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

而且,因爲造紙術被工部壟斷,“天地錢莊”紙錢也自然只有工部和榷部聯合發行。藉由壟斷“天地錢莊”紙錢的發售,工部和榷部還能獲得不菲的收入。當然,也有很多工場也開始印刷紙錢,但卻沒有涼國朝廷官方發售的“天地錢莊”紙錢來得更有權威,所以“天地錢莊”紙錢還是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

這樣一來,劉範就能完美地規避開金銀被隨葬而不斷流失的陷阱了。涼國現有的數千噸金銀儲備,不會被隨葬所消耗。涼國有了充裕的金銀儲備,就能一直維持貿易和製造業的繁盛,維持物價的穩定。

金銀儲備處理之後,劉範唯一犯愁的,便只有羅馬使團了。因爲在羅馬帝國與安息帝國停戰後,戰敗的羅馬帝國不得不承諾向涼國派出使團,由其全權代表親自來與劉範商定兩國之間的貿易規則。現在尼尼微之戰已經結束了幾個月,但劉範還沒等來羅馬使團,這讓劉範多少有些心急。

因爲羅馬帝國的富庶程度,還遠在安息帝國和漢帝國之上。羅馬建國已經歷經數百年,底蘊深厚,在數百年間積累起了龐大的社會財富。而且羅馬帝國還接連滅亡了數十個國家,要說油水不充足,劉範不肯信。

而且經過榷部的統計,羅馬帝國與涼國之間的貿易額是最高的。涼國要從漢帝國(也就是朝廷)進口大量的原材料,再製作成商品,再再向漢帝國傾銷,其中的利潤不高。安息帝國雖然十分富庶,也十分依賴於涼國的茶葉和絲綢,但安息帝國經歷了嶺西之戰和尼尼微之戰,一時間還緩不過來,買不了太多的涼國商品。而大月支帝國,雖然依賴於涼國的茶葉、絲綢、瓷器,但涼國也十分依賴於大月支帝國的香料。故而只有極度依賴於涼國絲綢的羅馬帝國,貿易額最高。所以,儘早與羅馬帝國商定貿易規則,對於涼國十分重要。

劉範也並沒有等待太久,很快錦衣衛就傳信回來,稱羅馬帝國已經派出一個龐大的使團,以塞維魯爲首,已經行進到了安息帝國境內,很快就將趕到涼國。這讓劉範十分激動,不僅是因爲羅馬帝國派遣使者與涼國建立聯繫,更多是因爲塞維魯。

對於塞維魯,劉範也有所耳聞。在歷史上,塞維魯發動兵變,成爲羅馬皇帝,開創了塞維魯王朝。而現在,也就是公元189年,距離歷史上塞維魯成爲羅馬皇帝已經很近了。一個計劃,很快就浮現在劉範的腦海裡。

從羅馬帝國到涼國,要穿越大半個亞洲,距離長達數萬裡。所以塞維魯使團肯定要花費數月時間,才能趕到姑臧城,劉範只得耐心等待。在這期間,劉範繼續推動改革,也就是革新中央和地方官制、擴張和革新涼軍、改屯田爲均田、移民西進康州和夏州、以新式錢幣替代五銖錢、修訂涼國法律等等。

除此之外,在劉焉的領導下,涼國還建立了自己的宗廟。天子七廟,王莽曾建立九廟,劉焉則是建立五廟。五廟中,祭祀漢高帝、漢景帝,以及劉焉的父親、祖父和曾祖。這五人中,漢高帝是漢朝的開創者,漢景帝則是劉焉和劉範這一系的祖先,地位最爲超然。

目下劉焉的爵位只是侯,劉範的爵位是公,兩人位屬諸侯,本不應祭祀漢高帝。但涼國只是名義上屬於漢帝國的諸侯國,實際上猶如一國,所以劉焉和劉範乾脆就從漢高帝開始祭祀。父子倆計劃着,等日後劉範奪得皇位,便學王莽建立九廟。漢高帝依舊永不祧出,然後其餘八位先祖就從劉焉的父親開始,再往前推選。

劉焉甚至還打算着,等劉範故去了,便將劉範也定爲永不祧出之祖。因爲劉焉想着,劉範日後統一天下,地位便如光武帝一般十分重要。劉範並不想把自己定爲不祧之君,而是想以劉焉爲百世不祧,永遠在宗廟裡享受供奉。但曾經擔任宗正的劉焉,自知自己並非創業之主或者再平天下之主,在禮法裡不可能定爲百世不祧之祖。若劉範日後能重新統一,便是再平天下之主,才能享受永遠不進祧廟的特權。

劉範對此也沒有辦法,兩人只得約定等日後天下重歸一統時,再與重臣討論這一問題。不過總而言之,涼國還是建立起了五廟,制度更趨完善。

劉焉和劉範以爲,得知了涼國立廟、還敢祭祀漢高帝的消息,朝廷一定會強烈反對。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次朝廷並沒有什麼動作,彷彿充耳不聞。後來劉範才知道,朝廷裡的何進、曹操、袁紹等人自知朝廷沒有阻止涼國立廟的能力,所以纔沒有擅動。而且劉宏的身體每況愈下,還一直盤桓在西園之中,不來視朝,處理朝政。朝廷政事,大多決於大將軍府和尚書檯。

而執掌尚書檯的尚書令曹操,也是這次力主不加以干涉的主要推手。劉範不禁對曹操多了些讚歎,因爲曹操務實而不務虛,他知道在禮法上與涼國交惡,並不會帶來什麼實際好處,只會招致涼國更多的敵視,曹操是“識時務者爲俊傑”。

在大明宮和五廟建立後沒過多久,到了中平六年三月,塞維魯使團才終於快要接近姑臧城。爲了威懾羅馬帝國,顯示涼國的富足和強大,劉範特意學隋煬帝,命令禮部採購了大量的絲綢,在姑臧城西門外的官道兩旁的行道樹上都裹以貴重的絲綢,長達百里。又命中護軍典韋率領包括虎衛軍三千人在內的天策衛兩萬騎,從姑臧城西門出,在官道兩旁乘馬候立,典韋則率領虎衛軍三千騎前去迎接護送塞維魯使團直到大明宮中。天策衛兩萬騎,均騎乘名貴上乘的大宛馬,披掛鎏金的明光鎧,手中的禮儀性兵刃,也均鎏金或鎏銀。天策衛是劉範親自掌握的親衛軍,自然是涼軍四十萬人之中最爲精銳的軍隊,人人均身長八尺以上,膀大腰圓。配上同樣優良的大宛馬,使用鎏金鎏銀的兵甲,最大程度地顯示出涼國的富足和強盛。

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是真的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縣失陷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
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是真的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縣失陷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