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

宴席很快就結束了。劉範走出議事堂,賈詡也跟在身後。劉範站在議事堂的門檻上望下俯瞰,只見重重臺階之下,全是殘破不堪的肢體,或者是缺少首級的屍體。屍體橫七豎八的亂堆疊在議事堂之下,讓整個廣場顯得十分雜亂不堪,尚未凝結而仍在流淌着的獻血,流淌在廣場之上,將廣場上的大理石地磚都染紅了,還流進了地磚之間微小的縫隙之中,將縫隙注滿。從劉範的角度往下看時,十分的壯觀。爲獻血所染紅的地磚,縫隙卻更爲豔紅,看起來地磚是被用了紅色顏料劃分開來一樣,十分的漂亮。

空氣之中,仍然漂浮着熏天的血腥味,彷彿這是個屠宰場一般。遠處飛來了一羣羣烏鴉,它們是循着血腥味遠道而來,要來大快朵頤一頓。但屍體很快人擡走,只有滿地的獻血。蒼蠅也一羣羣地在廣場上嗡嗡地叫。

劉範望着那被人血染得通紅的廣場,陷入了沉思。這樣的場景,劉範這一生,還不知道要看到多少幕。劉範猜想,今天這樣的場面,不會是最後一次,更不會是最爲血腥的一次。匡正天下、一統天下的道路上,必將是血染沙場,步步驚心。劉範要走上至尊之位,就只能一步一步踩在敵人的屍體壘成的臺階。一步一個腳印,都踏在敵人的獻血裡。這時候,劉範忽然理解了曹操爲何千方百計都要反對他救天下的初心了。殺戮太甚,傷亡太多,終將是一場血雨腥風。但劉範不得不這麼做。也許,殺了極少的一批人,就可能救活其他人數更多的一批人,也未嘗不可。

劉範看賈詡也沉默不語,說道:“文和,你說我是不是做錯了?這些人不過是想保住自己的性命而已。”

賈詡說道:“若要從他們的角度出發,”賈詡指着那些肢體,“那主公無疑是錯的。但從更宏觀的角度出發,主公就是對的。朝廷定會買通主公麾下之人,以爲內應。若大軍在前線英勇奮戰,而這些人卻暗中勾結朝廷,在大後方興風作浪,肆意妄爲的話,就會對在前線的大軍造成不可估量的危險。殺了他們,不過是殺雞儆猴,讓其他的人繼續忠於主公,不敢勾結朝廷。如此一來,西州方可人心安定。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之死,無疑是有利於整個西州的。”

劉範點點頭,不再說話。然後,又給劉誕下了一道命令,讓他在各個官吏身邊安插間諜,一旦發現有人勾結朝廷,可先斬後奏,絕不姑息。

又過了五天,果然,朝廷發佈了檄文,宣佈劉範爲反賊,從漢室族譜上除名,即將發四方大軍進討。檄文很快就傳遍天下,天下人都知道了朝廷將要討伐劉範的消息。消息也很快傳到西州來。整個天下,聽聞這個消息,無不爲之吃驚。天下人都疑惑不已,說劉範多次爲國家立有戰功,武功赫赫,怎麼說成反賊就成反賊了呢?況且他爲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愛民如子,可是天下第一好官,朝廷爲何要討伐他?

這些道理,放在關東州郡的百姓心裡,自然是不會知道的。但消息傳到了關西三州來,這裡的百姓沒有任何疑慮,都是暴怒不已。劉範是他們的父母官,沒有劉範的努力,就沒有他們的安居樂業,休養生息。朝廷還曾將劉範軟禁在洛陽一段時間,這段記憶,仍然沒被關西百姓忘記。而朝廷居然要討伐他,這讓關西民衆更加憤憤不平。一時之間,民怨沸騰,關西三州,都爆發了遊行示威。不過示威卻不是向劉範示威,而是向朝廷示威。

遊行示威中,就有錦衣衛的引導。由於錦衣衛的合理引導,民衆對朝廷的怨恨才統一宣泄出來。劉範出面撫慰了數次,方纔成功。由於民衆怒火未消,所以預計要爆發的黃巾賊之亂,也沒有在此刻爆發。

