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毀容

盜馬案發的時間出乎荀貞的意料,本以爲最快也還要再等個三四日,但許仲夜訪後的第三天,縣裡就來了吏員,傳達縣君的命令:“昨天長社縣發生了羣盜劫馬案。案發後,盜賊逃竄,據目擊者稱,有的逃入了我縣境內。長社縣令移書請我縣配合捕捉。若是你亭發現異常,速報縣廷。”

荀貞接了命令,那吏員又補充說道:“該羣盜兇悍異常,在官道上做的案,絲毫不避諱當地亭部,馬商隨行的十幾個護衛盡數被殺。荀君,若你們碰見了他們,務必當心,不可以尋常盜賊視之。”

“是。”

這吏員還要趕去別的亭部傳令,沒多停留即匆匆離去了。荀貞回到舍院,杜買、陳褒諸人圍聚過來,他們都猜出了此案定是黃家所爲。繁家兄弟兩眼放光,說道:“那黃氏果然做下此案!……,荀君,還等什麼?快將武貴送去官寺,告訴縣君是黃家犯的案!必可得大功勞!”

荀貞問杜買、黃忠等人:“你們以爲呢?”

黃忠頭一個說話:“萬萬小可!”

ωwш ●тt kan ●c○

“噢?”

“想那黃家名震郡縣,手下盡多刺客死士,咱們和他相比,彷彿雞蛋與石頭!若壞了他家的事,後果不堪設想。按武貴的說法,他們本是想在本亭犯案,雖然不知因爲什麼改了犯案的地點,但這是一件好事!既沒在本亭作案,便與我等無關,咱又何必主動招惹他家,惹禍上身?……,不如裝個糊塗,乾脆只當不知!”

繁尚熱切功名,指望能借此事立下功勞,頓時不滿起來,說道:“黃家勢大又如何?大丈夫頂天立地,怎能因畏懼他家的勢力就噤聲不言!”

“去年三月,陳留有件案子。小繁,你還記得麼?陳留郡中有一個薔夫,得罪了當地豪門高氏,三天後,被高家的劍客刺死家中。薔夫尚且如此,何況我等?……,荀君,千萬不要衝動,要想清楚後果!”

繁譚說道:“咱們的本職就是求賊問盜,怎能因畏懼報復就裝作不知?再說了,高家那案子後來不也破了麼?”

“破是破了,可被抓的只是那個劍客,高家毫髮無損!荀君,求賊問盜沒有錯,但是黃家既沒在本亭作案,又何必多事?……,況且,這黃家的驕橫跋扈遠勝高家!”

荀貞點了點頭,問杜買:“杜君以爲呢?”

“……,繁家兄弟說得不差,求賊捕盜是咱們的本職,但黃公說的也很對,一來黃氏不是在本亭犯的案,二則黃家勢大,也的確不是咱們能招惹起的。”

“這麼說,杜君是贊同黃公了?”

杜買不說話,默認了。

“阿褒、阿偃,你們兩個呢?”

陳褒心道:“荀君此前吩咐我暗中排查亭中,當時我觀其意思,似不欲爲此大動干戈。”因順着荀貞的意思,說道,“俺以爲杜君、黃公所言有理。”

程偃不似陳褒機靈,他不知荀貞的心意,乾脆地說道:“荀君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情況很明朗了,除了繁家兄弟,餘下諸人沒一個贊同揭發黃氏的。

荀貞和顏悅色,對繁家兄弟說道:“我不是畏懼黃氏的勢力,但是武貴鄉間無賴兒一個,若是找到那個‘吳叔’了,或許還會多幾分說服力,但現在卻只有武貴一人言辭,沒有別的證據,便是將他送去縣廷,怕也無用,不能給黃家定罪。要不這樣,且再等等,看看有沒有別的什麼變化,若是找着了別的證據,或者抓住了盜馬的賊人、得到了口供,咱們再將武貴獻上不遲。”

繁家兄弟雖不情願,但也不得不承認荀貞說的很對。以黃家的勢力,只憑武貴一個鄉間無賴的證詞確實難以定罪,弄不好還會被黃家反咬一口,說是“誣陷”。他們兄弟倆對視一眼,怏怏地說道:“便按荀君所言。”

“適才縣吏言道,盜馬的賊人有逃入我縣的,諸君,這幾日需打起精神,不可大意。”荀貞知繁家兄弟心有不甘,笑着說道,“明日又該操練,我與杜君、阿褒都沒有空,大繁、小繁,巡視亭部、搜捕賊人的任務就交給你們兄弟!”

