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

自從蔡琰有了劉府的血脈之後,整個劉府又都陷入忙亂之中了,不僅劉範忍痛割愛,派任紅昌去伺候蔡琰;還有黃氏,黃氏擔心蔡琰出意外,派她的幾個貼身侍女來伺候蔡琰,還讓蔡琰不用起早還給公婆請安,讓她多睡一會兒,甚至黃氏最後也親自上陣,嚴格把關蔡琰的飲食和活動;劉焉則去求漢靈帝,派出了幾個醫術高明的太醫整日爲蔡琰開藥安胎,一應安胎的東西也都準備得十分妥當;鎮北軍的部將,聽聞主公即將有後,也十分激動,不惜冒着嚴寒進山打獵獵物,給蔡琰滋補身體,還讓各自家裡的女眷,也就是劉範送給他們的妻妾,時常去拜訪蔡琰;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劉範知道多曬太陽,對胎兒和孩子的骨骼發育有極大的好處,便經常帶着蔡琰外出曬太陽。

一時間,蔡琰成了劉家的寵兒,她就像太陽一樣,太陽系所有的星球現在都圍着她打轉,就是以前的劉範也都沒有過這麼受寵。這讓劉範羨慕嫉妒恨不已。只不過幾天的功夫,蔡琰就因此增重了不少,身上的母親的影子也愈發濃重。有這麼多人關心着蔡琰,劉範根本不用擔心她的身體情況。

在照顧蔡琰的同時,劉範也不忘準備開春時的西征。在歷史上,韓遂曾狂妄地號稱“九曲黃河”,確實他也配得上一個稱號。韓遂此人,狡猾多端,心狠手辣,他還曾殺了馬騰的羌人妻子,但他又能讓馬騰心甘情願地跟他拜把子,讓馬超和他一同抵抗曹操,可見此人很有智計,很有遠見卓識;羌族首領北宮伯玉在涼州可謂是婦孺皆知,他的兇名,甚至能止住小兒夜啼!而氐族首領阿吉劉範沒聽說過,但聽名字也像是不好惹的。

冬天從來就不是開戰的好時機,就連科技發達的後世,頭號強國美國打仗,也儘量避免冬天發兵。所以北宮伯玉等三人專門挑日子,挑在秋季準備結束、準備進入冬季的時候發動叛亂,這讓官軍很難發現端倪,也不能在入冬後大規模地動兵。因此,官軍懶散又沒有防備,涼州這才全境淪陷,少量官軍只能在三輔地區駐防。每一枚硬幣都有兩面。官軍不能調動,同樣的,叛軍也不能繼續進軍。

於是,劉範也有機會在冬季準備,這第一手準備,自然是兵器了。劉家的工匠足足有兩萬人,大多數是劉黃兩家的佃農轉變成的,還有剩下的一部分是地道的工匠。劉範便照搬後世的制度,將這足足兩萬人組成一個軍械製造廠,由技術嫺熟的工匠擔任各個車間的主任,佃農成爲工人,改變原本一個人製造一件武器完的制度,改成一個人只組裝一樣零部件,形成生產線,大大提高了各種軍械的製造效率,製造週期也大爲縮短。

這些軍械,有環首刀、鐵鎩、長槍、馬槊、弓、箭、馬鐙、馬鞍、馬蹄鐵、玄甲、禪衣、髻頭、繮繩等裝備給騎兵和戰馬的軍械,如戈、長矛、劍、盾牌、斧子等兵器,因爲騎兵用起來很不適合,所以劉範不讓製造。環首刀是西漢時就已經被髮明的刀,比起劍來,環首刀劈砍的威力更大,而且騎兵講究行動快速,用直愣愣的劍還可能傷到自己和戰馬。蒙古騎兵都是使用馬刀的,鮮有用劍的。鐵鎩,也是西漢時就有的,普遍裝備於漢朝騎兵隊伍,形同槍,但槍頭比較長,兩側還有延伸出來的兩個小的槍頭。

其中,劉範最在意的武器是馬槊。馬槊其實說白了,就是騎兵使用的長槍,略微比長槍長一些,有一丈八尺長,槍頭十分尖銳,加之其槍桿十分堅韌,騎兵用在馬上突刺,它不會被強大的重力加速度所折斷,堪稱是騎兵最得心應手的武器。但世上的東西,永遠都是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馬槊雖好,可不是像長槍那麼好製造的。