在所謂的討賊詔書頒佈的當天,劉範就召開了一次大型的軍政會議。劉範拿着朝廷分發的檄文,仔仔細細地看過了一般。這檄文,是何進的幕僚陳琳所寫,寫得文采飛揚,慷慨激昂,但就是少了很多理由。在檄文上,對劉範反賊身份的認定,就是長期以來朝廷不敢透露的洛陽之變的經過。洛陽之變中,劉範不僅將西域財貨藏爲己用,更興兵進犯關中之地,這讓朝廷最爲怨恨,故而列爲劉範造反的第一條。

劉範看完之後,又讓田豐將檄文念出。檄文之上,除了宣佈劉範爲反賊外,還將劉範帳下的謀臣武將,以及官府官吏等,都列入了反賊行列之中。針對官爵高低,對包括劉範在內的反賊首級,朝廷還清清楚楚地擬定好了賞金,劉焉和劉範的首級值五億,田豐和賈詡值三億,其他的大將都是一億。最低的縣令督郵,也值三千錢。

衆人對此,皆是不屑一顧。劉範說道:“既然檄文已經下發,朝廷不日就將進兵。你們都說說,我將如何?”

田豐站出來,說道:“回稟主公,豐認爲,朝廷已將主公貶爲反賊。若不自立,則威信掃地,名不正言不順。故而,豐以爲,時下主公頭等大事,就是要自立尊號,已對抗朝廷之貶爲反賊。有了尊號,西州的百姓纔會認同,軍士們纔會更有戰心,我等屬下,也好有個盼頭。”

劉範知道田豐是什麼意思,就說道:“那你們認爲,我該當上何尊位合適?”

典韋第一個把手舉起來,叫道:“既然朝廷罷免了主公涼州刺史之位,那主公不如稱帝,也好和朝廷分庭抗禮,西涼軍士知道主公登基稱帝后,那自然是願爲主公殊死搏鬥!”

馬超也激動地說道:“是啊!主公稱帝之後,咱們西涼,也是一個國了!朝廷也不敢小覷了我們!”

其他的人,也紛紛附和。劉範聽到典韋關於稱帝的建議,可是心跳不已。天下何人誰不想做皇帝?何況劉範。劉範心想,眼下如此情形,若是稱帝了,確實能激勵起人心來。但劉範總感覺,自立現在還應該稱帝。

郭嘉站了出來,說道:“稟主公,以嘉之見,主公目前還不宜稱帝登基。”

典韋一聽這話,就很不滿地說道:“郭長史這是什麼話?朝廷都削了主公的官職了,證明主公以後不再是昏君的臣子。如果不稱帝,難道還要主公做昏君的臣子嗎?”

“是啊!眼下主公是爲朝廷眼中的反賊,若主公不稱帝,那天下人便都會覺得主公是反賊無疑,不會心向主公。”

郭嘉說道:“若是主公稱帝,天下人才會心背主公。”

劉範說道:“奉孝此話怎講?”

郭嘉說道:“稟主公,稱帝的話,自然能得到關西一千萬人民的擁護,得到大軍更加的崇敬。但嘉以爲,天下人如今是思漢而不向漢,人心渙散,不在朝廷。天下人之崇敬主公,是因爲主公愛民如子,一向體恤百姓。然而在天下人的眼中,主公仍然是朝廷的臣子。縱然朝廷要討伐主公,以主公爲反賊,但天下人不會多少認同。然而,一旦主公稱帝之後,可就不一樣了。天下人認爲主公是臣,不應僭越。而主公卻貿然稱帝,就會引起天下人的反感,等於是坐實了朝廷對主公之污衊。到那時,天下人就會聽信朝廷之污衊,將主公視爲真正的反賊。如此一來,主公雖然登基稱帝,卻也是逞一時之快,而引來全天下對主公的反對。這樣一來,天下人,不僅有士族,還有人民在內,都會支持朝廷,而一致反對主公。沒有了民心的支持,主公雖是皇帝,卻無皇帝之實,又有何用?故嘉以爲,爲了保守起見,主公不宜稱帝。”

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八百八十一章 雙重保障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二百零七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五百七十四章 確定合約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鋒開始
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八百八十一章 雙重保障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二百零七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五百七十四章 確定合約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