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狩獵邊關(一)

“嘿,竟死在了同一日,這還真是蹊蹺了些,或許這便是命罷!”

樂彥瑋死了,芒鬆芒贊也死了,還死在了同一天,而這兩條消息又是幾乎同時傳到了河西大都督府,乍一聽聞之下,當真令李顯唏噓不已的,心緒也因之亂成了一團的麻——芒鬆芒讚的死對於李顯來說,自然是好事一樁,只因此事意味着征伐吐蕃的時機已將近成熟,五年餘的辛苦耕耘終於將要見一個分曉了,至於樂彥瑋的死麼,李顯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傷感,之所以煩躁,大體上是因時局所致,沒誰會喜歡自個兒好不容易纔栽培起來的嫡系被生生拆得個七零八落的,哪怕是早就有了相關的思想準備,心裡頭也一樣好受不了。

“人生七十古來稀,樂公年已七十有三,也算是壽終正寢了,殿下還請節哀順便。”

張柬之雖是智者,可卻猜不透李顯此際的心思之所在,這一見李顯臉上的神情複雜難明,自是以爲李顯是在傷感樂彥瑋的抱恨而終,這便趕忙出言勸慰了一句道。

“嗯,話雖如此,可樂公之死畢竟與孤有關,孤心中頗有歉疚,奈何人死不能復生,罷了,待到將來,孤斷不會忘了其襄助之功的。”

李顯雖不甚傷感樂彥瑋的死,可該表現一下的卻也不會忘了,這便搖了搖頭,語氣沉重地給出了個承諾。

“殿下英明,樂公若有知,當欣慰矣!”張柬之唯恐李顯沉浸在傷感之中不能自拔,稱頌了一句之後,立馬轉開了話題道:“樂公一生唯謹慎,其臨終之交待確有可取之處,還請殿下斟酌取之爲荷。”

“嗯,孤心中有數,今芒鬆芒贊已死,‘飛燕計劃’也進展得頗爲順利,最快明春便可摘桃子了,只是出師之名卻是有些礙難,先生對此可有甚妙策否?”

論及對武后的瞭解,李顯自稱第二的話,這滿天下就沒人敢說第一了,他又怎會不知曉與武后的對抗是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在這一點上,李顯自是早已做好了艱苦奮鬥的思想準備,至於樂彥瑋所認爲的改革步子邁得過大過快的問題麼,李顯卻是頗不以爲然的,只因他很清楚現有的軍政體制不大改的話,將來怕是依舊難逃藩鎮之亂,爲子孫後代計,哪怕再難,李顯也絕不會退縮,只是這話李顯卻是不願宣之於口,這便含糊地應了一句,旋即便將話題轉了開去。

“唔,此事確得從長計議方好。”

一聽李顯提起征伐吐蕃之事,張柬之的眉頭立馬便皺了起來,倒不是擔心李顯會大敗而歸,而是在煩惱無法在朝議中通過開戰的提議,概因如今的朝局已是泰半掌握在武后的手中,那婆娘防李顯都還來不及呢,又怎肯坐看李顯沙場見功的,至於太子那頭麼,只怕也是同樣的心理,而李顯的嫡系如今又基本被排擠出了朝堂,雖還有蕭潛、林明度等幾名大臣在,卻已是成不了大氣候了的,斷無法在朝議中取得優勢,若沒個特殊的際遇,縱使李顯再想,這戰怕也是打不起來的。

“此事恐須得在父皇身上着手方可,若不然,朝議恐難通過!”

張柬之能算得到的事情,李顯同樣也能,對於通過朝議的信心着實是不怎麼足,反覆盤算了好一陣子之後,微微地搖了搖頭道。

“聖上對外素來強硬,若論征伐吐蕃,陛下倒也久有此心,只是皇后娘娘那關卻是難過,若能令吐蕃人聚衆來攻,則事未必不可爲。”

張柬之顯然是贊同李顯的看法,可說到解決的辦法麼,卻也同樣沒甚好主意,也就是順口提出了個不怎麼靠譜的建議來——自打咸亨三年秋一戰過後,元氣大傷的噶爾?欽陵所部便已是龜縮到了吐谷渾腹地,全面採取了守勢,僅僅只在兩國邊境部署了少量的兵力,也就是偶爾以“打草谷”的方式出兵騷擾一下唐境罷了,至於發動大規模戰爭麼,連番吃虧之下,噶爾?欽陵還真就沒那個膽量,要想讓其大舉攻唐顯然不太可能。

“聚衆來攻?唔,這倒是可行!”

正所謂言者無心,聽着有意,張柬之的隨口之言卻令李顯眼前突然一亮,心裡頭已是有了計較,這便眉頭一揚,提高聲調斷喝了一嗓子:“子明!”

“末將在!”

聽得李顯召喚,早已守候在書房外的劉子明自不敢怠慢了去,忙大步行進了房中,躬身應答道。

“傳孤之令,即刻召黑齒常之、李賀二將前來議事!”

李顯沒甚廢話,直截了當地下令道。

“諾!”

