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

趙雲本是想“調虎出山”,打掉城外的守軍,然後再做攻城計,卻因爲張闓的狂妄,一舉拿下了下相。下相既得,便掃清了許仲部北上進攻下邳縣的障礙,——雖然在下相和下邳兩縣間還有一條沭水,但較之淮水、泗水,沭水不寬,水勢也不洶涌,就很好渡了。

克取下相,趙雲一邊佈置城防,以備敵援軍反攻,一邊安撫城內,不使縣中生亂,同時,遣人南下,去給許仲報捷。趙雲這一路兵馬現雖是半獨立狀態,然卻歸許仲節制,故此他沒有直接給在廣陵的荀貞報捷,而是給許仲報捷。趙雲畢竟熟讀經史,是個守尊卑上下之禮的人。

趙雲報捷的檄書傳到時,許仲正在圍攻夏丘。

早前守淮北的笮軍有不少逃入了夏丘城中,淮陵的守軍也有一些遁逃到了此縣,加上夏丘本有的守軍,此時城中說不上兵強馬壯,也是兵員衆多,兵馬既多,又因是在連敗之下,所以守將非常謹慎,既彈壓城內,又絕不出城浪戰,只一心守禦,所以正如許仲之前的分析,不太好攻。不過,雖不好攻,許仲帶的乃是主力,卻可不急不躁,蟻附而攻便是。

接到趙雲的捷報,營中望樓上的許仲收回正在注視前方攻城的戰鬥,把捷報瀏覽一遍,與身邊的荀攸、樂進說道:“子龍克取下相了。”

樂進頗爲驚喜,說道:“已經打下下相了?子龍兵馬不多,原以爲他還需些時日才能把下相奪取,現下看來,卻是我等反而落在他的後面了。”面轉憂色,又道,“下相臨下邳縣不足百里,又扼控泗水渡口,今爲子龍攻取,笮融必會遣兵反攻。子龍兵少,我等當分兵援之。”

荀攸以爲然,說道:“正是。”

許仲也贊同,他又望向攻城的戰鬥場面,沉思着說道:“卻是遣何人去援爲好?”

荀攸略一思忖,已然得人,笑道:“今攻夏丘,純步卒事耳,我聞張司馬早就急不可耐,何不遣他出援?他部中是騎兵,去下相的話,速度也快。”

張司馬,便是張飛了。

他現在荀貞的騎兵部隊中任辛璦的副手,職“軍司馬”,因荀攸稱他“張司馬”。

許仲想了一想,點點頭,說道:“泗水渡口已在子龍手中,益德部雖皆騎兵,渡泗卻無礙。好,便遣他出援。”當下傳達軍令,叫張飛來見。

張飛在本部營中無所事事,正登到高處,眺望步卒攻城的場景,只覺手上癢癢的,恨不能也參與戰鬥,聞得許仲召見,忙從高地下來。營中不許騎馬,所以他步行去見許仲。

見張飛來到,許仲示意他登到樓上,先把趙雲的捷報給他一觀,然後對他說道:“趙中軍已取下相,我慮他兵少,故有意遣你率部往下相增援,你意如何?”

張飛大喜,拊掌說道:“自入下邳境,未嘗一戰,觀諸士英採,飛渴戰久矣!將軍寬心,吾與子龍聯兵,定保下相無失,恭候將軍引雄兵渡泗駕至!”

張飛雖是個武夫,不是出身士族,然卻喜慕士人,年少時也讀過不少的書,因而對答起來,言辭頗有文采。

許仲瞧了他一眼,說道:“你哪裡‘未嘗一戰’了?”

雖然一直沒有用過張飛做擊敵的主力,可他的騎兵部隊卻也是參與了不少戰鬥的,或者是驅殺敵騎、敵斥候,或者是追亡逐北,亦小有戰果。

張飛笑道:“那些小鬥,豈能算‘戰’?”

這話倒也是,要說起來,連張飛的部中的曲軍侯陳即都參與過一定規模的戰鬥,而張飛卻的確是一直沒有好好地打上過一仗。

許仲沉聲說道:“下相近下邳縣,又控泗水渡口,我料笮融必會派兵反攻,你去了下相,且以趙中軍爲主,不可自作主張。”

張飛肅然應道:“諾!”

“你準備準備,明天就出營吧。”

這會兒已是下午,等張飛準備好,快則傍晚,晚則入夜了,只能明天再出發。

張飛抑住心中歡喜,大聲應道:“是!”

看着張飛雖然強自壓抑,卻帶着仍不禁流露出來的滿臉喜悅轉身離去,下了望樓,歸還本部,荀攸笑道:“這個張益德,聞戰而喜,……君侯任他爲騎兵軍司馬,卻是正得其人。”

做爲騎兵部隊的長官,首先一條,便是要敢於衝鋒陷陣,張飛“聞戰而喜”,確實適合此職。

張飛當日預備妥當,次日天沒亮,就率部出營,往下相而去。

……

荀軍的諸路兵馬,或圍城,或守城,或馳援,都處在緊張的戰爭狀態下,陶謙、笮融的部隊也沒有閒着。

陶謙遣出的第二批援軍由曹豹率領,出了州治郯縣,一路向西北行,進入下邳境,這一日到達了良成縣,——此縣是下邳最北邊的縣,與東海郡接壤。方至縣界,曹豹就接到了告急的軍文:下相被趙雲攻取,張闓逃入下邳縣中。

曹豹和張闓都是陶謙的鄉人,且於今皆爲丹陽兵的將校,所以二人的出身雖有不同,張闓是個輕俠的出身,而曹豹是個地方豪強的出身,可兩人的交情卻還不錯。

交情歸交情,軍情歸軍情。

此時見軍文中說“下相爲雲所奪,張都尉歸下邳”,他不由皺了皺眉頭,對左右說道:“張都尉怎麼搞的,擁兵四千,以堅城爲守,卻僅一戰就爲趙雲所敗,以致下相城陷!”

