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

戲志才、荀攸、荀彧等人,雖是共同輔佐荀貞,均爲荀貞現在倚賴重用的股肱心腹,可在“輔佐荀貞”這件事上,他們的心思還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戲志才、荀攸,久從荀貞,和荀貞的關係最爲密切,同時他兩人又都是智謀之士,而非“唯忠君爲上”的“純儒”,故而在而今天下亂兆已顯的情況下,他兩人自是首先從荀貞的角度出發,希望荀貞能夠更進一步,以期可在將來成長爲能與袁紹、袁術抗衡的“一方雄主”。

而荀彧則不然,荀彧當然也會爲荀貞本身的利益着想,但至少就現下來說,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荀貞本身的利益,而是漢室、天子。

話說回來,不管荀彧、戲志才、荀攸等人的心思各有什麼不同,單就和陶謙爭徐州之事,他們的意見卻是一致的:都支持荀貞這麼做。

只不過,戲志才、荀攸是爲了荀貞本身的利益,荀彧則是爲了能夠更好的扶持漢室,——現今天下,不臣者衆,便不說董卓,如袁紹、袁術諸輩,亦皆都顯露出了不臣之心,那麼要想扶持漢室,使漢家再次中興,不用說,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壯大自身的力量。

聽了荀攸請求自己早定“取徐”之策,荀貞沉吟了下,沒有直接說自己的打算,而是反問荀攸,問道:“公達,以你之見,何時取徐爲好?”

荀攸、荀彧等荀家人不必說,戲志才也是早就和荀彧、荀攸等人相好,現今他們俱在荀貞帳下,平時互相之間來往甚多,針對“取徐”一事,他們私下裡已經議論頗久,有了共識了。

荀攸當下答道:“將軍返郡已數月,政、軍諸事悉已善妥,現今廣陵兵精糧實,外有暗援,以我等愚見,明年春暖之時,便當是‘取徐’之季。”

老實說,對爭奪徐州這件事,荀貞做是一定要做的,而且荀貞對此也是有一定把握的,但如果究根追底,要說對此究竟有多少把握,荀貞卻也是有點拿捏不準。

畢竟陶謙治徐已有數年,雖因行事剛強之故,得罪了一些本地士族、豪強,可一則,他是“朝廷命官”,正兒八經的是由朝廷任命的徐州刺史,二來,他手底下有泰山、丹陽兩支精兵,又控制着東海、琅琊、下邳三郡,無論是從名義來說,還是從實力來說,他都是佔優勢的。

聽荀攸說明春當是“取徐”之時,荀貞不覺心中想道:“明春‘取徐’,我亦此意。”

想及自己的擔憂之處,荀貞開口說道:“當日擊董後,文臺表文謙爲下邳相,而自歸廣陵以來,我所以不先爲文謙取下邳,而卻全力理本郡之政,治農儲糧,裁汰部曲,外結朋援,正是因爲忌憚陶恭祖勢強力雄,而今我雖軍、政皆已妥帖,可以我一郡之力,擊彼三郡之大,我還是不能確定到底有多少的把握啊。”

戲志才起身說道:“將軍之所憂慮,我知之。將軍言陶恭祖‘勢強力雄’,所謂‘勢強’,無非是因他有朝廷詔命,所謂‘力雄’,不過是因他有三郡之地。以我之見,這兩點都好對付。”

“噢?願聞高見。”

戲志才笑了起來,說道:“將軍何需問我高見?”指了指荀貞的肚腹,笑道,“我的高見,其實早在將軍的肚中了!”

荀貞問道:“何出此言?”

“當日擊董後,孫將軍表樂文謙爲下邳相,將軍此着,不就是爲了破解陶恭祖‘勢強’麼?”

荀貞嘿然一笑,說道:“知我者,志才也。”

陶謙是名正言順的徐州刺史,荀貞做爲州中的一個郡太守,不能無故興兵,與之爭徐,所以早在數月前,他就下了“表樂進爲下邳相”這一步暗棋。樂進一成爲下邳相,荀貞就可以進兵下邳,而荀貞一進兵下邳,陶謙明顯是絕對不會坐視不管的,只要陶謙不坐視不理,荀貞就可以藉機與他開戰,那麼如此一來,荀貞就成功地繞開了“以郡犯州”這個麻煩,換言之,也就是說,成功地把陶謙有“朝廷詔命”這個麻煩給化解掉了。

荀貞笑罷,又說道:“勢強固是不難破,然欲破‘力雄’,實不易也。”

