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得與失

眼看着與自己出身的常悅鯉魚躍龍門,一下子被封成了婕妤,餘下的四十九名秀女心中都有些焦急起來,更想在皇帝面前表現自己。

“哎呀~”平靜的交泰殿,被一道清脆的叫聲打破,卻是一名秀女因緊張過度摔倒在地上。

這名秀女慌忙起身行禮,連聲求饒,“皇上恕罪,皇后娘娘恕罪,二位貴妃娘娘恕罪,奴婢,奴婢不是有意的。”

“秀梅,將她打回原籍,交泰殿失儀,成何體統!”周皇后雖說平日溫和待人,但是在這種事情上卻往往沒有半點情面可講。

坤寧宮的女官,如今兼任秀女們教習女官之一的秀梅上去就要將失儀的秀女拉下去。

這秀女沒有叫喊,卻是一副泫然欲泣、楚楚可憐的動人模樣,就這麼任自己被秀梅拉走。

“你叫什麼名字?”崇禎皇帝上前幾步,伸出手指將這秀女下巴擡起,帶着略微感興趣又十分不在意的眼神問道。

“民女秦九兒,軍籍,浙江溫州人,今年十七歲。”

崇禎皇帝的手指在秦九兒略微泛紅的小臉上流連一會兒,轉身淡淡說道:“封昭儀,賜居鹹福宮。”

交泰殿外侍立的王德化趕緊扯嗓子大聲喊道,“秦九兒,封昭儀,賜居鹹福宮!”

秦九兒一愣,看那神色自是由悲轉喜,她穩住身形躬身一福謝過皇恩,崇禎皇帝卻沒有任何反應。

在秦九兒看來,自己的位次是昭儀比起常悅的婕妤要低了一等,但是她心裡的喜悅比起後者來卻半點不差。

如今能入選到這交泰殿裡來的,哪個沒有幾分心性,誰還是那懵懵懂懂的少女,若真的是,能到交泰殿裡來可就真的不容易了。

誰不知道當今天子最寵愛的就是眼前四位中的三位,尤其是柔貴妃,入宮後才幾個月的時間便從妃子晉升爲貴妃。

這般速度,自然是崇禎皇帝對她格外的恩寵,柔貴妃、袁貴妃都是東六宮的正位主子,教習女官都說過,皇上如今一個月有大半個月是宿在東六宮的。

她能被賜居鹹福宮,可以想象日後面聖的機會要遠比住在永和宮的常婕妤大得多,次數多了還怕沒有被天子臨幸寵幸的機會嗎?

只要被天子寵幸臨幸了,那可就搖身一變成了枝頭鳳凰,最低都要封個皇妃,光宗耀祖不說,萬一誕下龍子,母憑子貴啊!

崇禎皇帝還在仔細選着,卻不會想到剛剛封的兩個看起來十分單純的秀女,心裡竟然已經想的這麼遠。

常婕妤在想晉升爲妃嬪,後封的秦昭儀更已經開始處心積慮的想要被寵幸,誕下皇子,從而飛黃騰達了。

“朕常聞王者始風,本乎妃德,天下內治,在於人倫,今諸道昌平,當承日月之隆,以應乾坤。奉崇孝之節,遴選妃嬪,充實六宮,以續皇統。”

“十五歲以下的秀女,全部出列。”

聽見皇帝的話,秀女們嘰嘰喳喳的議論了一小會兒,纔是有四人十分不情不願的站出來。

“民女拜見陛下。”四名十三歲的秀女走到殿中屈身一福,然後俏生生的站在那裡,頭自然是不敢擡一下的。

看她們那樣子,已然是明白崇禎爲何喚她們出來了。

果不其然,崇禎皇帝的下一句就讓她們陷入絕望,“十三歲太小了,傳朕旨意,自今年起,後宮再選秀女,年齡需得十五歲以上,民間婚配也需以此爲例。”

“民女之家少於十五歲婚嫁的,還有男子家中迎娶十五歲以下少女的,都視同抗旨,王德化,這個事兒要堅決執行下去。”

王德化趕緊道,“臣明白,馬上就去尋李公公擬詔。”

能來到交泰殿這一環節的秀女,哪一個不是冰雪聰明,放在後世只怕都是又漂亮學習又好的三好學生了。

崇禎話裡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就是嫌棄她們歲數小纔沒看上她們,說直接點,雖還沒有明說黜落她們四個,但她們四人其實已經落選了。

在崇禎眼裡,雖說這時候的女子成熟較早,但自己女兒昭仁如今也才十一歲,這幾個十三歲的怎麼看都還是小女孩。

十三歲在後世估計也就才上初中,這讓自己怎麼娶,娶回來和昭仁當姐妹一起玩?

