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

從張讓族人家中抄出來的財貨不能隨軍,荀貞令宣康押之還鄉,自己則與典韋、趙雲、關羽、張飛等馳追部曲,是夜,宿住陽關。

陽翟、陽關皆在潁水南岸,次日一早,部隊從陽關附近的橋上過河,至潁川北岸,沿着岸邊的大道繼續前行,行至入夜,前邊陽城在望。

過了陽城,再前行數十里就出了潁川地界,是河南尹地界了。

嵩山在陽城西北邊。

前世時,荀貞去嵩山遊玩過,這一世,多年前他爲潁川北部督郵時嘗行縣至此地,亦曾遠眺峰山。今時夜宿野地,負手出營,他再次遠望嵩山。此時雖已入秋,然如在白日望去,則嵩山仍顯深綠,這會兒夜深眺望,卻只見嵩山如一條漆黑的長龍,沉默地伏在夜色中的遠方。

荀貞遙指之,顧對左右說道:“過了此山便是轘轅關,出關即是河南尹地界了。”

轘轅關在轘轅山上。轘轅山形勢險要,東有太室、少室二山,西爲雞鳴、香爐二峰,是萬安山與嵩山銜接處的壑口,因其山路險阻,十二曲道,將近復回,故曰“轘轅”。

轘轅關在的這個壑口相傳是大禹所鑿,素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乃是由洛陽通往潁川、汝南的一條捷徑,秦末之時,劉邦有次攻洛陽不利,便是經由此關退至了陽城。中平元年黃巾亂時,朝廷曾臨時置八關都尉,分別扼守洛陽周圍的八個緊要關卡、拱衛京都,轘轅關是其一。

荀貞此次入京上洛,爲節約時間,不可能去翻越嵩山,也不能繞過嵩山走遠路,他也得過轘轅關。通常來說,旅人過關卡需要有“傳”,也就是過關通文,單個的旅人尚且如此,況乎數千虎賁精銳?好在何進、袁紹隨信寄來了一道軍文檄令,可以憑此通過關卡。

嵩山如龍,轘轅如鎖,橫在了潁川郡與河南尹之間。

殺掉張讓一族,對荀貞而言,不過是件小事,可將要進入河南尹的地界了,他的心情卻非常複雜。

他將要面臨的何進身亡、袁紹誅宦、董卓亂京這幾件事,或者說“這一件事”,——這幾件事前後關聯,放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裡來看,也確是一件事,何進身亡是起始、袁紹誅宦是發展、董卓亂京是**,這整個的一系列事件可以說是漢室由頹微走向傾倒的轉折,雖說論危險似是遠不如當年與黃巾在戰場上的爭鋒死戰,可如論對荀貞造成的壓力卻是遠遠勝之。

就像遠方的嵩山黝黑深沉地匍匐在濃夜中,雖靜止不動,卻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使人恍惚覺得山雨欲來風滿樓。

壓力之外,又有一點期待。

這點期待不是爲期待漢室將亡,而是對自己將要加入這一千古留名的歷史時刻的期待,這種期待是不自覺的,老實說,也是任何人都不能自控壓制的。

期待之外,又有許多忐忑。

“董卓現在到哪裡了?我還能趕上麼?我還能趕在他前頭入京麼?我能阻止他政亂洛陽麼?我能救下那百萬將要流離失所的洛陽生民麼?”

荀貞立在深深的涼夜下,負手眺望嵩山,安靜的外表下內心中起伏洶涌。

他這樣不安地想到了這裡,忐忑登時又變成了焦急,恨不得現在就飛到洛陽。

“可是……。”他心中想着,轉望了下身後不遠處的宿營地,急行軍了一天的兵士們都很疲憊,吃過飯便睡下了,營地中漆黑一團,只偶有巡夜的火把一閃而過。

“可是,兵士們吃不消啊!”他想道。

也只能無奈地放下了連夜行軍的想法。

他轉回頭,又去眺望嵩山,去眺望嵩山的西北,西北就是洛陽。

他忍不住又想道:“如果我能阻止董卓,如果我能使董卓不入京,那麼歷史原本的走向會因此而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之後的羣雄討董應該就不會有了吧?沒有討董,袁本初、曹孟德應也難以藉機崛起了吧?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何進身死、宦官被盡誅,外戚、內宦俱全盤覆滅,接下來會發生的極有可能是士人將獨握大權。

爲了保證自己的權勢、利益,爲了保護自己不會受到報復,袁紹定然會變成如霍光、樑冀那樣的權臣,只是,他會成爲霍光,還是會成爲樑冀?——帶兵血洗宮城,盡殺宦官,這種事情做得時候痛快,可後果卻是嚴重的,此等事豈是人臣能做的?袁紹作爲人臣,帶兵殺入宮中,雖非作亂弒君,卻也差不多了,天子如今年幼,大約奈何不了他,可等天子長大?能不忌憚袁紹麼?袁紹對此必也心知,所以如果沒有董卓亂政,接下來袁紹必然會不惜一切代價把國家的權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爲了保護自己,他甚至可能會做出廢立天子之事,總之一句話,他這個“權臣”是當定了,就算他不想當,爲了身家性命,他也必須要去當。

那麼,漢室已然陵遲,州郡叛亂不定,宦者、外戚雖亡,而袁紹獨爲權臣,短則尚可,一旦時長,他會不會滋生出野心?劉家的那些宗室會不會看不慣他?州郡的野心之輩會不會反對他?推演下去,會不會仍會出現羣雄討逆的場面?只不過,這個逆不再是董卓,而是袁紹了?

