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第二日,朝議。

三公九卿司隸校尉等朝堂重臣,再加上太子少傅、將作大匠、御史中丞、尚書令等十餘名重要官員濟濟一堂。

劉辯高坐堂上,爲少年天子。

董太后與何太后坐在他的身邊,垂簾聽政。

諸位重臣都坐定之後,就在此時,司徒丁宮忽然說道:“今日朝議,臣有事要奏?”

何太后立即開口道:“司徒請言。”

丁宮起身說道:“臣今日要說之事,事關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原系藩妃,如今先皇既崩,便不宜久居宮中,應仍遷於河間安置。”

“什麼?”

董太后蹭一下站起來,老太太怒目而視道:“我爲先皇之母,先皇親口尊我爲太后,亦是當今天子祖母,少帝又尊我爲太皇太后,如今先皇屍骨未寒,爾等就要把朕趕出皇宮?是何居心?”

何進漠然站起身說道:“太皇太后畢竟是藩妃,先皇既然駕崩,那太皇太后與皇宮自然就沒有關係,應當回封地頤養天年纔是,陛下,臣附丁司徒之議。”

“這......”

“怎麼回事?”

“不清楚,不過別吱聲。”

底下羣臣沒有大朝議那麼多,約有三四十人,都是目前朝中重臣,一個個四目相視,小聲議論。

但表面上說不清楚什麼情況,衆人心裡面卻門清得很。

太皇太后前幾日才垂簾聽政,臨朝稱制,今日何進的走狗丁司徒就忽然發難,傻子都明白是什麼原因。

只是這畢竟涉及到太皇太后與太后的權力鬥爭,大家也不敢問,也不敢說,低着頭當鵪鶉。

“准奏!”

何太后忽然高聲說道。

“你何家不過是屠沽之輩,

也敢妄談國家大事?誰給你的權力准奏?”

太皇太后拍案而起,氣得渾身都在發抖。

何進目光掃向殿中侍衛,淡淡地道:“沒聽到嗎?太后說了准奏。”

除了天子忽然要去其它地方開朝議以外,正常朝議地點都是在崇德殿,這也是爲什麼南北二宮都有一個崇德殿的原因。

因爲東漢天子住南宮與北宮之間飄忽不定,又要固定一個地方開朝議,因此乾脆就有了兩個崇德殿。

南宮崇德殿左後方,過了嘉德門就是天子居住的內宮,位置是在南宮的左上角,位於西北面。

崇德殿左下方便是明光殿、雲臺殿、含章殿、承臺殿等官員辦事的宮殿,陳暮的尚書檯,就在明光殿內,位於南宮左下角,西南面。

而南宮右上角一半是太子居住的東宮,另外一半則是藏典籍與檔案的東觀、乘風殿、竹殿。

當初陳暮第一次進宮,是因爲董卓兵敗,劉備也差點受牽連,就是在竹殿等待張讓請張讓出手相助。

而南宮的右下角則是章德殿、敬法殿、侍中廬、金馬殿等,同樣是官員辦公之地。

這些地方,除了嘉德門溝通了內宮天子居住的西宮以外,就是太子居住的東宮被樂成門隔開,如今沒有太子,樂成門自然形同虛設。

因此說這麼多,實際上想表達的意思是,整個南宮,除了西北左上角的西宮還掌握在宦官禁衛手裡以外,外宮所有地方,都被何進的虎賁軍與羽林軍掌控。

董太后這次參加朝議,顯然大意了,因爲這裡的士兵都是何進的人,根本不聽她的,居然手持武器,向着太皇太后走去。

羣臣都覺得不可思議,心裡震驚,面露不忍。

憑藉一個太后就要廢掉太皇太后,還是自己丈夫的親生母親,自己的婆婆。

這是什麼行爲?

與謀逆無異。

可眼見這裡都是何進的人馬,太皇太后顯然是失勢,短時間內,居然沒有任何官員敢說話。

“你們幹什麼,朕是太皇太后,你們這是謀逆!”

董太后見士兵步步緊逼,一時間慌了神。

何太后咳嗽一聲,對身邊的侍女宦官冷然道:“愣着做什麼,扶太皇太后出宮。”

畢竟是太皇太后,真要是動粗,恐怕難堵天下悠悠之口,還是等送出宮後,再用別的辦法處置。

反正一個沒了權勢的老女人,又是兵荒馬亂之際,回河間的路上出了點什麼意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何太后心中冷笑,她是出身屠夫家庭不假,可一個敢下毒鴆殺皇帝寵妃的女人,可絕不是簡單人物。

“大將軍!”

眼看諸多宦官侍女幾乎半拉半拽地把太皇太后拉出去,劉備終於忍不住,蹭地站起來,向西北面停靈的玉堂殿拱手厲聲道:“太皇太后乃先皇親母,本朝以孝治天下,先皇遺體屍骨未寒,還在玉堂殿看着呢。如今大將軍與太后竟然要把太皇太后趕出宮去,簡直是駭人聽聞,令人髮指。爾等行徑,將先皇至於何地?”

“嗯?”

何進十分不悅地瞪了眼劉備,低聲威脅道:“玄德是在說我無君無父嗎?”

“不錯!”

劉備怡然不懼,高聲道:“太皇太后乃先皇生母,當今陛下親口稱太皇太后,乃爲尊上。若按丁司徒之言,太皇太后曾爲藩妃,那先皇也曾是藩侯,爾等是不是也要廢掉先皇之位?太后與大將軍亦不過屠沽之家,大將軍是不是也該回去殺豬賣肉?”

這話就十分打臉了,簡直是撕破臉皮的言論。

但不怪劉備這麼憤怒。

要知道,先皇孝康帝是怎麼對劉備的?

劉備自黃巾起義以來,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而孝康帝也是多有封賞,先是封侯,又是遷濟南相,前段時間升他爲河南尹,如今又讓他做司隸校尉,侯爵之位都已經是縣侯,幾乎已經是爵位的頂點。

雖然劉備不知道,這一切都是陳暮在幕後相助,但至少他那日與天子見面之後,天子是如此地欣賞他,看好他,激勵他。

劉備不懂什麼權力鬥爭,也不懂什麼宮廷之事,他只知道,現在何進與何太后在侮辱先皇的母親。

漢朝以孝治天下,侮辱別人的父母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更別說皇帝的父母。

雖然先皇死了,何進執掌權力,沒有人再爲太皇太后撐腰。

可只要有他劉備在,就決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劉玄德!”

這樣撕破臉皮的話,直接何進惱羞成怒,對禁衛道:“此等狂徒,還不抓起來?”

數名禁衛向着劉備撲去,朝議的時候沒法佩劍,但劉備身形矯健,閃開一名士兵的撲擊之後,一腳踹倒,將他的劍拔出來,橫劍喝道:“我看誰敢來送死!”

禁衛們同樣操戈持劍,場面劍拔弩張,隨時都會打起來。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20章 劍拔弩張)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六章 定徐州(1)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請假條第六章 觀察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八十二章 傳位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十章 B計劃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
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六章 定徐州(1)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請假條第六章 觀察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八十二章 傳位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十章 B計劃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