雖然皇帝就算七老八十娶十六七歲的也不算什麼,崇禎也不介意娶十六七歲的,可十三歲的實在太小了,過不去心裡那道坎兒。

說直白點,自己要是真娶了,那還是人嗎?

崇禎的心思很簡單,其實歸根結底是不想耽誤了她們纔剛開始的花樣年華,她們以後的人生還很精彩,可四個小秀女的想法卻不一樣。

她們雖然如今才十三歲,可卻是地地道道的明代人,十三歲確實是到談婚論嫁的年紀了。

在這個年代,女孩子的出路就是找個好婆家,不是後世的要讀書上學,最好的婆家自然是皇室。

一想到自己好不容易走到交泰殿,見到了朝思暮想的皇帝,馬上要讓全家人因自己得到富貴,卻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她們四個頓時悲從心中來,無不露出悲悲慼慼,難受至極的神色。

聽着輕輕的哭聲,殿上剛到十五歲的秀女多多少少有些僥倖,原本她們還擔心自己都十五了,年紀有點大,皇上會不會嫌棄自己。

現在看來,這份擔心純熟屬多餘。

崇禎皇帝確實已經打算讓四女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可一看這架勢,心裡莫名一軟,揮手示意後面的兩位皇后和兩名貴妃不要多說。

後方四女各對視一眼,也能看得出來崇禎皇帝在掙扎,在考慮究竟要不要留下這四個秀女。

良久,崇禎皇帝心底一嘆,目光停留在四個秀女嬌俏的容顏上,朝王德化說道:“她們四個暫且封爲淑人,入住儲秀宮,至於其它的,以後再說罷。”

四名秀女一愣,有些不敢相信,恍如晴天霹靂一般,反應過來以後,紛紛都是做福謝恩,小小的臉上出現了喜悅的淚水。

淑人雖然是最低級的,但好歹是個榮譽稱號,古往今來並非是每個女人都能獲封的,也算是成爲了皇帝的預備女人。

最重要的,後續宮中會委派專人去她們的家鄉去通告此事,可以料想,這件事會在那邊的鄉下掀起軒然大波,也算是小小的光宗耀祖了。

不過有好處自然也有壞處,事事都並非十全十美,她們成爲崇禎皇帝的備選女人,入住儲秀宮,並不是常悅和秦九兒那樣的正宮娘娘,地位很低。

儲秀宮,顧名思義就是儲藏秀女的地方,她們的身份雖然高於宮女和普通秀女,但卻還不能算是主子。

儲秀宮內的淑人和備選秀女隨時都有被徵召臨幸的可能,是皇帝的備選女人了,但這恰恰是壞處。

這些女人與宮女最大的區別還有一點,就是宮女如果沒有被君王臨幸,那麼一旦到了年齡就會被放出宮去談婚論嫁,而且一般都會有個老實人接盤。

但她們不一樣,就算是皇帝的備選女人,那也是皇帝的女人,在這一方面皇家是極其嚴苛的,就算破例外放出宮,地方上也根本無人敢娶。

皇帝的女人,在宮裡住了大半輩子,誰還敢碰?

崇禎皇帝沒承受住這四名十三歲少女的苦苦哀求,這道聖旨短期看是提前完成了她們的夢想,但長久看來,等待她們的命運只有兩個。

一是被崇禎皇帝看中成爲妃嬪,差不多相當於轉正,二就有些殘酷了,從十三歲開始,她們將生生老死在宮中。

古往今來,多少花樣年華在皇宮大內香消玉殞,但崇禎雖然是皇帝,能改變全國政策或無數的祖制,對這一點卻是無能爲力。

無論再怎麼改,只要封建皇帝還存在,這種事就永遠不會宣告停息,崇禎皇帝只能盡力去讓她們感受到溫暖。

但崇禎皇帝畢竟是一個人,每日還有無數的軍國大事,就算四女都被封爲妃嬪,他也分身乏術,不可能讓她們感受到正常夫妻之間的幸福生活。

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
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