時期,農曆確立之後,就成爲了漢朝三大節日之首。

Wωω• t tkan• ¢ O

每逢新年,普天同慶。偶爾皇帝還要大赦天下,向天祭祀禱告,祈求神靈和祖先庇佑,國泰民安。

劉備在年前就做了規模浩大的祭祀,除了祭祀太一、社稷、后土、五帝以外,還有劉邦劉秀劉志劉宏等歷代皇帝,沒有追封他的父親和祖父,因爲光武帝劉秀也沒有追封。

他和劉秀都屬於把自己從宗室小宗過繼到大宗,如光武帝是把自己過繼到漢元帝劉奭名下,劉備則是把自己過繼到漢桓帝劉志名下。

所以二人都只能認繼父做爹,親父的話不能追封。這屬於禮法上的問題,即便是皇帝也必須遵守。

在祭祀結束之後,幾名從青州過來的客人坐着馬車緩緩駛入了洛陽東市。

“烤紅薯哦,新鮮的烤紅薯。”

“玉米饢,玉米饢。”

“烤土豆了,好吃的烤土豆了。”

街面上人來人往,有開店的商戶,有經營小吃的流動商販,也有走街串巷的貨郎。

東市青石板鋪成的道路上擠滿了人,商鋪鱗次櫛比,商品琳琅滿目。商人們賣力吆喝兜售着手中的商品,百姓在人羣中穿梭,流連忘返,購置新年的年貨。

從章武三年十二月前往美洲的船隊回航,紅薯玉米土豆等作物就已經在大漢播種了一年,兩熟之後,洛陽周邊產量已經很大。

因爲這些作物對普通農田並沒有侵害,即便是山坡野地也能種,不挑地,產量又很高,很管飽。

所以在大力推廣下,種的人很多,由農學院派人指導,在洛陽的種植面積已經達數十萬畝,市面上已經逐漸出現了這些作物的農產品。

而隨着河道工程的開始,大量工人領了工錢,就能夠去市場上消費這些農產品。

這樣工農互補,同時也能夠催動經濟發展。

最重要的是大街小巷還用石灰塗抹了很多標語,如“納稅光榮,逃稅可恥”,“商人和農民交稅,國家有錢才能發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之類的話。

在能夠吃飽飯的前提條件下,商業是催動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因此工商部門成立之後,商戶經營都要掛牌頒佈許可,包括流動商販。

街面上隨時都能看到身穿制服的工商人員四處巡視,嚴查商戶偷稅漏稅行爲,至於擺攤的流動商販,則暫時不收稅。

這麼做的原因是保護工農經濟以及個體戶這個弱勢羣體,不過還是要規範攤位,不能讓他們搶道佔道。

數輛馬車掛着官牌從東市二里外的邙山東崗的龍虎鄉進入城東馬市,東市外亭舍行人無數,天子腳下,又是臨近年關,附近縣鄉每天都有人進城販賣商品,絡繹不絕。

由於人潮擁擠,車隊的行進速度非常緩慢。周圍百姓即便是看到了官牌,想要讓路,也很難往四周挪移。

馬車上在青州待了三四年的龐德公挑開車簾,四處觀望,看到這繁華熱鬧的景象,不由對同車的老友司馬徽道:“德操,洛陽現在繁華得緊呢。”

司馬徽笑道:“聽說是因爲朝廷在挖運河,帶動了沿岸經濟。洛陽周邊各鄉縣百姓在農閒時基本都會去河道做工,大家有了閒錢,就能出來買東西。那《陳子商書》裡不是說了嗎?經濟流通就能推動國家發展。”

“是啊。”

龐德公感嘆道:“這陳子歸還真是當代孔子,他說孔子在他眼中也不過是個普通人。相比於孔子的思想,陳子歸的思想確實要比孔子偉大。他不僅讓國家昌盛,能讓人人都吃飽飯,還能讓每個人都心甘情願擁戴,未來可期呀。”

司馬徽點點頭道:“我上次回家鄉,還是從荊州離開之後,路過潁川去了一次。此次家人給了我書信,說潁川如今修運河,將來南來北往的商貿都會途徑潁川,家鄉的特產也能賣出去。”

“此乃利國利民的大事業也。”

龐德公說道:“此次皇帝召我們來洛陽,想必就是爲了荊州之事,你怎麼看?”

司馬徽想了想道:“荊州各大世家與我們多有交往,劉表不自量力,負隅頑抗,乃是螳臂當車。若能說動荊州諸多世家,則荊州可破。”

龐德公沉吟道:“嗯,襄陽四面環水,易守難攻。確實只能從內部着手,到時面見天子,就以此策獻之。”

二人說話間,車隊就已經過了東市,穿過了耗門,抵達了洛陽皇宮內,三公府門口。

此時耗門處有人等待,乃是中常侍王植奉命前來迎接。

見到車隊之後,王植上前攔住馬車,拱手問道:“可是龐德公與德操公?”

