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與張郃一邊聽提裡德特的描述,一邊注視着對面的羅馬軍團。
提裡德特繼續滔滔不絕地說:“在標槍打擊之後,先以青年兵衝散敵軍。如果青年兵不敵敵軍,敵軍反而衝進了羅馬軍團的陣列之中,那麼就由年富力強的壯年兵來奮勇阻擊敵軍。老年兵一般作爲後備力量,不到最危險的時刻不會出動。在青年兵和壯年兵兩列都不能抵擋敵軍時,老年兵纔會加入抵抗。在戰事順利時,老年兵一般只負責保護側翼和後方的安全。
不過,羅馬軍團有輔助軍團的幫助,一般由輔助軍團來保護側翼的安全。一般而言,一個執政官和一個副執政官指揮一個集團軍。一個集團軍,通常由兩個羅馬軍團和兩個輔助軍團組成。
輔助軍團的兵源,是那些不具備公民資格的行省居民。爲了彌補羅馬軍團以重裝步兵爲主、兵種太過單一的缺陷,羅馬帝國通常會徵召行省居民組成輔助軍團。輔助軍團與羅馬軍團不同,兵種主要是來自高盧、日耳曼、克里特、敘利亞等邊境地區的騎兵和弓箭兵,也有來自希臘地區的重步兵。有輔助軍團的多兵種配合,羅馬軍團兵種單一的缺陷就被完美地解決了。
在開戰時,通常由羅馬軍團作爲中軍,並分出一些兵力作爲預備隊;由輔助軍團作爲左右兩翼,保護羅馬軍團側翼的安全。羅馬軍團的騎兵很少,一個軍團通常只有六百騎兵,而且他們不會騎射。輔助軍團的騎兵有輕騎兵和重騎兵之分,大多是以突擊、騷擾、偵查爲任務。”
張郃說:“既然羅馬軍團的騎兵不會騎射,那這不是安息騎兵一大優勢嗎?”
提裡德特落寞地說:“曾經是。”
張郃好奇地問道:“爲何說是曾經?”
提裡德特轉而換上神采奕奕的神色,說:“兩百多年前,當羅馬還叫共和國的時候,羅馬有一名名叫克拉蘇的將軍,率領七個軍團、六千騎兵和六千弓箭手,總計五萬大軍,遠征我安息帝國。
我安息則是由皇帝奧萊德率軍親征投靠了羅馬的亞美尼亞,並派出名將蘇萊納率領一千重騎兵和九千輕騎兵在內的一萬騎兵,前去阻擊克拉蘇。蘇萊納出身於蘇倫家族,在錫斯坦地區擁有無與倫比的號召力。他的家族裡,有衆多直屬的塞人騎兵。
蘇萊納自知兵力太少,不敵克拉蘇,便誘敵深入,不斷引誘着克拉蘇的大軍渡過幼發拉底河,來到沙漠之中。在沙漠之中,克拉蘇的大軍筋疲力竭,爲防我安息騎兵,他佈置成空心方陣,即以羅馬軍團的重裝步兵列爲四面陣,陣裡是弓箭手、輕步兵、騎兵和輜重。
蘇萊納先派重騎兵衝陣,被羅馬軍團打敗;克拉蘇命令輕步兵和騎兵追擊,又被蘇萊納的輕騎兵用密不透風的箭雨射了回去。然後,蘇萊納意識到了弓箭的威力,就命令弓騎兵們在距離羅馬軍團十丈左右的地方,向之騎射。羅馬軍團在箭雨之下損失慘重,克拉蘇遠遠看見蘇萊納的大軍那裡還有很多馱着裝滿箭矢的箭袋的駱駝,知道這樣下去必死無疑,便命令一千高盧騎兵和五千輕步兵衝擊蘇萊納的大軍。
蘇萊納後撤,克拉蘇就連忙帶領軍團向北撤退進入卡萊城。我安息大軍不喜夜戰,所以才讓克拉蘇逃了。第二天,蘇萊納率軍進入羅馬營地,殺光了克拉蘇遺留下的五千傷兵。
當時謠言說克拉蘇已經逃回敘利亞,已不在卡萊城裡。蘇萊納爲了證實這一點,就詐稱和談,克拉蘇親自接見了蘇萊納的使者。證實之後,蘇萊納率軍包圍了卡萊城,克拉蘇只得突圍,其子小克拉蘇戰死。克拉蘇則被我們安息人砍下頭顱,並在其頭顱裡灌注黃金。五萬羅馬軍團,也只有不到一萬人逃回了羅馬。因爲這一戰發生在卡萊城,因此稱爲卡萊戰役。”
這段安息帝國的光輝歷史,提裡德特越說,臉上的驕傲神色就越重。說到最後,他甚至激動到滿臉通紅。
趙雲有些爲難地說:“我知道這是貴國值得銘記的戰功,但這又與我們所說的騎射優勢不再,又有何關係?”
提裡德特說:“怎麼沒有關係?在見識了弓箭的威力之後,羅馬人也開始針鋒相對地發展他們本就十分發達的武器裝備。”
張郃詫異地說:“羅馬軍團也發展了弓箭嗎?”
提裡德特搖搖頭,說:“不,羅馬軍團仍舊以重裝步兵爲主,使用標槍、長矛、劍和盾。”
張郃和趙雲更爲詫異:“不發展弓箭,那他們怎麼應對安息大軍的弓騎兵?”
提裡德特說:“兩位將軍有所不知,羅馬帝國徵召了更多的行省居民作爲弓箭手;又發展出了兇狠的弩炮。”
趙雲一聽,更爲詫異:“弩炮不是城池攻防戰時才用嗎?”
提裡德特說:“不不不,羅馬軍團還有用於野戰的輕弩炮、手弩炮和連發弩炮。其中,連發弩炮沒有普遍裝備;手弩炮威力不大;唯有輕弩炮威力夠強,裝備較爲普遍。在羅馬奧古斯都時期,一個五千人的軍團通常裝備五十門輕型弩炮。在與我安息大軍的作戰中,輕型弩炮、手弩炮和連發弩炮對騎兵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打擊。”
張郃恍然大悟,說:“所以,安息騎兵的騎射優勢,便蕩然無存了。”
提裡德特嘆了口氣,說:“正是。按照你們漢人的長度計算,弩炮的射程長達二百三十步。而我們安息輕騎兵的弓箭的射程,卻只有十丈到二十五丈左右。臨戰時,必須貼近羅馬軍團才能施展騎射威力,而羅馬軍團卻率先能用弩炮打擊我軍。”
趙雲道:“這也是爲何安息大軍越來越重視重騎兵的原因,因爲必須依靠重甲抵禦羅馬弩炮,才能貼近羅馬軍團,進而打敗羅馬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