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

卻說在荀諶啓程出發的前一天,也就是曹操、荀諶、審配等人離開了袁紹堂上後,等諸人都走開後,逢紀、許攸兩個又轉了回去。

袁紹還在堂上坐着,見他兩人轉回,問道:“卿二人怎麼又回來了?”

逢紀說道:“請將軍屏退左右。”

袁紹於是命堂上的婢女、侍衛都出去,只剩下他和逢紀、許攸三人。

逢紀說道:“荀、孫二將軍今敗董卓,獨得光復洛陽之功,將軍意下如何?”

逢紀、許攸都是袁紹的心腹,聽了逢紀這麼說,袁紹也不隱瞞自己的擔憂,他嘆了一聲,說道:“當日貞之邀我共擊洛陽,我沒有答應,如今想來,悔之不及。”

他問計道:“現下形勢已是如此,卿二人以爲我該當如何?”

許攸說道:“有兩策。”

“哪兩策?”

“一則如適才荀文若所言,荀侯、孫侯必會再邀將軍追擊董卓,將軍可應之。”

袁紹默不作答。

剛纔袁紹對荀諶說,他先遣淳于瓊過河,之後他再親提兵馬去和荀貞、孫堅會師,這只是當着衆人面前說的假話。自到冀州以來,他一直首先想要得到的就是冀州,又怎會肯在得到冀州之前浪費兵力,去追擊董卓?

許攸和逢紀對視了一眼,逢紀接着許攸的話,說出了第二策,說道:“聞軍報稱:荀、孫二將軍擊破太谷後,董卓曾遣李傕至太谷求和,許荀將軍以司隸校尉,許孫將軍以執金吾。這第二策就是:將軍可表一人爲潁川太守,表一人爲廣陵太守。”

相比第一策的無用,許攸、逢紀的這一計可謂毒辣,乃是釜底抽薪之計。

司隸校尉、執金吾固是位高權重,可現在洛陽是個什麼情況?

不但洛陽城池被毀,內無居民,而且周邊數百里也無人煙,荀貞、孫堅如真是留在了這裡,別說壯大實力了,便是他兩人現下的那各兩萬多人馬恐怕也會要養不起了,當此亂世之際,沒了兵馬,只有個“貴重”的空銜,又有何用?

可以預料到,袁紹的這兩個表只要一出來,荀貞、孫堅別無它法,爲了免得地盤被別人佔去,只能立刻從洛陽撤軍,各歸本郡,如此一來,他倆追擊董卓、再擊長安、迎駕東返的打算也就只能落空,而他倆的這個打算只要一落空,袁紹也就不用擔憂他倆的威脅會變得更大了。

只是,這個計策毒辣歸毒辣,如是施出來,卻未免會有損袁紹的名聲。

明眼人誰會看不出袁紹真實的用意?

袁紹因之遲疑,說道:“貞之與我爲盟,我如表他人爲廣陵太守,會不會引人非議?”

逢紀說道:“成大事者,何在意他人非議?今世亂,兵強者勝。將軍只要能得到冀州,以冀州爲資,憑將軍的家聲、名望,襲光武故事,削平諸亂,定天下如反掌之易!待天下定後,誰又還會再來非議將軍?”

袁紹問許攸:“子遠,卿何意也?”

許攸答道:“誠如元圖所言,荀、孫二將軍今已敗董卓,獨得光復洛陽之功,以攸之見,將軍如不早謀,再等到他兩人克取長安,迎駕東返,將不可複製矣!”

袁紹做出了決定,說道:“我即表周昂爲潁川太守,表淳于瓊爲廣陵太守。”

……

魯陽,袁術軍中。

聞報荀貞、孫堅大敗董卓,已光復洛陽,袁術大驚,下意識得從席上站起,追問道:“果真已敗董賊,克復洛陽?”

來報信的人答道:“是。”

袁術良久無言,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落座,打發了這報信之人出去,問席上諸人道:“不意荀、孫二子竟這般僥倖,居然能擊敗董賊,光復洛陽。”

席上衆人也各驚詫。

一人離席起身,說道:“荀、孫既敗董卓、克復洛陽,值此之時,將軍不可猶豫,當立即親提兵馬,急至洛陽,與荀、孫合兵,共追董卓。”

又一人起身說道:“此言謬矣!”

袁術看去,見反對袁術提兵去洛的乃是他帳下的長史楊弘。

袁術是貨真價實的後將軍,後將軍是重號將軍之一,可以開府,長史是將軍府中的一個重要吏職,相當於後世的秘書長或幕僚長。

袁術問道:“德業,卿何意也?”

德業,是楊弘的字。

楊弘說道:“今劉表在荊,居宜城,招攬英豪,意在明公,蒯良、蒯越、蔡瑁諸輩皆投從之,在這個時候,明公如提兵出州,則董卓能否爲明公得獲吾不知也,南陽、荊州將不復爲明公所有,吾卻知也!”

