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

收下文聘和魏延之後,劉範命令文聘暫時在典韋之下,魏延暫時在黃忠之下。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劉範也有些忌憚曾經弒殺過自己主君的魏延。魏延在劉備攻荊州南部時,魏延便殺了韓玄,救下黃忠,然後投降劉備;後又被諸葛亮判定爲頭生反骨,心有反意。上位者必須要會制衡之術,所以,劉範將魏延安排在黃忠之下。因爲在原來的歷史中,黃忠一直都看不慣殺主投敵的魏延,儘管他魏延救了黃忠,而他們兩人也都成爲了劉備的屬下。在劉備攻川時,兩人還曾經因爲戰事不和而勢如水火。且黃忠的武力遠超魏延,黃忠如此之強,尚且對劉範服服帖帖,何況他一個魏延?這樣也好讓魏延看看劉範的實力,打消他的反叛之心。如此安排,至少能讓魏延在劉範強大的時候不敢生出異心。

一路上,劉範還收下了十幾個前來投奔的人,但可惜的是,他們都不是什麼三國的名將,武力也根本不能和魏延、文聘、典韋、黃忠四個相提並論。當然,還有些落魄的寒門士子前來投奔,劉範看看他們資質,也遠不如賈詡和田豐,又只是文人,不能打仗,劉範只好賞給他們一些錢帛作回家的盤纏,也算是禮賢下士了。

……

終於,劉範回到了家鄉竟陵縣。一進竟陵縣城前,便看到縣令帶着縣城的官吏,以及各個鄉的三老們來迎接。劉範辭了他們,便

望劉府縱馬走去。到了劉府門前,只見劉焉已經領着許多人正在等候,他身後有一個慈眉善目,氣質極佳的中年貴婦人,雖年華已逝,眼角有了幾條魚尾紋,但仍能從她的臉上看出,她年輕時的美麗動人。那婦人身後,又是三個少年人,一個約摸有十三四歲,一個約摸有十一二歲,最後一個只有七八歲,都生得光彩照人,神采奕奕,和那個貴婦人有幾分相像。

劉範心裡有底了,這大約就是他的母親黃氏,以及他的三個弟弟,分別是劉誕、劉瑁、劉璋。劉範便扶蔡琰下了馬車,朝劉焉走去。劉範和蔡琰拜道:“兒劉範攜兒媳,拜見父親母親,願父親母親身體安康!”蔡琰因爲身份尷尬,只得道了一個萬福,默然不語。劉誕、劉瑁、劉璋也拜道:“弟誕(瑁、璋),拜見兄長!”

拜完,只見黃氏便越過劉焉,興沖沖地抓住劉範的手,興奮地道:“範兒你可算回來了!可把爲娘想死了!看看你,你離家不過三個月,雖長高了,卻也長瘦了!原本白皙的皮膚也黑了!唉!你整日裡出生入死的,可不知道要受多少罪呢!來,讓母親看看,你有沒有受傷?”說着,黃氏便拉起劉範的兩隻袖子,四處檢驗,看他的手上有沒有傷口。

劉範感動不已,道:“孩兒不孝,讓母親擔心了!其實孩兒幸運,並沒有受傷,請母親放心!”

黃氏也確實找不到傷口,這便放心地點點頭。劉焉摸着鬍子,滿意地笑道:“婦道人家就是婦道人家,有什麼好慌張的?虎父無犬子,我劉君郎的兒子又怎會在戰場受傷?”劉範尷尬地笑笑。

黃氏白他一眼,忿忿道:“哼!你這老東西還有臉說!當初範兒唸書唸的好好的,眼看就可以舉孝廉出仕做大官兒了,都是你,非要範兒去當個什麼校尉官兒!範兒離家的時候那多白多胖啊,現在,看把範兒曬成什麼樣了?!”緊緊地握着劉範的雙手,黃氏心疼不已。劉焉尷尬地撓撓頭,笑而不語,卻又有些不敢看劉範的眼睛。

劉範笑道:“母親就不要責怪父親了,他老人家也是爲了孩兒好嘛!再說了,孩兒現在不都是亭侯和將軍了麼?父親讓孩兒參軍,也是爲了孩兒着想的嘛!您說是不是?”

