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

美利堅聯盟國,德克薩斯州一座農場內,此刻正升起滾滾濃煙,數十里外都能夠清晰可見。

望着大火,作爲農場主的歐德爾是百感交集。

活了大半輩子,他還是第一次遇到有買主,買到糧食之後不運走,而是直接就地焚燒。

不過看在神盾的面子上,就算是買家的要求再奇葩,歐德爾也不會拒絕。

倒底還是忍不住好奇心,歐德爾問出了心中的疑惑:“烏爾貝特先生,我們的交易完成了。

不過這麼好的糧食,就這樣燒了,你不覺得可惜麼?”

烏爾貝特一臉無奈道:“沒有辦法,法國人正在磨刀霍霍,要入侵我的祖國。

作爲一名商人,我沒有能力回國參戰,但還是想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前不久歐洲傳來消息,奧地利終於正式介入了。還發布了一份公告,責令法國人停止戰爭行爲,要不然就號召世界各國對法蘭西進行物資禁運。

據說目前已經有十三個國家宣佈加入,這是避免戰爭的唯一機會。

只要法國人買不到足夠的戰略物資,他們就沒有能力發起侵略戰爭,我的祖國就可以免受戰爭威脅。”

公告自然是有的,爲了佔據道德制高點,最近一段時間弗朗茨可發佈了不少宣言,勸說法國人懸崖勒馬。

同樣的話,落到不同的人耳中,產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歐洲民衆看來,弗朗茨是在盡最大努力避免戰爭;在法國人看來,這就是奧地利怕了。

一邊是外交上的強硬對待,一邊高喊着和平旗號,明顯就是不想打仗。

除了怕了法蘭西之外,弗朗茨完全沒必要站出來進行無意義的吆喝。就連威脅都是軟弱的物資禁運,完全沒有要打就打的霸氣。

不少法國人還懷疑,只要自家一動手,奧地利就會縮回去,可以輕鬆奪取中歐地區。

十三國禁運,聽起來很嚇人,瞭解內情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笑話,看看參與的國家就知道了。

比、德、奧三國就不用說了,那是必須有的,再然後就是希臘和黑山。

打開地圖不難看出,這兩個小國是必須要加入禁運聯盟的,因爲奧地利對法封鎖後,他們同法國人的貿易就已經中斷了。

剩下的撒丁、兩西西里王國、教皇國、托斯卡納、盧卡、摩德納、帕爾馬,分明都是法國人的地盤,居然也宣佈加入禁運聯盟。

毫無疑問,這些湊熱鬧的傢伙,都是流亡政府代表本國宣佈的,法國人控制的邦國政府是不可能這個時候跳反的。

再加上一個流亡在奧地利墨西哥帝國,正好湊齊了十三國禁運。

歐德爾感慨道:“你真是一名愛國商人!不過你不把糧食賣給法國人就行了,何必要焚燒呢?”

這年頭流行的是資本無國界,愛國商人絕對是稀有生物,大部分商人眼中都只有利益。

烏爾貝特義正言辭的回答道:“我不賣給法國人,還有其他人會把糧食賣給法國人。只要是轉手出售,糧食最終流向就不是我能夠控制的了。

據我所知,爲了給法國人施加壓力,奧地利政府也在市場上進行掃貨。

只要法國政府不讓步,他們手中的糧食,就不會流入法蘭西,短期內糧食價格持續上漲是必然的。

你知道的我是一名商人,商人是無法抵禦利益誘惑的。

萬一中途糧食價格不斷上漲,我不能保證自己能否在利益面前堅守自我。

爲了避免最糟糕的事情發生,還是燒了的好。”

……

或許是意外巧合,兩人對話的時候恰好遇到了一位聖弗朗哥日報的記者,用筆記錄了這一切。

報紙刊登這一消息後,很快在聯盟國引起了轟動。愛國商人寧願焚燒糧食,也不賣給法國人,這麼感人的故事,自然要廣爲流傳了。

很快各地都頻繁出現商人焚燒糧食的新聞,有些是愛國商人,有些是單純出於義憤,反正大家都不想讓法國人買到糧食。

看漲的理由出現了。糧食可是剛需品,前有奧地利搶購,後有正義商人焚糧,市場上流通的糧食減少,價格上漲是必然的啊!

在資本家們的推波助瀾之下,所有人都認爲糧食價格要暴漲了,就連普通的市民都開始囤積糧食。

然後,聯盟國的糧食交易價格開始狂飆上漲,大有追趕歐洲的趨勢。

尤其是期貨市場上,幾個月後的糧食交易價格,直接增長了一倍多。

類似的一幕,不光在聯盟國上演,其他美洲國家也沒有落下。

只不過劇本換了一下,看漲的不一定都是糧食,其它工業原材料也沒有落下。

……

物價上漲受影響的不光是法國人,全世界都跟着一起承受無妄之災。

沒有辦法,資本家們太厲害了。奧地利只是起了一個頭,剩下的全靠他們操縱。

正如報紙上說得:“皇帝一聲令下,歐洲爲之顫抖,世界爲之變動。

農場裡升起了滾滾濃煙,把天地換了顏色;煤礦中生出了火焰山,顛倒了晝夜!