“是。”

龐德公在車內迴應。

王植道:“陛下和丞相已經在等二位了,請隨我來。”

他也坐上馬車,在前面引路。

車隊繼續向前,抵達了南宮正門朱雀門,穿過朱雀門之後,就是司馬門和鴻德門。

鴻德門是通向明光殿、雲臺殿、含章殿、宣室殿等三公九卿,內閣大臣以及尚書檯等重要部門的辦公地。

而司馬門則是通往皇宮內部的正門,要穿過端門、卻非門,抵達卻非殿,然後過了卻非殿後方的章臺門,就是大漢最高朝會地崇德殿。

不過崇德殿往往是開超級朝會的時候纔會用,此殿內部很大,堪比一個足球場,能容納上千名官員同時開大會。

除了過年以外,很少啓用。因此王植是帶着龐德公與司馬徽穿過章臺門之後,右轉去了章德殿。

兩人年歲都已經不小,從青州過來千里奔波,旅途勞頓,本應該休息一下才對。

然而他們昨夜其實就已經抵達了洛陽城外的龍虎鄉,當時天色已晚,就在鄉亭找了間客棧休息。今天進的城,所以從出發到進皇宮,只有不到一個時辰,不算疲倦。

進入章德殿,就看到殿內皇帝坐在上首最高位置,他的旁邊稍微下一點的地方,離了天子大概兩三米,坐着另外三人,正喝酒飲宴,好不高興。

“陛下,龐德公與德操公來了。”

王植進殿回稟。

章德殿外殿並不大,跟普通人家的中廳差不多,所以進入殿內和殿內的人距離很近,大概也就二十多米,都能看得清楚。

“鄉野老夫,見過天子。”

龐德公和司馬徽緩緩進入殿內,向上首的劉備拱手行禮。

見二人過來,到殿下見禮,劉備連忙起身說道:“二位大賢勿要多禮,今日是朕私下宴請二位與三位兄弟,就在朕的身邊坐下,不要拘泥於禮節,大家一同用餐就是。”

“多謝陛下。”

兩人見劉備很是隨和,意外的同時也對他好感倍增,因爲二人本來就不喜循規蹈矩,愛自由隨性,因此各種規矩反而是束縛,讓他們不舒服。

現在這種交往方式就讓他們很受用,所以也就沒有那麼多禮節,直接走過來在陳暮關羽張飛身邊坐下。

三人都起身拱手行禮,二人也回了一禮,各自安坐之後才正式上菜。

陳暮看到兩個人精神矍鑠,眉宇間光彩熠熠,笑着說道:“二公從青州來洛陽,沿途一路,有何感受?”

龐德公讚歎道:“丞相當初曾經跟我說不屑孔子,只爭朝夕。我雖然從當時丞相的治國理念當中覺得或許不是大話,但今日所見,才明白丞相的目光之長遠,確實有不屑孔子之能。”

雖然漢朝已經開始獨尊儒術,但還沒有對孔子進行神話。至少像曹操要殺孔家人,隨便找個藉口就殺了。還有如王充等學者,也曾經指出孔子的一些觀點不好。

所以即便是有人自誇比孔子厲害,東漢的士林開放程度,也不會做其做什麼。頂多說一聲狂生活着言語譏諷幾句,而像陳暮那樣確實做到了實事,不僅完成了輔佐劉備統一大業,還兌現了他讓國家富足的諾言,就更加無人指摘。

“先生還是沒有理解我的話,我並不是不屑孔子。只是想告訴大家,七百年前孔子或許是那個時代的先哲聖人。但時代變遷,二者不能比較。”

陳暮搖搖頭道:“今日有今日的強者,明日也有明日的強者,他們在歷史留名,只能對比當時,而不能比較當下,千百年後,無數人比我們要強,至少現在,我們在引領這個時代的發展,讓它走向更強的輝煌罷了。大家都是先驅者,又何必分孰強孰弱呢?”

司馬徽聽到他的話,感嘆道:“丞相的境界,已經到了我們難以企及的高度呀。”

龐德公撫須讚歎道:“是了,你們都是強者!”

“哈哈哈哈。”

陳暮大笑道:“不是你們,是我們!今日二位坐在這裡,不也將歷史留名,帶領着人們改變這個時代嗎?”

“借丞相之風,愧不敢當呀。”

龐德公頗爲慚愧,他去青州看過,那裡的變化已經不是他能夠想象的,那裡的新知識,新環境,新思想,都是他望塵莫及的東西。

這幾年他去哪裡,一邊當着儒學院的教書先生,講解古書經文。可又何嘗不是其它學院的學生?重新學習新的知識。

即便是歷史留名,也是乘上了陳暮這艘大船。因爲即便是沒有他和司馬徽,陳暮要拿下荊州也易如反掌。

所以他能夠坐在這裡,僅僅只是幫助朝廷更快得奪取荊州而已,這本身就沒有什麼值得誇讚的。

然而劉備卻嚴肅說道:“四弟經常說,時代的變遷和國家的發展進步,往往需要一小撮目光長遠的精英人士帶領。正如高祖有蕭何張良韓信陳平,世祖有云臺二十八將。我能得幾位兄弟,亦有諸多謀臣武將,便是因爲他們的相助,纔有今日。二位能夠看清楚局勢,又何嘗不能稱爲強者呢?”

陳暮舉起酒杯,高聲道:“大哥說得沒錯,歷史一頁篇章,無數百姓如野草般枯萎,連一個姓名都留不下,而能書寫歷史的人,方纔是強者。不止是我們,天下強者如雲,你們都是站在這個時代的精英,既是如此,何不讓我們共同努力,創造出一個強盛的帝國?”

“大家都是強者!當痛飲此杯!”

“喝!”

“哈哈哈哈哈!”

關羽張飛亦是興高采烈, 高聲祝酒,舉杯同飲。

此般豪邁,感染了龐德公與司馬徽,二人對視一眼,相視一笑,與四人共飲一杯。

是了。

這天下強者如雲,但能站在最後的,纔是歷史的書寫者。

而除了那些強者以外,在他們頭上的,便是像陳暮這樣,不僅書寫了歷史,還書寫了未來!

既然能夠在有生之年,見到像他這樣的人出現,又何嘗不做一回乘風者,跟着他一同見證未來強盛大漢的崛起呢?

。小說網

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三十一章 暗處交鋒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二百八十二章 傳位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六十二章 朝會請假條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請假條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
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三十一章 暗處交鋒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二百八十二章 傳位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六十二章 朝會請假條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請假條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