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

任用文直等六人爲部郡國從事,以文直總攬,徐宣等人各監一郡;又填補州府吏員中的缺額,除少數職位外,餘所缺者皆以合適的人選充任。這是荀貞入州府後辦的第二件和第三件事。

文直等人有的尚在廣陵,陳應則在淮浦。

等他們奉檄皆至,荀貞給他們統一送行,與文直一起親把他們送到城門外,對他們說道:“範孟博爲清詔使,案察冀州,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今諸君巡州部,望以此自勵。”

範孟博即範滂,黨人的“八顧”之一,奉命案察冀州,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贓污的,皆望風皆印綬去。戲志才用朱穆的故事來比擬荀貞當下,荀貞則用範滂的事蹟來勉勵徐宣等人。

徐宣等人皆道:“諾!”

送走了徐宣等人,荀貞自與文直等迴轉州府。

回到州府,荀貞又勉勵文直了幾句,叫他且歸己曹,熟悉一下將要負責的工作。

把州府的事情處理得暫時告一段落,荀貞又把主要的精力投入了軍務之中。

首先,軍資這一塊兒。

陶謙這幾年在徐州搜刮頗狠,諸如糧、布之物,皆不缺,足可供應萬人三年之需。

兵器、甲衣、軍械諸物亦不少,堆滿了州府的武庫,粗略計算,用之裝備個萬餘人不在話下,只是荀貞現在不但沒有擴軍的打算,而且在接收了大量的下邳、徐州和丹陽兵俘虜後,他反有裁軍之念,所以這些兵甲、軍械一時間卻是用不上的,只是令武庫令妥善保管,常常檢驗。

其次,便是俘虜這一塊兒。

下邳兵、徐州兵、丹陽兵等等各類降卒加在一起,總計三萬多人。經過下邳、東海的歷戰,除去戰死和重傷導致殘疾的,荀貞的本部部曲現還有近兩萬之衆。也就是說,加上降卒,現有五萬多兵士需荀貞去養,這個數額太大了,荀貞需要進行精簡,留其勇者,汰其老弱。

荀貞令許仲、荀成總負其責,經過這麼些天的緊張甄選,精簡的工作已經到了尾聲。按照荀貞的意圖,降卒最多隻留用一半,即一萬五千人左右,餘下的悉數交給江禽,轉爲屯田部隊。

在許仲和荀成選、汰降卒的期間,此戰中諸將所立下的功勞被統計了出來。

經過和戲志才、荀攸、荀彧等人的多次商議,荀貞確定下來了封賞的名單和封賞的內容。

等到許仲、荀成把降卒精簡完畢,荀貞召集各營別部司馬以上的將校軍吏,齊聚於鎮東將軍府內,——此府卻是由戲志才、荀攸在郯縣城中選取的一座現成宅院,稍作改動佈置,便將之投入使用。荀貞已有州府居住,卻又爲何要再設一個鎮東將軍府?這可不是因爲荀貞找個由頭,給自己“置辦宅院”,而是因爲他需要有一個地方用來給鎮東將軍的幕府吏員辦公。

荀成、許仲、徐榮以下,別部司馬以上的諸校尉、軍吏畢至,皆披甲,按照軍階高低,分成了十幾排,乃至把寬敞的將軍府正堂都快佔滿了。

人雖多,儘管皆虎狼士,在戰場上無不陷陣衝鋒,使敵膽寒,可此時此刻,卻鴉雀無聲。

若是閉上眼,甚至感覺不到堂上有人。

負責維持紀律的明威校尉夏侯蘭立在諸將校軍吏之側,卻是毫無用武之地。

能讓這麼多橫行軍陣的猛將們如此老實的,當然只有一人,那便是荀貞了。

荀貞高坐堂上,環顧諸將、校尉和別部司馬們,說道:“下邳、東海歷戰,君等多有功,功則當酬。令:渡淮水、取下邳、拔襄賁,護軍功也;下曲陽、克厚丘、以攻郯縣,撫軍功也。吾已上表朝中,舉二將軍爲偏將軍。曲陽、厚丘之得,徐將軍功高,宜爲裨將軍。”

偏將軍、裨將軍是最低一級的將軍名號,比中郎將高。

說完對許仲、荀成、徐榮的封賞,荀貞接着說道:“志才機深智遠,公達謀略周備,無二君之運籌,或難決勝於千里。今表志才監軍中郎將,公達參軍中郎將。”

戲志才本是監軍校尉,荀攸本是參軍校尉,現兩人的軍職名號雖未變,但都升了一級。

荀貞繼續說道:“臧君北拒黃巾,南迎義兵,安民盡忠,應加褒獎;中軍陷下相,取下邳,武勇有謀;雍奴以別部渡淮,又攻曹豹,奮強突固;騎軍馳騁千里,克強逐北,無堅不摧。今表藏君護軍中郎將,中軍撫軍中郎將,雍奴蕩寇中郎將,騎軍鷹揚中郎將。”