大義是個麻煩,但說到底,大義只是個名頭,只要能找到合適的契機、合適的說辭,不難化解;然而,“力雄”卻是硬實力,要想也將之破解掉,沒有捷徑,只有靠自身的實力。

而如把荀貞和陶謙各自的實力做一個對比就會發現,荀貞只在一個方面佔優,那就是兵士的精銳。對自家帳下將士的戰鬥力,荀貞是充分信任的。畢竟這些年南征北戰,他手下着實是磨礪出了一批能戰的將校,浴血殺出了一批敢戰的精卒,較之陶謙的部隊,肯定精銳得多。

可同時,荀貞的劣勢卻有三點,一個是兵力不足陶謙衆,一個是糧食沒有陶謙多,再一個就是地盤不及陶謙大。

這三個劣勢加在一起,就決定了如果“爭徐”,荀貞必須速戰速決,絕不能陷入久戰,一旦陷入持久戰,只靠廣陵一個郡,肯定是打不贏陶謙三個郡的。

那麼,到底能不能速戰速決,取得速勝?

這一點,正是荀貞有一定把握,可卻又拿捏不準的。

戲志才說道:“陶恭祖兵衆地廣,人、糧遠多於我,從表面看,將軍似不佔優,可如細較之,陶恭祖實際上只不過是一棵病樹罷了,看起來枝繁葉茂,而內實已枯虛,只需一點外力,即會轟然倒塌。”

“噢?”

“先說兵衆,陶恭祖所倚仗者,丹陽、泰山二軍而已,而在這兩軍之中,他能確切指揮的又只有丹陽兵罷了,泰山軍是一支客軍,必不會爲陶恭祖效死力,只要將軍在戰事起後,以迅雷之勢,給予陶恭祖以重大打擊,泰山軍定就會猶豫狐疑,可用計圖之了。”

荀貞點了點頭。

這些月,荀貞加大了和臧霸的聯繫,所圖者,正是爲了能讓臧霸在將來自己與陶謙的爭戰中保持中立,至不濟,也要讓臧霸不徹底站在陶謙那一邊。

“再說地廣。陶恭祖雖有三郡之地,可只要泰山軍狐疑觀望,便就斷了他的一郡;將軍可遣使再赴彭城,許以好處,彭城相見識短鄙,即使不能說動他出兵相助,可只要能說動他列兵於國界,對將軍而言之,就是多了一郡。如此,陶恭祖少了一郡,將軍多了一郡,彼此都是兩郡之地,陶恭祖‘地廣’之優自不復存。”

荀貞頷首稱是。

“至若糧多,卻是一樁好事。”

荀諶沒聽明白,插口問道:“陶恭祖糧多,爲何是件好事?”

戲志才笑道:“以將軍之兵精,使泰山狐疑,得彭城之爲助,取徐易也,徐州已然易主,糧多自是好事。”<

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46 室暖臨懷春情在43 爲今之計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81 捕拿張直(上)28 幾事不密則成害70 劉玄德率部西攻45 正旦前日16 虎狼之威(上)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35 大勝(下)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32 督郵一怒(中)7 獨行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35 潛光爲養羽翼成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45 欺人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74 花開是爲迎卿來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7 置彀在此請君入13 典韋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57 市恩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29 盤點籌劃61 太守行春(上)11 朋黨74 歸來有美迎於城75 欺上弄假國之賊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5 江禽47 辨旗察鼓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65 安之若素使人奇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20 辛璦(中)89 從徵汝南(中)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27 高素三勸92 兵臨西華(中)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41 虛虛實實63 田邊斷案(下)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98 戲忠建言攻山陽8 遍觀諸郡(下)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21 黃帝邢德有之乎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7 獨行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13 志纔出山62 田使君退還平原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43 縣尉58 曹子孝奉令趨行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
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46 室暖臨懷春情在43 爲今之計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81 捕拿張直(上)28 幾事不密則成害70 劉玄德率部西攻45 正旦前日16 虎狼之威(上)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35 大勝(下)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32 督郵一怒(中)7 獨行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35 潛光爲養羽翼成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45 欺人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74 花開是爲迎卿來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7 置彀在此請君入13 典韋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57 市恩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29 盤點籌劃61 太守行春(上)11 朋黨74 歸來有美迎於城75 欺上弄假國之賊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5 江禽47 辨旗察鼓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65 安之若素使人奇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20 辛璦(中)89 從徵汝南(中)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27 高素三勸92 兵臨西華(中)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41 虛虛實實63 田邊斷案(下)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98 戲忠建言攻山陽8 遍觀諸郡(下)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21 黃帝邢德有之乎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7 獨行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13 志纔出山62 田使君退還平原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43 縣尉58 曹子孝奉令趨行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