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

荀貞軍令下到許顯軍中時,他正帶部在彭城國境內行軍,接到檄令,他立刻召來張飛。等張飛來到,他們兩人便就站在道邊,許顯給張飛傳達荀貞的指示。

“益德,這是主公的命令,你看一看。”

自打下徐州全境以來,張飛一直在許顯的帳下聽令,受許顯的節制,跟着許顯也打過好幾場仗了,對許顯的脾性很是熟悉,知道他不說廢話,因是看罷軍令,也就言簡意賅,說道:“那我現在就帶兵改道去山陽!”

其實在數日前,張飛就曾向許顯請纓,請求帶本部騎兵先行,以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任城縣,馳援劉備、陳褒。他與劉備多年的交情了,任城縣如今成爲了曹操必取的目標,他當然會擔憂劉備的安危,所以有此一請,但是被許顯拒絕了。

荀貞早年給許顯等西鄉舊人講兵法時說過一句話,他當時說道:凡臨戰決勝,首在一個穩字,非到情急,不可用險,非到僵持,宜少用奇。須知,古今諸戰,勝也者何?敗也者何?大多唯在一條,即“誤”。錯誤誰都會犯,而犯得少者最終就會取勝,是以將之要在戒貪、戒躁。

這不是在要求部下“保守”,而是提醒部下在帶兵打仗時要穩重。

許顯牢記住了荀貞的這句話。

因是,在其後的歷戰中,能不用奇、險時,他一定不會用。張飛的這個請求,首先,在他看來有些冒險,飛部皆是騎兵,沒有步卒的掩護,萬一孤軍深入,被夏侯惇別部、山陽郡兵、曹純和劉若等合力圍住的話,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其次,從下邳到任城縣沒有太遠的距離,即使正常的行軍速度也完全可以在數日內到達,劉備、陳褒於襲據全城、察知曹軍的主力屯在鉅野、金鄉後,已經提前着手,收縮了兵力、加固了城防,以他們數千兵馬的戰力,莫說守個幾日,十天半月都沒有問題,這就是說,張飛也沒有必要先行,故此,他沒有同意。

儘管擔憂劉備的安全,不得許顯的允可,張飛也只能從命。

現下,來了荀貞的這道軍令,張飛更是二話不說,堅決服從。

許顯問他道:“君意帶多少糧械?”

張飛略微一想,答道:“兩日糧與秣,兵二百矢足矣。”

“兵二百矢”,說的是每個士兵攜帶的箭矢或弩矢數目。

先秦時,部隊出征,通常分配給每個弓弩手的箭矢、弩矢基數多不過數十,比如魏國武卒,鼎鼎有名的虎狼之師,俱重裝步兵,在選拔兵士的時候,其中有一條,便是每個參試的人都能披甲負戈、帶劍挾弩,攜五十矢、三日糧,半天行百里,也即每個兵士攜矢五十。

按理說,弩矢並不重,爲何只帶這麼少?

乃是因爲除了如果數目太多,不好攜帶之故外,而且士兵出征,並不是只帶弩矢,就如魏武卒,還有甲、還有矛、還有刀,有時還有軍糧等等。

本朝的規制與先秦時相仿,無論戰守,分給每個弓弩手的箭矢、弩矢基數也多是在五十之數,當然,有時會多一點,只要輜重夠多,百支也是能有的。

在荀貞的苦心經營下,荀軍騎兵中的精銳現而今多是一人兩馬,或兩人三馬,張飛部共有八百騎,不用說,皆是精銳,其部中的備用戰馬很多,戰馬很精貴,固然是不可以讓它們“乾重活”,像對待駑馬那樣,但是,讓備用的戰馬帶些份量不重的箭矢、弩矢卻是可以的,所以張飛打算給每個兵士備下兩百支箭矢、弩矢,而不用擔心會影響行軍的靈活性和機動性。

對箭矢、弩矢的數目,許顯沒有意見,對張飛打算攜帶的糧秣數量,許顯有些意外,他說道:“益德,山陽,敵域也,只帶兩日糧會不會太少?”