劉子明並不清楚李顯此令的意味何在,卻也並不多問,乾淨利落地應答了一聲,一轉身,徑自去傳二將不提。

“殿下,您這是……”

張柬之同樣被李顯的命令搞糊塗了,待得劉子明去後,便即有些子納悶地問出了半截子的話來。

“呵呵,姑且保密。”

有了開戰的主意之後,李顯的心情顯然是大好了起來,但卻並沒有立馬將內裡的蹊蹺說穿,而是巴眨了下眼,有些子頑皮地賣起了關子來。

“嗯?哈哈哈……”

張柬之跟隨李顯日久,自是清楚李顯在軍略上的能耐,這一見李顯已是一派成竹在胸的樣子,心裡頭懸着的大石頭便已是就此落下了地來,再被李顯那有些孩子氣的表情一逗,不由地便放聲大笑了起來……

打草谷,打的不是草,也不是穀子,打的是生命,特指的是吐蕃與大唐雙方互相劫掠對方邊民的行爲,此名詞之來歷、起源皆已不可考,有一通俗的解釋便是吐蕃人逐草而生,對牧草自是有着別樣的感情,而劫掠大唐邊民可得之利益不少,故謂之爲打草,至於大唐一方麼,漢人總離不開稻穀,但有劫掠所得,稱之爲打穀子也似無不妥,自唐吐交惡以來,雙方之間這等打草與打穀子的事兒自是少不到哪去,每年少說也有十數起之多,流言傳來傳去之下,便形成了“打草谷”這麼個約定成俗的詞兒。

打草谷一詞雖俗氣得緊,實難登大雅之堂,不過麼,說到其間的血腥與殘酷卻比大規模戰爭更勝了幾分——無論是吐蕃還是大唐,每每逮住機會劫掠對方,從來不會有絲毫的仁慈可言,殺光搶光燒光不過是尋常事罷了,十數年下來,青海湖畔飄來蕩去的冤魂已是多不可數,尤其是“河西馬場”這麼個龐然大物崛起於河西北部之後,打草谷的戰事愈發慘烈了起來,爲爭奪青海湖畔的秋季牧場,唐、吐雙方投入劫掠的兵力早由當初的百人不到的小規模衝突發展到瞭如今近千人的血殺,雙方雖是各有勝負,可從總體上來說,唐軍一方卻是落在了下風,倒不是唐軍不敢戰,也不是鄯州刺史程河東不善戰,而是因着鄯州騎兵攏共只有一千五百兵力,兵雖精,數量卻是實在少了些,面對着噶爾?贊婆一萬五千兵馬以及幾乎人人能戰的吐谷渾各遊牧部落之騷擾,難免有些個捉襟見肘之窘迫,好在吐蕃人唯恐徹底激怒李顯那個殺星,有意識地控制住了交戰的規模,唐軍方纔能勉強保住一個平手之勢,只是在劫掠戰中吃虧不小卻也是不爭之事實,奈何從青海湖畔到鄯州這麼塊秋冬季牧場對於規模日漸龐大的河西馬場來說,卻又是不能放棄之重,故此,唐軍雖吃力萬分,卻也只能是勉力支撐着與吐蕃一方的不平等之對抗。

“吐蕃狗賊來了!”

“數量三千,方向正南,他孃的,該死!”

“快,點火,點火!”

……

八月初九,天已是近了中秋,草長鷹飛,馬壯膘肥,又到了打草谷的最佳季節,太陽方纔剛升到三竿處,一陣響似一陣的馬蹄聲便敲碎了清風寨的寧靜,守寨軍卒的嘶吼聲因之響成了一片的噪雜——清風寨,位於湟水河源頭處的一座小山包上,乃是大唐邊境最前緣的哨所之一,名字裡雖有個寨字,可規模卻遠不到軍寨的等級,嚴格說來,不過就是個烽火臺罷了,所能起到的作用自然不是扼守要隘,而僅僅只是監察敵情,寨子裡的兵力不多,攏共也就只有十人的一伍,大體上都是因年雖較長而從作戰部隊退下來的老弱之兵,戰鬥力雖已是不成了,可一個個眼光卻是賊準,吐蕃兵馬方纔轉出遠處的一道山樑,守寨的軍卒便已根據揚起的塵埃之大小飛快地判斷出了吐蕃軍的約莫之規模,手腳麻利無比地便點燃了傳訊用的數座烽火臺中的一座,將有敵來襲的消息向後傳了去。

“嚯嚯……”

吐蕃騎兵來得很快,一面黑色大旗下,一員絡腮鬍大將縱馬如飛地率部衝到了清風寨所在的小山下,但卻並未理會山頭上那爲數少得可憐的守軍,徑直繞過小山包,順着湟水河邊的大道便向鄯州牧場腹地狂衝了去,只留下一陣滾滾的煙塵與吐蕃騎兵們囂張無比的喲呵之聲在蒼穹下喧囂盪漾不已。

“他孃的,該死的吐蕃狗,又來打草谷了!”

“廝郎鳥的,這一出動就是三千騎兵,後頭的弟兄們怕是要有難了!”

“狗日的,猖獗個鳥,早晚跟這幫孫子算總賬!”