曹豹、張闓都是丹陽兵中的高級將校,又知他兩人平時交情不錯,左右不好多說。

有人乃道:“淮陵、徐縣之失,皆因內應生亂。也許,下相也是因此而失的吧?”

軍報上只說了下相城失陷的結果,沒有說過程,因而此人有此一猜。

這人不這麼說還好,一聽他這麼說,曹豹愈是不滿,把軍報丟給邊兒上的人,說到:“笮融也真是無用!他崇佛之事,我也向方伯進過言,卻毫無作用!致使下邳郡中民怨沸騰,豪士生忿,衣冠離心,仗剛開打,就接連丟了四城,……,不,不加上下相,已是五城了!”

“五城”,下相是一個,淮陵、徐縣是兩個,再加上荀成部攻下的淮浦、淮陰,正是五城。

左右小心翼翼地說道:“笮相得方伯親信,雖是崇佛,卻勝在能夠催糧。方伯不責免他,亦可理解。”

曹豹兇狠地說道:“我聽說笮融的府中養了數百的浮屠弟子,待我到了下邳縣中,必要將他們盡數斬了!以平民憤。”

左右不敢回話,卻也知這只是曹豹的氣話罷了,他真要敢這麼幹了,笮融非得跟他拼命不可,那底下這下邳的戰事也就不用打了,拱手送給荀貞便是。

過了會兒,等曹豹的氣消了些,左右中一人開口說道:“將軍,下相既臨下邳縣,又鄰郯縣,而今失陷,事關全局,不可輕忽。以下吏陋見,將軍應趁下相方失、趙雲城防未固的良機,立即遣兵反攻下相。”

說到軍事問題,曹豹把對笮融的不滿壓了下去,細細思之,頷首說道:“下相臨近下邳縣,這且不管,關鍵是它離郯縣也不遠,並且控扼着泗水的渡口,此地一失,東海不穩。我當爲方伯解憂。”考慮了一下,說道,“令全軍改向下相!”

過了良成縣,就是下邳縣,而他卻是連下邳縣都不去了,要先去反攻下相。不得不說,他確是個能下決斷的人,也難怪陶謙用他爲丹陽兵的主將。

曹豹下了軍令,又道:“傳檄下邳縣,叫笮融也調兵出城,與我共擊下相。”

曹豹本部的人馬就已有丹陽兵兩千,徐州兵兩千,共計四千,再讓笮融也出兵,卻是要趁趙雲城防未固之機,以泰山壓卵之勢,一舉奪回下相。

左右應諾,有文吏寫就檄文,遣人送去下邳。

曹豹遂轉兵折向,改往東北方向進發。

3 誰人不知荀貞之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46 室暖臨懷春情在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3 誰人不知荀貞之8 勢先造成計乃行43 李通難擇良木棲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70 相見恨晚堂上歡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7 計劃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7 舉薦戲忠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80 擒賊先擒王(上)2 安南借重荀與張14 陽城治吏(上)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59 慨嘆67 鮮卑復又寇幽並67 本以霸王道雜之48 惟是小人最難養93 兵臨西華(下)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53 不顧母弟朱靈忠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24 鐵官見聞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51 謀算將戰28 辰彼碩女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58 孫堅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4 性格13 黃巾圍城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27 高素三勸36 會師(上)30 回家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44 而今本爲多事秋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95 冀州北望氣如何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64 戲忠74 歸來有美迎於城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9 太守長史兩不負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23 大獲豐收22 文聘(上)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15 原盼勸賊32 破敵(中)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11 陳琳表令諸荀怒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34 馮家33 程偃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2 敬事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58 曹子孝奉令趨行97 孫文臺單騎陷陣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
3 誰人不知荀貞之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46 室暖臨懷春情在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3 誰人不知荀貞之8 勢先造成計乃行43 李通難擇良木棲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70 相見恨晚堂上歡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7 計劃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7 舉薦戲忠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80 擒賊先擒王(上)2 安南借重荀與張14 陽城治吏(上)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59 慨嘆67 鮮卑復又寇幽並67 本以霸王道雜之48 惟是小人最難養93 兵臨西華(下)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53 不顧母弟朱靈忠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24 鐵官見聞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51 謀算將戰28 辰彼碩女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58 孫堅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4 性格13 黃巾圍城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27 高素三勸36 會師(上)30 回家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44 而今本爲多事秋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95 冀州北望氣如何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64 戲忠74 歸來有美迎於城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9 太守長史兩不負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23 大獲豐收22 文聘(上)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15 原盼勸賊32 破敵(中)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11 陳琳表令諸荀怒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34 馮家33 程偃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2 敬事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58 曹子孝奉令趨行97 孫文臺單騎陷陣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