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

劉範點點頭,滿意地說道:“郭奉孝,最得我心。”

郭嘉笑道:“謝主公誇獎。屬下之言,非爲媚主,而實爲真言。昔日商紂王殘害忠良,虐害百姓,先是取出比干之七竅玲瓏心,後又逼走箕子,以炮烙之刑殘害人民,搜刮民脂民膏以爲酒池肉林,暴君之極也。紂王之商,雖爲一統,而爲害人民,有罪天下。是故,武王伐紂,天下諸侯紛紛景從,人民爲助,紂王之軍,俱爲倒戈。武王亦是割據分裂,但伐紂爲天下去除大害,此爲有功於天下,符合大義。”

劉範說道:“說的不錯。不論天下之一統與否,最爲根本者,乃是民生。若民生凋敝,民心自然不附。人民乃天下之主,若有暴君殘害之,則是必敗無疑。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旦與民心所背,天下必另屬他人,不復爲己。”

郭嘉說道:“此正如主公之與朝廷也。朝廷殘虐暴吝,必爲民衆所恨。而主公正可爲武王第二,效法武王。”

劉範說道:“現在說這個還爲時尚早。我此來,是來視察你這個長史是否稱職,與同僚之間關係若何。不過,今日觀之,你倒是很會和同僚們打交道嘛!”

張遼說道:“主公有所不知,起初我等將領,得知主公突然提升一個未曾加冠,又無甚功績的少年人爲軍中長史,自然都是疑惑不解。我軍自建軍以來,歷來都是以功績爲先,以能力爲重。若無能力,又無功績,不可擔當重任。故而,我等皆小覷郭小長史,以之爲溜鬚拍馬之輩,與之不親。但郭小長史卻不以爲意,主動逐個來訪我等。後,又在短短一天之內,將軍中積壓已久的雜務統統處置完畢,賞罰分明,判斷清晰,遂使軍中將士頗爲驚奇。”

劉範點點頭,說道:“奉孝果真有如此之能?”

郭嘉說道:“區區雜務,在屬下眼下,還不是何等難事。”

劉範點點頭。龐統爲耒陽縣令時,也就是一天不到,就將耒陽縣內多年以來的雜務一併辦理完畢,使張飛都十分的驚奇,然後帶着龐統向劉備推薦。而西涼軍的軍務,可比耒陽縣一個小縣城要難管理得多了。郭嘉卻能在短短一天不到就可將事務辦理完畢,可見郭嘉的能力真是與生俱來的。

劉範想到了長久以來還沒有詢問過郭嘉一個重要問題,於是說道:“以奉孝之見,接下來這場大戰中,我勝率幾何?”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如同雲霧一般在劉範的心頭,久久未曾散去,讓劉範一直非常頭疼。可能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劉範也是一直對這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

郭嘉一聽劉範突然在衆將面前問起這個問題來,一下就警覺起來。郭嘉說道:“主公此問,可是確定朝廷將攻西涼?”

一聽郭嘉問這個,諸將也是立即警覺起來。劉範說道:“事已至此,也沒有必要再隱瞞着你們了。實不相瞞,早在幾天前,錦衣衛就已經傳回了消息,稱舞陽君等人皆拒絕勸皇帝停戰;進貢之物,皇帝也一概不收。如今,朝廷正在調兵遣將,招兵買馬,不日即將進攻西涼。”

陡然聽到這個消息,諸將反而是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十分沉穩。劉範挑選的將領,資質最差的,也是馬超。但馬超雖然不怎麼懂得以智謀取勝於疆場,但馬超之勇武,堪稱呂布。曹操都曾經被馬超打敗過,稱馬超勇力不下於呂布。馬超都是天下名將,更遑論其他將領了。雖然魏延、龐德等人勇力不如馬超,但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智謀超羣。一般的將領,聽到敵人強悍,可能未曾開戰就早已喪膽。但劉範的武將班子可不是尋常武將,怎會害怕朝廷之官軍?

郭嘉說道:“屬下既然敢歸附主公,自然是賭主公取勝。”

劉範再次重複他的問題,說道:“那我取勝機率有多大呢?”

郭嘉斬釘截鐵地說道:“屬下以爲,主公必勝,朝廷必敗。”

劉範十分驚奇,說道:“朝廷治下有十二州,近四千萬口;而我治下不過三州,近千萬口。且我將爲西域所拖累,而朝廷則是擺脫了流民的累贅。實力懸殊,攻守變勢,我都對取勝沒有把握,最初我以爲取勝之機率不過十分之一。而奉孝卻敢言我必將取得全勝,這又是爲何?”

郭嘉說道:“回稟主公,屬下在入涼州之後,就知道主公必勝,而朝廷必敗,此乃天道所致。爲何?因爲屬下一入涼地,眼前景象,便是政通人和,民生繁榮。涼地百姓,無不傾慕主公,以主公爲主,而非朝廷。主公愛民如子,天下皆知,更爲涼人所熟知。主公入主涼州以來,興寬仁之政,使流民安居樂業。涼人得主公厚愛,自然是感恩戴德,不勝感激,願爲主公爲犬爲馬,死戰不怠。此爲主公之得民心之故也。而反觀朝廷,治下百姓,爲主公之四倍。但朝廷多年以來,殘害百姓,塗炭生靈,早就使民心遠離朝廷。

之所以有黃巾之亂,就是因爲人民已經不堪其擾,欲推翻之。而朝廷能存留至今,不過是因爲朝廷是漢室。漢室國祚四百年,人心思漢。故而百姓久在漢室治下,習慣了漢室之天下。而且,朝廷得到天下士族的支持。所以,朝廷才尚未倒下。而朝廷已近陵遲,人心雖思漢,而不向漢。若大戰將起,朝廷雖可徵召百萬雄兵,但必定是軍無戰心。而主公則不同,主公將戰,士卒皆願死戰,軍心穩固。而且,縱使朝廷有四千萬口,而這四千萬口中,又有多少人願爲朝廷死命?而主公雖只有千萬口,這千萬口卻皆願爲主公死戰。

如此,就算朝廷之得天時,主公也可得人和。而古人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朝廷雖趁主公忙於治理西域,出兵西進,可得天時之便利。但人民不願爲之賣命,無人和之利。主公雖然爲朝廷所逞,但只要有三州民衆鼎力相助,朝廷之軍必然不能與疆場之上佔得一絲先機。董仲舒之言天道,乃是帝王從上天之意。於屬下看來,民心所向,就是天道。主公得人心,必得大勝。此所謂天道所致。”

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五十六章 借酒題詩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五百一十八章 向東追擊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二十五章 父子談話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
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五十六章 借酒題詩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五百一十八章 向東追擊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二十五章 父子談話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