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

“君侯,恭喜恭喜啊,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回到中軍帳中,戲志才、程嘉諸人再次賀喜荀貞。

程嘉拈着稀疏的鬍鬚笑道:“君侯出洛陽,得爲廣陵太守,此一喜也;方入徐州,夫人便顯出了身孕,這又是一喜。此真雙喜臨門是也。”

姚升亦湊趣笑道:“何止雙喜臨門,實爲三喜臨門。”

程嘉說道:“噢?卻不知這第三喜是什麼?”

“這第三喜自然是君侯的宗族之喜了。”

“宗族之喜?噢!你是說夫人懷了身孕,對君侯的宗族來說,這也是一件大喜事麼?確實不錯。”

“非也非也。”

“非也?如此,則卿爲何意?”

“程君難道不知道公達之祖、故荀公曇曾在廣陵任了多年太守麼?”

姚升一語點醒了程嘉,他連連點頭,應聲說道:“不錯,不錯,這的確是君侯家的宗族之喜!”

荀曇、荀昱這一代時,可以說是潁陰荀氏到目前爲止,最爲光輝燦爛的時代。

當時荀氏出爲二千石太守、千石令等等六百石以上官職的族人甚多。

尤其是荀曇、荀昱兄弟,俱歷任郡國,久居二千石。

而荀曇、荀昱二人之中,荀曇便曾出任過廣陵太守。

當年荀貞爲魏郡太守的時候,魏郡有一轄縣,名爲黎陽,荀淑在桓帝年間曾經當過黎陽的縣令,如今他出爲廣陵太守,他又有族中故去的長輩、荀攸祖父、荀衢的父親荀曇曾經在此做過太守。

這看來是個巧合,其實不然。

潁陰荀氏當年也是十分輝煌的,族中出爲州郡縣長吏的人很多,——別的不說,只荀曇、荀昱、荀淑以及荀淑的諸子,曾經出任過地方長吏的就差不多有十來人了,再加上別的族中人,不說多,一二十人總是有的,一二十人出任地方,便是一二十個地方,並且他們並不是只在一個地方爲吏,任職期滿,是需要隨着朝廷的詔令而調動到其它地方的,往少裡說,就算是平均一人調動一次,那加到一起就總共是三四十個地方,再加上因爲荀氏乃是名門,所以他們的族人歷次出任,大多都是在北地、中原的好郡美縣,由此一來,便使得荀貞加上這次總共是三次出爲中原、北地一帶的郡國長吏,而其中兩次都能碰上他族中長輩曾經爲官的地方。

這便是名族和寒門的一個鴻溝差距了。

試想一下,有了這些資本和資源在,名門子弟又怎麼不容易不出仕爲吏?相比寒門出身的官吏,他們又怎麼會不容易取得更大、更好的政績?——要知道,就不說族中給他們的支持,便是“他們出任的地方有可能是他們的祖輩、父輩曾經出任過的舊地”這一條,他們就把寒門出身的官吏遠遠地甩在了身後,特別是在當下這個“視郡爲國、視長吏爲主君”的時代,郡裡,或者縣裡的吏員也許就是他們的祖輩、長輩拔擢、任用上來的,是他們家中長輩的“故吏”,又怎可能不會去極力地配合他們的工作?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汝南袁氏。

後來袁紹起兵,爲天下盟主,橫卷北地四州,一時幾乎佔據了天下之半,這其中,袁氏的“門生”、“故吏”們出力實在不淺。

話說回來,就眼下來說,這對荀貞自然也是極有好處的。

雖然說距離荀曇當廣陵太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有二十多年了,可荀曇乃是當時天下知名的大名士,是黨人中的一員,他的同產弟荀昱更是黨人的“八俊”之一,有這麼個背景在,可以想見,荀曇當年在廣陵,必是有一大批當地的名士、士人和年輕俊彥團結、跟隨在他身邊的,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名士或許多已相繼過世,可當年的那些年輕俊彥卻肯定不會都已不在人間,不但不會都已不在人間,而且恰恰相反,隨着老一代名士的相繼過世,這些當年的年輕俊彥們現如今必是已成爲廣陵現今的“郡縣名士”,因了荀曇的關係在,他們對荀貞的到來首先想來應是持歡迎態度的,其次,既然歡迎,那麼荀貞到了廣陵後就不難施政。

對荀貞有好處,而正如姚升說的,這對潁陰荀氏的宗族也是有好處的。

好處在何處?

荀氏曾經輝煌過,可自黨錮起始,至今二三十年了,荀氏因在“禁錮”之列,卻是久未曾有族人再出仕,更別提出爲州郡長吏了,終於有了荀貞,先後歷任比二千石、二千石,乃使得荀氏又再次登上了政治的舞臺。荀氏最輝煌的時候,族中的出色人才曾經在廣陵爲二千石,現在荀氏新一代的領袖荀貞也來到了廣陵出任二千石,這就好比是一個循環,似乎是預示着荀氏將會要迎來再次大興。如此一想,荀貞出爲廣陵太守確乎也可算是潁陰荀氏的宗族之喜。

“三喜臨門、三喜臨門。”荀貞笑吟吟地喃喃自語。

程嘉善察言觀色,卻從荀貞的笑容下邊看出了一點憂色。

他於是問道:“君侯,今三喜臨門,營士共慶,實爲大喜之事也,君侯卻緣何似有煩憂?”

