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觀察

“你賄賂了主簿和幾個軍需官?”

營帳中,關羽皺起眉頭。

劉備去找前鋒營主將報到去了,巧的是那人正是屯騎司馬孟震。

如今營帳內就只有關張陳三兄弟在。

由於關羽這個新任屯長以後要負責和陳暮一起去輜重營那邊領物資,陳暮就把這事跟關羽說了一下。

“朝廷給的輜重都是上好精品,糧草鹽鐵就不用多說,武器鎧甲也都是熟鐵打造,比我們士兵用的生鐵刀具強得多,既然可以用很小的代價拿到,爲什麼不要?”

陳暮迴應道,東漢時期就已經有了炒鋼法,所謂的熟鐵其實就是用這種炒鋼法弄出來的東西,如果能達到百緞,就可以稱爲鑌鐵,也就是花紋鋼。

當前所有知名的神兵利器,如劉關張的武器,曹操的倚天劍青釭劍,都是用花紋鋼打造。

這次漢廷給的武器雖然只是普通熟鐵製成,遠不如劉關張手裡的武器厲害,但也比普通生鐵造的武器強得多,特別是在對付裝備較差的農民軍時,有非常大的優勢。

大部分農民軍的武器都是生鐵農具,砍兩刀武器就迸裂了,而熟鐵武器頂多有個豁口,這就是在兵器上佔的便宜。

如果是在平時要弄到500人的熟鐵武器,價格需要在30萬錢以上,更不用說還要糧草衣物食鹽等生活用品,以張飛那幾百萬的家產,打不了幾仗大家就得原地散夥,根本養不起這麼多人。

而現在陳暮就可以利用東漢朝廷的支持,以很小的代價補充自己的力量,偷偷進行擴軍,不斷以戰養戰,一邊和黃巾軍打撈軍功,繳獲物資,一邊向輜重營上報損失,再重新領取一批新的武器用品。這樣打着打着,隊伍只會越來越多,實力也會越來強。

按照後世流行的話來說,就是所謂的薅羊毛了。

“四弟,此事.....不可取。”

關羽的丹鳳眼緩緩閉上,對於陳暮的做法,他並不認同。

漢末時依舊存有先秦風骨,此時的人普遍有重義輕利的思想,雖然上層腐敗,連三公九卿這樣的頂級官職都可以自由買買。但在底層民間,反而更看重道德和誠信。

“二哥,這是權宜之計。我軍目前只有500餘人,雖然算是見過血,卻沒打過硬仗,兵員素質都不算精銳。而且武器裝備也不好,這樣的部隊拉到現在這種大型戰場上去,恐怕打了幾場戰鬥就得消耗光。如果不想着補充兵員,大哥一番事業,或許還未開始,就得中道竭產。”

陳暮知道,跟三觀已經形成的人千萬不要試圖去改變他的三觀,也不要想着說服他,特別是像關羽這樣犟如牛的人,就用另外一種思路去解釋:“所以我只能用這樣的辦法保存我們的實力,而且我也知道這樣做不好,下次不會了。”

關羽長嘆了一口氣:“既然你答應我下次不再這樣,那就如此吧。不過負責去輜重營要物資的事情我就不去了,翼德你去。”

張飛納悶道:“二哥你這是怠惰不願去嗎?”

“非也。”

關羽搖搖頭:“那主簿和軍需官收受賄賂,實非君子行徑,某不願意與他們去打交道。”

用了個“某”,看來二哥還是心有耿耿。

陳暮心想。

來到東漢也很長一段時間了,對這裡地方風俗也有些瞭解。

普通百姓一般自稱“我”“吾”,在一些特殊的語境下也有用“鄙”“愚”“敝”“卑”等自謙。

其中“某”用在表示情緒激烈的時候,比如遇到敵人時,大喊“某乃燕人張飛”“某乃常山趙子龍”之類,以此增強氣勢。

陳暮笑着說道:“二哥也不用這麼說人家趙主簿,他應該是位破落世家子弟,艱難得個官身,囊中又羞澀,還得養家餬口,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嘛。”

關羽驚訝地看着他,忍不住問道:“你是如何得知的?”

之前去拿輜重的時候,雖然陳暮是偷偷找的趙主簿行賄,但大家都在一起,可沒見過他們二人有什麼深交。

這種個人隱私秘密,得心多大的人才會與第一次見的人就吐露出來?

張飛大笑道:“四弟,又是你那一套推測的把戲吧。二哥,不瞞你說,我剛與四弟見面的時候,都差點把他當神仙。不僅知道我姓甚名誰,家住哪裡,年齡多大,就連我早上喝了一罈酒,吃的羊釜炙都算得一清二楚。”

羊釜炙其實就是用白水把羊肉煮熟,然後沾上醬料吃,不止羊肉,牛肉豬肉都可以,是當時有錢人吃飯時經常使用的吃法。

陳暮心道涿縣賣肉的就那麼幾個,隨便找人打聽就能把你祖宗十八代問出來,這還用算?