……

一見到吐蕃軍棄己方於不顧地便殺進了牧場,一衆清風寨的守軍們都被吐蕃軍的蔑視之態度給激怒了,一個個義憤填膺地衝着吐蕃軍的背影便罵了起來,只是罵歸罵,望向牧場方向的目光裡卻都滿是擔心與憂慮之色,只因此番吐蕃軍出動的規模比起往年來似乎大了不少,誰也不知曉負責掩護的唐軍騎軍能否頂得下來……

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724章 噶爾?引弓的判斷第487章 五年發展綱要第722章 都在演戲(下)第712章 窮途末路(中)第63章 函谷關夜話(上)第791章 大勢所趨(上)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364章 戰幕拉開第435章 暗算(下)第735章 越王的抉擇第578章 當雄會戰(二)第206章 突圍,突圍!(一)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697章 誘敵深入(中)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474章 連兒灣之戰(五)第555章 大決戰(六)第152章 無毒不丈夫(一)第282章 一個驚喜第277章 就藩風波(三)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606章 御前官司(下)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770章 夜襲(上)第596章 兄友弟恭(中)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549章 烽火連天(八)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676章 殺明(下)第542章 烽火連天(一)第529章 乾字計劃(三)第326章 以進爲退(上)第455章 部族大聯盟(上)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433章 以打逼和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386章 廓州烽火(四)第341章 陰謀進行時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第679章 軒然大波(下)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657章 相位之爭(五)第248章 明槍暗箭(二)第707章 殺戮之樂章(九)第353章 殺機暗藏(上)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766章 天荒山阻擊戰(四)第410章 連捎帶打(二)第207章 突圍,突圍!(三)第274章 決勝一擊(下)第三百六十二 神威震北原第422章 絕對強勢(二)第84章 殤之慟(下)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525章 高宗的怒火第468章 巔峰對決(五)第61章 虎爺犬孫(下)第232章 白雁之約(中)第684章 糊塗案糊塗斷(五)第675章 殺明(上)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766章 天荒山阻擊戰(四)第2章 生死兩重天(上)第61章 虎爺犬孫(下)第84章 殤之慟(下)第734章 收服劉仁軌第751章 艱難的和議(八)第468章 巔峰對決(五)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155章 無毒不丈夫(四)第451章 和爲貴(上)第162章 穿幫了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692章 西征第一戰(一)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第781章 摩擦(下)第722章 都在演戲(下)第386章 廓州烽火(四)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766章 天荒山阻擊戰(四)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11章 狩獵邊關(一)第一百八十七 下馬威第792章 大勢所趨(下)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505章 訓兒(下)第598章 正面交鋒(上)第72章 夜宴(一)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350章 李旭輪之官第1章 生與死的交響樂第239章 反客爲主(上)第577章 當雄會戰(一)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781章 摩擦(下)第433章 以打逼和
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724章 噶爾?引弓的判斷第487章 五年發展綱要第722章 都在演戲(下)第712章 窮途末路(中)第63章 函谷關夜話(上)第791章 大勢所趨(上)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364章 戰幕拉開第435章 暗算(下)第735章 越王的抉擇第578章 當雄會戰(二)第206章 突圍,突圍!(一)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697章 誘敵深入(中)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474章 連兒灣之戰(五)第555章 大決戰(六)第152章 無毒不丈夫(一)第282章 一個驚喜第277章 就藩風波(三)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606章 御前官司(下)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770章 夜襲(上)第596章 兄友弟恭(中)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549章 烽火連天(八)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676章 殺明(下)第542章 烽火連天(一)第529章 乾字計劃(三)第326章 以進爲退(上)第455章 部族大聯盟(上)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433章 以打逼和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386章 廓州烽火(四)第341章 陰謀進行時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第679章 軒然大波(下)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657章 相位之爭(五)第248章 明槍暗箭(二)第707章 殺戮之樂章(九)第353章 殺機暗藏(上)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766章 天荒山阻擊戰(四)第410章 連捎帶打(二)第207章 突圍,突圍!(三)第274章 決勝一擊(下)第三百六十二 神威震北原第422章 絕對強勢(二)第84章 殤之慟(下)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525章 高宗的怒火第468章 巔峰對決(五)第61章 虎爺犬孫(下)第232章 白雁之約(中)第684章 糊塗案糊塗斷(五)第675章 殺明(上)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766章 天荒山阻擊戰(四)第2章 生死兩重天(上)第61章 虎爺犬孫(下)第84章 殤之慟(下)第734章 收服劉仁軌第751章 艱難的和議(八)第468章 巔峰對決(五)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155章 無毒不丈夫(四)第451章 和爲貴(上)第162章 穿幫了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692章 西征第一戰(一)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第781章 摩擦(下)第722章 都在演戲(下)第386章 廓州烽火(四)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766章 天荒山阻擊戰(四)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11章 狩獵邊關(一)第一百八十七 下馬威第792章 大勢所趨(下)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505章 訓兒(下)第598章 正面交鋒(上)第72章 夜宴(一)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350章 李旭輪之官第1章 生與死的交響樂第239章 反客爲主(上)第577章 當雄會戰(一)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781章 摩擦(下)第433章 以打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