繁家兄弟聞言,果然精神立馬振作,應道:“諾!”

……

繁家兄弟的精神雖因此振作,但運氣卻不太好,連着設點排查、搜捕了兩天,除了一些過路的旅人外,連個盜馬賊的毛都沒有見到。而在第三天下午傳來了消息,挨着陽翟的一個亭部抓住了一個賊人。

繁家兄弟聞訊之初,懊惱不已;但在緊接着又聽說爲捕捉這個賊人該亭部死了兩個亭卒後,又不由慶幸。黃忠說道:“多年未見這樣的悍賊了!四五人圍捕一人,以多擊寡,卻竟折損其二。……,這賊人也太剽悍了,只不知卻是怎麼被發現的?”

後繼的消息接連傳來,事情的經過呈現在諸人眼前。

原來是該賊盜馬後與同夥分散逃走,在路過該亭時被當地的亭卒發現衣角帶血,因盤查詢問。此賊暴起傷人,盤查的亭卒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首先被殺,接着是第二個亭卒。連死兩人後,當地的亭長、求盜才反應過來,急帶人追捕,因此賊悍勇,不能近前,末了用箭矢將之射倒,方纔抓住。

繁尚慶幸後又有些嫉妒,吃味兒地說道:“雖然死了兩個亭卒,但這個亭部的亭長也算立了大功。案發才只幾天就抓住了案犯之一,肯定能得到縣君的獎賞。”又請求荀貞,“荀君,案犯已經落,咱們是不是可以將武貴交上去了?”

荀貞說道:“不用着急。案犯纔剛送去縣廷,會不會招認還在兩可之間。再等一等,看看他會怎麼說。”

……

等了一天結果就傳來了。這賊人根本就沒機會招供,甚至還沒來得及被送去許縣,當夜就被刺殺在了獄中。消息傳到繁陽亭,繁家兄弟臉色蒼白,再不敢提送武貴去縣中的事兒了。

不但他兩人驚駭,荀貞也是震驚不已。他私下與陳褒說道:“我知黃氏不法,但沒想到他們居然不法到這樣的程度!竟敢在縣廷中刺殺案犯。”

讓他震驚的事情不止這一件,當天下午又發生了一件令他震驚的事。兩個許仲的友人從許縣扶柩歸來,來到亭舍,告與荀貞,說許仲被人劫殺道上,請求放還許母歸家。

荀貞雖知此事是假,但還是故意裝出了驚訝的神色,不相信似的懷疑問道:“被人劫殺道上?”

щшш ☢тt kan ☢℃o

許仲的兩個友人打開棺木,請他觀看。荀貞湊前看去,見棺中真有一具屍體,臉上被人砍了好多刀,認不出原本模樣,但就其身材、膚色來說,確與許仲相似。

荀貞裝出的驚訝變成了真正的驚訝,他問道:“此即許仲?”

“不錯。”

聽了許仲友人肯定的回答,荀貞沉默不語,他目注屍體,想道:“此屍尚未發臭,顯然剛死不久,觀其衣着打扮,似是外出的旅人。”知必是無辜被殺的。他建議許仲詐死的時候,萬萬沒有想到會有這個結果。他的本意,“詐死”不一定非要有屍體,就說感染了疫病,怕傳染,火化了就行,實在沒有想到許仲的友人爲求逼真,竟真的去殺了一個人來扮作許仲。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

事已至此,再想別的也沒有用。荀貞只得無奈接受了事實,最後看了一眼這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無辜死者,吩咐許仲的友人將棺蓋合上,令杜買去縣中稟報。

許仲殺人是樁大案,縣君一直很重視,因此雖在有盜馬賊被刺死在獄中的背景下,縣中仍是很快派了人來檢驗屍體,覈實死者身份。這只是一個過場,縣吏檢查後,當即代表縣君宣佈,可以釋放許母歸家了。

得了許季的提前密告,許母知道死的並非許仲,但她宅心仁厚,見棺中真有具屍體,很快猜出了緣故,忍不住淚水潸然,伏在棺前痛哭出聲。她不是哭許仲,而是和荀貞一樣,爲這個無辜被殺的人難過。在荀貞、許季地再三勸慰下,她勉強收了哭聲,扶柩歸家。

臨走前,她握着荀貞的手,淚眼朦朧地說道:“阿貞,我在舍中多虧了你的照顧!要沒有你,老妾不知會受多少的苦!今我歸家,最不捨得就是你!”

“阿母放心,我必會常去家中。你要想我了,也可以叫幼節來舍中找我,我就算再忙,也會去看望你老的!”