可憐的人們,還在爲一日三餐而奔走,爲取暖而煩惱……”

諷刺意味十足的新聞,究竟噴得是弗朗茨,還是拿破崙四世,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不過心態良好的弗朗茨,直接默認是在諷刺拿破崙四世,悄然無息的派人把皇帝改成了法皇。

後面焚燒物資的行爲,也被解讀成爲了民衆反對法蘭西霸權的手段,可惜被無良的資本家給利用了,最後誤傷了世界。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陛下,這些都是各國發來的外交照會,他們希望我們能夠保持克制,停止現在的經濟戰術。”

該來的還是要來,不管怎麼說,事情也是奧地利搞出來的,人家抗議沒有毛病。

不過物價上漲,都是奧地利政府的責任麼?

答案是:否定的!

奧地利政府再有錢,也沒有辦法買光全世界的物資。真正被奧地利政府買走的物資,事實上只佔一小部分。

雖然焚燒行動是奧地利政府最先策劃的,可那也只是做做樣子,前前後後也就燒了幾千噸糧食而已。

真金白銀買來的物資,就一把火燒了,弗朗茨還沒有那麼腦殘。

焚燒物資無非是給資本市場製造一個藉口,讓大家相信市場上即將出現物資緊缺,推動物價上漲。

在本國都不夠用的情況下,自然要限制出口了。法國又不是自由貿易體系中的一員,肯定是頭號倒黴蛋。

至於受誤傷的某些小國,弗朗茨就只能說遺憾了。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戰術,有人利益受損是必然的。

弗朗茨關心的問:“國際市場上的商品物價,比一年前上漲了多少?”

韋森貝格:“總體物價被擡升了31.4%,煤價上漲了94.1%,糧食價格上漲了144.1%,鋼鐵價格上漲了79.7%……”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弗朗茨緩緩說道:“價格已經差不多了,開始出貨吧!再這麼拖下去,大家都要坐不住了。”

經濟戰術雖好,可問題是衆怒難犯。撈一筆就算了,要是一直玩兒下去,各國政府肯定會出手干涉。

事實上,各國政府能夠拖到現在才抗議,資本家們也是出了大力的。

物價是由市場供求決定的,沒有人和錢過不去,奧地利掃貨推高了物價,資本家纔是最大的受益者。

爲了牟取暴利,不知道有多少資本家,打着反抗法蘭西霸權的幌子焚燒物資,爲物價上漲推波助瀾。

卡爾首相反對道:“陛下,我們現在開始出貨,這些物資就會流入法國人手中……”

某種意義上來說,奧地利政府現在出貨,增加了法國人的戰爭潛力,也算得上是一種“資敵”。

如果不是弗朗茨說出來的,換了任何一個人提議拋售囤積在海外的物資,卡爾首相都要問候他全家。

弗朗茨搖了搖頭:“拖不下去了,物價已經上升到了高位,再往後拖這些物資就要砸在我們手中了。

本來就是高價買入的,不趁現在的機會不拋售出去,後面想賣出去都難。

至於你擔心的資敵,完全都是多餘的。就算是我們不賣,法國人同樣能夠買到。

不要忘了,現在資本世界是產能過剩,而不是產能不足。

我們囤積的物資,對比整個市場來說,最多也就佔其中的一兩個百分點。

法國人只要把戰爭發動的時間往後延遲一下,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現在的國際局勢,不適合我們率先挑起戰爭。政治上要求打響第一槍的必須是法國人,我們只能是被動應戰。

現在拋售物資,既賣了各國政府一個面子,還可以趁機賺上一筆,順便坑法國人一把,何樂而不爲呢?”

這是事實,不管法國政府願不願意接受,反正物價都已經上去了,要買就必須要接受高價。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卡爾首相點了點頭:“如果是如此的話,那麼我們最好刺激一下法國人,挑起戰爭後再出貨。”

要做就要做絕,物價最高點肯定是戰爭爆發後。法國人遲遲沒有發動戰爭,最大的問題就是手中沒有足夠的戰略物資。

一旦戰爭持續下去,要不了半年時間,他們就會陷入困境。

法國人也不傻,自然考慮到了戰爭持續下去的後果。畢竟這次的敵人除了比德之外,還有一個巨無霸的奧地利。

大國之間的戰爭,不是一仗就能夠結束的,失敗了還有捲土重來的機會。只要敵人不肯妥協,戰爭就會持續下去。

物資買到了,也不等於馬上可以使用,還要運回國進行加工,這需要幾個月、乃至更長的時間週期。

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六十五章、都不好過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七章、佈局輿論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二十章、逼出來的歐洲經濟峰會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一百章、捧殺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十五章、改革派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二十章、科學研究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一百一章、論緩衝的必須性第八十章、有心栽花花不發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兩百四十三章、修修補補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戰略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一章、教子第七十二章、善後準備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第九十九章、豪賭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八十九章、下不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一百七十七章、體制改革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二十三章、大棋盤第三章、新的麻煩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五十九章、審問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二十八章、變通第六十五章、得與失
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六十五章、都不好過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七章、佈局輿論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二十章、逼出來的歐洲經濟峰會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一百章、捧殺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十五章、改革派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二十章、科學研究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一百一章、論緩衝的必須性第八十章、有心栽花花不發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兩百四十三章、修修補補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戰略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一章、教子第七十二章、善後準備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第九十九章、豪賭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八十九章、下不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一百七十七章、體制改革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二十三章、大棋盤第三章、新的麻煩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五十九章、審問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二十八章、變通第六十五章、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