黃氏又白了劉焉一眼,驕傲地道:“哼!還算這老東西識相!他要是敢不對你盡心盡力啊,看爲娘我不休了他纔怪!”劉焉還是撓撓頭,笑而不語,臉上不是尷尬的神情,而是幸福。劉誕等都在偷笑。

這時,黃氏終於發現了站在劉範身後的蔡琰。蔡琰雖然不受黃氏的重視,但依然保持着微笑,並未失禮。黃氏用極快的速度打量了蔡琰上下一番,然後好奇地道:“誒!範兒,你給爲娘說說,這位小姐是誰家的啊?”劉焉和蔡邕相識於廟堂,往來甚密,自然認識蔡琰,一看劉範和蔡琰兩人眉來眼去的,就大概知道事情原委了。

劉範一下醒悟過來了,連忙道:“哦!母親,這是蔡大家的女兒蔡琰蔡小姐,蔡大家,他已經把她許給孩兒爲妻了!這次回鄉,孩兒便帶她回來,讓父親和母親定奪!”

“琰兒見過伯母!”終於到了歷史性的一刻,婆媳相逢,蔡琰內心激動不已,但面上還是一副淡定的模樣,只是微微紅暈的臉頰出賣了她。

劉焉衝劉範不露痕跡地點點頭,他對蔡琰很滿意。黃氏聽了蔡琰的話,立即棄了劉範,過來握住蔡琰溫潤如玉的手,摸索幾遍,又上下打量幾番,這才滿意地點點頭,道:“嗯嗯嗯!不愧是蔡大家的女兒啊,學問好,有禮貌,相貌也不差!和我家範兒也甚是相配!琰兒啊,伯母問你,你今年多少歲了?”

“稟伯母,琰兒今年十六歲了!”黃氏是接納蔡琰與否的關鍵人物,得了黃氏的首肯,蔡琰心中那塊懸着的大石頭終於落地了。

“嗯!嗯!好好!我家範兒過了今年的十月,也有十八歲了!年歲上也甚是相配呀!”黃氏越看蔡琰是越喜歡,連連點頭,她又扭頭看向劉焉,不露痕跡地點了點頭。

黃氏又對蔡琰道:“既然蔡大家把你許給了我家範兒,那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劉家就是你家,以後在劉家就不用如此客氣,只把這裡當做自己家裡就好。哦!對了!你們可曾定下婚期了?”

蔡琰臉越發紅潤了,道:“還,還沒有,臨行前家父說了,請伯父伯母定奪就好。”

劉焉點點頭,道:“按照周禮,受聘成婚之期,天子一年,諸侯半年,士大夫一季,庶民一月。範兒如今是亭侯了,那婚期就該定爲半年。如今是七月份,須等到今年十二月,方纔能成婚。”

黃氏點點頭,道:“嗯!雖然未曾成親,但也已是劉家人了,琰兒啊,日後就不用見外,只當劉家是自己家。”

蔡琰羞赧地點點頭。劉範便朝劉誕三人眨了眨眼,劉誕瞬間就懂了,連忙拉着劉瑁和劉璋對蔡琰行禮道:“小弟誕(瑁、璋),見過大嫂!”

蔡琰還是羞羞地點點頭,引得三個毛頭小子一陣鬨笑。

劉焉看到了劉範和蔡琰後面的賈詡、田豐、典韋、黃忠、魏延、文聘等六人,疑惑不已,便道:“範兒啊,這幾位爲父看着眼生,他們又都是誰啊?”

劉範道:“哦!忘了和父親介紹,這位是賈詡賈先生,這位是田豐田先生,他們是孩兒以後的軍師;這位是典韋典惡來,這位是黃忠黃漢升,這位是文聘文仲業,這位是魏延魏文長,現在是孩兒的侍衛,日後是孩兒的將佐!”

“屬下賈詡(田豐、典韋、黃忠、文聘、魏延),見過太公,見過太夫人!”六人紛紛行禮。

劉焉和黃氏道:“諸位請起!”六人起身。黃氏微笑道:“常言道: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犬子日後發展,還需各位多多扶持,替犬子指點一二。若得衆位扶持,老身感激不盡。”

六人再行禮,道:“喏!謹遵太夫人教誨,屬下等必不敢相忘。”

黃氏滿面春風,道:“呵呵!來來!諸位請進。琰兒,外面熱,你也快進來吧。”

蔡琰驚喜不已,道:“喏。”衆人便跟在劉範身後,走進了劉府。

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一百六十三章 賈龍崛起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行見聞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場爭辯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
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一百六十三章 賈龍崛起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行見聞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場爭辯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