兩漢至今數百年,帝國各地的亭舍中不知扣押過多少犯人的家屬,到能夠離開的時候無不是急忙匆匆,許母卻依依惜別,落在縣中來吏的眼中,不免嘖嘖稱奇。

……

當夜,許仲又來。見了荀貞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下拜請罪,說道:“棺中人不是被我殺的,而是被我友人所殺。我事先不知情。此人雖非我殺,因我而死,實許仲罪過!”

在這件事上,許仲沒有必要說假話,荀貞相信了他,嘆道:“事既至此,夫復何言?只不知這死者是誰,家中是否還有親人?仲兄,你有老母;他,可能也有老母在家啊!”

“我會細細查明,盡我所能,給他家補償。”

“也只能如此了。……,仲兄,你裝死這事兒已騙過了縣中,阿母已被放還歸家,你下一步有何盤算?”

“我打算先陪老母幾天。”

“以我看來,仲兄不能在家多留,若消息泄露,前功盡棄,最好還是早些離家,暫躲外地,等安頓下來,待過了風頭,再找個機會把阿母、幼節接走。如此,此計方算完美。”

許仲抽出拍髀,在臉上橫豎劃了幾道。

“仲兄?”他此舉完全出乎荀貞的意料,攔阻不及,等搶下刀後,許仲臉上已是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了。荀貞將刀丟下,忙去找藥、布等物,吃驚異常地問道:“你這是作甚?”

“老母年高,定不願遠去他鄉。許仲連累老母被系亭舍已是大不孝,又怎能再使阿母老年遷居?從接受荀君這個建議那一刻起,我就決定這麼做了。”毀去自家容貌,這樣就不用擔憂會被別人認出,也就不用許母遷居外地了。

許仲下手甚狠,臉上的肉都被翻了出來,血淋淋的,甚是駭人,只看着就覺得疼痛難忍,而他語調平穩,渾不以爲然。荀貞不知說什麼纔好了,幫他上藥、裹傷,說道:“仲兄面傷,傷好前不易外出露面。這些天你就暫居亭舍中吧。”

“我以逃亡之身,怎能居住亭舍?若被外人知曉,猜出蹊蹺,恐會累及荀君。”

“君能爲母毀容,孝心感動天地。我爲何不能匿君亭舍?”不容許仲拒絕,定下了此事。

……

次日,杜買、陳褒等發現亭舍中多了一人,荀貞只解釋說是:“外地來的一個朋友,路上遇到了盜賊,受了傷。”杜買、黃忠諸人雖然懷疑,但荀貞威信已立,卻也沒人再多嘴追問了。

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97 出身未捷身先死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54 膽大妄爲豫州兒18 西鄉薔夫3 陽翟侯扣使不遣51 無中生有兵家計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47 武貴立功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69 樂文謙領兵北上8 程嘉獻策難吳輯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21 徐羊各獻破敵策27 高素三勸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73 贈馬劉備關張喜7 計劃4 飛檄琅琊御冀方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8 程嘉獻策難吳輯18 誅滅沈家(上)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30 奉先馳雄擊汝南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2 馳援59 吾候諸君久矣20 屯田從來積糧策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90 從徵汝南(下)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70 孫曹通脫荀慎行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51 故事92 兵臨西華(中)47 山雨48 惟是小人最難養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69 躋身才俊(上)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2 安南借重荀與張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82 擒賊先擒王(下)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 虎士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54 詐死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2 光和六年(下)38 縱橫意氣袁本初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72 初見一龍(下)34 孟塗敢棄夜襲利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50 孰謂盜跖不知義31 唐兒
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97 出身未捷身先死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54 膽大妄爲豫州兒18 西鄉薔夫3 陽翟侯扣使不遣51 無中生有兵家計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47 武貴立功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69 樂文謙領兵北上8 程嘉獻策難吳輯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21 徐羊各獻破敵策27 高素三勸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73 贈馬劉備關張喜7 計劃4 飛檄琅琊御冀方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8 程嘉獻策難吳輯18 誅滅沈家(上)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30 奉先馳雄擊汝南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2 馳援59 吾候諸君久矣20 屯田從來積糧策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90 從徵汝南(下)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70 孫曹通脫荀慎行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51 故事92 兵臨西華(中)47 山雨48 惟是小人最難養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69 躋身才俊(上)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2 安南借重荀與張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82 擒賊先擒王(下)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 虎士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54 詐死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2 光和六年(下)38 縱橫意氣袁本初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72 初見一龍(下)34 孟塗敢棄夜襲利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50 孰謂盜跖不知義31 唐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