至於怎麼算到張飛早上吃了什麼也簡單,當時遇到張飛的時候是還不到中午,不是午飯的時間,再加上撲面而來的一股酒味和羊羶味,絡腮鬍上還沾有醬料,傻子都知道他早上吃的羊肉火鍋。

“的確是推測出來的。”

陳暮點點頭:“趙主簿是北軍中郎屬官佐吏,與五位北軍中侯監領營中的都官從事、功曹、別駕、簿曹、兵曹、主簿、門亭長官職相當,都是秩六百石,按道理來說,月俸不算少,養活一家人口足夠。不過我見他穿着樸素,只是件普通的淺藍色曲裾長衣,漿洗髮白,鞋履老舊破損沒有換。雖年近而立,卻未佩戴相應的頭冠,只是簡單紮了一條儒巾。若非腰間懸掛的官印鞶囊和墨綬三彩,我都看不出來他是個官,反而更像一個普通寒門儒生而非一個六百石官吏,這就說明他的月俸並沒有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我推測他的月俸應該是用來贍養家人,而且家裡人數不少,應該是前年四月關中大旱,不得已舉家來的洛陽,艱難某了個差事。”

“也許人家只是勤儉節約呢?”關羽不服反問。

陳暮笑道:“勤儉節約的人應該不會佩戴白玉吧,我注意到他全身上下唯有腰間用一條流光白絲帶掛着一件白玉,看成色應該是常年蘊養的老玉而非新玉。說明是祖上傳下來的遺物,貼身佩戴。以此推斷,趙主簿家祖上也曾闊過,只是到了他這一代家道中落,不得已而落魄。”

“那你又是如何得知他的月俸是用來供養家人,而不是花在別的開銷上?也許他積攢起來,準備買一個大官做呢?”

關羽又問。

朝廷上賣官鬻爵都算是常態,連三公九卿的官位都明碼標價,更遑論其它官職。而且買官之後也不一定安全,每年還得交一筆錢上去,不然就會被撤職,所以很多官就得拼命撈錢來保住自己的官位。

事實上後來劉備的安喜縣尉被撤也跟這個有關係,漢靈帝可不想這麼多人一毛錢不交就白佔着官身,這些官職都是他要拿去賣的。在他眼裡,這些根本不是官位,而是真金白銀的錢。

陳暮想了想道:“除了白玉外,還有一綠碧青絲香囊,應該是他夫人相贈,這也許是趙主簿最珍貴的東西,所以才與白玉一起貼身佩戴。那香囊和趙主簿曲裾長衣下露出的半截裡衣都是蜀錦所制,而外面的長衣卻是麻衣。香囊的縫製方式粗糙,甚至還有幾根絲線沒有縫好。外衣和裡衣卻做工老成,十分精細。因此我推測趙主簿的夫人應該是蜀中人,出嫁時帶了一點蜀錦,縫製技術不是很好。外衣和裡衣由趙主簿的母親或者裁縫製作,不過前者的可能更大,因爲他們家境貧困,既然妻子會縫製,母親又不在的話,就算縫製技術不好,他也不會浪費錢去外面找裁縫,所以我認爲趙主簿家中有妻兒老母俱在,甚至還有未及冠及笄的兄弟姐妹要贍養。”

東漢時商品經濟不是很發達,衣食住行對於現代人來說,都可以用錢解決。但對於當時的人來說,就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糧食自己種,布匹自己紡,衣服自己縫。除了有錢人,生活貧困的家庭是不可能去外面找裁縫給自己定製衣服,都是母親或者妻子幫忙縫製。

因此陳暮通過兩種不同的製作工藝來判斷,香囊是趙主簿的妻子縫製,衣服則由趙主簿的母親縫製,從而確定他家至少有個老婆和母親。

至於怎麼確定他有兒女也簡單,這個時代不孝有三無後爲大。趙主簿看起來已經30來歲了,結婚最少七八年以上,要是沒有兒女的話,他母親早就把他老婆趕走了。

畢竟這種事情在古時候並不少見, 早在先秦時代的《詩經》就有記載,如《芣苢》、《氓》、《穀風》,還有著名的《孔雀東南飛》裡也有這方面因素。

聽完了陳暮的話,關羽半信半疑,雖然四弟說的話有理有據,令人信服。不過人都是這樣,在未見到事物的真相本質之前,任何人都不會相信僅僅只是看人一眼,就能推測出這麼多東西。

但事實上陳暮穿越之前就是個偵探愛好者,還曾經研究過算命的相術,發現這些東西與福爾摩斯探案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通過細微之處觀察,從而得出結論。

不過這種分析也有一定偶然性,結論不一定正確,但只需要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就能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比如那天和張飛見面的時候,陳暮通過張飛身上的酒味和羊羶味判斷他可能喝酒吃了羊肉,但不能用這麼肯定的語氣來說,萬一打臉怎麼辦?

雖然羊羶味只有羊有,但張飛是個屠夫,也許是他宰羊的時候沾染的氣味也有可能。

所以這裡就需要用到話術,陳暮當時說的是你早上喝了酒,接觸了羊肉。

結果張飛大吃一驚,回答說你怎麼知道我吃了羊釜炙,於是得到張飛早上吃了羊釜炙這個信息,再順着這方面繼續往下說,順利和張飛結交相熟,做了他們家的講席。

所以道理還是那個道理,算命大師不一定真的會算命,但細緻入微的觀察和巧妙的語言藝術,就能保證他在你眼中變得高深莫測,從而心甘情願地把口袋裡的鈔票遞過去,去欣然接受那虛無縹緲的命運安排。

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九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請假條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十章 天子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
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九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請假條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十章 天子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