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

陳登說道:“我亦以爲荀廣陵兵入符離,其意必在彭城。%頂%.點%.小說 ”

陳登出身州郡冠族,本身又才華橫溢,年紀雖輕,然已顯露出有命世之才,自被陶謙闢拜爲徐州的典農校尉以來,撫農墾田,修繕水利,成績斐然,深得陶謙的重用。

陶謙見他開口,心中甚喜,緩聲問道:“元龍,那以你之見,荀廣陵如真是意在彭城,該如何應對?”

“彭城相傲慢,數犯忤明公,固當懲之,可今荀廣陵既已兵入符離,以在下愚見,攻伐彭城這件事恐怕是不得不要緩上一緩了。”

陶謙不置可否,只“噢”了一聲。

陶商聽了這話,有點不樂意,說道:“陳校尉未免言過其實。”

陶謙問道:“怎麼?”

陶商侃侃答道:“荀廣陵兵雖已入符離,可據報,這入符離的荀兵只有兩千人而已,帶兵之將亦非姜顯、荀成、辛璦等荀廣陵帳下的諸位上將。寡兵弱將罷了,縱入符離,何足道哉?彭城相薛禮自恃郡富、器精,一向來不把父親放在眼裡,多次犯上,早當懲之!豈能因荀廣陵區區兩千分兵之故,便就此打住,偃旗息鼓,班師而還?如果這麼做了,定會爲州人笑,爲天下人笑!父親,兒以爲:壓根就不必去理會荀廣陵那兩千弱兵,只管兩路並進,共擊彭城,彭城地狹,沒有什麼山川大阻,只要父親下了決心,並決心不改,取之易也。”

陶謙問陳登、王朗諸人:“卿等以爲呢?”

王朗拈鬚不語。

陳登說道:“明公明鑑:入符離的荀兵固然不多,只有兩千,可荀廣陵善戰,麾下皆精兵強將,這兩千兵馬既然被他派去符離,擔此重任,想來定是能戰之卒……。”

陶商打斷他的話,說道:“荀廣陵帳下能戰,我軍丹陽兵、泰山兵難道就不能戰麼?”

“丹陽兵,天下精卒;泰山兵,名聞海內。丹陽、泰山二軍當然能戰,可問題是……。”

“問題是什麼?”

“丹陽、泰山二軍雖精,卻也萬難在短日內既敗彭城、又敗荀兵,而若不能在短日內取勝,那麼潁川至彭城只數百里地,荀廣陵今與孫烏程聯兵數萬,正屯駐陽翟,萬一他二人聞訊聯兵來救,數日可到,待到那時,就不是能否取勝的問題,而是將會面臨會否落敗的困窘了啊。”

陶謙問王朗:“卿以爲呢?”

王朗說道:“陳校尉所言甚是,懇請明公務必三思。”

陶謙哈哈一笑,說道:“還用得着什麼‘三思’?卿等所見,正與我同。那彭城相薛禮傲慢無禮,州人共怒,我雖久欲懲之,可奈何荀廣陵不知詳細,竟被他矇蔽,而因此分兵入了符離,……,我素敬荀廣陵忠直爲國,當此之際,怎能與他在存在着誤會的情況下刀兵相見?我當擇機先遣人赴陽翟,面見荀廣陵,分析曲折之後,再與諸卿議進兵之事。”

王朗、陳登諸人齊齊下拜,口中說道:“明公神武英明。”

議事畢了,陶商把王朗等人送出,轉回室內,憤憤然地對陶謙說道:“阿翁,王朗、陳登諸輩,枉阿翁那般厚待、重用他等,結果卻要麼閉口不言,吃裡扒外,心向荀貞,要麼巧言亂辯,明着看是爲阿翁着想,實卻也是心向荀貞,真是可恨可惱!”

陶謙搖了搖頭,說道:“非也,非也。”

陶商愕然,說道:“阿翁此話何意?什麼‘非也、非也’?難不成王朗、陳登諸輩不是心向荀貞,倒是心向阿翁不成麼?”

“他們當然不是心向於我。”

“那阿翁何來‘非也’?”

“但他們也不是心向荀貞之。”

“那是?”

“你難道還沒有看得清楚麼?他們到底心向於誰,我以前可是都已經對你講過了啊。”陶謙看着眼前的這個長子,恨鐵不成鋼,嘆了口氣,說道,“蠢兒!他們心向的既非是我,也非荀貞之,而是徐州士人,是他們自己啊!”

陶商恍然大悟,說道:“是,是,阿翁教訓的是。”咬牙切齒地怒道,“他們這幫士人,眼裡只有自己,而全然不顧阿翁對他們的恩用,便是養條狗也比他們強!實是可恨可惱!”

陶謙不覺犯愁,看看這個長子,又想想那個次子,心道:“我怎麼就沒有一個如荀貞之這樣的兒子?長子蠢呆,次子也不伶俐,兩個兒子都只知奢侈使氣,眼看天下已亂,可二子如此,俱不堪用,便是將來我取下徐州,怕也是後繼無人啊。我這一番辛苦,殫精竭慮,又是在爲誰忙?”

