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

盛京城,一匹自撫順關外的快馬飛奔而來。

這個鑲紅旗馬甲滿臉都是焦急,一路直到鄭親王府外,翻身下馬,片刻不停的狂奔進正殿。

“稟鄭親王,出事了!興京,興京!”

清朝的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由於處事向來沉穩,所以皇太極在殺了想要在朝鮮自立的貝勒阿敏後,讓他成爲鑲藍旗的旗主。

濟爾哈朗深得皇太極信任,爲五“和碩親王”之一,崇禎十一年睿親王多爾袞、和碩貝勒嶽託等人分兩路出征,皇太極親率正黃旗跟進,讓他留守盛京。

濟爾哈朗早在昨日就聽說了興京那邊的風聲。

這幾天他連連派出幾匹快馬飛出盛京獲取真實情報,此刻正在府中焦急的等待,聽見外面的喊聲,即刻迎了出去。

“興京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來人帶着哭腔,是一個鑲紅旗的馬甲,他本應是駐守在撫順關,若沒有大事一般不會如此着急的趕來盛京。

“鄭親王,興京——,興京城被南蠻子毀了,片瓦不存啊,太慘了!”

見到這馬甲臉上不加掩飾的悲痛,濟爾哈朗心中最後一絲僥倖蕩然無存,腦子裡嗡的一聲,搖搖晃晃的差點沒站穩,後面的僕人趕緊上前扶住。

濟爾哈朗推開幾個僕人,快步出府,揮手道:

“傳本王的命令,將此事封鎖,不許讓任何人知道!快馬稟報皇上,秘令輔國將軍阿爾巴岱、鑲藍旗貝勒鈕吉、鑲紅旗貝勒莽泰、鑲黃旗貝勒穆魯哈等旗人勳貴,立即率領大軍進圍建州。”

說到這裡,濟爾哈朗惡狠狠道:

“一定不能將這部明軍放出遼東!”

“奴才遵命!”

崇禎十一年十一月五日,遼東各地風雲變動,鑲黃旗、鑲紅旗、鑲藍旗總計八貝勒,三萬留守清軍忽然調動,從八個方向浩浩蕩蕩朝興京包抄。

奉命留守盛京的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秘密通傳各地駐守清軍,嚴防死守,謹防明軍突圍。

但是這時候已經太晚了,濟爾哈朗的命令發出盛京的時候,登州營早就跑出了建州地界,就連寬甸六堡都只停留了一個晚上稍作休整便迅速的南下。

等到各部八旗清軍調動起來的時候,王爭已經率領登州營馬不停蹄的趕到黃骨島地界,距離旅順口只有不足百里了。

十一月六日晚,消息傳到位於寧遠城外的皇太極御帳內。

皇太極聽到這個消息後當即口噴黑血不省人事,正黃旗諸貝勒王公大臣震驚不已,但皇太極昏倒他們又不敢善做主張,一直等到第二天晌午皇太極幽幽轉醒。

醒來后皇太極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封鎖消息,他敏銳的發覺這部明軍人數不多,不能因爲此事影響徵明大計,說是不必通報睿親王多爾袞與和碩貝勒嶽託。

當天晚上,皇太極率領正黃旗騎兵便是先行拔營往興京而去。

皇太極心如刀絞,率領正黃旗的騎兵馬不停蹄往建州方向飛奔。

所有的清兵與貝勒都是一樣,因爲興京不同於盛京,他們向來以爲那是安穩的大後方,不會有人威脅到那裡,所以居住着大多數人的家眷與宗族。

如今那裡出了事,他們起初都還不相信,最後消息確實也是人人自危,若他們也有和皇太極一樣的病,怕同樣會又氣又急,吐血昏厥過去。

清軍騎兵本就是一人數馬,回程途中人人都是望眼欲穿,馬都不知跑死了多少匹。

不過這樣一來,效果也是驚人的,正黃旗的清軍騎兵不知不覺中打破了八旗騎兵的歷史記錄,在官道上疾馳,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居然就從寧遠前線奔赴回建州。

皇太極一路上不斷的咳血,見到遠遠的興京城,顧不得休息便催馬向前,當他看見狼煙卷卷的興京城,當下喉嚨一緊,一口血就要噴出,但被他硬生生嚥了回去。

皇太極感受着嘴裡的腥味,連連催促馬匹,率領正黃旗的那些騎兵們,個個都是大喘着氣來到外城下,當見到在城樓上掛着的那具無頭屍體,他們都是竊竊私語。

皇太極見到這熟悉的身體衣裳,自然一下就能明白是誰。

“東果——,東果...”

皇太極喃喃幾聲,忽地面色一紅,強忍了幾次,最後還是沒忍住,一口更大的黑血噴涌而出,大叫一聲仰頭栽倒在馬下。

“皇上,皇上!”

“快擡皇上進宮!”

“阿扎禮,你帶人搜查內外,凡是能抓到的漢人全都殺了,一個都不要留!”

“奴才遵命!”

.......

在皇太極抵達興京廢墟的第三日,也就是十一月九日,王爭率領登州營戰兵趕到金州地界,駐守城內的參領率八旗漢軍一千餘出城阻截。

王爭立即下令轉向進攻,登州營在人困馬乏,只有最後兩日糧食給養的情況下,迅速擊潰這部八旗漢軍,轉而聲勢浩大的進攻金州城。

金州城下,數千登州營戰兵喊殺着,潮水一般攻入城中,但凡是見到八旗子弟,都是毫不猶豫的揮刀砍死。

金州城此時已經成了一座空城,剩下的少部分清兵無力迴天,八旗漢軍已經被擊潰,所以登州營沒費多大力氣就將其攻下。

緊跟着王爭下令將府庫席捲一空,登州營轉向南,接連攻陷南關、木場驛,這些地方都是八旗漢軍與少部分清兵駐守,登州營將城燒燬而走。

崇禎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登州營自旅順口渡海,南歸山東,三日後抵達蓬萊。

......

同一時間,和碩貝勒嶽託率正紅旗清軍總計五萬餘人在北直隸各地接連奏凱,在十月到十一月的時間裡,嶽託斬殺明廷總督一人,邊將六員,陷大城十二座,擊斬明軍成千上萬,墩衛、屯堡無跡可查。

多爾袞率正白旗清軍兩萬餘人,自北直隸一路席捲劫掠,在河間府、保定府等地飽掠而走,繼而南入山東,連破武定州、濱州、博興,山東各地武備廢弛,連潰不止。

多爾袞率清軍在濟南府蹂躪不止,時山東總兵劉澤清率部駐守在青州府臨淄城,接到邸報後大驚失色,立即率所部官軍連夜向南逃竄,直跑到日照境內才放緩腳步。

就在劉澤清率部潰逃的第三日,正白旗清軍前鋒營往攻青州府樂安縣城,城內明軍數百與百姓奮力死戰,但清兵有數千之衆,城破滿城被屠。

山東總兵劉澤清接到南直隸鎮守太監劉福的密信後,立刻上疏崇禎:

稱其率部與建奴傾力周旋,奈何各地駐守軍將不聽號令,皆不敢戰,將士畏敵如虎,一人難以爲繼,只得率部向南自保。

多爾袞率正白旗清軍一路所向無阻,山東告急。

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
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