荀貞不知道。

但,他現在知道的是,未來也許會因此、因爲他而改變,他又不覺產生了一點激動和一點不安的懼怕。激動不必多說,創造歷史的機會不是人人都有;懼怕則是爲可能出現的改變。他猜想袁紹可能會成爲權臣,可他又對此不確定,不確定的東西總是令人懼怕的。

——對袁紹、曹操等人來說,未來本是不確定的,可對荀貞來說,未來在某些程度上而言,本來是確定的,他知道未來的走勢,一直以來他都是靠着這個而一步步壯大起來的,可如果突然因爲他而未來改變了,改變了走向,那麼就好像是本來具有良好視力的人突然變成了瞎子,就好像突然他成了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懸崖,他明顯地不適應,並因此而不安、懼怕。

可是這點不安、這點懼怕,卻不能改變他阻止董卓入京的強烈願望。

是的,如果歷史改變,他將從此失去“穿越者”的優勢,可他怎麼能因爲他一個人的“利益”而罔顧百萬洛陽生民流離失所?只要能救下這百萬生民,就算變成瞎子他也願意。

“君侯?”

見荀貞遠眺夜暮,若有所思,半晌沒有再說話,從行在側的徐卓奇怪地叫了他一聲。

“啊?”

“夜涼了,野地露多,明早還要行軍趕路,該歇息了。君侯如想看此山,可等明日路上再看不遲。”

荀貞點了點頭,再次望了眼遠處的嵩山。

嵩山仍如黑龍綿亙夜下,此時入到荀貞眼中,卻不覺壓力了,他這會兒看到的是雄龍蟄伏大地,將要一衝而起,遨遊九霄,呼雲吐霧。

變得不是山,變得是心境。

荀貞轉過身,背對長夜、臥山,於諸人的從行下,行向隱隱火光閃爍的宿營地。

次晨,繼續沿河而行。

過陽城,行數十里,暮至轘轅關。

時辰已晚,關門關閉。

部隊於關外歇息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在羣山環繞中過關入了河南尹地界。

過了轘轅關,再行二百里,就是帝國的雄都洛陽。

由轘轅關向西北行,只需經緱氏、偃師二縣,便是洛陽了,荀貞本計劃今日行軍至偃師再歇息,可卻只走了四十里地,方至緱氏,便被人攔下了。

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32 破敵(中)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26 威震郡北19 圍不赦以威生仁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24 河南諸侯荀曹雄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12 道是襄陽德珪來53 送糧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6 何爲乳虎11 雪夜攻莊82 光陰似苒流如箭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5 命令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9 太守長史兩不負93 兵臨西華(下)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45 渡汝過澺沿途聞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7 遍觀諸郡(上)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72 寧舍濟北取任城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29 伯符進獻渡河略32 許顯奉令提兵援32 許顯奉令提兵援65 安之若素使人奇59 奮武意收黃巾用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7 無賴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96 會師城下(下)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52 市義68 三軍悄然各入屯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32 荀衢34 招攬樂進52 受表揚威心感動59 荀君爲政(上)13 倏忽如白駒過隙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91 忽然聞得故人到13 典韋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35 集合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92 虛席問賊進退意16 原盼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41 效果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3 倏忽如白駒過隙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48 正旦之日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22 鵠備分得勝負機23 豫兗羣豪三人最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9 計吏郭圖(上)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3 陽翟侯扣使不遣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4 呂布漁利張和袁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62 賜字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30 朱陽第三27 朱公偉奉天子詔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
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32 破敵(中)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26 威震郡北19 圍不赦以威生仁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24 河南諸侯荀曹雄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12 道是襄陽德珪來53 送糧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6 何爲乳虎11 雪夜攻莊82 光陰似苒流如箭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5 命令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9 太守長史兩不負93 兵臨西華(下)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45 渡汝過澺沿途聞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7 遍觀諸郡(上)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72 寧舍濟北取任城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29 伯符進獻渡河略32 許顯奉令提兵援32 許顯奉令提兵援65 安之若素使人奇59 奮武意收黃巾用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7 無賴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96 會師城下(下)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52 市義68 三軍悄然各入屯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32 荀衢34 招攬樂進52 受表揚威心感動59 荀君爲政(上)13 倏忽如白駒過隙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91 忽然聞得故人到13 典韋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35 集合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92 虛席問賊進退意16 原盼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41 效果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3 倏忽如白駒過隙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48 正旦之日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22 鵠備分得勝負機23 豫兗羣豪三人最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9 計吏郭圖(上)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3 陽翟侯扣使不遣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4 呂布漁利張和袁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62 賜字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30 朱陽第三27 朱公偉奉天子詔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