想雖是如此想,可就算兩個兒子都不堪用,不是合格的繼承人,眼瞅着天下已亂,羣雄就要並起,手中握着大半個徐州之地,陶謙卻也是絕不會空坐其位,碌碌無爲的。

陶謙心中想道:“陳登、王朗諸人想的大概是:用荀貞之來牽制我,再用我來牽制荀貞之,如此,徐州五郡就不會落入一人之手,使我或荀貞之一家獨大,這樣就能夠保證他們可以在這個最有利於他們的局面中左右逢源,借力使力,從而鞏固地位,獲取最大的利益。罷了,既然他們不贊成我取彭城,我就且先不取,荀貞之現屯兵陽翟,而酸棗已散,二袁亦已氣衰,想來董卓早晚是會與他和孫文臺有一戰的,便等到那時,我再借機出兵,掩取彭城。”

陶謙這邊定下決議,他是個乾脆的人,既然彭城眼下取不了,便也不消磨時間,很快就傳下令去,命那兩路兵馬各歸本營,解了對彭城的威脅。

不過,雖是解了圍,暗地裡,陶謙卻繼續之前的策略、措施,一邊持續地把下邳、東海境內的賊寇趕入彭城,一邊指示親信的兵卒扮作盜賊,也不斷地侵入彭城境內擄掠燒殺,以此來消耗彭城的實力,靜待來日大舉進攻之時。

……

彭城國內。

彭城相薛禮聞得陶謙撤兵,對左右說道:“陶恭祖人心不足,已得三郡,復又望我彭城,卻不知我彭城豈能是東海、琅琊、下邳三郡所能比的?我郡兵強馬壯,糧足械精,便是沒有荀廣陵來助,他陶恭祖也定從我這兒討不去什麼好!”

左右有人說道:“明公所言甚是。只是,荀廣陵不辭道遠,特地分兵遣去符離,爲明公助陣,壯聲勢,今陶恭祖之兵既然已退,下吏竊以爲,明公當應遣一人赴陽翟,面謝荀廣陵。”

薛禮不以爲然,說道:“廣陵郡地雖廣,然郡貧,民少、產出稀,無鐵、乏糧,又與下邳、東海、琅琊三郡皆接壤,我聞在其郡東的海島上並有許多海賊盜寇嘯聚,時有入境侵掠,可謂三面受敵。較之我需要他,荀廣陵更需要我。如無荀廣陵,陶恭祖也得不了我彭城,而如無我彭城,廣陵恐難支半年,所以,此次荀廣陵兵入符離,與其說是他在助我,不是說他是在自助,再則說了,又不是我請他出的兵,是他無請自來,自己出的兵,我又何需再遣人遠路迢迢的走幾百裡地,跑到陽翟去謝他?”

有人又再勸道:“話雖是如此說,可廣陵與我郡就好比脣齒,上次荀廣陵邀明公共起兵討董,明公已然拒絕了他,這次荀廣陵身在陽翟,雖東面董卓,卻在一聞陶恭祖動兵事後,依然立刻就分兵來了符離,爲我郡壯聲威,在下以爲:爲日後計,遣一人去陽翟面謝似無不可。”

“董卓兵強,豈能勝之?酸棗十餘萬兵馬已散,二袁先後連敗,由此就足可見董卓之強。荀廣陵不識輕重,舉郡而至陽翟,在我看來,此取死之道也,兵敗是早晚之事。我又怎可能與他共起兵討董?一旦兵敗,荀廣陵重則身死,輕亦必損兵折將,就算能退回廣陵,也肯定聲勢大減了,等到那時,又何來‘脣齒’之說?……,卿等無需再說了,我記着他今日的‘相助’,待到那時,再還以‘相助’就是了。”

薛禮起身揮袖,自出堂外去了。

留下堂上諸吏面面相覷。

28 幾事不密則成害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77 布植黨羽養虎豹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4 豫州乳虎第一威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69 躋身才俊(上)18 未到輕身入京時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3 殺人52 市義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64 裨將軍新旅建組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31 破敵(上)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95 冀州北望氣如何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13 黃巾圍城75 許縣陳氏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21 黃帝邢德有之乎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58 孫堅41 虛虛實實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41 效果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36 天下之中洛之陽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23 大獲豐收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0 防寇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11 朋黨22 旋舞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7 虛席相問上策何32 許顯奉令提兵援35 大勝(下)38 範繩34 馮家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6 東漢諸侯王15 命令92 兵臨西華(中)11 督郵屬吏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3 習射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
28 幾事不密則成害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77 布植黨羽養虎豹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4 豫州乳虎第一威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69 躋身才俊(上)18 未到輕身入京時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3 殺人52 市義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64 裨將軍新旅建組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31 破敵(上)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95 冀州北望氣如何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13 黃巾圍城75 許縣陳氏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21 黃帝邢德有之乎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58 孫堅41 虛虛實實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41 效果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36 天下之中洛之陽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23 大獲豐收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0 防寇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11 朋黨22 旋舞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7 虛席相問上策何32 許顯奉令提兵援35 大勝(下)38 範繩34 馮家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6 東漢諸侯王15 命令92 兵臨西華(中)11 督郵屬吏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3 習射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