臧霸被表爲中郎將是諸人早有預料的,“護軍中郎將”,此前是許仲的軍職名號,荀貞現在給了他,顯是一種對他的籠絡。趙雲被表爲撫軍中郎將,接任的是荀成此前的軍職名號,可見荀貞對他的信愛。至於劉備,本身有功勞,關羽渡淮克徐,這一份功勞又算在他身上了一部分,故而亦得一中郎將職。辛璦於此戰中雖然沒有太高的戰功,但不是他的過錯,此番數戰,多是攻城,本就非騎兵之所長,他作爲騎兵的最高長官,在步軍多人升遷中郎將的情況下,若還僅僅只是個校尉,肯定不合適,所以荀貞也拔擢他作了一箇中郎將。

拔擢了臧霸等四人爲中郎將,荀貞又任命了兩個中郎將:“軍法既明,臨陣乃勇,自掌軍法,纖毫無錯,是以上下同心,攻無不克,此明威之功也;糧者,軍民之膽,無豐產屯田之力,便無三軍陷陣之功。此二君當以表彰,各爲中郎將。”

明威校尉夏侯蘭,豐產便是豐產校尉江禽,兩人分別因爲執掌軍法嚴明和屯田之功,也各得了一箇中郎將職。

荀貞是主將,不必親自把對諸將校的封賞內容全部頒發,說一下拔擢爲中郎將以上諸人的封賞內容就足夠了,餘下的封賞內容則由宣康宣讀。

除此三將軍、七中郎將,荀貞又擢任了十一個校尉,分爲十個武職校尉和一個文職校尉。

獲遷武職校尉的十人是:張飛,得任厲鋒校尉;關羽,得任橫野校尉;潘璋,得任先登校尉;文聘,得任折衝校尉;闕宣,得任昭德校尉;此外,是孫觀、昌豨、吳敦、尹禮、孫康五人。

獲任文職校尉的是荀諶,得任輔正校尉。

又改了六個校尉的名號,分別是:把劉鄧“討賊校尉”的名號換遷成了“冠軍校尉”,把陳褒“建威校尉”的名號換遷成了“中軍校尉”,把陳午“平虜校尉”的名號換遷成了“左軍校尉”;把江鵠“建功校尉”的名號換遷成了“前軍校尉”;把高素“潁川右軍校尉”的名號換遷成了“後軍校尉”;以及把臧洪“左軍校尉”的名號改換成了“忠正校尉”。

此六個改名號的校尉,除了臧洪是從武職轉爲文職,餘下的劉鄧五人卻是荀貞給自己部隊裡邊的校尉號定下了一個尊卑次序,即此次改動的:以冠軍爲最上,以中軍、右左前後次之,再次的便是“雜號校尉”了。

校尉之下,荀貞又擢任了四個都尉。

分別是以甘寧爲彭城都尉,以黃遷爲琅琊北部都尉,以何儀爲下邳都尉,以凌操爲東海都尉。

甘寧等四人在戰前都是別部司馬,於此次戰中各有功,遂得升遷都尉職。徐州五個郡國,荀貞只任了四個都尉,單單沒有任命廣陵都尉,他的意思很明顯,除下邳、東海乃是新得,需設都尉以負責郡中治安外,他就是要藉機把彭城、琅琊兩個郡國的治安權也收回到州府手上。

都尉以下,是假校尉、軍司馬的拔擢任用,分有蘇則、高甲、高丙等被擢爲了假尉,陳即、姚頒、蘇正、史巨先等被擢爲了軍司馬。

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32 督郵一怒(中)80 擒賊先擒王(上)41 虛虛實實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17 第一天(中)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78 唯先順勢能造勢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52 市義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0 計吏郭圖(下)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51 得領汝南意不足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58 二月習射(下)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29 樂進歸來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63 不朽曰三次爲功20 屯田從來積糧策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39 可笑雛鳳誘老薑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39 班底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37 無禮賠罪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94 願以區區當芹獻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64 欲得鐵馬先得人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16 亂將至中流擊水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63 同道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16 爲君請功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31 破敵(上)39 得二荀舉薦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9 袁公路縱虎謀北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71 初見一龍(上)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12 琴心劍膽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45 正旦前日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26 決勝6 本初何如伯珪強2 安南借重荀與張80 恨天失我傅南容41 夕陽62 田使君退還平原
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32 督郵一怒(中)80 擒賊先擒王(上)41 虛虛實實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17 第一天(中)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78 唯先順勢能造勢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52 市義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0 計吏郭圖(下)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51 得領汝南意不足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58 二月習射(下)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29 樂進歸來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63 不朽曰三次爲功20 屯田從來積糧策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39 可笑雛鳳誘老薑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39 班底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37 無禮賠罪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94 願以區區當芹獻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64 欲得鐵馬先得人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16 亂將至中流擊水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63 同道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16 爲君請功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31 破敵(上)39 得二荀舉薦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9 袁公路縱虎謀北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71 初見一龍(上)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12 琴心劍膽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45 正旦前日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26 決勝6 本初何如伯珪強2 安南借重荀與張80 恨天失我傅南容41 夕陽62 田使君退還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