程嘉看得不錯,陳芷懷孕這件事確實令荀貞極其歡喜,可也正因爲歡喜,卻不由得勾起了他的一點擔憂。

他望向帳外的夜色。

時當夜初,數千的部曲義從點燃了熊熊的火把,遠望之,火光點點,隨風明滅,如星辰倒落。

既被程嘉看出了憂色,荀貞亦不隱瞞,他望了片刻帳外的夜景,轉目至帳中諸人的身上,輕輕嘆了口氣,說道:“我確是有所煩憂。”

戲志才問道:“煩憂何事?”

“志才,我之煩憂你豈會不知?”

戲志才笑了起來,撫了撫鬍鬚,說道:“原來君侯還是在爲黃巾煩憂。”

“正是。”

中平元年,張角起事的時候,青、徐黃巾因爲在起事前它們當地的太平道渠帥就因爲有人告密而被捕殺了一批,以至“領導層面”出現了斷層等等緣故,而導致當時的聲勢並不大,很快就被平定下去了,可是,青、徐地區的太平道底蘊是很豐厚的,太平道之起源就是在青、徐沿海一帶,青、徐這個地方的民風又極是剽悍,再加上青、徐之地這數十年來常有旱澇災害,所以在去年十月的時候,青、徐這個地區便再次爆發了黃巾起事。

因爲這次起事是去年十月才爆發的,規模到現下爲止還不算太大,而同時去年底到任的徐州刺史陶謙又是個經歷過沙場鏖戰、較有能力的人,去年一到任,就啓用臧霸、孫觀等人爲將,積極進攻,大敗了徐州黃巾,將之趕去了青州等地,因此單就徐州而言之,現前的局面尚算是穩定,可荀貞卻是一個知道歷史發展的人,“青徐黃巾”在後來的聲勢他深深知曉,曹操鼎鼎大名、可以說是倚爲泰山之重的“青州兵”不就是從數十萬的青徐黃巾裡收編過來的?

面對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的擁有數十萬之衆的青、徐黃巾,他該怎麼做,才能使隨他來廣陵的陳芷不受其擾,更進一步說,能使廣陵、以至徐州不受其害,再更進一步說,更進而能如曹操一般,從中得利?

這是一件大事,他在來徐州的路上時,就曾多次和戲志才、荀攸密議,只是因尚未到得廣陵,還不太瞭解廣陵以及徐州的具體情況,所以至今還無定論。

可正因爲尚無定論,所以他更得細細思量,及早部署對策。

91 兵臨西華(上)53 不顧母弟朱靈忠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35 大勝(下)78 唯先順勢能造勢2 安南借重荀與張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94 願以區區當芹獻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48 雷霆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20 今有潁陰乳虎(上)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2 獲名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67 鮮卑復又寇幽並49 聖如仲尼也好名45 渡汝過澺沿途聞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36 第三兄弟55 毀容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3 光和七年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48 雷霆3 光和七年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45 虎膽奸雄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27 朱公偉奉天子詔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9 督郵在此(上)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3 路見白骨露於野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5 江禽23 甲光向日來者誰33 督郵一怒(下)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8 遍觀諸郡(下)46 盜馬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58 二月習射(下)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62 田使君退還平原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98 戲忠建言攻山陽50 孰謂盜跖不知義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8 勢先造成計乃行17 虎狼之威(下)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0 計吏郭圖(下)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13 荀成善納奉孝策33 程偃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18 府主簿拒降守名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18 第一天(下)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93 兵臨西華(下)13 倏忽如白駒過隙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
91 兵臨西華(上)53 不顧母弟朱靈忠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35 大勝(下)78 唯先順勢能造勢2 安南借重荀與張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94 願以區區當芹獻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48 雷霆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20 今有潁陰乳虎(上)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2 獲名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67 鮮卑復又寇幽並49 聖如仲尼也好名45 渡汝過澺沿途聞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36 第三兄弟55 毀容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3 光和七年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48 雷霆3 光和七年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45 虎膽奸雄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27 朱公偉奉天子詔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9 督郵在此(上)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3 路見白骨露於野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5 江禽23 甲光向日來者誰33 督郵一怒(下)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8 遍觀諸郡(下)46 盜馬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58 二月習射(下)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62 田使君退還平原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98 戲忠建言攻山陽50 孰謂盜跖不知義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8 勢先造成計乃行17 虎狼之威(下)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0 計吏郭圖(下)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13 荀成善納奉孝策33 程偃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18 府主簿拒降守名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18 第一天(下)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93 兵臨西華(下)13 倏忽如白駒過隙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