劉表在宜城,招攬荊州英豪,聚兵收糧,所爲者只有一事:那就是想要把袁術趕走。在這種關鍵的時刻,袁術如果主動帶兵離境,可以想見,不但荊州他不可能再得到了,並且甚而連南陽他也不能再保有了,而如無了南陽,袁術也就成了無根之萍,將難以再成就大事了。

楊弘這番話說到了袁術的心裡,袁術說道:“誠如卿言,劉景升意圖叵測,我確是不可稍離魯陽,可荀、孫二子已復洛陽,我若是不與理會,萬一他倆再克復長安,迎回天子?這……。”

荀貞、孫堅如真的能迎回天子,那他倆就是此次討董的最大功臣,袁紹、袁術都得靠邊站了。

楊弘說道:“吾有一策,可使荀、孫不得迎駕東返。”

“噢?是何計也,快快道來!”

“荀、孫素不敬將軍,殊可恨也!如無劉表在側,將軍自可趁如今他倆主力在外之機,遣一猛將,入據潁川,只惜今有劉表在荊,此計卻是不得行也。”

劉表已經是一個大敵了,如再遣兵去搶潁川,那便是又惹上了荀貞、孫堅這兩個強敵,此計確是不能用。

袁術說道:“此計既不能用,然則卿計到底爲何?”

“吾聞董卓曾欲表孫堅爲執金吾,荀貞爲司隸校尉,將軍可由此另表一人爲潁川太守,再表一人爲廣陵太守,如此,孫堅、荀貞爲保潁川、廣陵不失,必歸也。只要他倆歸郡,自就不會再有他倆追擊董卓、迎駕東返的可能了。”

楊弘卻是與逢紀、許攸想到一塊兒去了。

袁紹在聽到此策時,因擔憂自己的名聲會因此受損而有所遲疑,袁術卻是毫無遲疑,聞言大喜,說道:“此計妙哉!”立即做出決定,“我這就表卿爲潁川太守,再擇一人表爲廣陵太守。”

袁紹、袁術兄弟雖然不和,但在對付荀貞、孫堅這件事上,卻是不謀而合。

……

荀貞、孫堅敗董卓、得洛陽,方剛三日,先是河內的袁紹表周昂爲潁川太守、表淳于瓊爲廣陵太守,繼之不久,又有魯陽的袁術亦連表兩人,分爲潁川、廣陵太守。

消息傳到洛陽,荀貞、孫堅大怒。

26 威震郡北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65 短歌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63 不朽曰三次爲功30 將戰36 什伍58 孫堅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70 孫曹通脫荀慎行17 偏將軍用計賺蓋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3 光和七年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29 志高行健皓月明98 戲忠建言攻山陽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29 許季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88 從徵汝南(上)54 焉知生死麴義勇3 先表北海刺青州2 獲名17 推功相讓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89 智勇兼備褚飛燕27 敬老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2 郡兵曹椽73 大丈夫寧鳴而死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21 上任西鄉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84 誅趙家者在今日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98 荀貞之虎膽包天30 將戰11 寇至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36 什伍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16 虎狼之威(上)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33 偏師掠潁橋蕤橫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39 開練10 督郵在此(下)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23 市中美人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22 鵠備分得勝負機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62 忽聞北地羌人亂54 滅族(下)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18 捕人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34 飛蠅逐路廁之臭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6 聞寇69 躋身才俊(上)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80 恨天失我傅南容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38 縱橫意氣袁本初3 誰人不知荀貞之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91 忽然聞得故人到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43 縣尉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19 二荀優劣35 鄉吏殘民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16 爲君請功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39 可笑雛鳳誘老薑
26 威震郡北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65 短歌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63 不朽曰三次爲功30 將戰36 什伍58 孫堅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70 孫曹通脫荀慎行17 偏將軍用計賺蓋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3 光和七年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29 志高行健皓月明98 戲忠建言攻山陽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29 許季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88 從徵汝南(上)54 焉知生死麴義勇3 先表北海刺青州2 獲名17 推功相讓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89 智勇兼備褚飛燕27 敬老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2 郡兵曹椽73 大丈夫寧鳴而死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21 上任西鄉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84 誅趙家者在今日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98 荀貞之虎膽包天30 將戰11 寇至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36 什伍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16 虎狼之威(上)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33 偏師掠潁橋蕤橫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39 開練10 督郵在此(下)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23 市中美人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22 鵠備分得勝負機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62 忽聞北地羌人亂54 滅族(下)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18 捕人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34 飛蠅逐路廁之臭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6 聞寇69 躋身才俊(上)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80 恨天失我傅南容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38 縱橫意氣袁本初3 誰人不知荀貞之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91 忽然聞得故人到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43 縣尉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19 二荀優劣35 鄉吏殘民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16 爲君請功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39 可笑雛鳳誘老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