所謂“敵域”,許顯的意思很明白,你帶兵深入敵境,後勤輜重沒辦法給你補給,你只帶兩天的糧,若是用完了你怎麼辦?張飛答道:“因糧於敵,此兵法之教也。”

荀貞再三訓誡各部的將校軍官,嚴令他們擾民、虐民,許顯、荀成、徐榮以下,諸將校們對此大多遵行,但說到底,本州和外州還是有區別的。

兗州目下是“敵境”,“因糧於敵”,這是兵法上的一條,損耗敵人的實力,以獲彼消吾漲之效,便是荀貞,對張飛的這個想法也提不出半點的批評。“三軍過後,必有災年”,意即在此,就算是再紀律嚴明的部隊,只要戰端一啓,處在戰域的百姓就肯定會受到波及與影響。

許顯點了點頭,說道:“校尉真雄膽也。”

“因糧於敵”不錯,但得能從敵人那裡搞來糧秣,現下二月,青黃不接,掠麥於野顯是不可能的,只有想別的辦法,要麼從鄉下的莊園中奪,要麼從敵城的倉儲中取,再要麼,就是劫掠敵軍的糧道。敵城、敵軍糧道不用說,要先攻下來、能打得過,鄉下的莊園又稱“塢壁”,雖然小,但很多形同小城,也是需要真刀實槍地去幹。

膽雄與否,不止是見於沙場之上,也見於平時。張飛部兵士八百,戰馬千餘,人吃馬嚼,一日所耗甚大,將是軍之膽,何爲將之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便是將膽之一,而張飛敢只帶兩日糧深入敵境,要從敵人的“虎口”中奪食自用,足可見其膽之雄。

張飛說道:“主公檄令,命我至遲明暮前,必須進抵山陽郡境。請將軍撥糧與矢與我,候糧、矢得齊,飛即轉道向西。”

因爲是跟從許顯出戰的,故而張飛部的騎兵沒有攜帶多少的矢、糧,這些東西多爲從軍的民夫所運輸,許顯於是傳令輜重營,命按照張飛要求的數量,撥糧秣、箭矢和弩矢與之。等本部的兵士接收完畢,張飛便即辭行,引率部曲,與許顯分兵,馳騁奔西,直赴山陽。

既是爲照顧步卒的行軍速度,也是愛惜馬力,本來張飛部的騎兵都會徒步牽馬而行,這時盡數上馬,從在張飛身後,八百騎、千餘戰馬呼嘯奔行,使地面都爲之震動,煙塵滾滾。

這個動靜引得在道上行進的步卒們紛紛轉首顧望,許顯仍立在道邊,沒有動,也翹首觀眺,姑且算是目送張飛。望着張飛帶部,看着他的軍旗漸漸遠去,許顯心道:“主公密信與我,又一次說曹東郡擅用兵,夏侯元讓,悍猛之士,今援任城縣,想來會有一場苦戰。”

張飛孤軍入敵境,肩負起了把兗州主力調動、吸引到山陽、任城一帶的任務,有較大的危險,而許顯馳援任城縣,將要與夏侯惇所帶的曹軍精銳交手,也不輕鬆。

14 臧霸風從元直言70 相見恨晚堂上歡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41 虛虛實實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31 督郵一怒(上)3 誰人不知荀貞之7 計劃72 寧舍濟北取任城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9 督郵在此(上)58 關張各有惆悵情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31 程普諫止回師救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32 君爲虎士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33 督郵一怒(下)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32 國家棟梁傅南容3 習射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72 凌霄鴻鵠潁陰侯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9 誅滅沈家(下)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63 田邊斷案(上)76 貴顯何氏兩將軍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56 行若純儒實懷詭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37 生來無計避徵徭4 風雪夜刺(上)62 其猶穿窬之盜也30 回家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3 典韋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90 揭竿而起爲招安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65 邀得念舊仁厚名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25 再勝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49 選編死士41 虛虛實實36 會師(上)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60 荀君爲政(下)82 擒賊先擒王(下)36 什伍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95 冀州北望氣如何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
14 臧霸風從元直言70 相見恨晚堂上歡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41 虛虛實實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31 督郵一怒(上)3 誰人不知荀貞之7 計劃72 寧舍濟北取任城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9 督郵在此(上)58 關張各有惆悵情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31 程普諫止回師救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32 君爲虎士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33 督郵一怒(下)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32 國家棟梁傅南容3 習射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72 凌霄鴻鵠潁陰侯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9 誅滅沈家(下)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63 田邊斷案(上)76 貴顯何氏兩將軍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56 行若純儒實懷詭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37 生來無計避徵徭4 風雪夜刺(上)62 其猶穿窬之盜也30 回家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3 典韋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90 揭竿而起爲招安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65 邀得念舊仁厚名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25 再勝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49 選編死士41 虛虛實實36 會師(上)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60 荀君爲政(下)82 擒賊先擒王(下)36 什伍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95 冀州北望氣如何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