一杆合格的馬槊,最好是是用柘木的主幹,其次是用桑木、柞木,再不濟那也得用韌性好的竹子來製造。而且,還要把柘木剝成細蔑,將細蔑泡在桐油里長達一年的時間;等一條條細蔑被泡得不再開裂,再把細蔑用幾個月的時間在太陽下晾乾,之後將細蔑編絞在一起,組成馬槊的槍桿,再用膠漆將細蔑粘合在一起,這樣,馬槊的雛形就出現了;你以爲這就完了嗎?不!還要用韌性強的麻繩將馬槊捆起來,再用膠水塗抹一遍,再用葛布將馬槊包起來。如此,馬槊纔算製造。檢驗馬槊是否合格時,要用刀鋒用力劈砍馬槊,只要馬槊損傷不大,並且能發出響亮持久的金屬碰撞聲,如此,馬槊纔算製造合格。

製造一杆馬槊,快一些的話都必須花費四年的時間,並且製造十杆,最多隻能保證其中四杆的合格率,也就是說,馬槊的合格率只有四成。即使是劉範和工匠們改進生產程序,製造馬槊也需要三年之久。遠水解不了近渴,遠親不如近鄰,於是劉範只能寄希望於和馬槊形制差不多、威力遠不如馬槊的長槍了。

玄甲和禪衣,玄甲是西漢秉承秦朝工藝發明的一種甲冑,防護力很弱,除了能抵禦敵人從極遠處發射的箭矢之外,就是形同虛設,刀劍這類武器能不費吹灰之力地穿透玄甲;禪衣就是漢軍的軍服,和百姓的衣服沒多大不同。比起上述的裝備,這兩樣東西還算是比較好製造的。考慮到術業有專攻,劉範將軍械製造廠以軍械的種類分成十幾個部門。其中,又以馬槊和弓的部門花費最高。

製造軍械,原材料花費很大。比如說製作弓,必須要用牛筋來做弓弦,長度足夠的牛角來作弓把,但牛在這個時代劉是生產力的保證,在漢朝牛相當於後世的大熊貓,法律是禁止宰殺的,到了宋朝,這項禁令才解禁,所以水滸的“大俠套餐”中才會出現熟牛肉這道菜。在現在的大漢,劉範是買不到大宗的牛的,只能購買塞外遊牧民族的。劉範爲了購買牛筋、牛角,又要求助於甄家。

再比如能製成弓和馬槊的柘木,中國素來就有“南檀北柘”的說法,柘木在全國各地都有,其中又以兩廣地區,也就是現在的交州出產的柘木質量品味最好。柘木生長緩慢,長在交州的柘木,一百年能長到直徑二十公分到三十公分之間;而其他地區的柘木,一百年只能長到十公分到二十公分之間。物以稀爲貴,所以柘木價格十分昂貴,等同於檀木(明朝後期,中國人才愛上檀木,明朝之前,中國人是不用檀木做傢俱和陳設的)。糜家主要在南方經營,對現在還是最偏遠的交州也較爲了解,於是劉範只能拜託糜家幫他進貨了。

還有其他重要的原材料,劉範把一小部分讓甄家和糜家負責,另外的部分則讓其他有實力的世家和商賈負責,雖然甄家和糜家和劉範關係很好,但爲了安全起見,雞蛋永遠都不能只放在一個籃子裡。

每一天,都有一車一車的原材料運到江夏竟陵縣來,爲了接受覈實,劉家的下人每天都是手忙腳亂的。兵器齊備,當然還要練兵了。寒冬臘月的,劉範讓鎮北軍在冰天雪地裡訓練,就像後世人民解放軍人民子弟兵一樣,鎮北軍士兵也要脫了上衣,在雪地裡潑冷水後挺着,然後使勁地操練。劉範想,歷來打仗是要避開冬天的,若是鎮北軍適應了冬天的寒冷,那鎮北軍就可以全天候地出其不意地襲擊敵人了。

就這樣,到了三月初,蔡琰的肚子開始變得圓鼓鼓地起來,劉範西征的各項準備也準備得差不多了。劉範帶上鎮北軍、幾千個運糧的民夫、八萬多匹戰馬、三千隻羊、一百萬石糧食,就準備開赴他日後的老巢,涼州。

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六百五十二章 安息饋贈
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六百五十二章 安息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